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0年)(《21世纪经济报道》深度观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公业务出路何在?

监管部门要求大幅提升信用贷款发放比例,也是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8月25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曾披露,银保监会加大不良处置力度。今年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比去年同比多处置1600多亿元,力度空前。同时,肖远企表示,下半年争取不良处置到3万多亿元。业内人士称,加快核销不良的贷款资产,一方面有利于银行自身的稳定经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跟银行之间的合作更加稳定。

在不良压力增大的同时,利差也在收窄。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68%,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仅就贷款本身而言,定价不断降低,银行经营的成本也在压缩。在不断压降向企业贷款利率的同时,我们也在千方百计地压降负债成本。”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近日在第260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来民生银行通过调整负债结构、压缩主动负债等措施保持净息差的稳定。这些措施都是在努力向小微企业让利、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的同时,通过内部成本压降,争取保持一定的收益空间,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努力实现银行自身商业上的可持续。”

疫情的冲击使对公业务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昔日“对公”的辉煌神话似乎越来越遥远,未来“对公”的出路何在?

“这几年,股份行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出现过几次风险事件。比如钱端、私行产品违约,本质银行反映了对公能力的不足。”一位大行总行人士表示。很多银行以为招聘一些“能人”、多投放贷款就能做大对公,这种思路是不对的。“传统关系型打法已经过时了,季末冲一下存款还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但贷款已经不能这么玩了。”

上述大行总行人士认为,在监管鼓励小微信贷投放的当下,这些对公业务的长尾客群的经营能力既无法照搬零售银行的打法,传统的对公思路也已不能适应。

梳理各大行的财报,一些对公业务新打法已经有所显现:

例如,工行加大了对公场景投入,基于企业信用、交易、资产和行为数据,创新场景化融资产品。累计推出“结算贷”、“商户贷”、“用工贷”、“跨境贷”等12个全国性产品和“医保贷”、“园区贷”等多个区域性产品。基于产业链资金流、物流和贸易流信息,持续完善数字供应链融资工具,研发数字信用凭据、“e链快贷”等产品,实现产业链全链条授信,累计拓展产业链近800条。

建设银行强化渠道赋能,丰富场景运用,以数字化经营提升获客、活客能力,公司存款稳步增长。招商银行建立了战略客户、机构客户、小企业客户、同业客户、离岸客户等分层分类、专业专注的对公客户服务体系。其中,战略客户方面,招行发挥金融科技银行优势,通过将服务内嵌入企业的资本链、产业链和生态链中,实现行业专业化经营和客户综合化服务。

光大银行称,围绕“阳光贸易金融云”和“阳光普惠金融云”产品,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流程供应链金融服务;大力推动“客户倍增”计划,客户基础不断夯实,对公有效客户26.6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55%。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