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卷第九
一〇、十上经 [1]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鸯伽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诣瞻婆 [2] 城,止宿伽伽池 [3] 侧。
以十五日月满时,世尊在露地坐,大众围绕,竟夜说法,告舍利弗:“今者四方诸比丘集,皆各精勤,捐除睡眠 [4] ,欲闻说法。吾患背痛,欲少止息,卿今可为诸比丘说法。”
时,舍利弗受佛教已,尔时世尊即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卧如师子,累足而卧。
尔时,耆年 [5] 舍利弗告诸比丘:“今我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 [6] ,义味具足,梵行清净,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舍利弗告诸比丘:“有十上法 [7] ,除众结缚,得至泥洹,尽于苦际,又能具足五百五十法,今当分别,汝等善听!
“诸比丘!有一成法、一修法、一觉法、一灭法、一退法、一增法、一难解法、一生法、一知法、一证法 [8] 。云何一成法?谓于诸善法能不放逸。云何一修法?谓常自念身。云何一觉法?谓有漏触 [9] 。云何一灭法?谓是我慢。云何一退法?谓不恶露观 [10] 。云何一增法?谓恶露观 [11] 。云何一难解法?谓无间定 [12] 。云何一生法?谓有漏解脱 [13] 。云何一知法?谓诸众生皆仰食存。云何一证法?谓无碍心解脱 [14] 。
“又有二成法、二修法、二觉法、二灭法、二退法、二增法、二难解法、二生法、二知法、二证法。云何二成法?谓知惭、知愧。云何二修法?谓止与观 [15] 。云何二觉法?谓名与色 [16] 。云何二灭法?谓无明、爱。云何二退法?谓毁戒、破见 [17] 。云何二增法?戒具、见具 [18] 。云何二难解法?有因有缘,众生生垢;有因有缘,众生得净。云何二生法?尽智、无生智 [19] 。云何二知法?谓是处、非处 [20] 。云何二证法?谓明与解脱。
“又有三成法、三修法、三觉法、三灭法、三退法、三增法、三难解法、三生法、三知法、三证法。云何三成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耳闻法音,三者法法成就 [21] 。云何三修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 [22] 。云何三觉法?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云何三灭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云何三退法?谓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云何三增法?谓三善根:无贪善根、无恚善根、无痴善根。云何三难解法?谓三难解:贤圣难解、闻法难解、如来难解 [23] 。云何三生法?谓三相:息止相、精进相、舍离相 [24] 。云何三知法?谓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无色界;舍离一切诸有为法,彼名为尽 [25] 。云何三证法?谓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 [26] 。诸比丘!是为三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四成法、四修法、四觉法、四灭法、四退法、四增法、四难解法、四生法、四知法、四证法。云何四成法?谓四轮法:一者住中国,二者近善友,三者宿曾发精愿,四者宿植善本 [27] 。云何四修法?谓四念处: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云何四觉法?谓四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云何四灭法?谓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28] 。
“云何四退法?谓四扼: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云何四增法?谓四无扼: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云何四难解法?谓有四圣谛:苦谛、集谛、尽谛、道谛 [29] 。云何四生法?谓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 [30] 。云何四知法?谓四辩才:法辩、义辩、辞辩、应辩 [31] 。云何四证法?谓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32] 。诸比丘!是为四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五成法、五修法、五觉法、五灭法、五退法、五增法、五难解法、五生法、五知法、五证法。云何五成法?谓五灭尽枝 [33] :一者信佛、如来、至真,十号具足;二者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直趣如来涅槃径路;四者专心不乱,讽诵不忘;五者善于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于苦本。云何五修法?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34] 。云何五觉法?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五灭法?谓五盖: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戏盖 [35] 、疑盖。云何五退法?谓五心碍结:一者比丘疑佛,疑佛已,则不亲近;不亲近已,则不恭敬,是为初心碍结。又比丘于法……于众 [36] ……于戒,有穿漏行、不真正行、为污染行,不亲近戒,亦不恭敬,是为四心碍结。又复比丘于梵行人生恶害 [37] 心,心不喜乐,以粗恶言而毁骂之,是为五心碍结。云何五增法?谓五喜本:一悦、二念、三猗、四乐、五定 [38] 。
“云何五难解法?谓五解脱入 [39] 。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若比丘闻佛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便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如实智,是为初解脱入。于是,比丘闻法欢喜,受持讽诵,亦复欢喜;为他人说,亦复欢喜;思惟分别,亦复欢喜;于法得定,亦复如是。
