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长歌:影响中国历史的女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她们都与『秦砖』有关

导读

秦王嬴政,循秦国三世经营征伐,从公元前230至前221年,十年之内,吞灭六国,终于统一了当时中国文化涵盖的地区。在他治下,确立了郡县制度,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中国历史,秦始皇占据了一个划时代的位置,秦朝的政治制度也在此后千百年间树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

强大的秦帝国在统一四海后,在全国大兴土木,建造了一系列的巨大工程。繁华奢靡的阿房宫、绵延起伏的万里长城、气势磅礴的兵马俑、居功至伟的灵渠,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即便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仍令人震惊。此外还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阿房宫是秦朝著名的宫殿,具有天下第一宫之称,是短暂的秦朝中具有重要历史影响意义的宫殿之一。唐朝诗人杜牧为此撰有《阿房宫赋》,描写了阿房宫的极尽繁华与建造设计之华丽,为后世所传唱。据传,阿房宫是为了秦始皇嬴政一生所挚爱的女人阿房女所建,这是秦始皇一生征战岁月中的独特的一段感情故事,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君王的内心柔情与感情经历,是一段值得描写的感情故事。

万里长城自构筑的那天起,就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能力。虎踞龙盘的长城流传着孟姜女的故事,每每听闻,都会被这段爱情悲剧感动,同时也对繁重残酷徭役下的老百姓感到同情。

第一节 始皇帝的“儿女情长”

说起秦始皇,人们的印象就是“千古一帝”“暴君”等概念化的记忆。随着现在许多古装影视剧的不断演绎,秦始皇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慢慢被人们重新传说。其中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秦始皇的爱情故事,“阿房女”作为秦始皇“挚爱”的身份活跃在人们心中。

一、阿房宫与阿房女的民间传说

关于秦始皇奢侈淫逸,横征暴敛的民间传说甚多,其中阿房宫就是典型代表,更是因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而广为流传。《阿房宫赋》以华丽的语言描写了阿房宫的极尽繁华与建造设计之精妙,历朝历代更是以《阿房宫赋》作为警戒后人,戒骄戒奢的警世之作。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简短的话语道出了阿房宫的巍峨浩大,为建造阿房宫将蜀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横征暴敛,贪图享受。而民间更是将阿房宫的建造赋予了传奇浪漫的爱情色彩。在民间传说中,阿房宫是秦始皇为自己心爱的姑娘阿房女建造的。原来秦朝尚未统一之时,秦王嬴政以质子的身份前往赵国,备受欺凌,生活十分不如意,挨打挨骂遭人欺辱更是家常便饭。正是这一时期,嬴政结识了阿房女,她原名夏玉房,是一名采药女,其父为赵国神医夏无且。阿房女常常利用自己的医术为嬴政医治,在这种两小无猜的生活过程中,嬴政与阿房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随着两人的长大,少时的情谊转化为了深厚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嬴政返回秦国当上了秦国的君王,阿房女追随父兄采药也来到了秦国,重逢之后的两人都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感情。但是嬴政此时手中并无实权,受制于吕不韦与母后,难以迎娶阿房女,两人的感情无疾而终,并且阿房女不想让嬴政因为自己而和群臣交恶,故而挥刀自刎。后来,秦始皇嬴政为纪念阿房女特意修建了阿房宫。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的华美做了细致描述:“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看着如此细致精美的文字,人们仿佛能看到一栋栋高楼在眼前展现,也能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长河,窥探到秦始皇时期骄奢宫廷生活的剪影。民间传说中,项羽率先率军冲进咸阳城,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同样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也写到阿房宫最终被大火烧毁,“火烧秦室,火三月不灭”。

二、历史上真正的阿房宫

民间传说中承载着秦始皇美好爱情的阿房宫最终被大火烧毁,不得不让人心生感叹。但是事情果真如此吗?

其实在正史中对阿房宫有详细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四月,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骊山。骊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历史上并没有阿房宫,《史记》中讲解得十分清楚,秦始皇在世时觉得咸阳宫廷太小,想要建造更大一些的阿房宫。但是尚未开始建造,秦始皇就崩殂了,只能暂停这一工程,将重心放在修建骊山皇陵上。皇陵修建好之后,秦二世想要修建阿房宫,好完成秦始皇的夙愿。由此可见,秦始皇在位时并没有阿房宫,或者说阿房宫只是秦始皇的一个想法,并没有付诸实践。而且据考古证明,历史上也没有真正的阿房宫。秦二世虽然有心修建阿房宫,但是秦朝二世而亡,胡亥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10年至公元前207年共三年时间。对于阿房宫这样巍峨宏伟的建筑来说,三年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况且秦朝末年战乱纷争,农民起义一呼百应,秦二世在位的三年或许根本没有精力修建阿房宫。

