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3在有道的领导者眼里,所有的员工都是有用的

报怨以德

究竟要“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怨”

我们接着看“报怨以德”。老子在前面说以小为大,要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做,把少的当作多的;在这里讲,对待那种怨恨,要以恩德来回报它。

这句“报怨以德”引起了后世之人的一些争论,因为老子认为,对待别人的怨恨,要以恩德去回报,这种境界很高。到了孔子的时期,有人就问孔子,别人怨恨我,我拿恩德来回报,您觉得这样对吗?孔子回答说,您对待怨恨用恩德来回报,那么“何以报德”?如果别人以恩德来对您,那您要拿什么去对待他?

孔子的话说完,引起了后世的讨论,大家不知道老子和孔子到底谁更高明。

首先我们要明白,孔子说的“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直”是正直、公平的意思,也就是说,别人如果以怨恨来对待您,您要公平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然后以正直的态度去回报,就是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对待别人给您的恩德,您要回报给他恩德,这叫“以德报德”。

如果您不大明白老子和孔子的理论,您可以把它放到办公室里,让大家看看哪个高明。比如在办公室,有一个人整天向领导打小报告,说您的坏话,甚至在业务上给您设陷阱。这时候您要怎么对他呢?老子说“报怨以德”,无论他怎么对您,您还得对他好,用恩德来回报他的怨恨;而孔子的做法是以正直、公平、客观来看待问题,然后按照自己认为正直的方式做事。

如果在办公室里发生这样的事,很多人设身处地地想,都会觉得孔子说得对,对小人不能一味姑息、迁就,“以直报怨”的态度才是对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谁对我好,我才对谁好。

那么,这两位历史上的高人,到底谁比较高明呢?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争论,是因为大家没有搞清楚孔子和老子讲话的对象到底是谁。

您想想,老子的《道德经》写的是管理的内容,是给管理者写的,老子讲的这些东西都是治国的内容。

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您是领导者,您手下的员工性格各异,这些人在相处中会不断地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一个领导者只喜欢那些给他恩德的人或跟随他的人,面对那些发出批评、攻击的人,就是整他们,您说这个领导能做好吗?

领导者看待公司的员工要一视同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面,每个人给您展示的面是不同的,他之所以会给您看到这一面,有可能是处于这个位置产生了一些想法所致。您不能因为这个人对您怎么样,就直接对其进行评断。

老子认为,在有道的领导者眼里,所有的员工都是有用的,只不过您是否能找到对方“有用”的一面才是关键,这个世界上没有那种真正意义上值得抛弃的人。

这个时候,您从领导者的位置上考虑,如果这个员工怨恨您,您是应该和员工继续斗还是“报怨以德”?这个时候您应该感化他,继续给对方恩惠,不断启发对方的善念,最后让他成为一个善人。

孔子讲话的对象基本都是一些读书人,是普通人。对于这种普通人,您要求他们“报怨以德”,要求就有点儿高了,因为他没有在领导者的位置上。所以,这个时候以底线为主,这个底线就是“以直报怨”,就是我们以公平、正直来衡量这些事。比如,两个人发生了争执,只要我们做事保持公平就行了。

您会发现,因为老子和孔子讲话的对象不同,所以对“抱怨”的描述会有差异。后世的很多人都不懂,所以才产生了到底“以直报怨”更好还是“以德报怨”更好的争执。虽然老子和孔子讲的是同一件事,但在社会的治理中,领导者和普通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上,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


“报怨以德”有什么好处呢

那么,如果一个普通人能做到“抱怨以德”有没有好处呢?

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报怨以德”,这个社会会发生改变,您的人生也会发生改变。

我认为,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与做人的态度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这个人什么条件都好,就是做什么事都倒霉。其实都不用多问,这样的人一定是做人有问题。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事业能成功,一定是他做人有独到之处。

我有一位朋友建了一个微信朋友圈,他在这个圈里免费为大家服务。后来,因为他也要生活,就开始了自主创业,所以就少花了一点儿精力做这些服务。

本来这些服务都是公益的,但是当您减少服务,大家就有点儿不开心了,稍有微词。当得知他创业以后,也没有一个人说要帮衬一下,都无动于衷。

通常,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很生气,我问朋友怎么看这个事。他说:“虽然大家可能有点儿不开心,但是我该怎么对他们还怎么对他们,这个都不重要。我的事业也不需要额外的帮衬,我给大家做公益,也不是为了大家的帮衬,我努力去做就好了。”我听完之后竖起了大拇指,我觉得他只要有这个态度,做事一定能做好。

