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动荡春秋社会中的女性
导读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实力衰微,诸侯势力崛起,各诸侯国在争夺利益中展开了互相攻伐的斗争。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之下,原本束缚女性的等级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不论在政治舞台上,还是在家庭中女性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记载春秋时期的典籍中也出现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温顺恭谨、贤良淑德;有的冲破束缚,活出了自我;有的隐忍坚韧,为家族为国家牺牲了自己;也有的心狠手辣,善于权谋。整体上女性出镜率提高,也正应和了当时社会礼崩乐坏、自由活跃的精神风貌。
春秋时期女性自主意识提升,在配偶选择、参政议政和外交等方面都体现出自我觉醒的趋势。在婚姻方面,春秋时期不仅有明确的婚姻礼俗,而且成为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但很多女性也冲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订终身,自由恋爱,与心仪的对象结合。这些女性中不乏贵族女子,她们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卓越的才能,甚至对大国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不得不承认,这时期的许多女性仍然处于地位低下、无法决定个人命运的状态,她们有些甚至成为交易品被随意赠予或买卖,当然在她们中也不乏勇于扼住命运咽喉之人。
第一节 西施,你美得好苦!
我在青少年时代,曾经多次把蒲松龄的格言警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摘抄下来,以越王勾践的人生精神激励自己奋发图强。直到后来,当我阅读了许多吴越争霸的史料后,一个柔弱的女子形象居然把我心中强大的越王勾践渐渐淡化了,她就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
一、一方水土一方人
古越会稽山脉西麓的苎萝山在我国的名山大川中名不见经传,因遍植苎麻、葛萝,故名为“苎萝山”。山不高而挺拔、林不茂而奇秀,实是因了这位忍辱负重、以身许国的绝代佳人西施而闻名遐迩。
西施,名夷光,出生于苎萝山麓苎萝村一个贫寒的家庭中,父亲砍柴卖柴,母亲浣纱织布。西施粉面桃花、天生丽质,“芙蓉洁脂绿云鬓,眼波横处皆多情”,青山秀水滋养的西施清新淳朴、禀赋绝伦,其一颦一笑,风情万千,连皱眉头都让人看着漂亮,引得天下女子争相模仿学习。据《庄子·天运》记载说:“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街上走回去,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眉蹙额,从街上走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都紧闭着大门不愿意出来,穷人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避开,这个丑妇看到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
这个“东施效颦”的故事一般是用来比喻那种盲目模仿别人,但实际效果很差的人或事,也有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等。但是我们不难从“东施效颦”的故事里得出一些信息,一是西施姑娘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其他顽疾,否则年少不识愁滋味的她缘何皱着眉头呢?二是东施姑娘其实是个好姑娘,一个拥有向上之心、爱美之心的可爱女子,她面对比自己漂亮不知多少倍的女子,一不妒忌、二不吃醋,只是模仿她的言行,东施也算是西施的“铁杆粉丝”了,甚至可以说,东施姑娘是中国“模仿秀”的创始人了。西施其实更应该感谢东施,因为东施将西施衬托得更加美丽。浣纱溪养育的好女子又岂止西施一人?