“云何五生法?谓贤圣五智定:一者修三昧现乐后乐,生内外智。二者贤圣无爱,生内外智。三者诸佛贤圣之所修行,生内外智。四者猗寂灭相,独而无侣,而生内外智。五者于三昧一心入、一心起,生内外智 [40] 。云何五知法?谓五出要界 [41] :一者比丘于欲不乐、不念,亦不亲近,但念出要,乐于远离,亲近不怠,其心调柔,出要离欲,因欲起漏亦尽舍灭,而得解脱,是为欲出要。嗔恚出要、嫉妒 [42] 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亦复如是。云何五证法?谓五无学聚 [43] :无学戒聚、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是为五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六成法、六修法、六觉法、六灭法、六退法、六增法、六难解法、六生法、六知法、六证法。云何六成法?谓六重法 [44] 。若有比丘修六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云何六?于是,比丘身常行慈,敬梵行者,住仁爱心,名曰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复次,比丘口慈……意慈……以法得养及钵中余,与人共之,不怀彼此。复次,比丘圣所行戒 [45] ,不犯不毁,无有染污,智者所称,善具足持,成就定意。复次,比丘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正见及诸梵行 [46] ,是名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不杂。
“云何六修法?谓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云何六觉法?谓六内入 [47] :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云何六灭法?谓六爱:色爱、声爱、香爱 [48] ,味、触、法爱。云何六退法?谓六不敬法: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 [49] 。云何六增法?谓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 [50] 。云何六难解法?谓六无上 [51] :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 [52] 无上、念无上。云何六生法?谓六等法 [53] :于是,比丘眼见色,无忧无喜,住舍专念;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不喜不忧,住舍专念。
“云何六知法?谓六出要界 [54] 。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嗔恚。’余比丘言:‘汝勿作此言,勿谤如来。如来不作是说,欲使修慈解脱更生嗔恚者,无有是处。佛言:除嗔恚已,然后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脱,生憎嫉心 [55] ’、‘行喜解脱,生忧恼心’、‘行舍解脱,生憎爱心 [56] ’、‘行无我行 [57] ,生狐疑心’、‘行无想行,生众乱想 [58] ’,亦复如是。云何六证法?谓六神通:一者神足通证,二者天耳通证,三者知他心通证,四者宿命通证,五者天眼通证,六者漏尽通证。是为六十法,诸比丘!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七成法、七修法、七觉法、七灭法、七退法、七增法、七难解法、七生法、七知法、七证法。云何七成法?谓七财 [59] :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是 [60] 为七财。云何七修法?谓七觉意。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无欲、依寂灭、依远离;修法 [61] 、修精进、修喜、修猗 [62] 、修定、修舍,依无欲、依寂灭、依远离。
“云何七觉法?谓七识住处:若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 [63] ,是初识住。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 [64] ,是二识住。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是五识住。或识处住,是六识住。或不用处 [65] 住,是七识住。云何七灭法?谓七使法 [66] :欲爱使、有爱使、见使、慢使、嗔恚使、无明使、疑使。
“云何七退法?谓七非法:谓 [67] 比丘无信、无惭、无愧、少闻、懈堕、多忘、无智。云何七增法?谓七正法:于是,比丘有信、有惭、有愧、多闻、不懈堕、强记 [68] 、有智。云何七难解法?谓七正善法:于是,比丘好义、好法、好知时、好知足、好自摄、好集众、好分别人 [69] 。云何七生法?谓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 [70] 。
“云何七知法?谓七勤:勤于戒行、勤灭贪欲、勤破邪见、勤于多闻、勤于精进、勤于正念、勤于禅定 [71] 。云何七证法?谓七漏尽力 [72] :于是,漏尽比丘于一切诸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见,观欲如火坑,亦如刀剑,知欲见欲,不贪于欲,心不住欲;漏尽比丘逆顺观察,如实觉知,如实见已,世间贪嫉、恶不善法不漏不起;修四念处,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多修多行。诸比丘!是为七十法,如实不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觉法、八灭法、八退法、八增法、八难解法、八生法、八知法、八证法。云何八成法?谓八因缘,不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为八?于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师长,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惭愧心,有爱有敬,是谓初因缘,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复次,依世尊住,随时请问‘此法云何义、何所趣’时,诸尊长即为开演甚深义理,是为二因缘。既闻法已,身心乐静,是为三因缘。既乐静已,不为遮道无益杂论 [73] ,彼到众中,或自说法,或请他说,犹复不舍贤圣默然 [74] ,是为四因缘。多闻广博,守持不忘,诸法深奥,上中下善,义味谛诚,梵行具足,闻已入心,见不流动,是为五因缘。修习精勤,灭恶增善,勉力堪任,不舍斯法,是为六因缘。有以智慧知起灭法,贤圣所趣,能尽苦际,是为七因缘。观五受阴生相、灭相,此色、色集、色灭,此受……想……行……识、识集、识灭,是为八因缘,未得梵行而有智,得梵行已智增多。
