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坚守初心的意志力
有一种力量坚不可摧,有一种力量所向披靡,有一种力排山倒海,有一种力量披荆斩棘,有了它俯首甘为孺子牛,有了它留取丹心照汗青,有了它敢教日月换新天,有了它横扫千军如卷席。这种力量叫作初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人民的利益”鲜明地写在旗帜上。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初心到底是什么
初心,字面上理解为最初的心愿。它是本心、本色、本源,是誓言、信念、行动。
初心是为之奋斗的理想,是百折不回的信念;是引领人生的旗帜,是照亮前程的灯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历史积淀与薪火传承。
尊崇初心,铭记初心,不是怀古恋旧、“念老皇历”,不是厚古薄今、眼睛“向后看”,不是纠结过往裹足不前;而是通过对初心的不断修养与升华,为美好人生提供正确导航和强大引擎。
“不忘初心”四个字的直接表述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中写道:“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所以向佛祖表明自己不忘最初的求佛向道之心,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愿。这里的“初心”是一个佛家用语,源于唐朝时期实叉难陀翻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中卷十七写道:“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这里面的“初发心”即是指心中秉承的真诚质朴的本心。卷十九有:“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初心与“后心”相异,对这种初发之心的坚守和不忘,在佛理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随着“初心”这个说法的传播,在中国文人士大夫那里,“不忘初心”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渐渐被表述为一种对精神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苏轼在上奏给宋哲宗的《杭州召还乞郡状》中写道:“臣若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意思是我在朝堂近侍左右,若继续坚持自己的责任,直言直谏,则朝堂之上的小人们必将不快,朝廷也无法安宁。作为有气节的士大夫,苏轼宁愿守“重难边郡”,“唯不愿在禁近”,以成全自己的坚守与初心。
南宋名臣文天祥,年幼时有一次看到家乡吉州学宫有乡贤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这三个人均因生前的忠义之举而获得“忠”的谥号。年幼的文天祥感慨道:“死的时候如果不能和他们并列,那就不是真男儿了!”这样一个信念伴随了他一生。朝廷有难时,他以书生之力举兵而起,纵使战败被俘依旧坚守气节,忽必烈欣赏他的才能与气节,亲自招降,他却只求一死以做到“仁至义尽”。文天祥死后,在其衣服中发现了他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文天祥的故事告诉我们,初心绝不是任意一个念头发作的时刻,初心含有一种对自身使命的自觉。同时初心也意味着坚定,一种信念一旦确立,就有了行动的方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改变,面对挫折与诱惑,反而会从中豁亮自己继续前行。
将视野扩展到整个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不忘初心”精神早已体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之中。在许多思想典籍中,都有和这种初心精神高度契合的思想表述。《吕氏春秋·诚廉》中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石可碎,却不能改变其坚硬的本性;朱砂可磨,却不能改变其朱红的本色。所以,即使石破、丹磨,它们也仍不改其本,保持其原初的本性。道家对这种坚守本色的精神也推崇备至。《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写道:“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精神意涵上,“慎终如始”与现在流行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非常接近,二者所表达的都是将最初的信念坚守下来,始终保持最开始时那种纯粹认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初生的活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儒家思想也十分强调矢志不渝的精神。《论语·子罕》篇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论语·卫灵公》中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具有远大志向抱负和高尚情操的仁德之人,没有因贪生而损害自己内心“仁”的准则,反而会为了坚守“仁”的精神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孟子》中也有对坚守本心、追求正义的倡议。《孟子·离娄下》中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真正有道德节操的人,就是不丧失婴儿般天真质朴之心的人,就是保持自己原初的活力并努力追求这种赤子之心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有:“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具有大勇的智慧且真正勇敢的人,是反省自己后认为自己正确、正义,那么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仍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勇往直前的人。
不论在古代诗词中对“不忘初心”的直接表述,还是在传统经典中对这种精神内涵的丰富展现,都充分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忘初心”精神的意蕴。这种精神表现为始终不忘最初目标,将信念内化于心、坚守不渝,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努力实现理想的决心。近代以来,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下诞生和成长,实现了对“不忘初心”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源于苦难、孕于文化、立于精神、成于奋斗。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对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拼搏,对党的宗旨铭心牢记,对践行宗旨付出毕生努力。我们悟初心,就是要从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悟出一种精神、一股动力、一个目标,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于血脉奋力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细细品味,这句话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初心和使命是一个起点;其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一以贯之。到今天,党已经走过百年的风风雨雨,党的力量越发壮大,党员人数越发增多,但党的初心没有改变,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一个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不忘本;一个政党不忘初心,才能长期保持先进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只要勇于创新、善于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共产党人的初心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曾任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平(江)浏(阳)特委书记和中共湖北省委委员。1928年3月18日夜在汉口被捕。在狱中,敌人用了种种手段,想让这位硬骨头说出党的地下组织,但是毫无所得。是年3月20日,被捕后的第三天,绝望的反动派把他押上了刑场。就义前,他赋诗一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就是夏明翰。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极具才华,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29日在江西怀玉山被俘。被俘后,敌人只在这位“共党大官”身上搜到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国民党士兵根本不相信:“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清贫,不是贫穷,而是一种境界。”他的回答不仅当时的国民党士兵无法理解,就是现在许多人可能都无法理解。他叫方志敏。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极具号召力,他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牵制了大量关东军不得入关。在战后的统计中发现,仅仅为了追击他和他的部队,日军就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他牺牲后,日军将其头颅割去请功,并剖开其肚子查看他为何那么能打。发现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全是草根、树皮、棉絮。日本警佐西谷竟当场呜呜哭了出来,凶残的日军头目岸谷隆一郎也“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这位日军眼中神一样的对手,叫杨靖宇。
