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变现:如何发掘、利用自己的才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普通人是“Why型”,天才是“How型”——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你跑过全程马拉松吗?要跑完42.195公里非常难。

假设你第一次挑战全程马拉松,虽然没能跑完,但也跑了30公里。你想着下次再接再厉,勤加训练,第二次跑了35公里。——你能切实地感受到能力的提高。

然而,第三次马拉松,你跑到20公里时中途退出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算是“退步”吗?

我的回答是:“不,这也是在稳步提高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只要你在上次中途退出后再次往前迈步,哪怕只跑了10米,那一刻就已经得到了成长。因为,你上次的退出其实是在为下次做准备,而并没有以为“自己绝对无法跑完全程”,没有因此而放弃。

然而,大多数人却认为这是“失败”或“退步”。这种思维方式就叫“Why型”。

所谓“Why型”,顾名思义,就是纠结于“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上次跑得多?是因为我缺乏才能吗?”Why型思维的人往往有一种倾向——以“跑完全程马拉松”的结果为标准,为自己的表现找理由。详细分析自己失败的理由,借用数学用语来说,是“微分”式的思维。实际上,如果一直有这种Why型倾向,就无法提高能力。

而被认为是“天才”或“有才能”的人,则是用“How型”思维进行思考。

就以马拉松为例吧。

How型思维的人并不纠结于“跑了多少公里”“是否跑完全程”之类的结果,而是享受瞬间的变化及其过程。他们跑马拉松,不是为了检验自己能不能跑,而是因为感觉快乐所以才跑。

所以,他们自然会考虑:“下次怎样做才能更快乐呢?”

其实,这次虽然只跑了20公里,但平均速度也许比上次跑35公里时要快。这时候,How型思维的人就能从中感受到喜悦和价值,而Why型思维则无法从中发现价值,因为他们只会受结果的左右。

现在以考试为例来看看。

Why型思维的人,根据自己的偏差值选择报考学校,想着“只要降低标准就能考得上”。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努力提高自己的动力。

“为什么自己做不到呢?因为自己没有才能。”“为什么那个人能做到呢?因为他有才能。”……给自己设置上限,正是“Why型”思维的特征。

如果你想发挥能力、实现才能,就请用“How型”思维进行思考吧。

 

00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