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妈妈的性格会影响孩子

妈妈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性格的关系

教养方式和妈妈的性格、孩子的性格息息相关。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妈妈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维护人际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很多父母会觉察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似乎和小时候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十分相似,这就是教养方式的代际遗传。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因为教养方式的核心是对待孩子思想以及情感的方式,如果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自我边界、思想以及情绪情感,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建立得很好。

在很多名人传记中,都提及自己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教育,比如,描写母亲的特征: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

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人的性格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这其中也有遗传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但主要影响仍在于后天的家庭环境。一个人的人格一般在幼儿和儿童时期形成,很多父母都认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殊不知这时正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比如,孩子喜欢读书,往往得益于有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妈妈;孩子温和谦逊,通常得益于妈妈的通情达理;孩子勇敢善良,往往得益于妈妈的积极乐观。拥有这些性格特征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多么成功,但一定会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反之,如果孩子的性格孤僻、做事拖沓,一定与妈妈平时总是无端责备有关;如果孩子做事不负责任、爱撒谎,一定与妈妈经常惩罚、不宽容有关。

妈妈的教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举止,妈妈的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一个没有教养的妈妈培养不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一个和蔼温柔的妈妈与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一个勤勉乐观的妈妈与一个慵懒抱怨的妈妈,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与一个是非不分的妈妈,她们所培养和教育出来的孩子,是绝对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的。

那么妈妈怎么做,才能教出一个有涵养的孩子呢?首先我们要承认,父母的爱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无私的。但在这些无私的爱中,也掺杂了很多自私的成分。妈妈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收起自己“自私”的一面,努力去表现无私的一面。妈妈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妈妈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考试成绩的不理想。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也是一个人的一生中打下深刻烙印的成长环境。家庭的温暖气氛、亲人间的轻松交往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妈妈的性格温和平顺,用关爱、柔软、细致、温暖去丰富孩子的心灵、激发他的情感发展。

该管教孩子的时候,可以严厉、坚定,但必须是建立在尊重、理解和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而不是强势地命令、控制孩子。有智慧的妈妈,会善用爱的教育,懂得适当示弱,给孩子表现自己和承担责任的机会。孩子既能得到爱的滋养,也懂得体贴他人,能够收获身心的成长,将来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性格和行为举止。

亲子关系与孩子的性格形成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除了与外界的环境、婴幼期母亲的互动相关外,还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被我们统称为“亲子关系”。说到底,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与不同的人建立关系,夫妻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而孩子最早习得的对关系的理解和方法,源于父母给予他们的印象。亲子关系建立得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日后性格的形成。

亲子关系,从法律上来说,即爸爸妈妈与亲生子女之间存在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父母与孩子属于直系血亲,在血缘上是最近最亲的关系,是一个家庭关系中的核心部分。亲子关系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影响着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比如性格、毅力、人际交往等,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夸张地说,亲子关系比教育重要一千倍,或者说,亲子关系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童年经历的亲子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将近半个世纪前,心理学家就发现,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决定了亲子关系的质量,是影响教育效果的神奇“开关”,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影响深远。

如何判断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良好的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你与孩子的沟通频率是多少?每天一次还是多次,是两三天一次,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沟通频率是零呢?与孩子的沟通频率可以说是亲子关系最直接的反映。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妈妈和孩子之间有聊不完的话题,孩子愿意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妈妈;反之,孩子从来不说学校发生的事,即使妈妈问也不一定能得到有效回应。日常生活中,如果妈妈和孩子之间除了程式化的“好的”“妈妈我上学去了”“妈妈我回来了”之外再没有其他话题,妈妈就要审视一下与孩子的关系。如果孩子能跟妈妈说“今天我们班/我的同桌/我们老师……”这样内容的语言,说明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融洽,愿意分享自己身边的事情。

其次,除了与孩子的沟通状态之外,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或进行其他共同参与的事情也能反映亲子关系的优劣,如果孩子经常邀请爸妈来参与自己的事情,比如“爸爸妈妈,你们能陪我去踢球/下棋/看电影……”这样说明孩子和父母比较亲近,愿意让父母参与自己的活动,证明亲子关系很不错;反之,父母在一边玩手机,孩子在另一边玩游戏,互相不打扰也不关心,父母除了吼孩子让其放下游戏之外再没有交流,除了呵斥就是训骂的话,孩子慢慢会关起自己的心门,变得与父母越来越不亲近和友好,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僵。如果亲子关系质量在下降,父母要想想原因,试着在以后的生活中主动问孩子“要不我们一起去……”这样的话,当然一起做的事情一定得是孩子喜欢的、能够得到孩子信任的。