“云何八修法?谓贤圣八道 [75] :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觉法?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云何八灭法?谓八邪:邪见、邪志 [76] 、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云何八退法?谓八懈怠法。何谓八懈怠?比丘乞食不得食,便作是念:我于今日下村,乞食不得,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初懈怠。懈怠比丘得食既足,复作是念:我朝入村乞食,得食过足,身体沉重,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设少执事 [77] ,便作是念:我今日执事,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今宜寝息。懈怠比丘即便寝息。懈怠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设少行来 [78] ,便作是念:我朝行来,身体疲极,不能堪任坐禅、经行,我今宜当卧息。懈怠比丘即便卧息。懈怠比丘设欲少行,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必有疲极,今者不得坐禅、经行,当豫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是为六懈怠比丘。设遇小患,便作是念:我得重病,困笃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当须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懈怠比丘所患已瘥 [79] ,复作是念:我病瘥未久,身体羸瘦,不能堪任坐禅、经行,宜自寝息。懈怠比丘即寻寝息,不能精勤未得欲得、未获欲获、未证欲证。
“云何八增法?谓八不怠 [80] 。云何八精进?比丘入村乞食,不得食还,即作是念:我身体轻便,少于睡眠,宜可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是为初精进比丘。乞食得足,便作是念:我今入村,乞食饱满,气力充足,宜勤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有执事,便作是念:我向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执事,便作是念:明当执事,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有行来,便作是念:我朝行来,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寻精进。精进比丘设欲行来,便作是念:我明当行,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设遇患时,便作是念:我得重病,或能命终,今宜精进,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精进比丘患得小瘥,复作是念:我病初瘥,或更增动,废我行道,今宜精进坐禅、经行,未得者得、未获者获、未证者证。于是,比丘即便精进坐禅、经行,是为八。
“云何八难解法?谓八不闲 [81] ,妨修梵行。云何八?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有人生地狱中,是为不闲处,不得修梵行。如来、至真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而有众生在畜生中、饿鬼中、长寿天中、边地无识 [82] ,无佛法处,是为不闲处,不得修梵行。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或有众生生于中国,而有邪见,怀颠倒心,恶行成就,必入地狱,是为不闲处,不得修梵行。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或有众生生于中国,聋盲瘖痖,不得闻法、修行梵行,是为不闲。如来、至真、等正觉不出世间,无有能说微妙法、寂灭无为、向菩提道,而有众生生于中国,彼诸根具足,堪受圣教,而不值佛,不得修行梵行。是为八不闲。
“云何八生法?谓八大人觉 [83] :道当少欲,多欲非道;道当知足,无厌非道;道当闲静,乐众非道;道当自守,戏笑非道;道当精进,懈怠非道;道当专念,多忘非道;道当定意,乱意非道;道当智慧,愚痴非道。云何八知法?谓八除入 [84] :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初除入。内有色想,观外色无量,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二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少,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三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无量,若好若丑,常观常念,是为四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青,青色、青光、青见,譬如青莲华,亦如青波罗㮈衣 [85] ,纯一青色、青光、青见,作如是想,常观常念,是为五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黄,黄色、黄光、黄见,譬如黄华、黄波罗㮈衣,黄色、黄光、黄见,常念常观,作如是想,是为六除入。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赤色、赤光、赤见,譬如赤华、赤波罗㮈衣,纯一赤色、赤光、赤见,常观常念,作如是想,是为七除入。内无色想,外观色白,白色、白光、白见,譬如白华、白波罗㮈衣,纯一白色、白光、白见,常观常念,作如是想,是为八除入。
