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心憋出内伤,你的善良要有点锋芒
1.不懂拒绝的老好人,早晚会憋出内伤
一个久未联系的老同学突然跟你借钱,犹豫不决之后你还是因为不忍拒绝而把钱借给了他。结果,你辛辛苦苦存下的那点钱就此一去不返。
同事有事请假,想让你帮着完成工作,你不忍拒绝就答应了。后来同事的工作完成了,你自己的任务却被耽搁了,你因此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好友邀请你周末一起吃饭,经过了一周的加班,已经身心俱疲的你本想周末好好休息,却又因不忍拒绝而满口答应。
……
相信类似的经历在你的生活中没少出现过,也许你就是这样的人。现在的人喜欢把这种行为称为“取悦症”。患有“取悦症”的人大都是生活中的“老好人”,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身边的人遇到什么困难也会第一时间出现,可以说舍己为人是他们最显著的特征。但这样的老好人到最后却很容易憋出内伤。
事实上,一个总舍己为人的老好人可能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与人为善,他们只是对别人的消极情绪存在深深的畏惧感。他们畏惧抛弃,畏惧冲突或对抗,畏惧批评,畏惧孤独,畏惧愤怒。他们坚信只要当好人,只要总替别人着想,就能避免这些消极情感。
这样的行为对自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在因不忍拒绝而强迫自己去接受一些事情时,内心很可能是极度抵触的。久而久之,我们心里就会积累起一团消极而又无法宣泄的负面情绪。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去执行被迫接受的事情时,大都不会有好的结局。我们独自承受着这一切,还要向别人展现一副很开心的面孔,久而久之会被憋出内伤。
但越是这样,我们就越容易被抛弃、被背叛。很多时候舍己为人并没有帮我们获得长久而稳定的陪伴,事实上我们比别人更为孤独。由于为人太“好”,所以别人可能会利用你的好意,认为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你这个人无足轻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是如此。你的善良不能太过纯粹,过于纯粹的善良很容易变成一种软弱,善良有时候也需要带点锋芒。
金星曾在节目中提到一个从业多年、在圈内很有资历、很有地位的老演员。这位老演员是业内出了名的老好人,但就是这样一位老好人,却有人说他在片场耍大牌。金星听到这个消息后带着讽刺意味向这位老演员发问:“哟,好多年不见,听说你现在学会耍大牌了啊?”
后来这位老演员道出了其中的内幕:原来演员拍摄电影时,按照明星等级有不同待遇。但当这位老大哥到剧组演戏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不仅如此,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好说话,甚至连一些基本的服务都没有提供,化妆的时候剧组没有给他安排单独的化妆间,让他和群演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连盒饭都没有,剧组的工作人员甚至要求他和群演一起去排队领面包。
这下把这位老演员给惹火了,他冲着剧组制片一顿臭骂。骂完之后,所有待遇都有了。
可以说,欺软怕硬是人骨子里的劣根性;能做到善意往来的人少之又少,现实中的人大多是欺软怕硬的势利眼。因此,为人处世的时候我们得在该善良的时候善良,该强硬的时候强硬,要让别人知道,我们的善良并不是无底线的,我们的善良不代表软弱。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善良带上一丝锋芒呢?
性格的形成非一朝之功,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能强求自己立马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要跟着自己的内心出发,允许自己不开心,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愤怒,允许自己违约,允许自己得罪人,允许自己自私自利。
紧接着,我们要尝试着拒绝别人,当然,我们还要学习一些婉拒别人的技巧。如:“不好意思,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听说那谁最近大赚了一笔,不如你去找他帮帮忙?”“最近一段时间怕是没空了,等忙完了这段时间,我请你吃饭怎样?”