西施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非常的勤劳,平时不仅帮爸爸卖柴,还帮妈妈去河边洗衣服。这个卖柴之余常到溪边浣纱的女子,她的美只有与水相伴、与劳动为伍才成为极致。“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浣纱的越女从此成为江南最妩媚的剪影。其实,卖柴洗衣,不过是日常生活里一种常见的劳作,但因为有了一个普通却貌美如花的女子,江南地域里一条普通的溪流,从此有了一个盈满诗意的名字——浣纱溪。传说西施临水浣纱,清澈的水波中,悠游的鱼儿惊其美色,呆呆地沉入了江底。从此,“沉鱼”就成了西施的代名词。
当然,这个世界上并无绝对完美的事物,就是西施这样的女子也有其缺陷,她的脚比一般人的大,要不然怎么能上山下山伐薪卖柴呢?于是她想方设法地掩盖这个缺点,因为她喜欢跳舞,所以她经常穿长裙,又为自己特制了一双木屐,结果因为鞋子高了一块,不但看不出来脚大,还因为走路时左右摇摆,加之长裙飘飘,反而格外地突出了娉婷身材,翩翩风姿,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高跟鞋了。
这就是西施,一个美丽、勤劳、聪明的普通女子。
二、在爱情与政治之间
如果,如果有如果的话,西施本应该在这世外桃源安静地生活,结婚生子,相夫教子,最后儿孙满堂,平淡却幸福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旅程。但是,吴越春秋的烽火硝烟,从历史的云烟深处席卷而来,将这个本不该属于春秋争霸的女子推向了历史舞台。
兵强马壮的吴国战败了越国,把越王勾践押作人质,服侍吴王。勾践为报灭国之仇,装得十分忠诚老实,忍辱偷生,甚至在吴王生病后,为表忠心,还亲自尝了尝吴王的大便。《吴越春秋·卷第七·勾践入臣外传》记载“吴王疾,三月不愈”,勾践在范蠡的建议下,“欲一见问疾”,第二天“王召而见之”“适遇吴王之便,太宰嚭奉溲恶以出,逢户中。越王因拜:‘请尝大王之溲,以决吉凶。’即以手取其便与恶而尝之。因入曰:‘下囚臣勾践贺于大王,王之疾至己巳日有瘳,至三月壬申病愈。’吴王曰:‘何以知之?’越王曰:‘下臣尝事师,闻粪者顺榖味,逆时气者死,顺时气者生。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其恶味苦且楚酸。是味也,应春夏之气。臣以是知之。’吴王大悦,曰:‘仁人也。’”勾践亲口尝了吴王的大便,还说:“大王的大便苦中带点酸味儿,可见您的病很快就会好了。”勾践用自己卑微的委曲求全,换得了吴王的放松警惕,并被吴王当作已经没有上进心的奴仆,释放回到越地。
回到自己地盘的勾践,为了磨砺意志、报仇雪耻,每次就餐前必先尝吃苦胆、永远铭记屈辱,晚上就寝时身下垫着柴草,时刻居安思危。勾践这个中国第一“忍者”在两位谋臣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记载了勾践的伐吴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范蠡就这样带着“遗美女以惑其心志”的目的,到处寻找可以充当越国间谍的绝色美女。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河边洗衣服”。志在寻找美女的范蠡,邂逅了正在“溪边浣纱”的西施。相逢、相识、相爱、相知,好一对神仙眷侣,好一段人间佳话。
然而,带着政治使命的范蠡也知道,西施不属于自己。当他把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告诉了西施之后,深爱范蠡的西施在痛苦纠结之中挣扎。最后西施还是答应了范蠡的要求,同返越国。
三、“特工”的另类使命
当时勾践有一个爱姬认为,真正的美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丽容貌,二是善歌能舞,三是优雅体态。西施具备了美貌的首要条件,其他两个条件必须加以悉心调教而成。勾践觉得言之有理,命人花了三年时间,对西施和郑旦教习歌舞、步履、礼仪等。经过发愤勤练,美丽的西施既歌舞翩跹又礼仪得体,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华丽富贵。古越山村的美女西施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舞台、推进了政治中心,成为越国横空出世的超级红粉间谍。正如《吴越春秋》记载,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苧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于是乎,范蠡带着自己苦心训练的两位王牌间谍,来到了吴国,拜见了吴王夫差,“范蠡进曰:‘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吴王夫差得了西施、郑旦两个越国美女,龙颜大悦,朝拥夕陪,不亦乐乎。