现今的考古挖掘也在一步步证明阿房宫或许只是人们的美好幻想。目前陕西西安经考古挖掘出了传说中的阿房宫遗址,根据考古分析,目前留存的只是阿房宫前殿遗址。主要包括坐落在龙首原西南方向的台地上的阿房宫遗址,海拔在四百米左右,遗址内建筑遗迹,尚有夯土地基二十余处,其中最大的是前殿地基,另外在阿房村和纪阳寨有较为稠密的地基,其中建筑用的板瓦、地砖、原石石柱等随处可见。但是在2004年和2007年的进一步考古挖掘中,考古专家发现,事实上目前并没有任何和阿房宫有关的遗址,前殿遗址包括周围六十二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先后出现了后围寨遗址、秧歌台遗址等,先后被考古证明为战国时期上林苑建筑。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全面考古分析中发现,目前留存的东北西三面夯土墙里面没有任何秦代的文化和建筑遗迹,只有少量汉朝建筑和墓葬。

其实,“阿”,为陕西方言,意为“那、那个”。阿房宫,意为那个房子旁的宫殿。因此可以说,目前留存的前殿遗址无法被证明为阿房宫遗址,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阿房宫并没有修建,《阿房宫赋》中所描写的奢靡生活场景,华丽宫闱楼阁只是人们的想象。如果阿房宫不存在,被项羽付之一炬的结局当然是人们的杜撰。善良美丽的阿房女自然也就不存在。

三、阿房宫和阿房女的历史作用

既然阿房女并非真实存在的,那么民间为什么会出现阿房女的传说呢?其实民间传说赋予了秦始皇浪漫可亲近的色彩。一提起秦朝,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二世而亡,提起秦始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严刑峻法、横征暴敛、繁重的兵役徭役等,仿佛秦始皇只是一个不近人情、凶狠残暴的君主。而阿房女的传说则让秦始皇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他不再只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而是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因为身居高位无法和出身普通的阿房女长相厮守,最终失去心爱的女人,只能借一栋华丽的建筑寄托生平哀思。

同样民间传说中阿房女并非单纯的以美貌吸引人的女子,她出身于赵国医学世家,相貌普通,从小就在父兄治病救人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对病人、穷苦人有着浓厚的同情心,对天下和平、国泰民安有着最简单质朴的热切期望。所以最终她抱着医者仁心的想法,放弃了和嬴政在一起,并为了不影响嬴政和群臣的关系挥剑自杀。

可见民间传说中阿房女是一个善解人意、温柔体贴,敢于为心爱的人献出一切的女人,她并没有贪图嬴政的权利和富贵,一心想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当她发觉自己的存在危害嬴政时,不惜牺牲自己性命。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人代表的是民间对美好爱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嬴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传说而多了一分人情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万幸阿房宫从未建成过。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乃营建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秦始皇和秦二世对于阿房宫的设计是十分宏大的,而要完成规模如此之大的建筑,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势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假设阿房宫修建完成了,那么在修建过程中不知道要砍光多少座山,挖空多少个采石场,耗费多少个工人,而又有多少苦役丧命于此,“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到时候又会多出多少个孟姜女般的悲剧故事。

阿房宫和阿房女虽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这样的民间传说,或许可以让人们更加立体地认识秦始皇,也赋予秦始皇一个普通人的特征。人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在充分实现其伟大政治抱负的同时,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对心爱女子展现的柔情,有政治前途和个人感情两厢抉择的无奈和悲伤。阿房女最终为嬴政挥剑自杀,也从侧面反映了嬴政刚刚当政时,受到赵太后和吕不韦两方势力压迫的紧张局面,对于民间深入地理解秦朝历史有所助力。

阿房宫虽然没有建成,但它对我国古代的宫殿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阿房宫赋》这样的诗文描写,充分表现了秦国的暴政,对后世的政治治理也提出了重要的反面教训。在这样大兴土木的背景之下秦朝短命而亡,这对后世的王朝发展进行了重要警示,后世的政治中由此出现了多位勤政爱民,不大兴土木的好皇帝,这其中或许就有阿房宫传说的警示作用。

第二节 孟姜女,你哭倒长城了吗?

中国古代有“四大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这些故事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其中孟姜女的故事有非常多的版本,很多文学作品以此为主题,内容丰富。相传秦朝时,秦始皇修长城,劳役繁重,范喜良和孟姜女刚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征去修筑长城,不久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了长城的城墙下面。孟姜女做好御寒的棉衣想要送去给服徭役的丈夫,历尽了千辛万苦才终于来到了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此哭了三天三夜,长城一下子坍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在绝望之中投海自尽。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孟姜女哭长城这件事呢?

