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童年:如何做更成熟的父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认识你的孩子

孩子有一个内在世界需要长大

生命从被孕育的那一刻起,就有一颗精神的种子同时孕育在每个人的体内。它带着大自然万物的能量和大自然进化的秘密,指引着每个人内在生命的成长。相对于外在的这个生命体来说,它看不到、摸不着,是一股无形的内在力量,真实地存在着。

人的进化高于动物的本质表现,就在于人拥有这颗精神的种子。只有这颗种子的成长,才能真正体现人的完整与文明。它包含了人内在的丰富与高贵、细腻与敏锐、智慧与创造力……一切潜能都被孕育在这颗精神的种子中。

孩子的世界,就充分地展现着这颗种子的存在。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蒙台梭利讲道:“儿童在出生前便拥有一种精神发展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的外部显现是通过儿童生命的前六年拥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即吸收性心智,和另一种心理发展过程,即敏感期来体现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发展这两点在我们这些年的教育中,正在被反复地验证着。

好友与一位带着孩子的妈妈一起旅行。好友是一位优雅美丽的女士,而那位妈妈却是个不那么在意形象的女人。

在那一晚的相处中,从聊天到洗漱,再到护肤和换衣服,整个过程,她们都没有留意对方,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法收拾自己。而那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从头至尾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坐在沙发的一角,静观一切。她全然地观察着好友的一举一动。

第二天,孩子告诉妈妈:“那个阿姨真的好美!”并且跟妈妈仔细分享了她的所见与所感。从那以后,这个孩子在审美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开始留意妈妈和自己的着装,以及自家的环境和氛围,并建议妈妈对环境进行改造。

这就是孩子,你给他怎样的环境,他就能获得什么,并且成为什么。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这样写道:“儿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它以惊人的方式自然地征服事物,这是从一种激情消耗到另一种激情消耗,从而建构和创造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否则心智正常的发育就会遭受障碍,造成心理杂乱或扭曲。这种心理发展过程不是偶然的,最终也不是因为外部刺激所引发的,而是依赖于精神种子的发展。”

所以关注孩子不同阶段的内在成长,就变得尤为重要。从0~6岁时建构精神的自我,到6~12岁时发展精神的自我,再到12~18岁时将内在的精神自我与外在的世界逐渐融合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到18岁后,孩子将通过外在世界去实现他的自我价值。这个复杂而漫长的成长让一个人最终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

成长的核心是自我意识的发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成长的核心是让自我意识能够匹配着年龄的变化而得以发展。

所谓自我意识,教育心理学给出了这样的解答:“自我意识就是对自我身心的觉察。”觉察,即感觉与观察,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心智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认识。这是人类与动物相比,所拥有的较高级的智能。

在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被显化(呈现与转化)的特点就是意识性。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对自己、他人以及环境产生了有意识的理解和自觉性。

四岁的腾腾看着出神的凌老师,轻轻地走到她身边,用稚嫩的语气问道:“老师,你怎么了,是想妈妈了吗?”凌老师回过神来笑道:“老师在想一个朋友,但不是妈妈。”腾腾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和想妈妈一样,对吗?”

自我意识的发展让腾腾拥有了感同身受、理解他人的能力。透过对他人行为、表情的观察,与之共情,然后理解他人的感受。

第二个被显化的特点是社会性。生命的头三年,孩子会建构自我保护、一对一深度联结和社群性发展的三种本能。当孩子顺利完成前两种本能的发展后,自然会渴望第三种本能的发生。这时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透过各种方式去认识自己的朋友,并在团体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在交往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会更加容易认识到自己、自己的父母、家人以外的他人与事物,以及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们逐渐以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为蓝本,去发展与世界的关系,这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个被显化的特点是能动性。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收到来自老师、同学、父母的评价。如果评价是正向积极的,孩子会借此最大限度地发展能动性。如果评价是消极的,孩子总是被打击、阻止、限制,那么自我实践和自我探索的能动性就会被减弱。能动性的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所以自我在团体中如何进行内在调节是关键。

