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空心化与产业生态系统重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节 产业转移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

产业转移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自然现象和必然规律。产业转移推进了世界工业化,推进了世界工业的一体化,也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世界工业格局。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相关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继续深化,也拓展到一些新的领域。

一、产业转移理论的提出

1. 产业转移的含义

产业转移是因区域间产业梯度差而引致产业空间移动的经济现象(Kojima Kiyoshi, 1978),其实质是资本转移,关键是技术转移(王先庆,1998)。产业转移一般始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较发达国家或地区,再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渐次推进(裴长洪,2003)。中国经济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因而大规模雁阵式产业转移势成必然(蔡昉等,2009)。但由于转移成本、制度环境、技术差距等因素形成的“经济梯度推移黏性”,当前东中西部产业转移滞缓,陷入梯度陷阱,导致产业转移理论“失灵”(陈建军,2002;覃成林等,2012)。

戴宏伟(2006)、杜传忠等(2012)认为要素禀赋差异是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陈建军(2002)则认为转移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和要素的逐利性。魏后凯(2003)抽象地将产业转移动力机制概括为转出地转出推力、承接地转入拉力和企业迁移阻力的综合作用。

李颖(2012)则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作为企业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替代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的空间配置速度进行比较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被认为是产业转移的驱动力和空间区位选择决策的基础。

2. 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研究

安增军(2009)提出通过实施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等措施,加快沿海地区衰退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刘满平(2004)认为“泛珠江”区域产业转移应更加重视技术外溢效应,并提出通过城镇化来推动产业转移。

关爱萍等(2013)提出通过实施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政策,提升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强化各省(自治区)技术创新的空间外溢效应。李文溥(2007)根据珠三角地区低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现状,提出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来摆脱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低端锁定。

3. 转入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传统的产业转移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在不再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的发展战略转型背景下,产业转移给转入地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得到重视。于是,开展对转入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研究,也成为应时之需。针对转入地的不同特征,学者们构建了多种产业转移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罗哲等(2012)提出,区域产业承接力是当地经济长期发展中不断积累沉淀而形成的能力,需要从多维度进行评价。

肖雁飞(2014)等运用PREE复合系统,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4个方面构建了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用2007—2011年面板数据对中部六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湖北、安徽等省具有较强的综合承接能力,其他地区则较弱。

段小薇等(2016)从产业承接地角度出发,以中部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7个2级指标和27个3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的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了评价,以及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分析。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生的效用会受到产业承接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基于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本书认为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 人力资本

伯伦斯坦尼等(1998)认为,只有当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足够丰裕时,东道国才能有效吸收FDI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由于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形成与承接地的吸收能力有关,因而影响承接地吸收能力的因素,如人力资本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通过影响东道国的技术创新和影响当地生产经营活动者向外国学习的能力(苯尼哈彼特,施皮格尔,1994),最终影响当地企业对外来企业技术的学习、模仿、创新与应用。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有力地证实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东道国技术外溢效应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产业承接地的人力资本状况是影响技术外溢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地区产业结构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产业结构,是影响产业承接地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之一。技术外溢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或者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形成溢出效应。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相对较为缓慢。由于其产业链短,因而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形成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较弱。第三产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相对于第二产业较低,且很大一部分服务业为传统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第三产业对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反应不如第二产业中的工业那么敏感。而工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加工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过程,工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是紧密相连的。工业由于在延伸产业价值链时可以产生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因而工业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技术创新与扩散效应对产业承接地的技术外溢影响最大。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地区)向欠发达国家(地区)转移的产业也以工业为主。因此,产业承接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特别是工业的发展程度是影响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因素。

3. 地区经济开放度

一个地区经济的开放程度,如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对当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形成和外溢效果的改进有一定的影响。早期的文献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国外的芬德利(1978)、科佩基(1977)、王治郅(1990)、里维拉·巴蒂斯(1991)等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当地对外开放规模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Hellien(1992)认为,贸易开放可以通过进出口贸易等方式使当地企业有机会接触其他企业,并从中获得学习相关技术的机会。国内学者(何洁,2000)的实证研究也证实,在一些地区经济开放度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技术外溢效应。但也有学者认为,对外贸易对技术外溢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可,1994)。张建华、欧阳秩雯(2003)对广东的研究表明,经济开放程度较低的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经济开放度高的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为负。范爱军、庞博(2008)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城市工业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其经济开发度的提高并未产生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由此可见,经济开放度对当地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产业承接地在经济发展阶段、技术吸收能力以及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故经济开放度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4. 工业专业化水平

产业集群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产业在空间地理上的聚集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共享,从而形成劳动力的经验、技能和知识的外溢效应。在空间地理上聚集的企业,可以快速地从高效的劳动力市场雇佣到熟练的劳动力,其他企业对劳动力的培训也将由此对其他企业产生技术外溢。此外,空间地理上的聚集有利于一家企业向其他企业学习,有助于提高技术扩散的速度,从而加快创新的速度。关联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的聚集,有助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非正式交流,一些非编码化的知识也更容易形成外溢效应。因此,一些地区的产业集群由于企业的空间聚集,其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效应往往高于聚集程度低的地区,并且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也有学者认为,空间地理上的聚集也会造成相关企业对外来竞争的忽视,缺乏竞争会造成技术锁定,不利于技术创新。可见,产业的空间聚集及其专业化水平对技术外溢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因行业的差异和企业合作分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5. 金融市场

