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开启0~6岁男孩潜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父母眼中任性的孩子

 

为什么家长会觉得孩子的敏感期很棘手呢?

家长会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自私任性。比如,他们不愿意把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正处于“秩序敏感期”,正在形成“物品所有权”的概念。有些家长不了解敏感期,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就会很生气并指责他们:“快把你的玩具借给小伙伴玩!”

然而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只不过是守住了自己内心的“秩序”而已。他们在0~6岁之间会对“物品所有权”这一概念变得非常敏感,强烈地意识到“某样东西是我的”。

实际上,“不把玩具借给别人”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敏感期其实是一种本能反应的原因。

如果你的孩子也进入了不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的时期,请不要太过紧张,只要想着“孩子正在培养关于所有权的概念”就好。即使你觉得这种行为不甚妥当,也请不要随意地给他们贴上诸如“自私自利”“任性不听话”等标签,不能因此否定他们的人格。

 

有一天,一个叫小勇的孩子来我家找我的孩子玩,他只有3岁。几个小孩一直在阳台上玩,等我们过去看时,却发现之前摆在阳台上的拖鞋全都不见了。我们问小勇:“鞋子去哪儿了啊?”小勇往下指了指。几个大人瞬间满头问号,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阳台上有一道不宽的缝隙,小勇顺着这条缝把拖鞋都扔到了楼下。此时再回想,最近小勇去公园玩时,总会把小棍棒往窄窄的洞里扔。我恍然大悟:小勇是进入了“动作敏感期”,执着于“用手指捏住东西往下扔”呢。

毋庸置疑,孩子把鞋子扔下楼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家长一旦明白了孩子此时正处于敏感期,就不会因此被他们搞得火冒三丈,对他们大喊大叫了。

 

家长能做的事,就是“观察”孩子

 

特别是到了“秩序敏感期”,关于“顺序”“习惯”“所有权”“场所”等概念,不是家长通过语言教导就可以轻松让孩子掌握的。比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都非常必要的规划能力。即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也很难掌握好这一技能,突然面对一件事情时经常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要想做好规划,我们的头脑中必须对事物的前后顺序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知。

在此以做饭来举个例子。用电饭煲煮饭需要50分钟,所以做饭的第一步应该是淘米把饭煮上;熬煮味噌汤需要较长的时间,那么就可以一边煮,一边做肉馅来制作主菜汉堡;接着将处理好的肉团放进冰箱里饧20分钟,趁着这个时间做好沙拉。像这样,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一顿饭,也得提前规划好这些步骤。

纵观那些有效掌握了规划能力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在孩提时代的敏感期,于内心坚定地遵守了某种“顺序”规则的人。

那么,孩子的生活中有哪些顺序呢?穿衣服时有穿衣服的顺序,吃饭时有吃饭的顺序,洗澡时有洗澡的顺序,等等。可以说,孩子的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顺序,他们很多时候甚至会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顺序来认识。

关于孩子们的这些顺序,有一点是恒定的。即当(家长所不知道的)某种顺序规则被打乱时,他们会感到混乱,开始发脾气,大声哭闹。

孩子强烈地认为必须守住自己的顺序。因此,家长如果想加快某个进程或者改变某个行程的时候,总会遭到孩子强烈的反对。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必须认真地观察孩子,事先了解自己的孩子现在正“遵守着什么样的顺序”,并避免打破他们已形成的顺序和节奏。

 

在敏感期学会今后生活所需的“行为模式”

 

我认为,敏感期是孩子习得今后生活方式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孩子逐渐体悟像“顺序”“习惯”“所有权”“场所”这些无法通过语言教导直接理解的概念,学会在今后生活中可以套用的各种“行为模式”,同时,身体快速长大,语言能力也大幅度提升。

对某个东西或某件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偏好,这是孩子的本能。此阶段孩子表现出来的各种“小叛逆”,正是他们在逐渐体悟并培养今后人生中所需的各项技能,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进行社会交往等。

从这一点来说,当理解了“敏感期”之后,育儿就会变得非常轻松。因为我们明白了孩子“叛逆”的背后到底是什么缘由。

针对孩子的一些偏好,作为家长,不应该全面否定,而应该积极地加以引导,这样孩子的能力才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当我们理解了敏感期的概念,时刻仔细地观察孩子,鼓励引导孩子,那么孩子就能掌握各种家长希望孩子掌握的技能,诸如规划能力、坚持不懈的品德、长久的专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具体地来看一下各个“敏感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