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运送
第一颗陨石顺利的拿下,所以人的很高兴,第一步的成功最为重要,之后就是保证不出现失误,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此时依然在太空中的李果,并没有返回,他还有事情要做。
漂浮在一旁的毒囊就好像生物心脏一样,“咚咚”的跳动着,半透明的肉沫,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绿色液体,其中蕴含着沙粒一样数不清的黑色物质。
随着他心念一动,毒囊瞬间朝着太阳飞去,角度刚刚好,以这个速度,它将最终被太阳的引力捕获,坠入其中。
太阳的温度使得这个毒囊中的病毒没有任何存活下来的可能。
连续的极速移动,李果收取了剩余十三颗陨石的毒囊,并销毁了其中的十个,他留下了三个毒囊。
在他的考虑中,这三个毒囊将是攻击的证据,需要保留下来。
到现在李果已经确认,这一定是外星文明的攻击前兆。
毫无疑问,后续的攻击很快就会到来,趁你病要你命,对面没道理会等你调养生息,一定会用接连不断的打击彻底摧毁对手。
说不定,敌方已经在前来的路上了。
剩余的三颗毒囊被李果做了手脚,被安放在最后的三颗陨石当中,它们不会因为陨石的坠落而释放病毒。
陨石已经被李果关闭了生物程序,自然毒囊的激活功能也已经失效。
这三颗毒囊就是让人类发现用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明白外星文明的恶意。
李果也是有一点担心,人口基数太大,难免会产生崇拜外星文明的群体,而这些人会影响其它人的判断。
有可能会觉得外星文明都是善意的。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这个文明很明显是冲着灭绝人类的目的而来。
这三颗毒囊,在生物学家的眼中是非常明显的,只要是稍加试验便会明白这些病毒的特性。
到时候,人类自然明白外星文明的目的。
李果决定还是想要去观察一下这个文明,摸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
…
十三颗陨石按照预计中降临。
但好在集合了各国之力,这次通力合作,制作出了足够多的反重力无人机。
有惊无险,就是专家组的对此次行动的评价。
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开始进行。
而此时警报已经被撤除,各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其实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只当作一场普通的自然灾害,也并没有多大的场面,三四级的轻微地震,轻微的海啸,并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该上班的上班,该休息的休息。
庆功宴举办的很顺利,每一个参加的人都是满脸喜气洋洋,毕竟共同解决了一个巨大的难关,还是令人颇具自豪感。
而作为主角的华国专家更是受人吹捧,好话都听出了茧子。
持续到深夜这场庆功宴才算完结。
第二天,正式的打捞工作马上就要开始。
陨石改变轨迹的行为目前还无法解释,专家组希望能够对陨石展开进一步研究。
每一位专家都觉得这其中必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原因。
但危机已经解除,这个集合了全球各国的专家联盟暂时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各国家的专家也都赶回了各自的国家。
研究陨石的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
每个国家都派出了考察舰进行了现场考察。
陨石全部坠落在马利亚海沟的最深处。
深海一万一千米,这便是距离海面的距离,别说打捞了,就连下潜到这个深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多也就是打捞一些碎片上来,这个结果各国并不满意,陨石碎片多的是,就算是在民间都有着不小的数量,根本就没什好研究的。
就算真的打捞上来这几斤陨石,又能研究出个什么?
其它国家纷纷表示放弃这一计划。
终于,华国的舰队姗姗来迟,陨石的坠落情况实际上各国都已经清楚,只不过是不死心罢了。
而华国不一样,他们有着十足的信心,新型高强度复合料,完整版的反重力发动机,密封度完美的水下工作器,就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没人坠落时不会的强大冲击力,打捞行动要更为简单一些,按照预估,三千台的数量便可以完成。
“扑通…”
一连串的入水声响起,就好像下饺子一样,三千台水下工作器从三艘甲级舰队中鱼贯而入。
迅速的朝着目标前进。
它们的目标便是位于最上方的也就是最后一颗陨石。
这些陨石比想象中的要坚固,锋利的钩爪都没有使它的表层岩石脱落。
先是是把陨石勾起,十几台辅助机器,从下方迅速的编制起一张巨大的钢索网。
不需要太密集,简单的包裹着陨石,它们便按照预定的航线,想着目的地前进。
海面上的舰队,看着目标达成,自然也跟随前进,进行保驾护航。
水下移动,这便是定好的策略。
水面上目标太大了,虽然在水下可能也没什么用处,雷达卫星大概率能观测的到。
但这样是肉眼看不到的。
一些捕鱼的轮船上的活着货运轮船是无法发现这个动作。
整个过程历史五个小时。
最终抵达了一处人烟稀少的悬崖峭壁旁。
随着陨石的到来,悬崖缓缓显露出了一个巨大的门,大门打开,陨石被提高运送进去。
而完成任务的舰队也开始返航。
巨大的空间内,灯光通明,没有一处漆黑的地方。
陨石被摆在整个中央。
而专门的研究组早已等候多时。
随着总负责人的一声令下,众人开始忙碌起来。
提取表片样本,进行化验。
结果与其它陨石并没有任何区别。
那就开始切割,总负责人再次下达命令。
一根钢锁被套在了陨石的中间位置,开始旋转,他们采用了开采大理石的方法,此处也是位于海边,数不清的水可以利用,不停的浇灌,防止大量灰尘的扬起。
“情况不对!”
“停下!快停下!”
几名在上方钢架上观察的技术员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