再次,有没有与孩子亲密接触的状态。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喜欢让妈妈抱、让妈妈亲亲,甚至腻在妈妈怀里耍赖皮,这都是亲子关系良好的真实状态。如果妈妈与孩子之间很少出现拥抱和互相依偎的状态,那就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孩子长大以后变得不好意思,要么是亲子关系的质量有所下降。其实不论孩子多大,与妈妈拥抱和依偎都是常态。如果妈妈和孩子之间依然亲密无间,那说明亲子关系的质量很好,反之,则有所下降。当发现亲子关系不如从前,要试着每天上学时给孩子一个拥抱、放学时给孩子一个拥抱,如果你们太久没有亲密接触,孩子可能会一时不适应,但是只要坚持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孩子愿不愿意与父母讲心里话。大部分的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就是根本不知道孩子想什么,更谈不上孩子有心里话跟父母讲了。比如,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人,有的孩子会很平静自然地讲出来,而有的孩子则会像做贼一样防着父母,生怕说漏一个字。如果孩子愿意什么都敞开和父母聊,说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好,孩子非常信任父母。如果孩子从来不愿意和父母讲心里话,那么孩子一定是不信任父母才会这样。这样的话,亲子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孩子也会变得让父母捉摸不透。

所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能够判断亲子关系的质量,亲子关系好了,孩子对父母有了信任,就愿意合作,教育就容易多了;亲子关系不好,孩子叛逆,很多教育方法就失效了。同样的道理,在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孩子表现出来的性格也特别友善绅士;反之,孩子的性格就会显得孤寂不合群,不善与人交往。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在班上排名倒数。妈妈时刻想着如何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但孩子却什么都听不进去。比如,吃完晚饭到了写作业时间,结果他要出去玩,等他回来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开始写作业的时候,他说:“那么多作业,我怎么能写得完?”他拿着书倒在沙发上,妈妈叫他赶紧写作业,但他就是充耳不闻,还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这下子,妈妈火真的大了……

这个案例中的状态,就是亲子关系糟糕的样子。我们先想想自己,如果你对谁有成见或看着他不顺眼,那么自然会反感他的所有言论,即使是合理的,也会与他对着干。孩子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把建立信任、合作、亲密的关系放在第一位,把学习放在第二位。亲子关系好了,孩子们对我们有了信任,就愿意合作,教育就容易多了。

有人做过一项青少年自我价值等级与相应心理状态的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为零的时候,他觉得活得没意义,生命没价值,会产生自杀的念头,甚至实施自杀行为;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为30%时,处于极度自卑状态,凡事提不起兴趣,对人对事很冷漠;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上升到50%时,出于自卑和防御心理,别人在一旁说话,他总怀疑是在欺骗自己,经常提防老师和同学,人际关系紧张,很少合群;

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上升到80%以上时,开始产生学习欲望,此时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能够在错误中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积极主动承担;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上升到90%以上时,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会自觉控制和克制自己,远离不良倾向,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并努力完善自己。

可见,人的自我价值对于心理状态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怎么来的呢?往往来自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在家里给予孩子很多积极、正面的鼓励和支持,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体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也往往是积极和正向的。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没有这两样东西,孩子的心灵会干涸,会活不下去。归属感就是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都是被爱、被接纳、被需要的。价值感就是让孩子体会到:在这个家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贡献的、我是值得被爱的。

保姆型妈妈,造成孩子依赖

曾经有一个网络小组特别火,上面都是青春期及青春期前的少男少女,吐槽自己的老爸老妈有多么不好。而那些被吐槽的事例,都是传统意义上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对孩子好也错了吗?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究竟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好。妈妈对孩子的好有很多种,包办替代的、不管不问的、放任自流的等,如果让妈妈自己讲的话,无论哪一种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而这其中最费力不讨好或者说对孩子掏心掏肺却不一定是对孩子真好的一种,那就是保姆型的妈妈。

在很多育儿书上,将妈妈们分为这“三流”:一流的妈妈是孩子的榜样,二流的妈妈是孩子的教练,三流的妈妈是孩子的保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操劳的妈妈变成保姆一样还得不到认可和肯定呢?