“云何八证法?谓八解脱:内有色想,观外色 [86] ,一解脱。内无 [87] 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嗔恚 [88] 想,住空处,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 [89] ,八解脱。诸比丘!是为八十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觉法、九灭法、九退法、九增法、九难解法、九生法、九知法、九证法。云何九成法?谓九净灭支法 [90] :戒净灭支、心净灭支、见净灭支、度疑净灭支、分别净灭支、道净灭支、除净灭支、无欲净灭支、解脱净灭支 [91] 。云何九修法?谓九喜本 [92] :一喜,二爱,三悦,四乐,五定,六如实知,七除舍,八无欲,九解脱 [93] 。
“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 [94] 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
“云何九灭法?谓九爱本: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 [95] 。云何九退法?谓九恼法:有人已侵恼我,今侵恼我,当侵恼我;我所爱者,已侵恼,今侵恼,当侵恼;我所憎者,已爱敬,今爱敬,当爱敬。云何九增法?谓九 [96] 无恼:彼已侵我,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我所爱者,彼已侵恼,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我所憎者,彼已爱敬,我恼何益?已不生恼,今不生恼,当不生恼。
“云何九难解法?谓九梵行:若比丘有信而不持戒,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而不多闻,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不能说法,则梵行不具;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不能养众,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不能于大众中广演法言,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于大众广演法言,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在大众广演法言,而不得四禅,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于大众广演法言,又得四禅,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 [97] 多闻,能说法、能养众、在大众中广演法言,又得四禅,不于八解脱逆顺游行 [98] ,则梵行不具;若 [99] 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于大众中广演法言,具足四禅,于八解脱逆顺游行,则梵行具足。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在大众中广演法言,得四禅,于八解脱逆顺游行,然不能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 [100] ,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则梵行不具;若比丘有信、有戒、有多闻,能说法、能养众、能在大众广演法言,成就四禅,于八解脱逆顺游行,舍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则梵行具足 [101] 。
“云何九生法?谓九想:不净想、观食不净 [102] 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尽想、无欲想。云何九知法?谓九异法:生果异、因果异,生触异、因触异,生受异、因受异,生想异、因想异,生集异、因集异,生欲异、因欲异,生利异、因利异,生求异、因求异,生烦恼异、因烦恼异 [103] 。云何九证法?谓九尽 [104] :若入初禅,则声刺 [105] 灭;入第二禅,则觉观刺灭;入第三禅,则喜刺灭;入第四禅,则出入息刺灭;入空处,则色想刺灭;入识处,则空想刺灭;入不用处,则识想刺灭;入有想无想处,则不用想刺灭;入灭尽定,则想受刺灭。诸比丘!是为九十法,如实不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复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觉法、十灭法、十退法、十增法、十难解法、十生法、十知法、十证法。云何十成法?谓十救法 [106] :一者比丘二百五十戒 [107] 具,威仪亦具,见有小罪,生大怖畏,平等学戒,心无倾斜 [108] 。二者得善知识。三者言语中正,多所含受。四者好求善法,分布不吝 [109] 。五者诸梵行人有所施设,辄往佐助,不以为劳,难为能为,亦教人为。六者多闻,闻便能持,未曾有忘。七者精进,灭不善法,增长善法。八者常自专念,无有他想,忆本善行,若在目前。九者智慧成就,观法生灭,以贤圣律而断苦本。十者乐于闲居,专念思惟,于禅中间无有调戏 [110] 。
“云何十修法?谓十正行: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 [111] 。云何十觉法?谓十色入 [112] :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云何十灭法?谓十邪行: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云何十退法?谓十不善行迹 [113] :身杀、盗、淫 [114] ,口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贪取、嫉妒 [115] 、邪见。云何十增法?谓十善行 [116] :身不杀、盗、淫,口不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不贪取、嫉妒、邪见。云何十难解法?谓十贤圣居:一者比丘除灭五枝,二者成就六枝,三者舍一,四者依四,五者灭异谛,六者胜妙求,七者无浊想,八者身行已立 [117] ,九者心解脱,十者慧解脱。
