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雷火灸的灸疗原则与手法
一、 灸疗原则
雷火灸是根据人体解剖学的功能,调节人体生理组织,使之恢复,与中医学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相结合,产生新的灸疗方法。但由于雷火灸火力猛,渗透力强,实按灸法容易使患者机体及深部组织造成伤害,为让患者接受雷火灸,所以在灸疗方法上,只能采用悬灸疗法。
为了达到良好的灸疗目的,在灸疗时就不能仅仅只是灸疗患处,或以经络腧穴为主,而是施灸时要扩大患处周围的机体部位,以更好地调节病灶周围组织的各个有关生理系统功能的兴奋(如微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免疫系统),以能更好地达到对患处的病灶治疗目的。所以灸疗原则是以面罩位,带腧穴(灸疗包括患处周围大面积组织或肢体上下组织的机体),然后选1~3个与该病灶处相关经络上较为敏感的腧穴灸疗,以达到更好的疏通经络,增强疗效。
二、 手法
就是雷火灸施灸时运用的各种技法,采取不同的灸疗技术方法,就能达到雷火灸治疗各种疾病的效果,手法如下:
1. 雀啄法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作形如鸡啄米,雀啄食运动,火头距皮肤1~2cm。此方法多用于泄邪气(图6-23)。
2. 小回旋灸法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圆弧形旋转,距离皮肤1~2cm为泻,3~5cm为补,2~3cm为平补平泻(图6-24)。
图6-23 雀啄法
图6-24 小回旋灸法
3. 螺旋形灸法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螺旋式旋转至碗口大,并反复操作。一般距离皮肤2~3cm,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图6-25)。
4. 横行灸法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灸时左右摆动,距离皮肤1~2cm为泻;距离皮肤3~5cm为补(图6-26)。
图6-25 螺旋形灸法
图6-26 横行灸法
5. 纵行灸法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灸时火头上下移动,距离皮肤1~2cm为泻;3~5cm为补(图6-27)。
6. 斜行灸法
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火头斜行移动,距离皮肤1~2cm为泻;3~5cm为补。此方法在治疗鼻炎等多种疾病时常采用(图6-28)。
图6-27 纵行灸法
图6-28 斜行灸法
7. 拉辣式灸法
此为雷火灸创新手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平压躯干软组织,指尖处为施灸部位,手指往后移,火头随指尖移动,距离皮肤2cm。用时保持红火,患者皮肤需有灼热感(图6-29)。
8. 摆阵法
用单、双孔或多孔温灸盒,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丁字阵等(图6-30)。
图6-29 拉辣式灸法
图6-30 摆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