保姆型的妈妈,顾名思义,她们含辛茹苦地洗衣、做饭、带孩子,尽心尽力地养育孩子,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无论孩子要求什么都会去满足孩子,但对于自己永远也舍不得;帮孩子包办所有的事情,无论什么事务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都会无条件地去原谅孩子;压缩自己接触社会与爱人沟通的时间;永远优先考虑孩子的利益。而且,保姆型妈妈通常不管孩子做错什么都不会去责怪他们,往往这样的孩子会变得比较自私,因为他习惯以自己为中心,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在生活中也会出现很强的依赖心理,独立性、抗压性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只会选择逃避。

曾经新闻报道过一件事,有个二年级孩子每天上学总是丢三落四,不是作业本忘了带就是课本忘了拿,而每次雷打不动的结果是孩子的妈妈送去学校,连学校门卫都熟悉了这位经常给孩子送东西的妈妈。老师安排孩子打扫卫生,结果妈妈跟老师沟通,可不可以自己替孩子做值日,因为孩子没力气,搬不动凳子,平时在家也不会扫地。老师阻止家长帮忙却被家长反驳说:“小孩子怎么会打扫卫生呢?打扫不干净的,我们大人做得又快又好,多省事。”面对这样的家长,老师真的没有办法。有的家长总是替孩子包办所有的事情,不允许孩子动手做一点事情,更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更谈不上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

现实生活中很多保姆型的妈妈,从小给孩子喂饭穿衣,孩子渐渐长大依然改不了,妈妈做了全部的工作,却造成孩子鞋带不会系、碗筷不会摆,吃完饭一抹嘴还抱怨妈妈的饭做得难吃,活生生把母子关系演绎成了保姆与少爷的状态。

有个家长问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我的孩子现在无法无天,谁也管不了,我到底该怎么办呢?”马卡连柯反问他:“你经常给孩子叠被子吗?”“是的,经常叠!”马卡连柯又问:“你经常给他擦皮鞋吗?”“是的,经常擦!”马卡连柯说:“毛病就出在这里。”

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妈妈,她们很疼孩子,所以帮孩子做事无怨无悔又乐此不疲。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一年级不会自己整理书包,二年级不会独立完成作业,三年级不会系鞋带,四年级不会做手抄报,五年级不会独立处理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六年级不会自己煮面条,到了初中依然是妈妈眼中的“宝宝”,到了高中没有人生方向和目标,只会学习,其他一概不通。甚至有的孩子因为妈妈过分包办,连考上高中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一个生活不独立的人,往往学习也好不到哪里去。

妈妈的过分包办造成了孩子习以为常的依赖,同时也养成了孩子懒惰的习性,而这个习性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往往等到发现孩子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的时候为时已晚。

杨绛的父亲说过一句很好的教育言论:“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不独立的孩子,再优秀也很难活得幸福自在。偏偏家长最喜欢包办一切,因为爱,也因为省事。教孩子系鞋带很麻烦,可能一天一夜都教不会,但你帮他系,三秒就能搞定。让孩子整理书包很难,要喊八遍他才不情不愿地去做,但你帮他整理,一分钟就能搞定。但是,这种看法是个特别错误的认知。

如果一个孩子,8岁时你没教他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但明明已经到了该打工赚钱养自己的时候,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人的能力是循序渐进的,用进废退是真理。当孩子常常被替代和包办,慢慢地他的动手能力就会减弱,时间久了他就没有了飞翔的能力,因为妈妈的包办退化了他本该搏击长空的翅膀。

现在每家每户都是一两个孩子,大家都像宝一样地对待,生怕孩子吃一点点苦。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实际上把一部分事情留给孩子做,能让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还能培养他的能力。妈妈先学会做一个放手的人,孩子才能渐渐变依赖为自己动手,而有一个真理就是: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有一种比喻是这样说的,妈妈的爱就像是太阳一样。阳光无疑是明媚而且值得称赞的,是个好东西。然而随着夏季的到来,似乎走在马路上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多么为太阳给予我们的爱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妈妈也是如此,当妈妈把全部的温柔都倾倒于孩子身上的时候,那滚烫的爱会把孩子烧伤。那无微不至的关怀,那时时刻刻的保护,恰恰成了让人窒息的爱,压抑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领导型妈妈,造成孩子懦弱

领导是什么角色?是发号施令的人,是别人不按自己的意愿来就大动肝火、扣人薪水、降人职位甚至炒别人鱿鱼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让人害怕。如果是领导型的妈妈,孩子会由于慑于妈妈的威严而生活得战战兢兢,最后变得胆小懦弱。

