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800吨/年扩建工程
陈孟强把他的40年生涯分为3个阶段。
从1975年至1998年,这20多年是他人生中十分重要而又关键的一个阶段。“我从一名什么都不知的并带着很多‘为什么’疑问的普通制酒工,走上生产技术处处长的领导岗位,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岗位的变化,更是让我破解了很多‘为什么’和理解了‘烤酒’这个词的深邃含义。”
正是在不断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陈孟强逐渐成为茅台酒技术革新进程中的一名重要且得力的干将。
1988年,陈孟强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第一个重要转折点。他被领导安排担负起了茅台酒厂扩改建800吨/年投产领导小组组长的重任,指挥800吨/年的投产工作。
“我吃住在车间,制定不同地域环境下的工艺措施,找出可行的实施方案等,整日为按期投产与确保一次成功而努力工作。”陈孟强回忆说。
在投产准备期间,为了继承茅台酒传统工艺,又要确保投产质量,他大胆创新工艺,提出了“不同区域环境对茅台酒生产影响的探索”“茅台酒窖池改造的方案”“茅台酒投料水分的适当应用”“茅台酒用曲比例的合理配制”等课题。经过边实践边探索的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
1989年,陈孟强正式担任四车间(原800吨工程)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此后3年间,他认真研究茅台酒生产工艺,分析茅台酒生产操作规律,进行多种实验均取得了成功。经过3年的试生产共产茅台酒4105.37吨,超产637.57吨。新酒入库合格率97.7%,茅台酒主体香型(酱香)占产量的16.87%,创下了茅台酒厂的最好水平。
总工程师、原厂长季克良曾评价说:“陈孟强同志对茅台酒800吨/年工程一次投产成功和连年创优有重要贡献,在酿酒领域有开拓性成就。用理论指导实践,对茅台酒厂不同地域环境的微生物生长通过主观努力用科技手段使微生物适应生长,从而为茅台酒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此项成果得到同行公认。提出和主持了800吨/年窖池改造工作,提前完善了茅台酒生产的必备条件,稳定提高了茅台酒质量。此项成果受到有关专家及厅、厂领导认可,并在2000吨/年扩改建工程投产中推广应用,对茅台酒生产的传统工艺,在继承的基础上,以严格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创新。为茅台酒的优质、高产、低耗探索出了一条道路。主持四车间工作期间,连续3年共超产600多吨,为开创本厂、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的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善于培养人才、重视人才,为茅台酒生产任务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1993年,陈孟强调任生产技术处处长,认真组织、调度生产,深入制酒、制曲、勾兑、包装一线调查研究,进一步改善生产环境,落实生产工艺规程,完善相关制度。4年间,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主持修订或参与修订了几十份工序文件,还参与建立了质量体系管理标准,在工艺技术、生产管理、质量认证方面,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