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特训营:视觉笔记7堂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视觉笔记

1.1.1 视觉笔记原来是“思维神器”

曾经我的一个朋友参加公司的竞聘演讲,他提前用视觉笔记的形式画了一张“我可以提供的价值”的大图。在那次竞聘发言中,他把图贴在三脚架白板上,配合图上呈现的内容向听众阐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考评者被他独特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在30分钟的竞聘演说中,大家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述,没有任何人打开手机或走神。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公司领导特别提出,可以将他在演说中使用的这种视觉化的展示形式运用到对公司客户的产品演示中。可想而知,他的这次竞聘演讲大获全胜,他在升职的同时还获得了与大客户对接的机会。那次以后,他还受邀在公司内部进行了视觉思维的系列培训,从此职场之路越走越顺。

朋友就是运用了这种创新的视觉化呈现形式——视觉笔记,帮助自己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视觉语言往往能构建出一幅直观的视觉地图,我们自己可以更好地诠释信息,他人也能更清晰地理解信息。

除了汇报展示,相信很多职场人还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

(1)听课、培训的时候认认真真做了好几页笔记,但是回家后发现什么也没记住。

(2)读完一本书后,好像收获满满,但想要转述给别人时却一句也讲不出来。

(3)跟领导、同事沟通工作,说了半天对方也听不明白,总是不能达成共识。

你可能觉得是自己的记忆力和表达力出了问题,但其实只是缺少了“视觉笔记”这个创新工具。

看看以前你记的笔记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大多数人记笔记时抱着的想法是:老师说的都是重点,一定要全部抄下来。但这种简单复制并不能帮助思考,所以无论你在听课时多么努力地奋笔疾书,能记住的知识点寥寥无几。而且线性笔记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让人根本看不到重点。甚至有很多笔记记完以后,我们就扔在家里再也没有打开过。这样的笔记记得再多也没有价值。而视觉笔记因为加入了图像信息,就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记忆内容、理解知识、表达信息。

所谓的视觉笔记,是将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并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呈现的笔记形式。它可以说是高效能人士必备的“思维神器”。

视觉笔记能够帮助我们进行高效的知识输入与吸收。每当回顾视觉笔记时,视觉图像能唤醒看书或听课时的感受和细节记忆。比如下面这张图,正是我读完《能力陷阱》后绘制的,不仅有关键的文字信息,而且配合图像和清晰的思维脉络,会让我的记忆非常深刻。

也许此时的你心里会想:“视觉笔记虽然有趣又实用,可是我又不会画画,我还是更习惯做纯文字的线性笔记。”那么请你思考一下我们记笔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通常来说大家记笔记是为了以下3点。

(1)记忆知识。

(2)强调重点。

(3)方便日后复习。

视觉笔记能更好地满足这3个目的,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笔记来说,视觉笔记具备以下4大好处。

一、促进思考记忆

视觉笔记更有助于记忆知识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在人们的大脑中,有1/3的神经元是用来处理视觉信息的,还有1/3的神经元同时处理视觉信息和其他感官信息,剩余1/3的神经元处理剩下的各类信息。那么和文字识别以及语音交流相比,视觉信息的功能更强大。对于人类的大脑来说,喜爱的传播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图画。

所以如果我们只用文字、语言进行学习输出,大脑就会有大于1/3的部分没有被激活,效率就会很低。

视觉笔记因为加入图像信息,可以让我们更充分地利用大脑来思考和记忆知识内容。在做视觉笔记的过程中,大脑会高速运转,你会非常专注地阅读内容,提炼信息,然后进行结构梳理,并想办法把每一部分进行视觉化呈现。这样笔记做完了,所有的知识点也记下来了,效率超高。

有一个著名的TED演讲,演讲者格雷厄姆•肖(Graham Shaw)在大白纸上画了7个编号,并用线条指向不同的物体图像。画完之后,格雷厄姆•肖做了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他将画有图像的这页纸翻转过去,用一张只有编号的空白纸来向大家提问。令人惊喜的是,在场观众通过短时间的图像记忆,轻松记得所有编号所对应的物体还有位置。

所以在学习时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你会发现现在孩子的很多课本和练习题也加入了大量图像,这就是运用了视觉思维能够促进学习的特点。

二、帮助理解信息

在记笔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专业、难懂的词汇,即使知道了文字描述仍然不懂意思。举个之前碰到的例子,“幸存者偏差”一词。

