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放弃的机会成本和不敢放弃的沉没成本
不肯放弃的机会成本
以下场景在全国各大城市非常常见。
背着硕大书包的学生,在周末出没于各大补习机构,他们行色匆匆地奔走在城市里,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倦,脑子里塞满了各种公式、算法和单词。
有的孩子热衷于参加各种比赛,无论是学科赛事还是被教育部门、国外机构认可的各类比赛;
有的孩子积极参加各种专项活动,无论是志愿者、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还是学校组织的各种名目的活动;
有的家庭带孩子去国外大学校园参观,还会把申请参观的凭证留存下来,期望在申请大学时候,提升加分的可能性;
有位爸爸让孩子参加博物馆解说员的志愿者活动,在完成了一个馆的解说,拿到志愿者证书后就带孩子匆匆离开——他的目标很明确,以拿到博物馆解说员志愿者的证书为目标;
有的家长在陪同孩子补习时,帮孩子把上课的内容全程拍下来,回家和孩子一起复习,这些毕业多年的家长,从来没想到还有第二次全身心学习数理化的机会。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很多家庭不断重复以上的动作,有的家长在结束了“996”的工作后,还要加入这场教育持久战中来。
所有人如此努力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愿意放弃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每一次机会,只有这样,孩子才有更大可能获得进入心仪学校的通行证。
机会是有成本的
机会成本是指你在做出选择后将损失的最大机会,你做出的选择价值不会随机会成本的改变而改变,但机会成本会随付出代价的改变而改变,被抛弃的选项孩子越喜爱或价值越高,成本就越高。
简单来说,你选择让孩子补课,孩子为补课而放弃的音乐就是机会成本,孩子音乐天赋越高,意味着损失的机会成本就越大。
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父母对机会的患得患失,在思考孩子教育问题时,会以“大概率”作为评估标准来做选择题。若考上好大学,未来“大概率”会成功,家庭就会选择对升学有帮助的补课或其他教育行动。
中国孩子相当不容易,优质大学资源如此稀缺,每年却有近千万个家庭参与其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这是导致家庭不放弃追逐各种机会的重要原因。
机会争夺带来“剧场效应”
机会引发竞争,推动中国家庭疯狂补课、拼命追逐名校,导致教育的“剧场效应”越来越明显。
什么是“剧场效应”?我们来看这个循环就会非常清晰。
刚开始,孩子们学习成绩都差不多,老师认真教学、孩子们认真听课,成绩相差不太大。临近升学时,小甲同学的成绩有了较大提升,大家觉得很奇怪,经过多方打听发现,原来小甲妈妈给他报了补习班,确实效果很明显。其他家长于是纷纷给孩子报了补习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的成绩都有所提升,形成了新的学习排名平衡。小甲妈妈一看,这样一来我家孩子哪里还有优势呢?于是又费心地给孩子报了更多的补习班,其他家长又纷纷跟进,最后,几乎全班的孩子都在疯狂补课,成绩排名情况又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
这有什么区别呢?
最先补课的小甲在短时间内领先,享受了补课带来的先发优势,等大家都补课后,小甲的先发优势消失,大家的成绩差异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只是所有的孩子都补课了,周末更忙了。
于是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种奇观,大量的孩子参加补习班,而通过补课获得先发优势的家庭更不会主动退出,当“学霸”都在补课的“头羊效应”和大家都在补课的“从众效应”混杂在一起,裹挟着中国家庭从被迫“参战”到主动“迎战”。一场中国式教育的“剧场效应”蔓延到全国,推高了教育成本,最终成就了补课机构的盛宴。
教育领域的“剧场效应”,带来新的教育资源失衡,红利最终倒向拥有优势资源的一方,让教育从智力的比拼扩展到家庭资源的比拼,不仅“拼孩”,还“拼爹拼妈”。
机会成本让孩子周末比平时还忙
追逐更大的机会,让孩子每个周末异常忙碌,连每段碎片时间都被充分利用。在面对“你的孩子周末玩什么?”的问题时,来自“传说”中的“海淀妈妈”回答非常经典:“玩?哪里还有时间玩,所有时间段都是以分钟来计算,连补课转场的时间都不能浪费,用来背单词。”孩子的忙碌程度可见一斑。
周末,孩子们从学校“转战”不同的地方,继续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本该休息的周末,最后都变成孩子们拉开差距的最佳时间。
机会成本让孩子陷入疯狂的“刷题”
大量“刷题”是提分的重要因素——“刷题”百遍,题解自现。大量地“刷题”可以让孩子形成解题的条件反射,提升解题的速度和质量。
孩子从小到大要“刷”多少张卷子?杭州的小倪整理出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做过的卷子,足足有91厘米高!