如果程度很严重,你还可以找一个咨询师或者成长小组,在安全的环境里,感受和经历被允许做自己的过程,慢慢的,你不仅学会了拒绝,更会找到丢了很久的自己。
很多时候,跟着自己的心走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魄力,愿我们最终都能成为那个忠于自己的人。
2.只想让你付出的人,越早绝交越好
你身边是否也存在着这种总想在你身上讨点便宜,一味让你付出的“朋友”?如果有,还是早点跟他绝交为好。
韩辉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他发达后喜欢帮助那些风雨共济的老朋友。在这群老朋友里有一位最招人讨厌。
这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占韩辉的便宜,看到韩辉用了一部新手机就说:“这手机不错啊,帮我也搞一部吧!反正你渠道多!”这样说的意思就是想跟韩辉白要一部最新款的手机。生意上急需用钱他也会第一时间找到韩辉,但事实上却是他拿韩辉的钱去周转,而自己的钱却存在银行里赚利息。
最可气的是这位朋友的母亲生病时,他借着请韩辉帮忙找专家的由头让韩辉把医院里的开销全都支付了,事后却对这件事情绝口不提。不仅如此,一旦韩辉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还会摆脸色,甚至拿绝交相威胁。
一次,这位朋友看中了一个投资项目,但手里的钱又不够,他下意识地想到了韩辉。不巧的是韩辉那段时间手里的资金吃紧,不得不拒绝好友的求助。谁知这位好友竟因此翻脸,当面大骂韩辉忘恩负义,不念旧情,还扬言从此不相往来。
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少不了这样一位只知道索取不知付出的人。他们有什么事都喜欢找你帮忙,而你一方面觉得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另一方面又念及旧情,于是乎你总是竭尽全力地付出,对方则是贪婪不倦地索取。这些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也可能是你的远亲近邻,还可能只是一些久未谋面的故人。
你这样倾尽全力地帮助他们,以为他们最起码会记得你的好,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突然有一次,他们找你帮忙,你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就开始发难了,对你大加责难,仿佛你对他们的帮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仿佛你应该对他们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稍有让他们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你的不应该,就是你的失职。
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帮助了,那些你曾经倾心倾力帮助过的人不仅不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反而立马与你划清界限。这时你才发现,你们之间的帮助并不是互相的,只是你单方面的付出。他们是吸血的蚊子、喂不熟的狼、寄居在你体内的寄生虫。一旦你失去了价值,他们便立马抛弃你。
此时的你一定心寒到了极点,并心怀困惑:为什么我的帮助没有换来他们善意的回报?他们甚至不会念我的好,难道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怠慢了他们?
其实错不在你,你已经做得无可挑剔、仁至义尽,只是你的付出给了不该给的人。遇上了这样的人,你再怎么付出都没用。此时,你最好的选择就是立马与这些只懂得索取的寄生虫切断关系,远远地离开他们。
良好的人际关系向来都是你来我往的,没有什么你条件比较好,所以就应该总是你帮忙,你付出,你埋单的道理。真正在乎你的人不会让你单方面的付出,真正把你当朋友的人不会只在需要帮助时才想到你,他会记得你的好,并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你一定的回馈,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时间挺身而出,这才是朋友间的相处之道。
许多人都十分痴迷武侠小说中的世界,这不仅是因为武侠小说里充满了刀光剑影、儿女情长,更是因为武侠小说大都宣扬一种“义”字当头、知恩图报的价值观。
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在小镜湖遭到了四大恶人的围攻,差点丧命于“恶贯满盈”的段延庆之手,幸得萧峰出手才得以摆脱危机。后来众人相聚少林寺,慕容复鼓动群雄与萧峰为敌,此时的萧峰成了天下英雄的敌人。
但段正淳却知恩图报,对手下的人说:“这位萧大侠于我有救命之恩,待会危急之际,咱们冲入人群,助他脱险。”手下的人看着眼前数不尽的敌人,反问道:“对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段正淳摇摇头,说道:“大丈夫恩怨分明,尽力而为,以死相报。”大理众士齐声道:“原当如此!”