结果不出我所料,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时间不长,企业的规模已经蔚然可观了。在经济形势如此不好的情况下,还能够把企业做好,我觉得这一定跟此人的发心有关。

我总结下来,能够“报怨以德”的人,格局一定很大。一个人拥有大的格局,在任何小事上都会体现出来。一个人能“报怨以德”,就能扭转周围的气场和气氛。比如您怨恨我,我“以怨报怨”,这是最底层的;而“以直报怨”是公平的,我们各不相干,这是一个中层的做人的层次;“以德报怨”是您对我不好,我也依然给您恩惠——我不相信您遇到的都是极端的小人,都是那种怎么也感化不了的人。

我们不说极端的人,不谈那些极端范畴的事,就是说生活中的事。人心都是肉长的,每个人之所以有怨恨,都是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他正好处在那个位置上,或者从某些角度来看,他产生了怨恨。但您不要觉得你们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了,您要换个角度来看待事情,要“以德报怨”。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您一直对他好,他慢慢就会感动,从而开始转化。

如果您能阻断恶的循环,面对别人的恶,您以善回报,慢慢就会开始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扭转。如果您不采取这种态度,永远都是“以恶报恶”“以怨报怨”,您就永远也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

人生的改变,一定是从您主动先去改变开始。怎么去主动扭转这种恶恶怨怨的循环?要“报怨以德”,这是人生的一大法宝。如果您能学会“报怨以德”的态度,并且认真力行,您的人生很快就会改变。


有朋友管您借钱,到底要不要借

除了工作中,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很多。

比如,家里有兄弟姐妹几个人,家里最小的是弟弟,大的都是姐姐,大人让姐姐无休止为弟弟付出:“你在城里打工赚的钱,全都拿回来,你弟弟要娶媳妇了。”姐姐在外面省吃俭用,把在外面打工赚的钱全都往家里汇,而弟弟在家基本上不干什么活。家里的父母认为这是应该的,因为弟弟能为家里传宗接代,姐姐早晚都是嫁出去的人,就该从外面往家里汇钱。

因此,姐姐在家里无休止地付出,而且一遇到事,父母还会责怪姐姐,“你不应该怎么怎么样”。这些父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认为姐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但凡姐姐少付出一点儿,就是对不起父母。

深圳当年有个著名的慈善家叫丛飞,他是一个歌手,他把自己赚的钱几乎全部都捐赠给山区的贫困孩子。但是后来,他得了胃癌。我估计他是因为工作繁忙,导致吃饭饱一顿饥一顿,才患上此病。他患了胃癌后,接到了贫困山区孩子父母的电话:“这个月的钱你怎么没汇过来啊?”丛飞就解释说自己得胃癌了,结果山区孩子的父母说:“你得胃癌了就不汇钱了吗?你这不是坑人吗?我们家孩子这个月的钱马上就没有了。你的胃癌什么时候能好?好了赶快去挣钱啊……”

这种行为就叫“以怨报德”,就是您给他恩惠,一直帮助他,但是您稍有一点儿没做好,怨恨立刻就生出来了。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那么,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不要怨恨,千万不要因为别人“以怨报德”,您就“以怨报怨”,这样下去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时候您一定要先告诉自己,不要怨恨,我们做好事不是为了回报去做的,千万不要因为做了好事,别人没有“以德报德”,您就把好事终止了。

因此,处理这种问题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我们该做好事,还要继续做。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没有回报,甚至回报不好,您就不做了。

其次,我们也要反思这里的问题。当您帮助大家,去发出善的信息时,如果他们回馈的是恶,那您一定要反思是不是您帮助别人的方式有问题,如果是方式有问题,您要调整方式,好事该做还是要做。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讲究方法,不是说我做的事是好事,就傻乎乎一直往下做。

我认为,给家里的弟弟无休止拿钱,只要不拿钱,他就发火的这种事,如果您还继续给他拿钱,有可能会培养他的懒惰习性,他会越来越无法自食其力,这样反而会害了他。在这种时候,如果您能暂时不支援他,给他一些善的接引,让他接触一些善良的思想,反而是在帮他。

过去有一句话叫“大善是小恶”,意思是大的善良您看着好像有点儿冷酷无情,其实是真的对您好。

稻盛和夫先生曾经碰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比如他有了钱以后,很多人跟他借钱,他会分析这个人借钱是想干什么,如果他觉得这个人借钱不是用于正道,或者拿着钱做事一定会失败,他就会选择不借。与此同时,他也会和对方谈,帮着对方分析方向。直接不借钱看似冷酷,实际上他改变了对方的思想,最终引导别人走上了正路,过了若干年,人家反而会来感谢他:“多亏您当时没有借我钱,他们别人拿着钱去投资,都失败了,赔得很惨,真的很感谢您!”