正如台湾柏杨先生在他的《皇后之死》一书中所说:“两位美女没有辜负她们所受的长期严格训练,进宫后不久,就把吴王宫的其他得宠的漂亮小姐,统统挤掉;把吴夫差先生吃的死脱。不过,两位美女之间,西施与郑旦,美貌相同,生活背景相同,所受的教育相同,可以说没有一样不相同。可是,在吴夫差先生色迷迷的尊眼里,却有了差异,大概西施女士的调调正适合他的调调,他就也特别宠爱西施。相形之下,郑旦女士就感觉到寂寞,美丽的女孩子最悲痛的是受到冷落,过了一年,她竟忧郁而终。”《东周列国志》也有如是记载:“西施独夺歌舞之魁,居姑苏之台,擅专房之宠,出入仪制,拟于妃后。郑旦居吴宫,妒西施之宠,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立祠祀之。”这出西施与郑旦的争宠,到底是两位女间谍间逼真的双簧表演,还是真的是争风吃醋的闹剧,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能歌善舞、千娇百媚的西施,是集夫差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为了取悦西施,夫差既在姑苏台建春宵宫,又在灵岩山筑馆娃宫,与西施饮酒戏水、日夜相伴。因为西施擅长舞蹈,夫差便命人凿空馆娃宫一条长廊的岩石,然后置放一排大缸,上铺漂亮的木板。穿上木屐的西施裙边缀满了小巧的铃铛,每当西施在这长廊上翩跹起舞时,木屐踩出的声音,通过木板下大缸的回声,有节奏地传来,与她裙边的那些铃铛声交织一起,“铮铮嗒嗒”清脆悦耳,其绝色美貌和优美舞姿,使吴王夫差如痴似醉,他把西施的舞蹈称之为“响屐舞”,把这个长廊命名为“响屐廊”。沉湎于女色不能自拔的吴王,无心国事、众叛亲离,终致朝政荒废。吴越争战的刀光剑影消弭在朝歌暮弦、笙歌缭绕中。
四、女间谍的眼泪
勾践在吴越争霸之中笑到了最后,西施不得不算是勾践称霸的一大功臣。然而在吴王夫差死后,西施却再也没有被提及。十年间谍生涯之后的西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归宿和结局,引发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争论。
一种说法是西施后来被投水杀身,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墨子·亲士》篇,其中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吴起之裂,其事也;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这句话的意思说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民间传说这样讲到,当越兵攻入吴都城的时候,吴王夫差还想把西施带走,但西施终于盼来了自己的人,哪里肯走,遂留在宫内。班师之日,越王勾践当然要把千娇百媚兼功劳卓著的西施带走。眼看勾践沉迷于西施的娇媚之中,勾践夫人暗暗咬牙,发誓必将之置于死地。一天,船队渡江南归,勾践夫人对勾践说:“敌国臣民,正在大江南岸跪迎大王,大王应受臣民欢迎,以示王礼。”勾践本来对夫人比较畏惧,于是应声而出舱。与越王形影不离的西施顿失保护,勾践夫人将她骗至船尾,命力士将她绑缚于大石之上,沉入江底,绝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勾践发觉不对,立即回舱询问,勾践夫人色厉词严地教训丈夫:“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一种说法是,西施跟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越绝书》有这样的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然而在另外一部史学著作里却有另一番描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亡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但是从《史记》中,我们不难发现范蠡泛于西湖后,对西施之事只字未提,所以我想,因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传说,或许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落得如此可悲的结局,就流传出西施和范蠡皆隐五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以寄托对他们的同情。