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的王晓,整个高三用完300多根笔芯,按照一支笔芯大约能写1.7万字来计算,高三一年,王晓相当于写了510多万字。
一摞摞的卷子,一支支的空笔芯,是中国孩子努力学习和“刷题”的见证。
被疯狂追逐的名校
衡水中学家长的一句“避不开高考,就请闭上你的嘴”,道出了大部分家庭的无奈。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无论教育部门如何引导家庭关注孩子的兴趣,如何加强对学校教学特色的宣传,无论专家学者如何呼吁家庭关注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只要高考制度不变,名校就是家长追逐的目标。
父母都有一套对名校的评估标准,升学率是评估的重中之重,对家长而言,“不管‘白猫黑猫’,帮助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好猫’”。
由于公立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众多家庭对优质资源的渴望,各种私立学校应需而生,用钱就能获得优质资源,瞬间满足了某些阶层的需求。每个被升学率“认证”过的好学校都被家长疯狂地追逐着。在四川,至今还流传着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一所一个月只放一天假的高中,不惜花费十八万元择校费的故事。
机会就那么多,谁占领了教育资源,就会影响对其他家庭的分配。不能不从、不敢不从,机会成本之下,教育洪流之中,父母的焦虑扑面而来。
不敢放弃的沉没成本
为了让小明能够顺利进入心仪的学校,妈妈给他报了一个比赛,目标很明确——拿到名次,获得名校录取资格。参加比赛之前要上一个5个月的培训班,学了3个月后,小明表达了不想继续学习的意愿。
然而比赛在即,孩子成绩也还可以,老师明确表示只要参赛就有可能会获奖。
如果选择放弃,可钱已经交了,时间也投入了,成绩也还可以,放弃会很可惜。
但选择坚持,小明表示不喜欢。
这下小明妈妈犯了难,该怎么选择呢?
让人深陷其中的沉没成本
让小明妈妈做出艰难选择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经济学概念:沉没成本。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斯蒂格利茨教授在《经济学》一书中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涵盖了时间、金钱、精力等付出。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也要看过去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来都来了。”
“学都学了。”
“钱都花了。”
“浪费了太可惜了。”
“都等这么久了,也不差这几分钟。”这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对话后面就是沉没成本,很多人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沉没成本的怪圈。
1985年,心理学教授亚科斯和布拉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让人们花100美元买了一种滑雪旅行的票。几天后又以更有趣、更便宜为由,让同一批人花50美元买了另一种滑雪旅行的票。之后教授告诉他们:“这两次滑雪之旅的时间撞到了一起,你们只能选一个。”
结果是多数人选择了票价更高的方案,他们的解释是:选100美元方案,只损失了50美元。如果选50美元方案,则会损失100美元。
人们都有“损失憎恶”,对损失的感受比对获得的感受强烈2倍以上,损失的痛苦远远大于获得带来的喜悦,换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也许还有机会,但人们更在意的是损失。
当人意识到已经遭受了损失时,下一步的损失对人的心理反而不会造成更大的波动了——反正(钱)都已经花了,再多花一些也没有关系。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深陷沉没成本的案例:
小刘准备买的衣服是88元,当她看到商家正在做“满100元送10元代金券”的活动时,想着都已经付出了88元,多花12元还可以优惠,于是又多买一些东西,凑够了100元。
赵亮做着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一直犹豫着要不要换工作,在权衡了人脉关系、积累的经验、投入的时间后,他最终还是选择继续做不喜欢的工作。
小丽高三那年,为了能考上985或211大学,听从志愿填报专家的建议,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最后被录取到某985大学的冷门专业,她非常不喜欢,大学四年来一直在寻找转专业的机会,但转专业难度很大,她又想着都已经在该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放弃就可惜了,于是就这么纠结地度过了四年,最终,她选择通过考研来换专业。
面对沉没成本,是及时止损还是坚持到底?
人生的很多悲剧,都来自面对选择时的犹豫不决。
有种大智慧叫作及时止损,有种坚持叫作心有不甘。面对错误,只有及时止损,才能重获生机,盲目地坚持将带来更大的损失。
巴菲特投资最重要的经验是及时止损,他知道决策时如果过多考虑沉没成本,就容易失误。
在孩子行为的培养上是及时止损还是坚持到底,要看目前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培养孩子的战略方向,而不是看已投入多少金钱和精力。符合教育战略可以继续选择坚持,不符合要及时止损。
对小明妈妈来说,现状是已经投入了时间和金钱,最终是否坚持让小明继续学习,要看参加竞赛是否在家庭教育的长期策略方向上。想清楚这一点,就容易做出正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