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一粒星火最终成燎原之势,并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大党,密码就在以上述三位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身上。为了民族独立,他们舍生忘死;为了国家富强,他们甘于清贫;为了人民幸福,他们矢志奋斗、无怨无悔。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这些共产党人,心中始终燃烧着信仰的热焰,并为了心中的信仰而奋斗终身。再苦,咀嚼着信仰的味道,也是甜的。再累,有信仰的支撑,就有不竭的动力。再委曲,为了信仰而奋斗,也不改初衷。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初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扛在肩上。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论述“两个务必”,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毛泽东同志的“进京赶考”,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党的执政之基在人民,力量之源在人民。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核心理念,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显著特征和价值取向。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它植根于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次,以人民为中心,就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产党人要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最后,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做善成、一往无前。共产党人要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就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扛在肩上,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初心和使命溯源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忠诚于使命的传统,如矢志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历经千难万险,远涉万里取回真经的唐玄奘等。可以这样说,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优秀人物,都是“初心”和“使命”的坚守者和践行者。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自哪里?不仅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来自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与强烈关切。对于我们党而言,初心是指党成立时最主要、最根本性的旗帜,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回归党的本源,回答我们党为何而成立的问题,这是对共产党立党之本的追问,更是对共产党存在意义的“天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
初心源自传承。中国人民历来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仅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创造者,而且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遵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党自创建以来,在担负救亡图存政治使命的同时,也一直担负着传承文明、创新文化的文化使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党的初心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汲取了世界文化的精髓。上个世纪初,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怀揣救国理想,留学欧洲,在革命斗争中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要将文明之花孕育出的初心之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初心源自责任,向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奔去。这份责任,就是对民族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苦难深渊,中国人民处在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面对漫漫长夜,面临磨难屈辱,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国家、人民,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洗刷耻辱,实现民族复兴,使中华民族重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是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孜孜以求的梦想,也使诞生于民族危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不懈追求,明确写在了党的纲领中。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初心是在民族危难、国家危亡、民生凋敝的历史背景下孕育产生的。
初心源自信仰,向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目标奔去。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老一辈共产党人无论身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哪个阶段,都矢志追求、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为之奋斗一生。苦苦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毛泽东同志,在革命道路上热切搜寻马克思主义书籍,一生反复阅读马列著作。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同志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光芒,在88岁高龄仍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他们带着至诚报国为民信念,上下求索真理,最终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信仰,坚定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确立起来的。
初心源自梦想,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奔去。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梦想,肩负起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与中国人民追求独立、富强、幸福的奋斗岁月紧紧相依。经过百年的不懈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走过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走过的路,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在救亡图存、奋发图强中升华出来的。
百载的岁月峥嵘,我们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党是具有崇高理想的政党。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共产党人一路苦难、一路赶考、一路拼搏,源于崇高理想的召唤。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一崇高理想从未动摇。
百年的英勇奋斗,我们党英勇豪迈,付出了极大的牺牲。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所付出的牺牲世所罕见,仅大革命失败后的一年时间里,全国就有30多万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就有370万人,真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彰显了党永远不变的性质和宗旨,凸显了党始终不变的理想和信念,昭示了党始终如一的英勇和豪迈。
回望来时路,走好眼前路,远眺前行路。进入新时代,我们共产党人要一如既往地行马克思主义正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我们的初心需要在岁月中继续锤炼充实,需要在奋斗中持续磨砺升华,需要在考验挑战中不断精进成熟。让我们手携手、肩并肩,一起努力奋斗,一同前进,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贡献智慧和力量。
初心是奋进的力量