但是,近年来,有些史学工作者撰文认为,历史上实无西施其人,他们的依据: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屡见“西施”之说。如《管子·小称》篇中就载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该书作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见,“西施”至少比勾践早出生两百多年,管仲怎么能够说到两百多年后的西施呢?如今,深究历史,我们遗憾地发现在四大美女之中,其他三位都可以在当时的正史中找到存在的证据,唯独西施缺乏任何信史记载。她只存在于后人的记载和咏叹之中。
总之,历史上有无西施其人,以及她的结局如何,尚待史学界进一步去探索。西施不是传说的巾帼女侠,只是身逢乱世,美貌惹祸,小女子控制不了自己的命运,才引出了那么多的是非曲直和历史疑团来。一个弱女子能够成为一个历史现象,着实不易,也着实令人感慨。
第二节 毁誉参半的奇女子
齐文姜,春秋时期齐国人,齐僖公的次女,齐襄公、齐桓公的妹妹,鲁桓公的夫人,鲁庄公的母亲。出身高贵,又是当时闻名遐迩的美女。因齐国宗室姓姜,其容貌姣好、卓有才能而称文姜。文姜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懵懂少女到被人诟病的荡妇,再到励精图治展现了政治军事才能的女强人,最终使得鲁国免遭齐国所灭,为鲁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文姜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活出了自我,在她身上反映出的更是那个时代的大国关系,民俗风情和文化特征。
一、少女的陷落——从清纯到浪荡的文姜
1.齐家有女初长成
齐僖公的女儿中有两个颇有名气,宣姜和文姜,姐妹俩都生得貌美如花,在当时闻名各国。加之齐国是当时实力强大的国家,十足的豪门,宣姜和文姜的粉丝数不胜数,在众多追求者中郑国公子忽脱颖而出,受到文姜的青睐。《左传·桓公六年》曰:“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大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意思是说,齐国受到北方蛮夷的袭击,派使者向郑国请求救援,郑国太子忽率领军队救援齐国,打败北戎的部队,并俘获北戎两员大将,斩获三百敌军的首级献给了齐国。由此可见,郑太子忽十分骁勇善战,加之当时的郑国国君郑庄公是春秋小霸,郑忽也是妥妥的“君二代”,如此条件郑忽和文姜也是门当户对了。郑国和齐国作为当时实力强大的两个国家,一西一东遥相呼应,若是结成秦晋之好,那可就是强强联手了。这时的文姜是闺中待嫁的思春少女,正想象着英俊潇洒的公子带着聘礼来迎娶她。少女文姜这时候不知该有多幸福呢,面颊绯红,神色娇羞,眼中都是清纯的模样,她将要迎来的是满怀期待的人生。
2.“齐大非偶”遭拒婚
不论是对文姜个人还是对于两个国家而言这都是一桩美事,于是齐僖公便向郑国提亲。可惜骁勇善战、英姿勃发的郑忽却没有政治头脑,他没有意识到这桩婚事有可能带给他无限的前程,有些理想主义的郑忽似乎听到些关于齐国民风开放的传闻,甚至这些传闻还指向了文姜和她的亲哥哥姜诸儿,于是郑忽拒绝了这桩婚事。《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这个推辞的理由也是给足了齐国的面子,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偶,齐国太强大,自己配不上这样的配偶。这就是典故“齐大非偶”的来历。
