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含义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在许多企业中,物流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很大,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以及竞争力的高低,所以,物流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也可以说,人们对物流的关心首先应该从关心物流成本开始。有专家指出,“物流既是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加强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与管理对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物流成本可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物流成本是完成诸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二、物流成本的含义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物流成本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和分析的角度不同,对物流成本的认识也就不同,物流成本的含义也就不同。有学者认为:“按实体的经营性质不同,可将物流成本分为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和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两大类型。”在本书中,按照人们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不同角度,把物流成本分为社会物流成本、货主企业(包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以及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三个方面。其中,社会物流成本是宏观意义上的物流成本,而货主企业物流成本以及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是微观意义上的物流成本。不同角度的物流成本有着不同的含义。
(一)宏观物流成本
宏观物流成本又可以称为社会物流成本。站在社会物流的角度,进行社会物流的优化,就要考虑物流成本的问题。人们往往用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这种物流成本就是指社会物流成本。
按照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社会物流统计制度及核算表式(试行)》中的定义,社会物流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方面用于社会物流活动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支付给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费用;应承担的物品在物流期间发生的损耗;社会物流活动中因资金占用而应承担的利息支出;社会物流活动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等。
社会物流成本是核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物流总成本,是不同性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的总和。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物流相关政策、进行区域物流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等措施来推动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降低宏观物流成本。目前,各国对宏观物流成本的测算方法也各不相同,我国于2005年建立了社会物流统计公报制度,根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大约为18%~20%,这一比例比发达国家高一倍,只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二)微观物流成本
微观物流成本又称为企业物流成本,这里的企业包括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按照2006年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GB/T 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这里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包括负债融资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即显性成本)和占用自有资金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即隐性成本)两部分。
(1)货主企业物流成本。这里所说的货主企业主要是指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总的来说,制造企业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商品流通企业是连接制造业和最终客户的纽带,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是物流服务的需求主体。
制造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将生产出来的物品通过销售环节转换成货币。为了销售生产经营的需要,制造企业所组织的物品实体应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和零配件等,其物流过程具体包括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和协作件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存放、搬运、装卸、成品包装及运输到流通领域,进入仓库验收、分类、储存、保管、配送、运输,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发生的所有成本就是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从现代物流活动的构成及其对企业经营的作用来看,应对物流进行全过程管理,对物流全过程的所有成本进行核定、分析、计划、控制与优化,以达到以合理的物流成本保证经营有效运行。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是对组织现有的商品进行销售来获取利润,其业务活动相对于制造企业较为简单,以进、存、销活动为主,不涉及复杂的生产物料组织,物品实体也较为单一,多为产成品。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的基本构成有:企业员工工资及福利费;支付给有关部门的服务费,如水电费等;经营过程中的合理消耗费,如储运费、物品合理损耗及固定资产折旧等;支付的贷款利息;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成本,如差旅费、办公管理费等。
(2)物流企业物流成本。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是物流服务的需求主体,同时也是物流运营管理的主体,许多货主企业的物流业务是由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或二级公司来完成的。当然,大部分货主企业的物流业务并不一定全部由自己完成,或多或少总有外包部分,这就出现了对专业性物流服务企业的需求。由专业的物流企业来参与物流的运营管理,是社会专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根据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类型,可以把物流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功能性物流服务业务的物流企业,这类企业在整个物流服务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类企业一般只提供某一项或者某几项主要的物流服务功能,如仓储服务企业、运输服务企业等。第二类是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是指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公司,能为客户提供多种物流业务服务。尽管目前第三方物流和一体化物流的趋势十分明显,但是功能性物流服务企业的存在还是必要的,它可以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起,共同完成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
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可以看成是物流成本。因此,可以说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包括物流企业的所有各项成本和费用。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看,当货主企业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运营时,物流企业发生的各项支出构成了它的物流成本,而物流企业向货主企业的收费(包括物流企业的成本费用、税金以及一定的利润)就构成了货主企业的物流成本。
在讨论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时,应首先明确分析的角度,理解不同角度下物流成本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其中,人们常说的物流成本主要是指货主企业物流成本,因此,本书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时,着重于货主企业物流成本的分析,在考虑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也兼顾宏观物流成本的统计核算。
商品流通企业的物流可以看成是制造企业物流的延伸,而物流企业主要是为商品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提供服务的,因此,物流企业物流成本可以看成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宏观物流成本则是货主企业物流成本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