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患病是因为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不一致及人体内脏生理功能失常。如果人体与自然界相适应,调节应对适当,人体就会健康;人对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以及反应失调、不平衡或不能即时应对,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就会产生疾病。人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或某部分脏腑功能失调,可产生疾病,如会产生痰饮;因饮食起居不正常、情志失常,会产生脾胃损伤、心神方面的疾病等。在自然界能造成人体患病的有寒、火、暑、湿、燥、风(称六淫),虫咬兽伤,外力创伤,瘟疫传播等因素,致使人体生理功能或脏腑组织变生多种疾病。中医治病时通过望、闻、问、切,即是审病求因,也称“辨证施治”。
一、 六淫
六淫是指自然界的寒、火、暑、湿、燥、风的变化超过正常规律,几种因素就变成了侵害人体的邪气。人与自然界在正常的自然规律情况下,就会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就相安无事。在自然界发生了异常变化,人体又失去了抗卫能力时,就会产生寒证、热证、寒热错杂。五脏六腑在自身的盛衰生理功能变化时,也会产生寒、火、暑、湿、燥、风的疾病,这是内伤六淫。
1. 寒邪
为异常寒冷之气。寒气为阴气,正常的寒气是人体可以预防和抵御的,突然产生的过寒过冷之气,称之为寒邪,人体失去了抗卫之力,而变生寒证,如寒邪侵犯肌肤产生毛孔、腠理闭塞;卫阳被遏,寒邪入侵了胃经就会产生胃痛、胃胀、呕吐、畏寒。如侵犯肢体关节处,关节会产生疼痛、酸胀,影响关节活动,出现关节运动障碍,上肢难以伸举,下肢会出现跛行。
2. 火邪
火为热之盛(即燃烧的意思),过盛之火为邪火。火属阳性,火阳过盛为邪火,在病理上为阳邪,在人体器官上即为红肿。若火热犯心,为火热内攻,造成心脏器官的热证,轻则扰乱心神,就会发生心神不宁、烦躁、失眠;重则会产生神昏谵语、狂躁。若侵犯肺部,就会发热、口渴、舌干、咽喉红肿、咳嗽,全身的津液灼伤,产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津液损伤的症状,重则伤及血液,出现吐血、便血、尿血、女子月经过多等证候。
3. 暑邪
即炎热之邪气,其性属阳邪。它易蒸发、散发、耗损人体津液致病。暑邪由炎热所化生,暑邪侵犯机体为阳性证候,会出现高热、肌肤灼热、心烦、脉象浮数洪大。暑气易蒸发,会耗气损津,出现口渴、饮凉、口舌干燥、大便干燥、小便少赤。若上犯头目,易现头昏、目眩、头汗。若暑夹湿邪,侵犯胃部,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4. 湿邪
湿为水湿变生之邪气,故为阴邪之气。湿邪易产生的季节为长夏之季,这个季节易蒸发水汽,易纳饮生冷之食,衣着单薄,人体容易受湿邪之侵犯变生疾病。湿邪容易损害人体里的阳气,如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易侵犯脾经,伤及脾阳,气机受阻,而运化不健,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胃腹胀满,不欲纳食,大便稀溏,肢体发冷。湿邪侵犯肢体四肢、关节,常见下肢浮肿,肌肉、关节酸胀疼痛,还可出现疮疡等症。
5. 燥邪
即干燥变生的邪气。在四季中以秋季为主,它也是热邪中的一种,应属阳邪、干燥之邪,易耗损津液,侵犯肺经,伤阴,肺失滋润,就会产生口唇、鼻腔干燥、少津液,甚者发生皮肤干燥皲裂、大便干燥秘结,燥易伤肺,由于肺属娇脏,它若失去滋润产生宣降失常,容易出现干咳痰少,痰液黏稠,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
6. 风邪
是指不正之邪风,故风邪犯病多以春天为主,属阳邪。若风邪犯病与寒邪相夹,犯病多为风寒之症;与湿邪相夹,多为风湿之症;与热邪相夹,多为风热之症。
风邪犯病,外侵入人体,使卫气不固,皮肤腠理开泄,易出现发热、恶寒、汗出,来之快,治之也易;风邪夹湿邪犯病,多侵犯关节,使肢体出现运动异常,四肢关节不利,出现关节肿胀,形成关节痹证;风邪夹热邪犯病,侵犯神志器官,则会出现异常运动,如四肢抽搐、挛缩、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等肝风内动之症。
二、 情志所伤
情志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对于人的精神情绪,古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人的情志活动在正常范围之内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反有助身心健康。在生活中若遇环境的变化,人体思想情绪急剧变化,发生过度喜、怒、忧、思、悲、惊、恐时,就会影响到身体内脏,使功能紊乱。古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不同的情志会影响相对应的脏腑发生病变,如怒伤肝、过喜伤心、悲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人的七情过分,实则伤及、扰乱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到人体内其他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所以七情致伤与心脏有极大的关系。七情致伤多见于心、肝、脾、胃。
其他致病因素还有饮食、过劳、外伤、寄生虫、瘟疫等。
中医学几千年来运用灸疗治疗五脏六腑的各种疾病,在临床上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雷火灸在治疗以上疾病过程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产生疗效的机制是灸有温煦肌肤气血,疏通腠理,恢复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