原本一桩美好的婚姻,却在当时闹出了国际笑话。关于郑太子忽是否真的是因为听到关于文姜不伦的谣言才拒绝婚事的说法还有待商榷,《左传·桓公六年》还记载:“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大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齐僖公在郑忽帮忙打败北戎后再次向其请亲,但依然被拒绝,这时请亲的对象已经不是文姜了,而郑忽的回答却是,曾经没有为齐做事时都不敢娶齐国公主,如今帮助齐国作战胜利而娶亲,怕被人传闲话是为了攀附齐国的权势。不论郑忽的这一做法是为了不被强大的齐国控制,还是出于他脆弱的自尊心,都不应该把问题全都推给文姜。《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诗云:“有女同车,颜如舜花,将翱将翔,佩玉琼踞;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可见郑人也在赞美文姜的貌美如花,感叹她德行馨香。当时的郑人恐怕也在惋惜这桩婚事的夭折。
3.倾心哥哥却嫁为鲁妇
一场关于男人们政治斡旋的婚事,却以文姜这个貌美女子的被弃收尾,也使得这个待嫁闺中的女孩子由满心欢喜变得郁郁寡欢。整日不思茶饭、日渐消瘦的文姜让从小一起长大的同父异母哥哥姜诸儿心疼不已。姜诸儿整日陪在文姜身边悉心照料,哄文姜开心,长此以往,两人便暗生情愫,《诗经》中《敝苟》《载驱》《猗嗟》《南山》,四首诗直接或间接讽刺文姜淫乱,这种兄妹之情是为人所不齿的。齐僖公只得赶紧给女儿另谋婚事。齐僖公二十二年,文姜嫁给已做了三年国君的鲁桓公,成了鲁桓公夫人。《左传·桓公三年》记载:“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公会齐侯于欢。”齐僖公爱女心切,亲自送女儿到鲁,但《左传·桓公三年》这样记述:“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显然文姜出嫁由父亲亲自送到鲁是僭越了等级的行为,不符合当时的礼数,但齐僖公不顾礼数送女儿出嫁,足见他对文姜的宠爱。不知这时候文姜的心情是怎样呢?这场婚事她是否还是满心期待?文姜那颗萌动的少女心恐怕在第一次被拒婚,又被各国传得沸沸扬扬时就枯萎了吧。现在文姜的心或许只属于陪伴她,安慰她,把她像花儿一样浇灌的姜诸儿吧。
4.旧情复燃备受诟病
文姜嫁入鲁国后与鲁桓公育有两子,姬同和姬季友。文姜在鲁十几年间的活动并没有文献的记载,想必文姜也过得安分守己,只是她的内心恐怕再无波澜。文姜平静的内心在婚后的第十五年发生了变化,也从此改变了鲁桓公的命运,据《左传·桓公十八》记载:“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使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与周天子同为姬姓的鲁桓公,到齐国帮忙主持婚事,协夫人一同前往。鲁国作为文化昌盛恪守周礼的国家对父亲已逝的已婚女子回娘家还是存在看法的,但鲁桓公还是带文姜回到了齐国。文姜回到了她生长的地方,更见到了让他从心死到心动的哥哥,她与哥哥齐襄公再次燃起了旧日的情思,她以与嫂嫂们叙旧为由进入了齐襄公的后宫。两人通奸之事坐实,传得沸沸扬扬。消息传到鲁桓公耳中,鲁桓公大怒痛斥了文姜,文姜将此事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得知事情败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竟然设计了鸿门宴,在牛山设宴灌醉了鲁桓公,让公子彭生扶鲁桓公上车,彭生在车上拧断了鲁桓公的脖子,直到下车时才被人发现。鲁桓公不明不白地死去,鲁国为此问责,齐襄公将彭生推为替罪羊杀掉。鲁桓公死后,他和文姜的儿子姬同即位为鲁庄公,而齐文姜长期居住齐鲁边境,仍然常常与齐襄公相会。
鲁桓公去世到齐襄公去世共七年时间,《左传》七次记载文姜来往齐国。由此可见,文姜和齐襄公的异地兄妹恋确实在继续。与亲哥哥私通,因为此事害死了丈夫,无异于谋杀亲夫,丈夫死后不仅没有奔丧,还长期保持与齐襄公的往来。因此,文姜在历史上的名声长期都是非常负面的,人们称这段故事为“文姜之乱”。《列女传》中将文姜列在《孽嬖传》,认为她是不守妇道有罪孽之人,以时时警醒后人。
二、女强人的崛起——大国沟通的桥梁
《左传》记载:“庄公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癸丑,葬我小君文姜。”令人不解的是,文姜的行径如此遭人唾弃,为何鲁人还恭敬地称她为“夫人”,其死称“薨”,死后称“小君”呢?可见,鲁人已经原谅文姜的过错,对文姜还是十分敬佩和尊崇的。其原因有二:一则文姜在鲁桓公去世后辅佐儿子励精图治,帮助鲁国在各国之间斡旋,特别是维护了齐鲁之间的长期和平,对鲁国的国家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二则在春秋初期蒙昧的原始文化还有所保留,文姜的行为在当时并不是匪夷所思、不可饶恕之事。