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当地企业或者创业者受到外来企业的影响,可能开展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研发,引进新的技术,购买新的设备。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寻求外部的金融支持,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若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支持其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则企业接收技术外溢的能力就更容易得到提高。可见,发达的金融市场越能为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提供高效的融资平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技术外溢效应也就越明显,也越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王永齐(2006)、刘舜佳(2007)、孙力军(2008)等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技术外溢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6. 基础设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不仅要考虑劳动力的成本,还要考虑物流、信息等成本。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FDI的优势之一。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更有利于外来企业在本地衍生出配套的服务企业,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增强技术外溢效应,也有助于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信息的流动,从而有助于外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溢,对当地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 产业转移承接效应研究

21世纪初期,在沿海产业较大规模向内地转移后,国内已经形成新的区域分工协作格局。这么多年过去了,产业转移到底给承接地带来哪种效应?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对此进行研究既可以视为总结之需,又是未来产业转移工作的要求。

关爱萍和李娜(2013)、冯南平和杨善林(2012)探讨了产业转移对承接地技术进步的影响。程杰(2013)、胡黎明(2013)、唐辉亮(2013)分析了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

程杰在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出和中部地区产业转入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比较,并结合六大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得出结论:个别东部省份的产业并没有明显转移到中部地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绩效较低。

胡黎明等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在对索罗余值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效应。正是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承接地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典型。

唐辉亮的研究表明,国内研发活动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增长效应的提升,但各区域的研发活动对其国际产业转移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产业转移一般具有对转入地正向的经济增长促进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有时候促进效果并不明显。就技术进步而言,产业转移带来的外部性既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如果承接地能够提供较好的技术进步条件,正向效应可能就是显著的,否则反之。

2. 产业转移与环境协调研究

产业转移对于东道国造成的环境破坏效应,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理论界大多数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担忧。然而经济发展存在差距的现实,使发展中国家很难抗拒产业转移的诱惑,并且难以实现产业转移与环境友好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协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李真(2013)以国际产业转移为载体,构建了一个碳泄漏模型,通过分析得到“碳泄漏与国际产业转移同步产生”的结论。从碳泄露的角度来看,李真的研究印证了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国与转入国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一般而言,前者为正向效应,后者为负向效应。包群(2012)从一般意义上研究了外资的进入对东道国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外资进入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东道国的环境管理政策类型、外资企业的部门流向与产业分布,以及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治污技术学习能力。

外资进入东道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时,必然带来污染的增加。外资进入清洁型产业,且东道国环境政策为外生时,污染出现与否结果不确定;为内生时,污染程度不会改变;外资正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内资企业治污技术的学习效应,都有利于限制东道国的污染排放。由此,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并推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进步(包括国家、产业、企业层面的技术进步),对减少产业转移给东道国环境造成的破坏,具有积极的作用。

张协奎等(2012)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积极作用的存在。张协奎等针对北部湾经济区环境规制的强度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强度与国际产业转移不存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环境管制力度,不仅不会影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发达国家的产业承接,反而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使环境得到改善。

冯超(2013)研究并总结了河南省洛阳市的产业转移,根据对洛阳洛宁“中扩赠品玩具”、洛阳“中硅高科”多晶硅、洛阳伊川“龙鼎铝业”铝板带箔等项目的分析,提出在沿海地区和内地要素资源禀赋的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产业转移建立沿海和内地之间“营销—制造”“研发—制造”“高端—低端制造”等类型的区域分工模式,可以优势互补,以此降低企业迁移和运营的成本,为企业在承接地积极扩张创造条件,对促进区域合理分工模式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产业转移的现实效应

得益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至今,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开始转变发展思路,勠力同心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实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意味着我国不再坚持以往的GDP“挂帅”战略,从重“量”到重“质”,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

反映到产业转移工作上,就是各地不再单方面、不计代价地强调引进转移产业,而是更加强调转移产业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契合,即更强调转移产业对本地区发展具有的综合效用。比如,贵州积极抢抓新一轮“珠三角”产业加速转移的战略机遇,提前应对中国制鞋业“东鞋西移”的趋势,通过多项政策支持以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降低企业的转移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帮扶珠三角企业转移到贵州。

按照产业转移理论,产业的转移一般主要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逐层转移,当然也存在一些跨层的产业转移现象。珠江—西江经济带刚好符合典型梯度转移的经济结构特征,产业转移的特征也比较一致:低端的出口型加工制造业先行,将产业链中最基础的要素聚集;现代制造业随后跟上,进入城市或区域工业化阶段;最后是商业、金融等服务业跟进,将区域经济提升到一个更繁荣的阶段。总结起来,没有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就难以提速;没有以商业、金融为主体的服务业的支持,制造业也很难做大做强。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下游产业向中游产业转移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珠江—西江经济带科学有序地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泛珠三角区域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通过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西江经济带在引入资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转移呈现出以向有一定配套能力的地区转移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省内转移或就近转移较多,有部分是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同时,也存在承接地陷入“高增长低发展”陷阱,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阻滞,传统承接产业转移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性和被动性,承接地产业配套能力差制约产业转移,物流成本高成为制约产业转移承接的瓶颈等问题。


(1) 新华网.大道致远,海纳百川——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记[EB/OL].(2018-08-26)[2020-01-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6/c_1123330829.htm.

(2) 人民网.浙江安吉:村美百姓富[EB/OL].(2019-09-24)[2020-01-01].http://env.people.com.cn/n1/2019/0924/c1010-3136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