“云何十生法?谓十称誉处:若比丘自得信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得信者。自持戒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持戒者。自少欲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少欲者。自知足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知足者。自乐闲静,为他人说,亦复称叹乐闲静者。自多闻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多闻者。自精进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精进者。自专念已,为他人说,亦复称叹诸专念者。自得禅定,为他人说,亦复称叹得禅定者。自得智慧,为他人说,亦复称叹得智慧者 [118] 。
“云何十知法?谓十灭法 [119] :正见之人能灭邪见,诸缘邪见起无数恶,亦尽除灭;诸因正见,生无数善,尽得成就。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正智之人能灭邪智,诸因邪智起无数恶,悉皆除灭;诸因正智,起无数善法,尽得成就。云何十证法?谓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诸比丘!是为百法,如实无虚,如来知已,平等说法。”
尔时,舍利弗佛所印可。诸比丘闻舍利弗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增一经 [1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121]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与汝等说微妙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清净,梵行具足,谓一增法也。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佛告比丘:“一增法者,谓一成法、一修法、一觉法、一灭法、一证法。云何一成法?谓不舍善法。云何一修法?谓常自念身。云何一觉法?谓有漏触。云何一灭法?谓有我慢。云何一证法?谓无碍心解脱 [122] 。
“又有二成法、二修法、二觉法、二灭法、二证法。云何二成法?谓知惭、知愧。云何二修法?谓止与观。云何二觉法?谓名与色。云何二灭法?谓无明、有爱。云何二证法?谓明与解脱。
“又有三成法、三修法、三觉法、三灭法、三证法。云何三成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耳闻法音,三者 [123] 法法成就 [124] 。云何三修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 [125] 。云何三觉法?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云何三灭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云何三证法?谓三明: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
“又有四成法、四修法、四觉法、四灭法、四证法。云何四成法?一者住中国,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谨慎,四者宿植善本 [126] 。云何四修法?住四念处。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云何四觉法?谓四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云何四灭法?谓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127] 。云何四证法?谓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又有五成法、五修法、五觉法、五灭法、五证法。云何五成法?谓五灭尽支 [128] :一者信佛、如来、至真,十号具足;二者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直 [129] 趣如来涅槃径路;四者专心不乱,讽诵不忘;五者善于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于苦本。云何五修法?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五觉法?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五灭法?谓五盖: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戏盖 [130] 、疑盖。云何五证法?谓五无学聚:无学戒聚、无学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
“复有六成法、六修法、六觉法、六灭法、六证法。云何六成法?谓六重法 [131] 。若有比丘修六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云何六?于是,比丘身常行慈,及修梵行,住仁爱心,名曰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无杂;复次,比丘口慈……意慈……以己供养及钵中余,与人共之,不怀彼此。复次,比丘圣所行戒 [132] ,不犯不毁,无有染污,智者所称,善具足持戒;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正见及诸梵行 [133] ,是名重法,可敬可重,和合于众,无有诤讼,独行不杂。
“云何六修法?谓六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云何六觉法?谓六内入 [134] :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云何六灭法?谓六爱:色爱、声爱,香、味、触、法爱。云何六证法?谓六神通:一者神足通证,二者天耳通证,三者知他心通证,四者宿命通证,五者天眼通证,六者漏尽通证。
“复有七成法、七修法、七觉法、七灭法、七证法。云何七成法?谓七财 [135] :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 [136] 财,是为七财。云何七修法?谓七觉意。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无欲、依寂灭、依远离;修法 [137] 、修精进、修喜、修猗 [138] 、修定、修舍,依无欲、依寂灭、依远离。