第四个被显化的特点是同一性。对于孩子来说,心口一致不难,那是他们纯粹的生命状态所带来的。但随着孩子逐渐成长,有意识地成为一个内外一致、前后一致的人并不容易。由于成长环境带来的压力,孩子很早就会使用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门就关闭了。这毫无疑问干扰了他们同一性的发展。

与动物相比,人类的自我意识发展从一岁开始,直至二十五岁发展成熟和稳定。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要经历早年生理与心理需求被满足的阶段,要经历自我意识发展的各个敏感期,还要经历一步一步的分离去探索更大的成长空间。

一般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将会经由四个层面来呈现。

第一个层面:自我认知

一个人站在镜子面前就可以看见自己的身高、面孔、表情、发色、胖瘦,而这只是对自己外在的认知。我们对于自己内在的感受、情绪、人格特质、精神发展的认知又有多少呢?

当一位妈妈谈及人格模式中的受害者、讨好者和牺牲者的时候,一旁九岁的儿子问妈妈:“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妈妈简单地举例回答:“你很小的时候,误喝了一杯不新鲜的牛奶,因此你生病了。之后,奶奶总是在你面前提及这件事,因为奶奶觉得她自己和你都是那杯牛奶的受害者。于是,你相信了奶奶的话,也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受害者。从此你决不喝牛奶,虽然那个馊牛奶事件早已过去,但想起牛奶你就会有受伤的感觉。如果有人给你推荐或者强烈要求你喝牛奶,你的感觉如何呢?”男孩清晰地答道:“紧张、害怕、生气,就像一个受害者。”

这是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过程。孩子最早通过认识自己所拥有的情感和物品来认识自己:

我的妈妈,不能抱别的孩子;

我的爸爸,不能送别的孩子礼物;

我的衣服,别人不能穿;

我的椅子,别人不能坐;

我的玩具,不能与别人分享……

这仅仅是一个三岁以前的孩子的自我认知状态,在这个发展时期过后,他们会有新的挑战。其中一样,就是认识自己的情绪:

我生气了,因为妈妈说话不算数;

我很愤怒,因为爸爸强迫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我很恐惧,因为爸爸妈妈又在打冷战;

我很伤心,因为我竭尽努力完成的事情,却没有被看见和认可;

我很委屈,因为在我帮助别人的时候却被老师误解;

我很紧张,尤其是在老师批评和惩罚别的同学时,我害怕下一个是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在自我认知这个层面一步步深入下去,兴趣、喜好、需求、渴望与期待……

第二个层面:自我体验

当一个小婴儿能够把手指塞进自己的嘴里,并开心“品尝”的时候,自我体验就发生了。他们吃、摸、抓、扔、爬、坐、走……用一切方式去体验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体验被满足后,内化就产生了。也就是说,他们所体验到的一切成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

一位植物学本科毕业的老师,在为孩子们开展认识植物的活动时,并没有将他们带入自然中去教学。因为她所学的植物都在书上和图片中,所以在她眼中,为孩子们提供图片就够了。她无法创造出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就是亲身经历,看、听、闻、尝、摸,打开五感去体会。而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孩子亲身经历,并体验到老师要教授的东西,以此去理解和内化那些知识与概念,并完成进一步的创造。如果失去了体验,既不能真实感受外在的环境,也不能仔细品味内在的触动。

第三个层面:自我调节

很多巨大冲突的产生,都是因为缺少自我调节的能力。尤其是那些由小错而酿成大祸的事件。每一天每一刻我们内在的生命能量都在变化和移动,每出现一个念头,就会带来一种感受,每产生一种感受,就会激发相应的情绪。无论我们是否捕捉到它们,它们都存在。如果我们没有调节能力,就很可能会为很小的一件事情而崩溃,又或者会因为压抑一件很大的事情而产生一种持续消极的情绪。

自我调节能力是为了让一个人的内在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中,如同黑夜与白天让人作息交替。这样的能力恰恰是从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的。

三岁的铭铭语言发展迟缓了一些,当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时候,只能用哭闹的方式。不仅身边的小朋友无法明白,就连父母也很焦虑。由于受到语言限制,铭铭自我意识发展也遇到了阻力,他很难通过清晰的自我表达获得成人的支持,以转化内在的情绪。