领导型的妈妈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就是下命令,比如“你应该”“你不能”是口头禅,你应该穿那个蓝上衣而不是红上衣、你应该少看电视而用功读书、你应该收拾房间、你不能跟谁谁谁交往、你不能换发型、你不能擅作主张……

这些沟通方式说明妈妈视自己是领导,孩子只能接受和服从,一般较少有商量的余地,口气比较有力量且生硬,孩子很难接受。要么孩子会强烈反抗,要么会变得沉默寡言。

领导型的妈妈大部分属于急性子、急脾气,说话直接,不喜欢绕弯子,更不喜欢看到孩子磨磨叽叽的样子,更喜欢看到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多数时候对事情的关注超过对人的关注。有这样性格的妈妈往往好胜心强,有比较强烈的竞争意识,而且也不会掩盖自己的竞争意图,有时候也会这么要求和期待孩子,希望孩子也有如此强烈的好胜心和不服输的精神。当孩子不符合自己期望的时候,容易变得急躁,另外在互动过程中也比较缺少耐心。

领导型的妈妈在工作中一般都是有能力的人,所以才有说一不二和坚持己见的行为习惯,回家往往一时间不能够脱掉铠甲,所以会在孩子面前扮演同样的领导范儿,而这样的状态对孩子而言并不好。

我们看一个案例:

右右妈是个在家说一不二的妈妈,自从有了孩子,要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吃哪个牌子的辅食、用什么牌子的幼儿护肤品、上什么幼儿园、上什么课外特长班,都是她说了算。最初她让孩子学跆拳道,试了几次课,孩子说不喜欢,想学萨克斯。老公提议让孩子都试一试,看看哪个更感兴趣就坚持学哪一个。但右右妈说:“孩子懂什么,兴趣是建立在坚持上的,现在不喜欢,坚持下去就喜欢了。我认为跆拳道既能防身又能健体,有什么不好?比萨克斯好多了。”这样就把老公怼了回去。

因为相信只有花了钱才能督促自己和孩子坚持下去的理念,右右妈直接交了两年的学费,每天雷打不动地陪着右右拉腿抻筋。因为右右不喜欢,有抵触心理,每天都是一脸苦相。就这样鸡飞狗跳地折腾了一年多,右右竟然渐渐地喜欢上了跆拳道,虽然还不能旋转踢,但起码从白带晋级了黄带,每次上课都开开心心地去了。可跆拳道入门容易,练精了也需要下苦功,没有一滴汗水一滴汗水的苦练,是不可能一级一级上升的。而右右妈自己先着急了,四处打听了一番,又打算让右右改学钢琴和画画,认为乐器和美术能提升孩子的审美和修养。已经喜欢上了跆拳道的右右不愿意改,尤其男孩子不愿意去学那种坐着进行的课。但右右妈直接把右右的跆拳道课停了,把孩子送进了钢琴班,还报了美术班,搞得孩子哭了好几天,还大病了一场。

经过这么一闹,右右慢慢变得不像之前那么活泼了,坐在钢琴面前很木讷,妈妈逼着练琴的时候他会掉眼泪,而妈妈手里拿着软尺,看到右右掉眼泪就打他手心。孩子画的画如果妈妈觉得不好看,就会撕掉让孩子重新画。在妈妈这样的“领导”下,右右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老师发现了孩子的变化之后找过家长了解情况,说孩子之前胆大自信,课上发言积极,现在却基本不举手。

老师问右右妈:“你们家长是不是对孩子太严厉了,导致他极度敏感,也降低了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右右妈却觉得自己很委屈:“都说我霸道,还不都是为了孩子好?怎么能什么事都听孩子的?他懂什么!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领导型的妈妈更容易看到孩子的成绩和进步,另外也更关注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太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一个能力很强、像领导一样的自己说了算的妈妈,会解决教育上的很多难题,如果她足够理智、懂得尊重家人和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正面影响。如果她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对的,则可能会制造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会降低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孩子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对,提出的任何需求都不被妈妈认可和接受,只有妈妈的意见才是对的。轻则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爱好产生质疑,重则不再有往前冲的信心与勇气。妈妈做的决定太多,就会剥夺孩子去做决定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表现得懦弱和胆小,凡事都不感兴趣。