现实生活里固然很少出现这种必须以命相报的交情,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懂得付出的人才最值得去结交,有来有往的情谊才最珍贵。
3.警惕别人把你当枪使
平静的生活其实并不平静。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充满了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一不留神卷入了其中,就很可能被居心叵测的人当枪使。
娜娜在办公室做行政工作。一次,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出了一些问题,惊动了公司高层,董事长亲自打电话给办公室主任询问事情的原委。于是办公室主任就派娜娜去找正在会议室开会的人事总监。
娜娜急急忙忙地来到会议室门口时发现总经理也在参加这次会议,她一下子就慌了,不知该如何开口,她赶紧打电话给办公室主任,咨询该如何处理。主任坚定地说,不用怕,直接进去找。并且办公室主任还暗示她事情紧急,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
娜娜照着主任说的去做了,她当着总经理的面把人事总监工作上的失误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出来,人事总监脸色越来越难看。娜娜就这样彻彻底底地得罪了在公司里呼风唤雨的人事总监。
事后她才知道,办公室主任和人事总监向来不和,俩人明争暗斗了许久,那次办公室主任其实是在拿她当枪使。
生活里,特别是在职场中,很多事情远没你想的那样简单、那样纯粹,一个简简单单的任务背后很可能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公司里的一位“大姐大”突然邀请你下班后一起逛街,很可能是想拉拢你,让你成为“她的人”。老板私下里向你吐槽几位负责人的不是,可能是在试探你和哪一位走得更近。
这个时候一旦你头脑发热、直言快语,很可能会因此而“站错队”,断送了自己在公司里的前程。而当你含糊其词、举旗不定又很可能被别人误解为是两面派,被更多的人所排斥。
但凡被别人当枪使的人,其自身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让人有机可乘。他们或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被一些虚假的友善所迷惑,进而被别人利用;或是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以至于因小利失大义;或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容易被别人激怒。而那心怀不轨的人往往躲在暗处,操纵、指挥、利用这些人,把他们当枪使,让他们成为自己利益斗争中的炮灰。
因此,要想不被别人当枪使,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成熟稳重,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好恶,不轻易吐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处于不同派别的斗争之中,最好是保持中立,不站到任何一方的队伍里。私下里,我们还要养成背后不议人是非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最好远离那些喜欢拿别人当枪使的人。这些人虽然隐藏得很好,但他们身上流露出的一些特质会暴露他们阴暗的内心。
在生活中我们要格外留心那些交情浅却喜欢向你吐露心声的人。这类人乍看属于那种胸中没有城府的性情中人,但他很可能是在借机骗取你的信任,套你的话。他向你透露的信息可能是早已公开的秘密,他向你倾诉的心声可能早已向许多人都倾诉过。此时你千万要当心,不要头脑发热就与其交换“秘密”。
还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唯恐天下不乱,十分爱传播一些小道消息,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听说了吗?公司最近要裁员!”“这个月公司的效益好,奖金要发双倍的。”“公司债务庞大,怕是不过多久就要倒闭了……”
他们总是弄得人心惶惶,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一定要敬而远之。对于他们的话不要相信,也不要故意戳穿,更不要泼冷水,你只需敷衍一句即可。
当然,生活中总少不了一些搬弄是非的人,这类人是最容易拿别人当枪使的人,遇到了这样的人一定要格外注意。一般来说,爱道人是非者,必为是非人。他们挖空心思探寻他人的隐私,到处抱怨这个同事不好、那个上司对妻子不忠……
他们最容易挑拨同事之间的感情,当你真和同事发生了摩擦时,他们又会隔岸观火。他们也可能怂恿你在背后说上司的坏话,然后再添油加醋地把这些话汇报给上司,从此你在公司里就难以立足了。
这个社会人来人往、鱼龙混杂,我们不可能知道未来出现在眼前的人是善是恶,也永远摸不清别人忠厚外表下是否暗藏着一颗肮脏丑陋的心。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明辩是非的能力,谨言慎行,远离一些有不轨倾向的人,不被别人拿来当枪使。