1.大国政治中的女强人
鲁庄公即位时是鲁桓公十八年,这时的他年仅十二岁,年幼的君主面对春秋时期风云诡谲的政治局面难以独当一面,而作为母亲的文姜自然为儿子出谋划策,鲁国的军政大事也少不了文姜的参与。这时的文姜也已褪去了青涩的模样,不仅展现出为人母的坚韧,更表现出她的果敢自信和政治智慧与谋略。
齐鲁为邻国,在地理位置上两国的冲突也难以避免,而齐国强大,齐僖公是春秋三小霸之一,齐襄公后的齐桓公又是春秋五霸之首。鲁桓公在位时齐鲁两国为争夺纪国就曾大打出手。纪国与齐国有仇怨,且是齐国扩张的必经之路,齐国借此想吞并纪国,纪国向鲁国求援,为了牵制齐国势力,鲁国答应了纪国请求。齐襄公也曾出兵进犯过鲁国。鲁国虽是礼仪之邦,却在军事和经济实力上都逊色很多。因此,维持与齐国的良好关系是维护鲁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大事。
从鲁庄公即位到齐襄公去世期间,文姜与齐时常往来,两国也未再发生战事。可见,文姜的行为也并非仅为一己私欲,这时的她以稳定鲁国安危为己任。大国政治中,女人虽未站在主流地位,却凭着自己的美貌、智慧与才华稳定了大国关系。《左传》载:“庄公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鲁庄公十五年文姜再次出使齐国,那时齐襄公已去世多年,文姜再次去往齐国并不是秽乱宫闱之事,而是为儿子求得齐女哀姜为妻。这时文姜已年长,她明白齐鲁联姻对鲁国以后的安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女人在大国政治中也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这展现出了她非凡的外交才能。
鲁庄公十九年、二十年文姜两次去往莒国,拉拢莒国为鲁国盟友,这为牵制齐国,维持实力均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整个春秋时期莒国和鲁国都没有发生过战争,可推测,年事已高的文姜正是在各国间斡旋,维护鲁国的安全与稳定。能在各国间游刃有余、纵横捭阖,可见文姜并不是简单的女子,其性格中体现出的坚毅果敢,刚强和审时度势是超乎常人的。能够在去世前一年还在为鲁国奔走斡旋,足见文姜的贤德。
2.回溯历史再看文姜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应该回溯到当时所在的历史阶段,用客观的眼光评判。齐国在当时是国力昌盛、疆域辽阔的大国,社会风气也比较开放。这要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姜太公吕尚居功甚伟,分得齐地,他在齐国稳定局势,改革政治,采取顺应当地风俗,简化繁文缛节的民族文化政策,并大力发展经济。这也使齐国保留了蒙昧时代的旧习俗,比较原始的婚俗也有所保留。齐国婚姻观念开放,只要非同姓结合的婚姻都是被默许的,婚后发生不轨之事也十分常见。例如,齐国的巫儿婚制规定长女不嫁,但这些女子依然正常生子,可见齐国对待婚姻的态度是相对宽松自由的。因此,文姜与姜诸儿的兄妹之情虽被人所诟病,但鲁人依然尊称文姜为夫人。《诗经》中对文姜的美貌更是赞叹不已,加之文姜坚韧的性格,和她身上所展现出的非凡的军政才能也应当为她赢得赞美之声。而历史中对文姜在不同时期的评价多为批判,这些评判大多从封建的伦理道德出发,未能回溯到文姜生活的时段,因此也不是完全公允。
文姜的一生毁誉参半,从小女人到政治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展现出了真实的自我,她不掩饰自己的情思,不掩饰自己的落寞,甚至不掩饰自己为人所摒弃的兄妹之情,可谓真性情的奇女子。在她人生的后半程她又真正发挥了一国之母的作用,撑起了鲁国的半边天,成为被人赞颂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回顾文姜的一生,重新翻阅历史,我们应当客观地评价文姜的功与过,在她身上体现出的贤良自信,坚韧自强的品质应当被肯定,其军政才能和作用更不应被抹杀,文姜成为中国早期女性参政议政的先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