稻盛和夫先生强调“大善是小恶”,有时他对员工特别严酷,要求员工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出一点儿质量问题都会受到惩罚。看起来好像很残酷,其实这是在对大家好,也是一种德的体现。

讲了这么多,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生命中遇到的很多人都是“以怨报德”的,但我们遇到这种情形,不要再继续“以怨报怨”了,无论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都要“报怨以德”,以恩德来回报对方。同时我们要想为什么他会以怨来报德,要讲究方法,反思自己的方法、路径是否正确,反思自己做事的措施是否有问题,反思自己给别人的德是不是真的恩德。有了这层反思,我们的“报怨以德”,才能真正做好。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爱和感受爱的能力

如果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人的品性就是如此——别人给我恩德,我也依旧以怨恨来回报他。这样的人,如果没有什么思想去启发他,他没有觉悟,没有什么转变的话,他的人生会过得比较凄凉,因为他缺乏感受爱的能力。

我甚至觉得人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爱和感受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别人的爱,并且对所有人都怨恨,他在社会里很难与大家和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一个人的境遇如何,其实完全取决于自己做人如何。

我觉得这样的人实在可怜,因为他没有接触到善的知识和善的思想,没有提升自己,所以他的人生往往比较惨,可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惨。大多数人是“以怨报怨”“以德报德”,这是一般人的做人准则——您骂我,我也骂您;您夸我,我也夸您,这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模式,这种模式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反应。在人类刚从动物变成人的时候,因为要维持部落和平,让大家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所以大家都是这种“以怨报怨”“以德报德”的状态。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了很多人做事的方式。但这种做事的方式只能维持一个相对低的平衡状态,因为它是强制性的——我怕别人骂我,我才不骂别人;我怕别人伤害我,我才不伤害别人。所以,这种强制的做法,只能是维持一个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状态,就是我们要启发自己的“善”,我们见到大家都很开心,您对我好,我也对您好,用这种善的互动模式生活。

如果在我们的小环境里,每个人的生活没有那么累,不用靠戒备来维持平衡,将会是一种非常融洽、和谐的生活,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老子说的“报怨以德”,它可以终止所有恶性循环,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一定要靠善来终止恶。

有一个十分有名的关于“报怨以德”的例子——负荆请罪。当年廉颇和蔺相如是对头,蔺相如是文官,经常处理一些外交的事务,帮国家化解了很多次外交危机,深得国君重用,所以后来国君把他的位置放到了武将廉颇之上。廉颇就很不开心:我打仗都是拼死拼活的,他就搞搞外交,怎么能在我之上?等我找到机会了要好好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了以后,处处避着廉颇,就连上朝的时候,都避免和廉颇进行争论。有一次,他们两个在外边,两个车队碰到一起了,蔺相如听闻是廉颇在对面,马上让手下把车让到一边,让廉颇先过。蔺相如的手下一看,心想:我们凭什么让啊,您是不是怕廉颇啊?他就问蔺相如:“您的官比他大,在路上两个车队迎面碰上了,您为什么要躲着他,您是不是怕他?”蔺相如的回答非常得体:“你说秦王跟廉颇比起来谁厉害?”“当然秦王厉害了。”“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您看,蔺相如就是凡事以大局为重,不论别人怎么怨恨、欺负他,他都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对方,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

后来,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中,他听完后一下子就明白了,蔺相如的境界比自己高多了,他却因为自己的嫉妒之心差点儿酿成大祸。于是,廉颇将荆条背在后背上,赤裸着上身,到蔺相如的府里负荆请罪,请求他的原谅。

历史上的成语都不是随便来的,这里面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这个负荆请罪的故事蕴含的道理就是“以德报怨”。如果“以恶报恶”“以怨报怨”,是不会有好结局的。

但在“以德报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道理讲清楚,绝对不是一味忍让。一味忍让未必能够使得“怨”最终转化,把道理传递给对方以后,对方明白了,就不会再继续“怨”下去了,这样就会进入“以德报德”的良性循环中。

因此,我们在“以德报怨”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方法,如果不讲方法就一味地对别人“好”,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