“幸存者偏差”的定义是:以被筛选过的结果为样本来分析规律,分析结果通常存在偏差。

看了这个定义后很多人还是会一头雾水,但如果我们能结合图像信息构建场景将其表达出来,对于“幸存者偏差”的理解就轻松多了,如下图所示。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视觉笔记可以跨越文化、领域和认知背景,让我们轻松地理解知识。

三、突出逻辑重点

以前我们记录的线性笔记都是文字的堆砌,一记就是几大篇,翻到哪里“长”得都差不多,很难一下子看到知识的结构和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会用荧光笔将重点文字涂上颜色,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视觉笔记通常用一张纸即可呈现。在记录时我们会进行信息提炼、结构思考,并运用图形框、引导线等元素构建笔记的逻辑层级,重点信息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一目了然。

这张图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做视觉笔记的过程如同在给信息赋形。杂乱、繁多的信息经过分类、分层,变得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四、提升复习兴趣

或许是因为上学时死记硬背的灰色回忆,在很多人的心里,复习笔记是一件枯燥且痛苦的事情。但视觉笔记因为加入了图像信息,笔记形式轻松、有趣,让复习的过程充满乐趣。我经常会把记录好的视觉笔记分享到学习社群中,很多朋友会保存并用这张图帮助自己复习知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在群里探讨记录的信息内容。

我家里存放着很多写满视觉笔记的本子。有一次朋友带着孩子过来做客,在我们聊天时,朋友的孩子居然一个人捧着那些色彩斑斓的笔记本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个多小时,这个举动让他的妈妈都感到震惊。可见视觉笔记不仅能够提升成年人的学习乐趣,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我们记笔记是为了记忆知识、强调重点、方便日后复习,视觉笔记则有助于实现这三大目的。

不过说到视觉笔记图文结合、梳理思路的这些特点,就不得不提及思维导图。在生活中也经常有人把视觉笔记说成思维导图,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连接。

从定义来看,思维导图和视觉笔记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图像、文字的结合来帮助梳理思路、记忆知识,而且思维导图也强调信息的层级和隶属关系。

思维导图更注重发散和梳理。在发散时,可以让大脑来一次头脑风暴,联想到很多创意,适合创意构思的工作。在梳理时,则可以通过分类、分层,帮助厘清思路。但因为思维导图上写的都是关键词短语,所以很多思维导图就只有自己可以看懂。视觉笔记则是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构图模式,记录的是重点文字、句子,自己和他人都可以看懂。

我更愿意把思维导图看作视觉笔记中的一种形式,我们在第5课会讲到,视觉笔记的版式结构非常灵活,比如线型、路径型、放射型、模块型均可。而思维导图必须从中间图像向四周发散分支,是固定的放射型结构。

这两个工具没有哪个更好,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来呈现信息。我一般会在构思创意时使用思维导图,比如构思方案、为文章搭框架的工作。一旦要输出成品时,则会选用视觉笔记去呈现信息。

1.1.2 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视觉笔记多元应用

视觉笔记就只是笔记吗?不是!

在《秋叶特训营•高效学习7堂课》这本书中,作者秋叶老师提到过学习的“迁移力”,意思是:学习只是起点,高效学习者要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不同的领域。对于视觉笔记来说,当我们把它应用到不同的场景时,就出现了“视觉自我介绍”“视觉策划案”“视觉流程图”等多种形式。

如果你懂得活学活用、触类旁通,你会发现视觉笔记的价值超乎想象: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思路、记忆知识,还能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那么视觉笔记都有哪些实际应用呢?我们来一起扩展下思路。

一、学习场景

视觉笔记基础的应用是在学习场景中,无论是线上的音频课、视频课,还是线下的培训,都可以边学边做视觉笔记,用这种方式帮助理解、记忆和梳理知识。例如我在上“影响力导师班”的线下培训课时,将课程内容做成了视觉笔记。

除了听课,读书也是很好的学习输入方式,但很多人都有书读完了却记不住、忘得快的问题。因为大家会选择在重点句子下画线、抄句子等方式记忆书籍内容,这些做法只会让人产生“已经记住了”的错觉,实际上很快就会忘记。

学习必须要经历从输入到输出的闭环,做笔记就是一种很好的输出方式。我身边有很多视觉笔记践行者,每读完一本书就会画一张笔记图。本来线性的书籍内容,在视觉笔记中变得结构清晰,知识关联一目了然,信息因为图形化也变得直观、立体。