初心的力量,古今均可鉴。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的文天祥、以身试药的李时珍、志在四方的徐霞客、甘于奉献的雷锋、亲民爱民的焦裕禄……仔细思索,你会发现,支撑起这一个个响亮名字的精神内涵,无一不是“初心”二字。翻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不仅是一部可歌可泣、雄浑豪迈的人民斗争史,一部前赴后继、继往开来的民族复兴史,更是一部涤荡心灵、无惧无畏的信仰坚守史。正因为共通共同的信仰,才铸就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中国共产党,才打造了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这份信仰,恰是党的初心,亦是民族崛起的希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谱写了气势恢宏的壮丽史诗。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面临艰难险阻,面临恶劣环境,面临敌我悬殊之差异,是什么一次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是什么让他们一次次慨然赴死?又是什么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改天换地?是一颗颗执着的赤子之心,是一颗颗为民族复兴不怕牺牲的初心。
初心和使命为共产党人注入先进纯洁的政治灵魂。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本质特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源泉。
初心和使命赋予共产党人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旧中国,除了救民于水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之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成立起就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谋求中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努力。
初心和使命赋予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赤子之心。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始终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目的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取得执政权之后,提出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强调党是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邓小平同志指出:“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
初心和使命赋予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责任担当。旧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受尽凌辱,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不惜流血牺牲,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打倒了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党彰显了改天换地的责任担当。
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并终身为此不懈奋斗。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将初心与使命铭刻于心,就有了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纯洁、热烈、美好,是孔子“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是毛泽东同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是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是无数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真挚表达,是我们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细照笃行,才能汇聚起砥砺前进的力量。
初心和使命的鲜明特质
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和灵魂,是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成立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履行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党的初心和使命与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一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鲜明特质。
理想性。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憧憬,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毛泽东同志一生与马克思主义结伴前行,他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周恩来同志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陈云同志说过,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真理,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风的侵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比坚定,他们坚持共产主义真理,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他们坚守初心和使命,终其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忠诚性。忠诚意味着对特定的对象尽心尽力,诚诚恳恳。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政治承诺。“对党忠诚”不是一句口号,是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自觉性的集中体现。这种自觉性,越是身处逆境,越表现突出。刘少奇同志曾说:“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他在党内多次受到“左”倾错误的排斥,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守初心,自觉践行他的誓言:“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的共同长远的利益而奋斗到底。”
奉献性。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极其险恶的局势下,共产党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践行初心和使命,面对严刑拷打、面对生死抉择,他们毫不怯懦、决不动摇。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生死考验,舍生取义,革命到底、奋斗到底。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自己彻底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中,把满腔激情完全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公仆情怀体现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崇高性。百年风雨兼程,百年奋斗不止,靠的是人民,为的也是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全心全意”四个字,彰显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党章中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人是完全的利他主义者,个人利益完全服从党和人民利益,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接受人民的再检验,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用一颗“一切为了人民”的真心付诸“为了人民的一切”的行动,把崇高的理想信仰和无私的价值追求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去,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一贯性。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准则和方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是割裂的,而是一脉相承的。近代中国,满目疮痍。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这种使命感激励着共产党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大革命时期,在严峻的白色恐怖之下,党坚守初心和使命,顽强抗争,掀起了翻天覆地的狂飙。土地革命时期,面对残酷的对敌斗争环境,党坚守初心和使命,在腥风血雨之中绝地重生,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奋力抗击,成为抗战中坚力量。解放战争时期,在和平建国的梦想破灭之后,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和使命,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魄力为人民民主奋战到底,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党坚守初心和使命,在实践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行,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党坚守初心和使命,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之所以每次都能找到正确的出路和方向,渡过难关,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体现到全部奋斗之中。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接受使命的再升华,将使命感转化为责任感,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新担当承载新时代,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一如既往地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不改变。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奋斗成就辉煌。共产党人要坚定理想守初心,对党忠诚担使命,植根人民沃土,坚持不懈奋斗,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在神州大地上书写逐梦复兴的历史新篇。