其实,孟姜女的故事,在正统史书《左传》上是有记载的,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但是最初记载中的女主人公并不叫“孟姜女”,也不是秦朝人,更没有哭倒长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故事在传播过程中,被当时的人们“添油加醋”、做了不同的加工,才形成了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一、春秋战国之“孟姜女”:哭了亡夫

孟姜女的故事最早出现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但当时她的名字不叫孟姜女,叫作杞梁妻。《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记载道:“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这是公元前549年左右的事,齐侯攻打莒国,杞梁战死,齐侯回城的时候,在郊外遇到了杞梁的妻子,向她吊唁。但是她认为郊外不是行礼的地方,不能在郊外接受齐侯的吊唁。顾颉刚先生认为这个材料说明杞梁妻是一位谨遵礼法的妇女,虽然失去丈夫内心悲痛但是仍然不失礼节。而这则材料中对杞梁妻当时的情感和表现,都没有做详细的记载,更没有说明她当时是否哭泣。

等到战国时期,《礼记·檀弓下》再记录这件事的时候,就补充了一些细节:齐庄公攻打莒国,杞梁战死。他的妻子在路上迎接灵柩的时候哭得很伤心。

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增加了“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一句,哭得很伤心透露出杞梁妻丧夫后的真实情感。杞梁妻的哭泣这一看似微小的变化给这个故事后来的演化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顾颉刚先生在《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1页)一书中说:“这是重要的一变,古今无数孟姜女的故事都是在这‘哭之哀’的三个字上转出来的。”故事被注入了杞梁妻的情感因素,这正是文学加工最需要的东西。

《孟子·告子下》有淳于髡关于杞梁妻善哭而变齐俗的言论:“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杞梁妻不仅哭得很悲痛,她还哭得很有艺术感染力。她的哭甚至改变了一地的风尚。

为什么后来的记载会加上杞梁妻“哭之甚哀”的描述呢?为什么一个女人的丧夫哭泣会改变一地的社会风俗呢?不仅仅因为丧夫之痛。春秋战国时期,哭是礼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礼记》还记载了不同层面上的哭也有不同的礼节。而孟姜女所在的齐地,当时就是以哭著称,不是普普通通的哭,是歌哭,有韵律有节奏,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被称为“齐讴”。《列子》《淮南子》等都有记载齐国的歌哭高手,如韩娥、雍门子等。这应该是后来孟姜女们善哭的历史渊源。

二、西汉之“孟姜女”:哭倒了城墙、投水自尽

杞梁妻在西汉以前是悲歌哀哭,西汉后期这个故事的中心有了新的情节发展:杞梁妻善哭变成了哭倒城墙并且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西汉刘向在《列女传·贞顺篇》中说齐国杞梁的妻子上没有父母亲属,下没有儿女,孤独无依。她在城墙下伏在丈夫尸骨上悲痛地哭泣,哭得特别感人,连路过的人听了都忍不住流泪,哭了十天后城墙倒塌了。埋葬完丈夫后,杞梁妻子也不愿再嫁他人、苟活于世,她毅然决然地投水自尽了。

我们现在用正常人的理性思维考量,觉得光靠哭就把城墙哭倒应该是不可能的。当时也有人出来质疑“杞梁妻善哭崩城”的真实性。如东汉的学者王充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此进行了批驳:杞梁的妻子对着城墙哭泣是真,但是把城墙都哭塌了肯定是假,再真诚感人的声音也不能折断草木,更何况是让城墙倒塌。

但是哭倒城墙这一情节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很容易成为人们猎奇的对象,也被后世不断地进行文学演绎和改造。而刘向写杞梁妻哭倒了城墙并且最后自尽,背后的用意是什么?这一说法在当时有什么文化背景吗?

西汉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被大力宣扬。他们认为天意和人事可以交相感应,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如果统治者实施暴政、违背了天意,上天就会降下灾异进行谴责。刘向尊经崇儒,是西汉谶纬学说的代表人物,肯定天人感应之说,所以他认为齐梁妻的哭可以“内诚动人”,是一种崩城的感应。

西汉时期汉成帝荒淫堕落,迷恋女色,政局混乱。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失宠后也秽乱后宫、逾越礼制,当时的光禄大夫刘向看到赵皇后如此,但又不便直接指出,只好引经据典,收集以前贤妃贞妇的事迹,写成了《列女传》,希望能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贞义”是刘向男权意识中的理想女性的品质。在刘向的记述中,杞梁妻是一个典型的贞义女子:哭倒了城墙,埋葬完丈夫后,坚守从一而终的礼教规范,绝不独活,最后投水而死。

有学者指出在古代儒家推崇的礼教中虽然有“哭礼”,但是“哭礼”也是要有节制的,谓“哭踊有节”,不能毫无节制地哭。丈夫阵亡,杞梁妻难过地痛哭,本来是很正当的,但是在城下哭则违背“哭礼”的场所规定,大哭超过了“哭踊有节”的限度。因此,“哭城”的实质是违礼。这是很矛盾的地方。