领导型的妈妈惯常的思维是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她们常常会说“孩子懂什么”“哪能听孩子的”“我这么做是为了孩子好,等到他长大后悔就来不及了”“大人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都多,这都是经验”……

事事替孩子做主,孩子就不会自己做选择,缺少韧性,甚至混淆是非对错。孩子终将要长大,一旦遇到需要他自己做决定、独自面对问题时,他就会很茫然,甚至惶恐。

所以,当妈妈总是帮孩子做决定时,他就丧失了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妈妈像领导一样太全能,孩子就无能了。

奉献型妈妈,造成孩子自私

奉献型,顾名思义,就是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类型,中国的妈妈大部分是这个类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老一辈的妈妈们更容易是那种低头付出且一辈子默默无言的人。如果从“二元对立”论的观点来区分人类,我们可以把人分为“为他人活着的人”,以及“为自己活着的人”。奉献型人格就是为他人活着的人,是很常见的一种人格。

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奉献型的妈妈,她在这个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永远是付出和给予,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成就他人、关爱他人,为他人默默奉献。孩子要学习,所以孩子的房间妈妈来收拾、衣服妈妈来洗,家务事一件都不让孩子插手;老公每天工作到很晚,所以有事情自己来处理,生怕影响到他,最多回来和他念叨念叨就好了;春节一大家子人都在一起团圆的时候,她很辛苦地做了一大桌子菜,却不能成为第一个拿起筷子夹菜吃饭的人……

奉献型的妈妈并不是只付出不求回报,往往这样的妈妈内心缺爱,非常渴望别人的认可和关爱,如果别人没有体察到妈妈的这份需求,奉献型的妈妈就会心生抱怨,如此一来,就变成了费力不讨好的状态。而且,奉献型的妈妈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甚至更差的情况是,妈妈会因此常常抱怨,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影响家庭的和睦。最关键的一点是,妈妈越是全心付出,往往孩子表现得却越“白眼狼”,既不感恩也不体谅妈妈的辛苦。

相信很多人一定听过自己妈妈这样的抱怨:“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好的都给你们,起早贪黑地干活都是为了你们、为了这个家,你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总之,母亲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人过度牺牲自己,长期让自己受委屈,既不会让自己感觉幸福,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愧疚、压抑的情绪。

网上有一则视频广告很耐人寻味:

刚到美国的留学生们聚会,要求每人各做一道菜带去,主人公打算做西红柿炒蛋,于是向在国内的爸妈微信求助。但是微信里面声音太嘈杂,听不清楚。一会妈妈发来了自己做西红柿炒蛋的视频,主人公很快炒出了菜,并得到了朋友的称赞。朋友问起主人公中国和美国时差是多少,他回答12个小时。直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妈妈居然为了他在凌晨4点起床给他演示做菜。

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和困惑,这个留学生不会上网自己搜菜谱吗?发微信前不考虑下国内的时间吗?当妈的为什么不拒绝他的要求?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妈妈,为了孩子可以完全奉献自己,对孩子有求必应,把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全部隐藏起来。无私的父母恰恰会教育出自私的孩子,孩子根本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付出,自私地以为你帮他带孩子买房子买车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啃老族,才有了隔代抚养,才有了父母出钱给孩子买房、让孩子结婚。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和有效的监督。”很显然奉献型的妈妈只做到了付出和给予,到头来变成了“父母越无私孩子越自私”的状态。

爱孩子,是天下为人父母者共同又坚定的情感。对孩子适度关爱即可,不要时时刻刻为孩子奉献和牺牲,尤其不要做为了孩子失去自我的妈妈。关心孩子但不能为他包办一切,父母恰当的帮助、适当的爱才最有效果。否则,过度的爱就是一种伤害。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

爱我之前,请先爱自己;

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你的爱,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若你是干涸的,我便不能被你滋养。

伙伴型妈妈,给孩子带来幸福

提到“伙伴”一词总让人感觉几分温暖,伙伴是一起玩游戏、一起说小秘密、一起分享玩具的人。如果妈妈能够成为孩子的伙伴,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幸福,不但能够得到妈妈的爱护,还能得到妈妈亲密无间像伙伴一样的陪伴。