4.你的爱心被别人道德绑架了吗
有一段时间,“道德绑架”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词汇。我们时不时地就能听到这样的案例:地铁上,年轻女孩因没有主动给老人让座被老人掌掴,并被指“没素质”;某知名艺人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却因其在爱心捐赠中仅捐了一百万而遭到了网友的炮轰;朋友圈里也充满了种种“不转不是中国人”“不转不配为人子”的动态。
我们的言行举止被社会的舆论压力一点一点地绑架了。
过年回老家的时候宋棋只买到了一张硬座车票,坐在他旁边的是一对母子;母亲年近五十,孩子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母子俩只有一个座位,孩子坐着,母亲站在一边,脸上疲态尽显。
一旁的宋棋不忍看这位母亲如此辛劳,就对这位母亲说:“阿姨,您来我这坐一会儿吧!”为了避免尴尬,宋棋离开座位后去了卫生间。等到他从卫生间回来时,这位母亲早已在自己的座位上睡着了,宋棋想着这位母亲一定是累坏了,也没去叫醒她。
两个小时后,已经是半夜十二点了,这个时候的宋棋又累又困,他决定把这位母亲叫醒,自己回座位上休息一会儿。可谁想这位母亲醒来后却不肯归还座位,还理直气壮地说:“你不是把位置让给我了吗?”
这时候宋棋就有些不开心了:“我没有说让给你,只是让你先在这歇一会儿,这是我的位置,请您让开。”妇女听后立马翻脸,俩人争吵了起来,进而惊动了整个车厢。车厢里其他乘客纷纷对宋棋大加指责:“这个年轻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这位大姐带个孩子多不容易啊!年轻人怎么就不能体谅一点呢?”“唉!现在的年轻人啊,都比较自私,不懂得给别人考虑……”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其根源就在于人们普遍存在的道德判断逻辑混乱。
福州大学的一位社会学教授认为,出现道德绑架其实是大家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道德绑架者在用至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时没有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便是人们道德判断逻辑的混乱所在。
在互联网大繁荣的背景下,社会中的道德绑架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人们一面迷信于互联网新闻的片面之词,另一面又在互联网中肆意发表过激言论,或是盲目追随舆论浪潮,以至于一个小小的不让座问题成了全民热议的道德问题,最终还将影响被道德绑架者的正常生活。
最可笑的是那些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肆意点评他人的人,私下里他们自己的道德素养却极为糟糕。他们大都只是口头上的“君子”,也大都只要求别人做“君子”,而自己却理直气壮地做着小人。
道德原本是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柔性准则,却被有些人赋予了胁迫的力量。他们一面标榜自己道德高尚,另一面又以道德的名义狭隘片面地批判他人,以道德的名义对他人的言行妄加指责,更有甚者还会以道德的名义干涉其私人生活。事实上,以道德绑架的方式去强迫他人履行道德义务,就是在伤害他人的基本权利。
面对道德绑架,我们要勇敢拒绝,不能让我们的善良为他人所利用。善良本应该是自发的,你的爱心之举有理由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许,但如果因为一些理由,你没能及时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别人也没有资格对你妄加指责。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帮你是我的情分,不帮你也是我的本分。”
前段时间一部反道德绑架的小短片在网上疯传。影片中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姨在公交车上要求旁边的一位小伙给她让座,小伙以不方便为由委婉拒绝,随后这位阿姨就开始对这位小伙子进行道德绑架,横加指责。
小伙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把自己的一条义肢展现给阿姨看,此时的小伙看着一脸尴尬的阿姨不禁心情舒畅,手舞足蹈,观众也是大快人心。
短片的表现方式虽然有些夸张,但揭示的问题以及其想要表达的内容却发人深省。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有时候他们没能适时地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很可能是他们真的有难言之隐。我们在要求别人换位思考的时候,也应该先做到换位思考。
遇到了道德绑架,懂得拒绝是前提,学会就事论事是关键。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善良带着正义的锋芒。
5.不好意思跟老板谈钱,受伤的一定是你