刘向为了塑造贞义的形象,给杞梁妻增加了“哭城”和“自尽”的情节,把她当作教化女性的楷模。正如张岩冰在《女权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7页)中指出的:“女性形象变成了体现男性精神和审美理想的介质,由于女性形象在文学中仅是一种介质,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一个空洞的能指,所以她们总是被她们的男性创造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削足适履的扭曲变形。”

由是,刘向添加的“哭城”和“自尽”的情节演变成了孟姜女故事主要情节的组成部分。

三、唐朝之“孟姜女”:穿越了时空

到了唐朝,这个故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书于唐中期之前的《同贤记》中记载:秦始皇时期,为了修筑万里长城到处抓人服兵役。燕人杞良,为了逃兵役,一路躲避,来到了孟超家的后花园。孟超的女儿孟仲姿正在池塘里脱了衣服洗浴,抬头看见了杞良,就问他:“你是谁?为什么到这里?”杞良解释后,她说:“我清白的身体不小心被你看见了,我也没法嫁给别人了。我愿与你山盟海誓,生死相守。你跟我去见父母吧。”孟仲姿就告诉了父亲,嫁给了他。拜完堂婚礼结束后,杞良回到家里,官差们闯进来,强行拉走了杞良。负责的主管十分愤怒,把杞良活活打死了。杞良死后,他的尸体被埋进了长城城墙底下。孟仲姿知道这个消息后,一路走到长城下痛哭,城墙在她面前直接倒塌了。孟仲姿看着眼前白骨累累,不知哪一具才是丈夫的尸骨,便咬破手指,将血滴在白骨上一具一具地验,终于找到了一具鲜血能够渗入的白骨,这就是杞良的遗骸了。她仔细地将丈夫的尸骨包好,背回家安葬了。

这个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变成秦始皇时期修筑长城,地域由齐地换为长城脚下(燕地)。主要人物在这里名字都变了,杞梁叫杞良,杞梁妻的姓名是孟仲姿。此外,还增加了诸多故事情节和细节。孟仲姿在池塘洗浴被杞良看见了身体所以两人结合为夫妻,杞良从伐营战死变成了逃避徭役被打死,杞良的尸体被埋在了长城城墙下面,所以孟仲姿对着长城痛哭。被埋在长城城墙里面的死尸太多,所以她要滴血认骨。可以看到整个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得到了极大增强。主题也更加丰富,夹杂着赞美忠贞爱情和控诉专制暴政的思想。这则传说在唐朝时代、地域、人物、情节及主题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孟姜女故事为什么在唐朝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唐朝尚武、重视军功,唐前期盛行府兵制,武则天时期开创武举制,玄宗时期实行募兵制,设置了大量的军事藩镇。唐王朝实施的是积极的拓边政策,对外扩张不断,不时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发动战争。太宗高宗玄宗三朝东征西讨,兵士常年在外劳苦;而安史之乱又是战乱连绵。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当时抓壮丁服兵役的典型写照。情节里的秦始皇修长城、孟仲姿哭倒长城讽刺秦朝的专制暴政,其实是民众在借机发泄怨气,表达反抗情绪。

在唐末以前的文献中没有出现过“孟姜女”这个名字,唐代以前是“杞梁妻”,《同贤记》里是“孟仲姿”。直到敦煌曲子词《捣练子》中才明确了“孟姜女”:“孟姜人,祀良妻,一去烟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敦煌掇琐》中也是使用的“孟姜女”这个名字。

为什么把“杞梁妻”叫作“孟姜女”呢?有人认为在古代,“孟姜”是漂亮的女子的统称。《诗·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朱熹注曰:“孟,长也;姜,齐女。”而且经常指的是齐国的美女。杞梁妻是齐国人,所以用“孟姜女”相称。用“孟姜女”代“杞梁妻”,其实是把这个故事大众化了,消除了杞梁妻身上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个性差别。杞梁妻只能代表她自己身上的故事,但孟姜女可以说是底层群众反抗暴政的一种代名词。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传说,在唐朝之前经过了十分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唐代基本定型。

到后来的宋元明清时期,孟姜女的故事被不断演绎,各种文学形式对这个故事加以利用和改造,内容更加戏剧化。孟姜女哭倒长城后,秦始皇看见了孟姜女。秦始皇看上了她的美貌,要强行纳她作妃子。孟姜女答应秦始皇作妃子,但是要求给丈夫厚葬并且让秦始皇亲自带人去哭祭。满足这些条件后,孟姜女最后投海而死。作为丈夫也有不同说法,有的叫万喜良,有的叫范齐郎,也有的叫范郎。

孟姜女,你哭长城了吗?历史上她没哭长城。但是在人们心中,她哭倒了长城,而且哭得很给力。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再现,而是广大民众按照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观重新建构了的故事,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因素、历史背景和民众意识逐渐积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