老师对铭铭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评估,并提供了调整方案:

首先,解决孩子语言表达的问题。老师放慢语速,让铭铭看清楚自己的口型,听清楚自己的发音,然后为铭铭创造更多的可以表达自我的机会和环境。

其次,在铭铭情绪来临的时候,老师耐心倾听他的情绪,帮助他说出情绪背后的需求。等铭铭情绪过后,再给他示范如何正确表达和求助的方法。

半年后,铭铭度过了这个阻碍期,踏上了自我调节情绪的成长之路。

第四个层面:自我评价

自恋和自卑是人格特质的共性,而客观评价自己是一件很重要却并不容易的事情。

我把一面镜子放在教室中央,邀请孩子们一一站在镜子面前,介绍自己的三个特质。面对这个话题,不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会不自觉地愣一下,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又或者觉得自己没什么特点,再或者就是只说出自己的缺点。

六岁以前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更多来自父母,父母的评价无论是否定或认可,还是批评或欣赏,孩子都会吸收。但六岁之后,孩子需要父母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妈妈,我的作品好不好?”

对于六岁之后的孩子,妈妈不能笼统地说:“真好,我的儿子画得真棒!”而是需要认真对待:“我觉得构图很不错,你自己感觉这个作品怎么样?”

通常孩子会打开话匣子,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些最初的自我评价,会为他们之后进行更深层面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更容易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这也恰恰是当今父母的挑战。如果父母没有很好的引导能力,孩子很可能会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旋涡。

作为生命本质、精神胚胎的呈现,自我意识的这四个层面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发展。它彰显着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智慧和后天成长中所建构的认知方式、心理模式、情绪感受、精神成长,最终以语言表达、行为动作、性格特征等方式呈现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孩子生命的自然需求,父母却从未认真了解过。

成长就是心理需求逐渐被满足的历程

众所周知,孩子的身体需要食物和照顾才能成长,同样,他们的精神也需要照料与滋养,甚至需要更多的养分。

有一部美国影片讲述主人公在经历物质满足后,开始回归心灵。主人公的童年是在叔叔的葡萄园里度过的,他经常看到一位种植员修剪葡萄树时对着树用心歌唱。他问叔叔:“他为什么经常给树唱歌?”叔叔回答:“因为树不仅需要阳光和土壤,还需要内在的宁静与和谐。”就这样一句话,让主人公在多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那个能让内心宁静的地方。

孩子的内在成长也和树一样,需要满足心理层面的需求:受到重视和关注,被全部接纳的感觉,爱和被爱,明确规则。这些需求在我的另一本书《觉知的爱: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中被详细解读。

若想真正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需要父母打开心,去联结孩子的内在世界,去造访他们内在世界的花园:认识他们内心那些还未长大的部分,认识他们的恐惧与担忧,认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而这所有的认知,必然要建立在父母认识自己的内在世界这一基础之上。

有了觉知,就不会丢掉自己

一旦满足了孩子的内在需求,他们精神的“我”和身体的“我”就会和谐发展,他们不再将充沛的生命力消耗在电子游戏上,不再沉溺于自己的负面情绪中,不再“乐此不疲”地与父母对抗。他们会在爱中建构起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心中也更容易涌现爱意浓浓的快乐、兴奋、喜悦、宁静的正向感受。与此同时,孩子的行为是自信、自律、专注的。继而,孩子拥有了一致性的生命状态。

一个十一岁孩子的表现折服了他的老师。他站在老师的办公桌前,等待着老师批改自己的作业。老师始终低着头说:“这里错了,已经说过了,为什么没改?”“这个也错了,下次不允许。”能够听出,老师在毫无觉察中冷漠地教导着孩子。

孩子自始至终没有被老师潜在的指责所影响,他很平静地接受着老师传达的信息。从他宁静平和的脸上,看得出他能够很清晰地将老师的情绪与事情本身分开。整个对话中,他开放性地接受了老师的意见,或者说是批评,丝毫没有因此而认为自己不好,或者否定自己的价值。这个孩子的成长,已经超越了很多成人。那一刻,他透过自我意识所产生的自我觉知,让他在面对权威的时候没有丢失自己。做到这些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