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咬住秋天
立春“咬春”,咬的是鲜芽嫩叶,让身体如同新发的嫩芽般生机勃发;立秋“咬秋”,则通常咬的是西瓜、香瓜、甜瓜,又称“啃秋”,以此来庆祝熬过酷暑的煎熬。即使当下依然炎热,吃几口甘甜多汁的西瓜,身体内的暑气也仿佛化为白烟消散,清凉到心坎里。
啃瓜
在我国很多地方,春天和秋天是体感上最舒适的季节,春色满园,秋高气爽,可惜不冷不热的春秋,要比冬夏短暂得多。无论我们怎样挽留,时间终要流逝,古老的“咬春”“咬秋”习俗,让不舍的情感转化成舌尖的滋味,似乎我们只要咬住不放,这美好的时节就会多留些时日。
立春“咬春”,咬的是鲜芽嫩叶,让身体如同新发的嫩芽般生机勃发;立秋“咬秋”,则通常咬的是西瓜、香瓜、甜瓜……又称“啃秋”,以此来庆祝熬过酷暑的煎熬。即使当下依然炎热,吃几口甘甜多汁的西瓜,身体内的暑气也仿佛化为白烟消散,清凉到心坎里。
立秋日,老北京的习俗是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苏各地有“立秋吃西瓜不生秋痱子”的说法;清代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在上海一些地方,亲友邻里间会相互馈赠西瓜,这天不能吃自家种的瓜,要品尝别人送来的。一来可以增进亲友间的情感,二来通过交流,可以改进种植方法。
说起西瓜,它之所以不叫“东瓜、南瓜、北瓜”,正是因为它由西而来。西瓜的原产地,一般认为是在非洲,后经西域传入我国。五代后晋时期的胡峤曾在契丹做俘虏,获释回国后,他根据在契丹的所见所闻写成《陷虏记》一书,里面第一次出现“西瓜”这个词。大约到了南宋,西瓜才真正传入中原,并被大规模种植。
熟透的西瓜切的时候不需费力,用刀轻轻一压就会咔嚓裂成两半,红彤彤的沙瓤水润润、亮晶晶,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为它赋诗咏叹。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就作有《西瓜吟》:“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同为“吃瓜群众”,吃瓜的境界可完全不一样。
以肉贴膘
北方一些地区立秋这天要“贴秋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炎热的盛夏,坐着不动都有可能冒出一身汗,饭菜做好了,却没有胃口吃,再加上夏天出汗导致水分流失,一个夏天过去,人往往消瘦了不少。
按照现代以瘦为美的审美标准,在保证营养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这种“天然减肥法”似乎还不错。可是在古代,劳动人民日常要从事繁重的体力活,医疗水平也不发达,胖瘦成为评判健康与否的标准。于是,立夏时节“称人”的那杆大木秤又拿了出来,立秋这天再次挂在村口,大家轮流来称,然后和立夏时称的体重比一比,看看是胖了还是瘦了。若是体重变轻,则称“苦夏”,要想办法把身上掉下去的体重补回来,这就叫“贴秋膘”。此时秋风渐起,即使体重没有减轻,好胃口也随着秋风回来了,肚子咕咕叫着要弥补夏天错过的美食,最解馋又见成效的方式当然就是——吃肉。
立秋这天,家家户户都加入了“肉类烹饪大比拼”的行列,炖肉是最为普通的,白切肉、红焖肉、红烧肉、烤肉、肉馅饺子、炖鸡、炖鱼、炖鸭……应有尽有,挡不住的肉香味从厨房打开的窗子里飘散而出。
在二十四节气的食俗里,不仅立秋要“以肉贴膘”,冬季人们为了积蓄能量抵御严寒,也多有“吃肉补冬”的饮食习惯。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古代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但这些食俗依然盛行,除了传承,人们也许更想找个“借口”,能够顺理成章、毫无顾忌地放开吃肉。话虽如此,还是要小心“秋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