以后想要复习书籍内容时,只要拿出这张图,就能立即唤醒对书籍内容的记忆,所以说视觉笔记是帮助阅读的有效工具。

下图是我之前做的《财富自由之路》的读书笔记。这本书很特殊,没有明显的章的划分,全书分成了50个小节。在做视觉笔记时,我自己总结出了这些小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内容分为操作系统、个人商业模式、成长和投资四大部分。在呈现时,又将所有模块用一条道路串联。

在画图之前,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还是零散的信息砖块,做完这篇笔记后,砖块就已经被搭建成知识的砖房了。你也可以在读书后尝试画出视觉笔记,这样对书籍的思考就能更深刻。

二、工作场景

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视觉笔记在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可以对我们的职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一样,用视觉笔记给自己加分。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文件都可以用视觉笔记的形式呈现,比如会议纪要、汇报文件、项目策划案等。

可能有人会担心视觉笔记在文件满天飞的办公室中显得格格不入,但现在已经不是墨守成规的时代了,正是这种创新精神才能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我的很多合作伙伴都是视觉思维践行者,其中一个朋友在一次重要的商业竞标中放弃使用传统的文字策划书,而选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绘制了一份视觉化的商业策划案。当看到客户惊喜的眼神时,他就知道自己赢得了优势,随后配合着精彩的讲解,他顺利拿下了这个重要项目的订单。

如今的职场竞争非常激烈,大家在专业领域的技能相差不大,最多就只有100分。但掌握了视觉思维的我们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在两个维度上,哪怕各自只有80分,面积就已经达到6400分了。虽然这些数字只是一个“意向”,但足以说明视觉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在国外,视觉化的呈现手段其实已经在企业中运用得非常普遍,他们甚至会使用视觉会议的形式进行团队沟通。也就是在开会的过程中,用一张大纸呈现出会议的进程以及参会人员的想法,或者在会议中加入视觉元素和互动环节设计,让本来枯燥、无聊的开会过程变得轻松而又高效。

这些工作应用与做视觉笔记的原理相同,都是把信息进行提炼整理,然后用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使用中你会慢慢跳出惯性思维的牢笼,跃迁成为有特色标签的职场人。

三、生活场景

对视觉笔记爱好者而言,画图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绘画能够让我们找回内心的宁静,专注于当下。

我们可以把平时的生活日志、生活感悟、做某件事情的流程视觉化地呈现在纸上,这会让我们找到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专一的状态。

举个我的真实例子,节假日大家都会给亲朋好友发送祝福短信,如果只有文字信息就毫无特色。下图是我在2020年元旦当天绘制的祝福卡片,我当时是这样想的: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不免感叹时光飞逝,2019年的一切已经刻为内心永恒的年轮,是我们的积累和沉淀,新的一年愿我的朋友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收获满满。选择用橙色的半圆做背景,则象征着太阳在缓缓升起,带来希望。朋友看到这个我亲手绘制的祝福卡片后都感受到满满的情意。

学会做视觉笔记后,你也可以运用图像思维制作自己的专属视觉卡片,在节假日、亲人朋友的生日时传递一份独特的祝福。

我还认识一些职场妈妈,她们学习视觉笔记不为别的,只为可以记录孩子的成长,通过画图的方式做好亲子沟通。因为孩子不喜欢听唠叨,但却总是喜欢图画,画图沟通能更好地走入孩子的世界。

学习技能要像水一样,能适应环境,我们把水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它就成了什么样子。对于视觉笔记的学习实践,上面只列出了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应用需要你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去探索,把视觉笔记的精髓放到各式各样的容器中。

1.1.3 我不会画画,能学会做视觉笔记吗? 

经常有人问我:“视觉笔记是只有专业画画的人才能做得出来的吗?零基础的新手有希望学会吗?”

我发现很多人会把视觉笔记与“高大上”的艺术联系在一起。一说起画画,大家脑子中立马会浮现出凡·高、毕加索、达·芬奇这些名字,从而对视觉笔记敬而远之。

我想跟你们说的是,不要把视觉笔记想得太过高深,相信你一定玩过“你画我猜”的游戏,给你一个中文词语,你要想办法把看到的词语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让别人猜出你画的是什么。

因为这是个游戏,你肯定不会想“我画不出好的作品怎么办”,而会想“画出什么特征才能让人更好理解”。举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一个玩家抽到的词是“嫦娥”,结果迅速画出月亮和兔子的造型;抽到了“光棍”,就写了个“11.11”,大家瞬间就懂了。