初心:不可丢的党魂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坎坷而光辉的历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由中华民族的苦难所孕育的,贯穿在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当中,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本色。在新时代,党要完成伟大的历史任务,必须依据它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及党内的现实状况,继承党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它作为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党魂。
有了初心,还要有为初心奋斗的勇气和智慧;承担了使命,还要找到实现使命的正确道路——初心和使命就是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指引我们矢志不渝;初心和使命就是我们的最高目标,鼓舞我们排除万难;初心和使命就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就是我们的唯一宗旨,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初心和使命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
为了践行初心、完成使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努力奋斗,为中国人民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和牺牲。有这样一些数字鲜明地昭示了这一切:毛泽东同志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宗亲牺牲2050人,全国牺牲2000万人,其中有370万共产党员。再如,被毛泽东同志赞誉创造了“第一等工作”的“模范县”江西兴国县,在80%的青壮年都已参加红军的情况下,一个月又“扩红”5000余人。整个兴国县23万人中,有8万人参加了红军,拥有54位开国将军的兴国县既是著名的“将军县”,也是著名的烈士县,共有23179名烈士牺牲在革命的征途上。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指出:“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中国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人口是工人和农民,所以人民共和国应当首先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利益。但是人民共和国去掉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国自由独立,去掉地主的压迫,使中国离开半封建制度,这些事情就不但使工农得了利益,也使其他人民得了利益。总括工农及其他人民的全部利益,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人民利益奋斗,得到人民拥护,这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得到了数万万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什么?因为人民群众对一个政党不仅听其言更观其行,人民从共产党前赴后继和英勇牺牲的实践中认识了党,选择了党,和党站在一起,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铜墙铁壁。所以说,初心和使命蕴藏着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更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党魂。
为践行初心、完成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初心和使命的正确道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践行初心、完成使命的漫漫征程中充满了荆棘与坎坷。有了初心,还要有为初心奋斗的勇气和智慧;承担了使命,还要找到实现使命的正确道路。
站在高处,才有远景。奋斗目标就像一盏明灯不断照亮共产党人前行的路,从最终目标看,中国共产党是担负远大历史任务的使命党,这个党具有远大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不像西方政党那样轮流执政,而是要长期执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完成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艰巨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持续不断地保持勇气、定力和努力奋斗才能完成。
现实的严峻考验要求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考验与危险是个前所未有的“时空转换”,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经受考验,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执政共产党的教训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显得尤为重要。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坚持初心和使命不仅是坚守一种理想信念,更要求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曾说过,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这就告诉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把远大理想同完成现阶段的任务统一起来。
坚持和践行初心、使命是党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如果我们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就不能正确地对待现实,也就没有未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好自己这一程,关键看我们共产党人能否常怀为党牺牲、为国奉献的初心,时时保持头脑清醒,确保不迷航、不失向。如此,才能始终以旺盛的斗志,战胜一切困难,在前进的道路上迎接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最是初心见伟力
风雨兼程百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中国共产党人如此顽强有力,虽历经曲折磨难,却始终屹立不倒,而且越发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让中国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行稳致远?中国社会面貌何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何以芝麻开花节节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的回答无比坚定——“就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这就是初心的伟力。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蕴含着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百年峥嵘岁月,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抱守着初心,党才能在风雨如磐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使当年嘉兴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发展到如今的一艘“中国号”巨轮,令过去只有区区几十人的小党壮大成现今拥有九千八百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让任人宰割的旧中国蜕变为独立富强的新中国。
百年来,党秉持赤子之心,弘扬奋斗精神,彰显了一往无前、势不可当的初心力量。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这种矢志不移的初心力量是团结凝聚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基因,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成功密钥。
那么,共产党人抱守的这份初心,来自哪里?