很多人认为跟自己的老板谈钱很伤感情,当把“钱”这个问题放到桌面上来谈时,就意味着你们之间互相摊牌,从此你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就单纯只靠利益来维持了。
不久前,公司里的一位老员工辞职了,辞职的原因是五年没有涨过工资,年终奖还一年比一年少。
这位老员工算是公司里元老级别的人物,从老板创业初期来到公司,一直到他辞职,在一个小公司里待了整整五年。平时在工作中,这位老员工也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但老板从来没有主动为这位老员工加薪。这位老员工生性比较内敛,多次想找老板谈加薪的事情,却碍于情面始终张不开嘴。
后来公司的效益越来越不好,老员工不仅没有得到加薪的待遇,年终奖还越来越少。老员工见自己微薄的工资难以满足生活的需求,终于还是选择了辞职,辞职之前他还在念叨:“我在公司整整五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位老员工最后能说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说明他在跟自己的老板“打感情牌”,他错就错在没光明正大地跟老板谈钱的事情,而选择了迂回地走感情路线。其实,相比于“打感情牌”,老板们更喜欢员工把关于钱的问题放到桌面上明着说。
钱是可以量化的,感情则无法量化。你完成了多少任务,老板就支付你多少薪水,你的能力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就去跟老板争取相应水平的待遇。最终你和老板之间和谐共赢。不能量化的感情则不然,在复杂的情感纠葛中,大多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很容易形成你丢了工作,公司运作也受到影响的两败俱伤的局面。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谈钱还关乎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就好比小的时候,通过努力学习可以换来一朵小红花,凭着这朵小红花可以获得老师家长的赞许和同学们的羡慕,这些都将激励我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同样的道理,工作中当你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时你就会刻意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期待有更多的筹码去跟老板提出更高的薪资要求,这样一来你在工作中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于你于公司都有益处。
其实,你和老板之间本没有那么多的情感可言,你与老板的关系中,利益成分所占的比重远远多于情感成分的比重。你是为了赚钱成为他的员工,他也是为了赚钱录用的你,你们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建立在“赚钱”这个基础上。
这不仅意味着一切与赚钱无关的因素都无关紧要,还意味着一旦丢掉了“赚钱”这个前提,你们之间的关系将很难再维持。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晓坤住在最远的城中村,每天早上都要穿正装皮鞋,跑上几站地去赶最早的那班公交。早早到了公司后他还要响应领导的号召“主动打扫公司的卫生”。平日里他在工作上也是从不含糊,多少个深夜都是他最后离开的公司。
下班后,路边那家最便宜的饭馆他早已吃得想吐,但为了不辜负老板的赏识,他拿着每月一千块钱的工资咬牙坚持。好不容易熬到了转正,他唯唯诺诺地跟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请求,老板拍着他的肩膀说:“兄弟,在你身上我能看到我当年不服输的影子,放心,哥作为老总,不会亏待你的!”
到了发工资的时候晓坤才知道,老板口中的“不亏待”就是每个月多给他发六百块钱,晓坤毅然辞职。后来,晓坤来到了第二家公司,入职的当天他就把自己的薪资要求明码标价地跟人事经理提了出来,没想到人事经理不仅没有怪他狮子大开口,反倒对他大加赞赏。
老板都更喜欢明着谈钱的员工,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肆无忌惮地跟老板谈钱;跟老板谈钱,也是个技术活儿。谈好了,薪资调整,皆大欢喜;谈不好,可能会给老板留下一个太在乎个人得失,斤斤计较的坏印象,你与老板之间可能因此产生嫌隙,这不利于今后的合作,甚至导致你被迫离职。
在跟老板谈钱之前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你要提前了解自己的职位在市场上的薪资水平以及自己的绩效产出,也就是要弄清楚自己是否值那么多钱;然后你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最好在老板心情大好的时候提出加薪要求。
职场中,只要方式得当,在老板面前谈钱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跟老板谈钱并不伤感情,跟老板谈感情才会伤感情。
6.有点棱角,柿子总挑软的捏
你经常被别人拿来当软柿子捏吗?
