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超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初次接受某些特定抗原物质刺激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分四型,以Ⅰ型超敏反应临床最常见。本实验重点介绍豚鼠过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
实验目的
掌握 豚鼠过敏反应(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机制。
基本原理
豚鼠过敏反应为Ⅰ型超敏反应,其先以变应原刺激豚鼠,使之产生特异性IgE,IgE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该变应原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结合,导致细胞脱颗粒而释放出组胺等活性物质,产生过敏性休克。
实验材料
(1)1∶10稀释的马血清、1∶10稀释的鸡血清、健康豚鼠(体重290g左右)、2%碘酊、75%乙醇。
(2)注射器、酒精棉球、无菌棉签、解剖手术刀、剪刀、镊子。
实验方法
1.致敏 取甲、乙两只豚鼠,用2%碘酊和75%乙醇消毒注射部位,分别于两豚鼠皮下或腹腔注射1∶10稀释的马血清0.1ml。
2.发敏 经过2~3周后,将两豚鼠心脏处消毒,于豚鼠甲(实验鼠)心内注射1∶10稀释的马血清0.5~1.5ml,于豚鼠乙(对照鼠)心内注射1∶10稀释的鸡血清0.5~1.5ml。
3.观察 注射后,1~5分钟观察动物的状态。
实验结果
(1)豚鼠甲注射马血清后立即出现不安、竖毛抓鼻、打喷嚏等现象,继而出现大小便失禁、痉挛性跳跃、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性休克症状,甚至窒息死亡。豚鼠乙无异常表现,活动正常。
(2)将两豚鼠解剖观察,可见豚鼠甲嘴唇发绀,心脏仍在跳动,但肺脏体积比豚鼠乙明显增大,表面苍白,边缘钝圆,呈现明显的肺气肿。豚鼠乙肺脏无异常改变。
注意事项
(1)致敏途径可采用腹腔或皮下注射,注射2~3周后,动物即可达到高敏状态。
(2)致敏途径应采用静脉或心内注射,使抗原物质快速进入血液,引起明显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