这份初心来自“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信仰之心。1935年8月6日,临刑的方志敏,坚守着只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的信仰,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十分情愿”四个字读来令人为之动容。为此,革命先辈们甘愿赴汤蹈火,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不愿舍弃他们坚守的信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全神贯注、废寝忘食,误把墨水当红糖水喝了竟浑然不觉,还连说“可甜了可甜了”。当南昌起义后仅剩下一支队伍,朱德铿锵有力地告诉大家“中国革命终会成功”,挽留下了800人的队伍,为中国革命事业保留下珍贵的火种,支撑朱老总的正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胜信念。当年一批批革命志士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后为之倾倒、信仰终生,哪怕赴汤蹈火、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显示出真理和信仰的无穷力量。
这份初心来自甘愿自己吃苦也不愿看到群众受苦的奉献之心。“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述了发生在长征路上“半床棉被”的故事。在长征路上,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物质何其匮乏,但就是那样匮乏,也不愿忘记自己甘于奉献的初心。在随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洪流中,我们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着“有一条被子,就要给百姓半条”的奉献之心,自始至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鱼水、血肉之情。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险阻的根本保证。古今中外,还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永远力重千钧。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秉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正因为无数共产党人有了这份初心,党才拥有了深厚的伟力,才能带领旧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开创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告别毁家纾难、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和平建设年代同样需要共产党人的这份初心。
从喊出“祖国,我是您的儿子”的焦裕禄到“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再到“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的杨善洲,一批批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把共产党人独有的那份初心注入了时代的脉搏、写进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党正努力向全国人民兑现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干部应共怀愚公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也要带领人民群众移山破土。
我们党的初心,何以会产生如此之伟力?就在于我们党的初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沃土,深受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涵养。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淬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正因为如此,我们始终对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充满信心,始终具有强烈的担当精神,敢于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位为自身的历史使命。
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始终牢记初心乃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从初心中获取力量。只要初心的力量永在,就没有共产党人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矛盾、取得不了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初心蕴含动力,初心凝聚合力,初心绽放伟力。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九千多万共产党人用不变的初心为奋勇前行注入不竭动力,托举起中华巨龙腾飞的翅膀,书写新时代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篇章。
永固初心赓续使命
初心,是一种理想,是担负天下兴亡追求国家富强、追求民族振兴、追求人民幸福的崇高理想。初心,是一种精神,是面对重重考验不畏硝烟炮火、不畏艰难困苦、不畏险滩激流的奋斗精神。初心,是一种情怀,是坚持以人为本留下焦桐成雨、留下万亩林场、留下此木生芳的为民情怀。坚持理想、矢志奋斗、勤政为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坚守初心是一种态度,牢记使命是一种担当。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是本质从来没有变过,一直在为人民谋幸福,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道路上砥砺前行。无论前进道路上出现多少坎坷风雨、风险挑战,抑或是辉煌成就,共产党人都要不忘初心,永远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职责和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而奋勇前进。
党成立之初,就义无反顾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把“人民的利益”鲜明地写在了旗帜上。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时期,我们党始终牢记铮铮誓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谋福,为国奉献。如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更应牢记初心,让初心化为源源不断的奋斗之力。
永固初心赓续使命要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从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到延安根据地的燎原之势,正是靠着这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中国共产党人爬雪山、过草地,在一场场浴血奋战、一次次绝境重生中,愈挫愈勇、愈险愈进,攻克了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不是束之高阁的“高深哲学”,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坐而论道”,而是烙印于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中。守好初心,就是要在真学真信中,把稳思想之舵,在系统学、跟进学、深入学中,补足精神之“钙”,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中,筑牢信仰之基。始终以理论学习的深度、知行统一的维度、真抓实干的力度,不断提升信念的纯度和浓度。
永固初心赓续使命要永葆“忠诚向来金石贯”的赤诚忠心。从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心系国家、壮志未酬、投身汨罗,到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面对封赏、坚辞不就,再到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励志报国、勇战沙场,无不向我们展示了仁人志士矢志不渝追求国家兴盛的高尚价值取向。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们面对敌人的诱惑、酷刑和屠刀,宁死不屈捍卫党的信念就是对党绝对忠诚。在新时代,永葆锤炼忠诚品格的初心,就是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中,在思想上充分信赖、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增强对党的核心和人民领袖的敬爱崇敬之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忠心热爱党,铁心跟党走。
永固初心赓续使命要永葆“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坚韧的气节操守、过硬的风骨胆魄。从山河破碎、九原板荡到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正是靠着这份“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意志,中国共产党人才带领中国人民,在一次次闯关夺隘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一场场攻坚克难中挺起脊梁创造奇迹。“花繁柳茂处拨得开,风狂雨骤中立得定”,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不是骛于虚声的“口号”,驰于空想的“高调”,而是磨砺于闯关夺隘、动真碰硬的担当作为中。守好初心,就是要在攻坚克难、化险为夷中,练就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争意志,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练就能征善战的斗争本领,在锲而不舍、刚强不屈中,练就坚韧不拔的斗争品质。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砥砺斗争品质、磨炼斗争意志。
永固初心赓续使命要永葆“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一心爱民、始终为民,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根基所在。从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正是靠着这份“但愿苍生俱饱暖”的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经受一场场变革、破解一次次发展难题中,逐步实现民族复兴。“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共产党人的爱民忧民情怀,从来不是讲话稿里的“高谈阔论”,也不是沉于琐碎的“迎来送往”,而是倾情在对群众冷暖安危的时刻牵挂中。守好初心,就是要在扑下身子、沾沾泥土中,倾听民意民愿,在身体力行、竭尽全力中,为民谋福替民解忧,在一分一毫、一点一滴中,赢得信赖温润民心。始终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为民姿态,不断锤炼“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功崇唯志,业广唯勤。百年后的今天,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愿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更要常念入党初心,做好合格共产党人,积极干事创业,奋发开拓前行,在新征程上夺取新的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