周周是单位里年纪最小的女孩,她的同事却是一位年纪与她母亲相仿的中年妇女。周周的这位同事虽然级别不高,但在单位里待了二三十年,资历颇深,她自认为自己已经到了能动嘴就不动手的年纪。作为单位里的新人,周周“顺理成章”地就成了她指挥的对象。
平日里这位同事时不时派周周去买份早餐、取个快递。刚到单位的周周以为这是办公室里的“老规矩”,就没有吭声。有一次她又叫周周帮忙去传达室取文件,当时周周正忙得不可开交,回头却看见这位同事正在那悠闲地剪指甲,周周心中燃起一股怒火,随口就来了一句:“没看到我在忙吗?你没事不能自己去取?”
这位同事满脸诧异地看了周周一眼,之后默默地去取文件了。谁想周周就此得罪了这位同事,从那以后她就跟周周杠上了,明里暗里,只要有机会,就会数落周周。生性柔弱的周周只好选择默默忍受,这又让这位同事变得更加猖狂。以后工作上有什么苦差事,都撺掇领导安排给周周,搞得周周叫苦不已。
很多人都在劝诫年轻人,走进社会后要让自己变得圆滑,万万不可棱角分明。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和善,我们模仿前辈们的言谈举止,努力让自己朝着“稳重、谦卑、温和、淡定”这类字眼靠近。
但渐渐我们发现,这样做并没有让我们如鱼得水,反倒越来越狼狈。因为我们看起来很和善,所以公司里最脏最累的活儿总分派到我们头上,不管是谁都喜欢对我们呼来喝去,无论走到哪儿我们都十分没有存在感。
做人是不能太过随和的。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们总会挑软柿子来捏就是这个道理。和善的人之所以总被人欺负,除了因为大多数和善的人都性格温驯外,也因为和善的品性导致他们由宽容大度逐渐变为服从、缺乏主见,最终沦为一种退缩、文弱的性格。
其实,性格和善也没什么不好,但社会之中竞争激烈、人心难测,你很可能会助长竞争对手的嚣张气焰,并因和善的性格吃亏受辱。做人要与人为善,但又不可太过和善;脾气不能太过火暴,但也要有一定的脾气。
张铭在一家知名外企应聘谈判代表一职,当时的竞争很激烈,张铭花了不少心血才进入了面试。
苦苦等候之后终于轮到张铭,他忐忑不安地朝面试的办公室走去。一推开门,张铭立马向担任总面试官的总经理说:“您好,我来贵公司应聘谈判代表一职。”总经理却对张铭的话置若罔闻。对面明明有一张椅子,总经理却不招呼张铭坐下来谈。他这种傲慢的态度让张铭很反感,但张铭也只能试着问:“总经理先生,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张铭的话让总经理很诧异,他没回答张铭的问题,而是直接开始了提问,第一个问题就很刁钻:“张先生,请问你有什么宗教信仰吗?”张铭径自入座后如实答道:“我不是教徒,没有宗教信仰。”总经理听后质疑道:“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那是很可悲的!”
这个时候张铭彻底被总经理的傲慢无礼激怒了:“总经理先生,我没有宗教信仰,却有尊严。在尊严面前,我与你完全平等。”说完后张铭鞠个躬就往外走,当他拉开门时,那位总经理站起来说:“对不起,张先生,刚才的一切都是面试内容。恭喜你通过了面试,你被公司录取了。”
原来这家公司对谈判代表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一些脾气。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拿捏好脾气的尺度,既不至于总被他人当软柿子来捏,又不至于因脾气太大影响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呢?
