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去燕京

晚上一回家,夏红军就看客厅饭桌上摆着几盘菜,回锅肉、辣子鸡,旁边竟然还放了一碗煮鸡蛋!

夏红军吓了一跳,这又要过年?

“妈,这是咋了?就是每天晚上给我加餐也不至于弄这么多啊?”夏红军奇怪问道。

“小军,我听人家说写诗是非常用脑,当然要好好给你补补脑子。”老妈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你们都知道了?”

“那当然,县广播里都广播了,我今天下午去粮站,同事们都纷纷问广播里说的那个天才诗人是不是我儿子!”老妈说道最后一脸骄傲。

平时不苟言笑的老爸今天也是笑容满面,搭腔道:“我今天城关镇的李镇长还专门打电话向我恭贺,说我有个好儿子….嘿,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李镇长对我这么客气。”

看到父母如此,夏红军还有什么好说的?

好吧…..你们高兴就好。

“来,来,赶紧趁热吃。”老妈招呼起来。

老妈,真心没必要破费,其实写诗根本没那么费劲….

不过已经做好,夏红军也不客气,招呼父母一起吃,夏明山还高兴开了一瓶西坪特曲。

吃饭间夏明山很是感概,说夏家祖坟竟然冒烟了家里出了一个大秀才,等清明节回老家上坟得好好多烧点纸。

“小军,你外爷外婆,还有你几个姨姨姨父都知道了这事,说改天带着你表弟表妹们来恭喜你呢….说到时候你要好好说道说道,让他们向你学习!”老妈又提起一件事。

我晕…..

吃饭间,夏红军又说了明天县上领导要来学校视察,专门看望自己以及要去燕京开会的事情。

对于前者,老爸老妈听了兴奋一场,获得县领导接见那可是大事!明天一定要换一身新衣服,按照你们刘老师的嘱咐办!

去燕京….

老妈有些犹豫。

倒不是她不想让去,长这么大儿子连安西都没去过,更不用说遥远的燕京!

不过老爸倒很支持。

“去,有啥不敢去?当年你二叔他们学生串联,身上不带一分钱,上燕京、下花城,跑遍祖国大江南北,也就是你这么大年龄!男孩子就要出去闯闯,别一天坐在家里当秀女!”

老爸英明!

既然老爸开口老妈就没法阻拦,只是嘱咐夏红军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身上多带点钱,而且还要分开装,千万别让小偷偷走。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第二天县领导带着教育局一帮大大小小的领导浩浩荡荡来学校视察,夏红军早就精神抖擞,昨天刘老师写的注意事项他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可是他发现,根本都用不上!

通篇都是张校长在给县领导做汇报,从对夏红军同学的教育培养到学校这两年的发展和变化,说的是天花乱坠。

最后县领导亲切关怀了夏红军几句,两人还握了握手,立刻传来“咔嚓咔嚓”的照相声。

只可怜包括梅春花在内的学校老师干部,通场只有听话点头的份。

虽然夏红军露脸时间不多,但是这次收获也挺大的,张校长专门向县领导汇报了准备想办法让夏红军破格录取上大学的事情,王县长表示非常支持。

最后还不忘展示一下文采:“古人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像夏红军同学这样的偏才、怪才,我们学校更要有宽容的态度,不能拿通常学生对待!”

呵……那不就意味着我在学校可以不用上课为所欲为了?

夏红军暗自高兴。

果然,县领导来视察之后,班上老师对夏红军要求立刻放松了许多,特别是各理科老师,对夏红军趴在桌位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视而不见。

旷课?

随便,反正你在创作….

夏红军是4月20日晚上踏上去燕京的旅途,背着小黄挎包,提着旧旅行包坐上绿皮火车,一切都感到新鲜。

从西坪县到燕京并没有直达火车,先要坐到安西然后转车。虽然从西坪到安西直线距离不到三百公里,但是中间隔着西岭,火车需要绕个大圈。

夜深了,整个车厢只有微弱的灯光,伴随着火车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旅客们东倒西歪进入了梦想。夏红军坐在硬座上却睡不着。这火车声让他想起了许多往事,和现实交织在一起有一种恍惚的感觉。

到第二天早上十点,整整坐了十一个小时的火车,夏红军才到达安西,早已经坐得腰酸腿疼。

看来必须得买卧铺票,想想到燕京还有一天一夜的火车,夏红军心里就打颤。

可惜没有硬卧,夏红军干脆花高价从二道贩子那里买来一张软卧!

这在当时可是身份优越的老干部享受的待遇!

夏红军拿着卧铺票挤上了火车,突然想起《平凡的世界》里描述的火车场景。

“大多数火车卧铺的软席都被这些腰里别着大把人民币的生意人占据了。这些人穿着粗劣的西装,脖项里挽着结死蛇一般皱巴巴的领带,操着醋溜普通话,蹬着脏皮鞋,理直气壮地踏进了铺红地毯的软卧房间;而把许多身份优越的老干部挤到了拥挤不堪的硬卧车箱。

“干部有权,但权力有限。人民币魔力无边,只要肯出高价,二道贩子手里有的是软铺票。至于软铺票如何流入二道贩子手中,普通人只有想象的权力……”

或许那是描写70年代末期火车上的情景,夏红军到了软卧车厢,已经没有书上所描写的红地毯,但进了自己的包厢,里面的三个旅客却很像路遥描写的那样:打着红色领带,穿着有些褶皱的西装,袖口上还缝着商标,正在热聊。

下铺座位下面还放着几个特大塑料旅行包显得特别引人注目,里面塞得的鼓鼓囊囊,这让夏红军很快想到一个词:倒爷。

倒爷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色,

最初倒爷们不过是从乡下收来几百颗鸡蛋、小心翼翼搬回城里换粮票,或从沿海论斤称来电子手表用军帽装了在各地大城市兜售,后来发展到缺什么倒什么、什么紧俏就倒什么。

当然,这里面后来也出了牛人,被称为最大的倒爷——牟其中。

国际倒爷牟其中,用川东某城濒临倒闭的厂里的积压罐头换回了民航飞机,让双方受益而自己从中更是赚了一大笔。

随后,大大小小的倒爷们开始琢磨着倒腾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其中真有个外国倒爷将一段不常通车的国有铁路慷慨地倒给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派了施工队前去拆除了一大半路轨时,这一大骗局才被发现。

当然夏红军遇到的这个几个倒爷还没那么大胆,只处于倒爷的初级阶段,他躺在上铺上听三个人瞎侃,只是把安西的特产拿到燕京去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