很多父母认为,做孩子的监护人就要像个大人一样,板起面孔摆出权威,那样孩子才能听话,才服从命令。其实,所谓家长,是居高临下的威严,而所谓伙伴,是携手并进的活泼。诚然,父母养育了孩子,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父母参与了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获得了无法衡量的快乐和收获。中国自古对“父权”的推崇,使得很多父母把威严当成了唯一的教育方法,而失去了活泼有趣的一面,只是把孩子当成供自己发号施令的对象,而没有多些童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令妈妈苦恼的时刻,比如,看动画片停不下来,三令五申多少遍就是不长记性。但其实如果妈妈换个方式,跟孩子一起玩耍,孩子很容易就脱离了电视的诱惑,孩子小的时候跟孩子躲猫猫、涂鸦,孩子大些的时候跟孩子一起练字、下棋,再大些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电影,这都是像伙伴一样一起玩耍的表现。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电子产品,他们需要的是陪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真正看重和喜欢的是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不光需要和妈妈一起做那些反反复复的日常琐事,也需要和妈妈一起参加一些特殊的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看电影、看体育比赛、远足、打篮球或者骑自行车兜风等。不管做什么,母亲都不该把它当成任务,那些活动应该是她和孩子真正喜欢的事情。这种投入的态度是十分关键的。妈妈们可能会抱怨,在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之下哪有那么多的时间陪孩子玩耍,实际上借做饭的工夫让孩子参与(比如孩子擀饺子皮,妈妈包),借睡前的时间可以和孩子玩成语接龙、猜字谜游戏等,都是一种陪伴和玩乐,而这些活动并不需要妈妈拿出太多的时间,但对于孩子来说却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常说要“培养”孩子,所谓的“培养”就是“陪着养”。如果我们整日忙于找寻着培养孩子这种能力、那种品质的方法,可对孩子却常常连陪伴的耐心都没有、滋养的过程都想省略,只想用说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好孩子,而无视良好家庭关系的构建。关系先于教育、包含教育,有了稳固的亲子关系,教育会变得轻松快乐、自然而然。

作家汪曾祺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中讲过与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一些往事,道出了不少教育的真谛。文章中说,他的父亲多才多艺又随和,从不对子女疾言厉色,能跟孩子一起玩,开春时节带孩子到田野疯跑,给孩子做漂亮的风筝,还会做各种玲珑的灯笼,孩子挑着它上街,收获了邻人的羡慕,甚是得意。有趣的是,儿子初恋写情书,老爷子居然在一旁出主意,儿子抽烟喝酒他非但不阻拦干涉,反倒还会递烟给儿子,喝酒时会给孩子也倒上一杯。有这样的父亲,自然深深影响了汪老的育儿观,他对儿子的婚恋采取“闻而不问”的态度,这在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而且,他的儿子有时喊他“爸爸”,有时直呼“老头子”,他也丝毫不以为意,家庭相当和睦。由此,汪老得出一个结论: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是最没有意思的。

文章中传达的观念就是父母不要板起脸来高高在上,一副拒孩子千里之外的威严感,而是要与孩子成为伙伴,亲子关系越融洽,孩子成长得越自由和幸福。这种自由和幸福并不是信马由缰的散漫,而是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和彼此尊重。

妈妈当孩子的“伙伴”是孩子人生中一笔可贵的财富。童年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孩子喜欢玩,而且很多知识与能力都是从玩耍中学会的。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朋友,从朋友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度过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

作为孩子的伙伴,父母除了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乐之外,在孩子有需要时,父母也不妨尝试着重拾童心,像个小孩子一样跟孩子一起玩。孩子玩过家家、老鹰捉小鸡等游戏,都非常希望家长能够参与进来。父母无论工作多忙,也都最好每天抽出时间来跟孩子玩,并在玩的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交流,看似漫不经心地与孩子玩闹,实则能够看到孩子的问题和情绪,能够及时帮助孩子修正。比如,如果妈妈与孩子一起下棋,孩子输了哭闹的时候,妈妈可以定规矩,让孩子除了学会承受失败的压力之外,还能学会“真正的赢是先要学会不怕输”。妈妈还可以与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既可以扮演现实中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扮演动画片中的形象,既能锻炼孩子的口才和表演力,又能边玩边学知识,加深孩子的记忆。

就像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妈妈的教育也可以是这样,真正的教是不去教,而伙伴式的玩耍就是没有痕迹地教,孩子却能乐此不疲地学。

所以,当妈妈还在为教育孩子抓狂和苦恼的时候,不妨试试让自己先变得有趣起来,重拾童心,与孩子打成一片。因为在孩子眼里,父母才是他们最好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