首先,我们应确立自己待人处世的原则。有了原则就有了底线,自然不会一味退让。有了原则之后我们还要有拒绝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勇敢地拒绝别人无礼的要求,别人自然就不敢再随便对你呼来喝去。
其次是要能适度地抗议和生气。当你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要有勇气抗议,这种抗议必须有气势,不必得理不饶人,但要明确表达你的立场。此外,还要学会适度的报复,有反击的能力别人自然会对你心存忌惮。
很多时候你一味和气不仅不能换来同样的待遇,反倒会遭到别人的欺辱,此时就需要有一些棱角,让自己善良中带有一丝锋芒。
7.面对伤害你的人,你有权选择不原谅
心灵鸡汤总是教导我们,要努力原谅别人,即便那个人曾深深地伤害过我们。但总有一些人不管你怎么努力,总是无法做到原谅对方,既然如此那就选择不原谅吧!面对伤害你的人,你有权选择不原谅。
大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女生,长得肤白貌美,很多男生都喜欢她。这引起了一些女生的嫉妒。
于是一夜之间,关于这个女生的谣言就传遍了整个学校:有人说她跟社会上的富豪有不正当的关系,有人说她同时谈了两个男友,这些传闻有板有眼,让人不得不信。女孩的形象也在一夜之间崩塌了,班里的女孩疏远她,男生也不再围着她团团转。
从此她就像一只落了单的大雁,在之后的三年大学时光中她总是形单影只、独来独往,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
大学毕业时,全班同学聚在一起吃饭喝酒,当时很多人都喝多了。在聚餐快要结束时,一个女生醉醺醺地走到了她的跟前,当众承认她就是当初那位谣言散播者。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喜欢的男孩整天围绕着这个女生转,她心生嫉妒就编出了那些谣言。
后来见事情越闹越大她也曾后悔过,但始终没有勇气站出来澄清。此时马上就要毕业了,她借着酒劲说出了事实,请求女生能原谅她。此时向来要强的女生突然号啕大哭,并用憎恨的目光盯着她,一字一字说:“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现场突然陷入了可怕的寂静,紧接着同学们开始议论、劝说:“原谅她吧,事情都过去了。”“是啊,最起码她能主动站出来道歉……”
谅人之过是一种美德,毕竟人这一辈子总会有被伤害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伤害别人的时候。但伤害分很多种,别人的无心之失,或者一些轻微之过我们可以原谅。但有些伤害给我们带来的打击无异于“毁天灭地”,这让我们如何去原谅?
这些伤害,或是夺走了我们的幸福;或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让我们的人生自此走向了黑暗的深渊;或是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了不可愈合的创伤。这样的伤害如何去原谅?又有几人能真的做到原谅?我相信即便是努力去原谅了,但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它仍旧会渐渐爬上我们的心头,隐隐作痛。
这些伤害本是不可原谅的。
就像江歌的妈妈永远都不可能原谅刘鑫;相声演员岳云鹏提起当初为难他的顾客时仍旧会说“我恨他”;中国人永远无法原谅日本人在二战期间犯下的种种恶行。但凡那些不可原谅的伤害无一不是痛到骨子里的,无法原谅这些伤害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对与错、宽容与狭隘来衡量,不可原谅就是不可原谅,被伤害的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原谅。
金城武在电影《喜欢你》中饰演了一位有洁癖的霸道总裁路晋,他对道歉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他说:“我最讨厌别人跟我道歉,你说完对不起,我还要装成宽容的样子,为的是让你的心里好受。”
这句话虽然很刺耳,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有时候对于对方的道歉,我们并不想接受,也不打算原谅,可是迫于道德,迫于舆论压力,我们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说出那句极其违心的“没关系”。你曾经对我造成的伤害岂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对不起就可以一笔带过的?