很多人画得并不好看,但却能够让人很快就懂其含义,这也就是画图在视觉笔记中的意义所在——表达内容。

所以,你能玩“你画我猜”,就可以做好视觉笔记。

如果你还是很忐忑,认为画不好图就登不上台面。不妨来看看视觉大师丹·罗姆的作品,他推崇用简单的火柴人和基础图形表达信息。

这些图一定颠覆了你对视觉大师的认知,但丹•罗姆就是通过将方块、圆圈、火柴人、箭头这些简单的图形元素进行组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商业难题。比如,对于2008年微软为何尝试斥资收购雅虎的问题,当大家都淹没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中时,他则用一个简单的多重变量图分析出了背后的原因。

做视觉笔记的精髓就是不用画得很好,而是运用简单的图形元素去表达信息,这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上手的事情。

很多看过我作品的人会认为我一定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才能把图画得那样清晰、美观。但是不瞒你说,我是个毫无美术学习背景的视觉思维践行者,除了小学时上过美术课外,就没再做过专业的美术学习。在刚刚接触视觉笔记时,我跟你有过同样的担心,但现在做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如果你不满足于画简单的图形,通过后续的练习也可以成为不错的画手,我能做到的事情,你也可以做到。

希望画功得到提高是好事,但还是要特别强调一点,做视觉笔记不是画画,我们做视觉笔记的核心目的跟记线性笔记没有差别,是记录知识、信息和想法,防止自己把知识点忘记。而画图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记忆和理解内容。所以在视觉笔记中还是应以内容为主,画得清楚比画得漂亮更有价值。任何事情,明确了初心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了学习视觉笔记的三大信念,希望即将开启视觉之旅的你先把这3个信念内化于心。

1.做视觉笔记,不需要天赋

实际上,我们已经被“天赋”这个词耽误很多年了。有研究显示,在某方面做到杰出的人并非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刻意练习。

比如莫扎特7岁环欧洲旅行演出,能演奏多种乐器,还具备完美音高,被认为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天才。然而他的成就却并非全因天赋。莫扎特的父亲是一名音乐家,培养出了钢琴演奏家的女儿,后来则更加用心地训练莫扎特,使他在极小的年级就得到大量且有目的性的练习,这才使他获得了诸多音乐成就。

不光是莫扎特,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很多“最强大脑”,他们能记忆一大串的数字,这也不是天赋表现,而是通过训练达成的。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能随心所欲画出心中所想的人,不需要担心天赋的问题,只要按照后续书中介绍的方法一步一步操作即可。更何况做视觉笔记并不需要画得多么逼真,我们只需要通过很简单的图形元素即可表达信息。

2.做视觉笔记,画就完了

关于如何才能做到熟练掌握视觉语言,这个具体过程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像你学骑自行车一样,教你的人也只会说“你只要骑上车,脚踩踏板,保持平衡就好了”,至于如何保持平衡则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画图的过程同样如此,虽然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教授大量套路、方法,但是视觉思维的突破可能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在学习初期,你不要在意完美表现,大胆开始就好了。大多数技能都是在不完美的尝试中学会的,做视觉笔记也不例外。

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画得不好会被人嘲笑,就像第一次骑自行车时怕摔倒在地一样,但只要勇敢踏出这一步,就已经成功了大半,因为惯性会让你的进步停不下来。

3.做视觉笔记,做幸福型的学习者

根据学习中快乐和努力的程度不同,我把学习者的学习心态划分为以下4种。

第一种:及时行乐型学习者。

这种学习者喜欢逃避痛苦,不愿努力,学着学着就放弃了。

第二种:无助型学习者。

这种学习者认为自己没有天赋,不管怎么努力都没办法成为厉害的人。

第三种:忍辱负重型学习者。

这种学习者不断努力,咬牙坚持,认为达成小目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第四种:幸福型学习者。

这种学习者既为目标而努力,又懂得享受当下的美好。

很显然我们不应该做第一种和第二种学习者,然而很多人却喜欢做第三种学习者,他们认为一定要刻苦努力、咬牙坚持才能学好某项技能。

我希望抱着这种学习心态的朋友能够找到努力与快乐间的平衡,成为幸福型学习者。因为做视觉笔记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又能激发无限的想象力,一定不要让努力、刻苦占据大脑的全部,那会夺走你宝贵的创造力。

当然,在学习做视觉笔记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遭遇挫败,有时候会很着急看到自己的进步,有时候会情不自禁将自己的作品跟别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产生焦虑感。这种念头产生的时候就接纳它,然后把焦点转移到当下在做的视觉笔记练习中,一旦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就能听得更清楚,思路更清晰,下笔如有神。

视觉笔记的转变在于扭转思维方式,刚开始你一定会不太习惯。但是任何改变都是从不习惯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