宽容,的确是一种美德;但纵容,却是一种罪恶。
并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必须原谅。老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毫无底线地去原谅别人最终换来的将是再一次的伤害。一个人最大的善良,是不去伤害别人。而轻易将受过的伤忘掉,只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蠢。不要用好人的头衔苛待自己,更不要被别人用善良的帽子相挟。
正如电影《亲爱的》里黄渤对“人贩子妻子”赵薇说的那样:“我顶多做到不恨你,这到头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不恨你是我能做到的全部,不恨你不代表我已经原谅了你。既然你已经对我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那么我至少有权利选择不原谅。
8.千万不要被人利用了你的善良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与人为善”“要做个善良的人”,但长大后我们却发现,当我们带着一颗赤诚的善良之心去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善良经常被别人利用。原来与人为善也要有前提、有底线。
一天晚上,王敏敏和同事结伴回家,途中遇到一对青年男女。男青年突然走上前来和王敏敏打招呼,这让王敏敏大吃一惊。男青年说:“我俩身上的钱用光了,你可不可以给点钱让我们买吃的,我们已经饿了两顿了。”
同事见王敏敏动了给钱的念头,就抢着说:“真是不好意思,我们身上也没带钱。”男青年继续说:“我们真的是没办法了,要不然也不会做这事。大家都是年轻人,帮帮忙吧!”王敏敏犹豫了,但同事很坚决:“不是不给你,我们身上真的没带钱。”
年轻男女离开了之后同事向王敏敏解释道:“前两天,我在公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一个四五十岁的男子也是说自己的钱用完了,饿了好几顿,请我给他点钱,当时我毫不犹豫就塞给他十块钱。后来你猜发生了什么,第二天下班回家,就在我们公司附近,又遇到了这人,他在跟别人要钱。”
同事的话让王敏敏陷入惊愕,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家后她随手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关键词“大街上有人要钱吃饭”,却弹出来许多类似的新闻。
原来现在有一群骗子就以此为生。他们每次讨要的钱数目不多,10元,8元,6元,直接开价,比乞讨的成功率要高很多。他们专挑学生和年轻女性下手,利用这类群体的善良牟取不义之财。
“人之初,性本善。”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早已迷失了善良的本性,他们甚至把别人的善良当成一种“商机”,大发不义之财。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发表这样的言论:自己的父母身患绝症,请各位网友伸出援助之手,这其实就是在利用公众的善良之心。
自己的善良每每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作恶者丢掉了良知,另一方面也因我们自身的同情心总是过度泛滥。
每个人都会有同情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恻隐之心”,可以说同情心是每个人自带属性中的一种美好品德,但当我们的同情心过度泛滥时,我们的善良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所谓的同情心过度泛滥指的就是我们在对别人心怀同情的时候不能兼具理性的思维。看到别人有难,脑子一热就冲上去施与帮助,对于对方的困难是真是假却丝毫也不怀疑。
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你不可能猜到你的善心交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多少人的道德早已沦丧,有多少人的信仰已经缺失,又有多少人的良知早已泯灭。在你面前装穷装可怜的人也许日子比你过得还要滋润,那些假装帮助穷困学生的非法组织,可能正把你的爱心捐款大肆挥霍。这个世间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真的需要被帮助的人,但也有不少行骗之人在其中浑水摸鱼。
身边不断发生的惨剧给我们以血的教训:我们需要保护起我们的那颗善心,让自己的善良不再被别人利用。在行善时我们要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做善事可以不求回报,但行善的对象要认清,行善所得的结果一定要去追踪。比如捐款时我们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下情况是否属实,如果可以,我们还要追踪清楚善款的去向。
当我们心存疑虑的时候,首先要有拒绝的勇气。当初某知名演员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贫困生的报道后,立即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资助。这位善良的演员不仅资助了孩子的学业,还无私地资助了他的家庭。可最后却换来此人的以怨报德,最后该演员果断断绝资助。
其次,我们要有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前几年引起全社会信任危机的“安徽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至今余温尚存。最近一段时间网上又爆出了女学生被男友“套路贷”,背债500万、两套房被查封的事件。这些事件都在提醒我们,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轻举妄动,盲听盲从;对别人心存善意,却也要让自己的善意更添一分理性。
其实,让自己的善良更理性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保护。更理性的善良才能确保自己不被别人利用,不至于让整个社会陷入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