“云何七觉法?谓七识住处:若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 [139] ,此是初识住。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 [140] ,是二识住。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处。复有众生,空处住,是五识住。或识处住,是六识住。或不用处 [141] ,是七识住。
“云何七灭法?谓七使法 [142] :欲爱使、有爱使、见使、慢使、嗔恚使、无明使、疑使。云何七证法?为七漏尽力 [143] :于是,漏尽比丘于一切诸苦、集、灭、味、过、出要,如实知见,观欲如火坑,亦如刀剑,知欲见欲,不贪于欲,心不住欲;于中复善观察,如实得知,如实见已,世间贪淫、恶不善法不起不漏;修四念处,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多修多行。
“复有八成法、八修法、八觉法、八灭法、八证法。云何八成法?谓八因缘,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云何为八?如是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师长,或依智慧梵行者住,生惭愧心,有爱有敬,是为初因缘,未得梵行而得智,得梵行已智增多。复次,依世尊住,随时请问‘此法云何义、何所趣’,尊长即为开演深义,是为二因缘。既闻法已,身心乐静,是为三因缘。不为遮道无益杂论 [144] ,彼到众中,或自说法,或请他说,犹复不舍贤圣默然 [145] ,是为四因缘。多闻广博,守持不忘,诸法深奥,上中下善,义味诚谛,梵行具足,闻已入心,见不流动,是为五因缘。修习精勤,灭不善行,善行日增,勉力堪任,不舍斯法,是为六因缘。又以智慧知起灭法,圣贤所趣,能尽苦际,是为七因缘。又观五受阴生相、灭相,此色、色集、色灭,此受……想……行……识、识集、识灭,是为八因缘,未得梵行而有智,已得梵行智增多。
“云何八修法?谓贤圣八道 [146] :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觉法?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云何八灭法?谓八邪: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云何八证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嗔恚 [147] 想,住空处,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 [148] ,八解脱。
“复有九成法、九修法、九觉法、九灭法、九证法。云何九成法?谓九净灭支法 [149] :戒净灭支、心净灭支、见净灭支、度疑净灭支、分别净灭支、道净灭支、除净灭支、无欲净灭支、解脱净灭支 [150] 。云何九修法?谓九喜本 [151] :一喜,二爱,三悦,四乐,五定,六如实知,七除舍,八无欲,九解脱 [152] 。云何九觉法?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或有众生 [153] ,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 [154] 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
“云何九灭法?谓九爱本: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 [155] 。云何九证法?谓九尽 [156] :若入初禅,则声刺 [157] 灭;入第二禅,则觉观刺灭;入第三禅,则喜刺灭;入第四禅,则出入息刺灭;入空处,则色想刺灭;入识处,则空想刺灭;入不用处,则识想刺灭;入有想无想处,则不用想刺灭;入灭尽定,则想受刺灭。
“复有十成法、十修法、十觉法、十灭法、十证法。云何十成法?谓十救法 [158] :一者比丘二百五十戒 [159] 具,威仪亦具,见有小罪,生大怖畏,平等学戒,心无倾邪 [160] ;二者得善知识;三者言语中正,多所堪忍;四者好求善法,分布不吝 [161] ;五者诸梵行人有所施设,辄往佐助,不以为劳,难为能为,亦教人为;六者多闻,闻便能持,未曾有忘;七者精勤,灭不善法,增长善法;八者常自专念,无有他想,忆本善行,如在目前;九者智慧成就,观法生灭,以贤圣律断于苦本;十者乐于闲居,专念思惟,于禅中间无有掉戏 [162] 。
“云何十修法?谓十正行: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 [163] 。云何十觉法?谓十色入 [164] :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云何十灭法?谓十邪行: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云何十证法?谓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
“诸比丘!此名一增法,我今为汝等说如是法,吾为如来、为诸弟子所应作者,皆已备悉,慈愍殷勤,训诲汝等,汝等亦宜勤奉行之!诸比丘!当在闲居树下空处,精勤坐禅,勿自放恣。今不勉力,后悔何益?此是我教,勤受持之。”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165] !
[1] 长阿含经卷第九……十上经:高丽藏原作“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九,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二分十上经第六”等三十一字。
[2] 瞻婆:又作瞻波、占波,本为树名,为鸯伽国都城。
[3] 伽伽池:又作恒伽池、揭伽池、竭伽池、伽伽罗池、健伽池,意为雷声池,乃一莲池。
[4] 睡眠:高丽藏原作“眠睡”,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5] 耆年: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尊者”,《长阿含十报法经》译作“贤者”。
[6] 上中下言,皆悉真正:《长阿含十报法经》译作“上亦好、中亦好、竟亦好”。上中下言,即上言、中言、下言。上言,指初时所说法。中言,指中间所说法。下言,指最后所说法。
[7] 十上法:指十种十法,即依从一增至十之法数,又于每一法数当中总结有十法,于是共有五百五十法。
[8] 成法……修法……觉法……灭法……退法……增法……难解法……生法……知法……证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应多所作……应当修……应偏知……应断……是舍分……是胜分……是难解……应令生……应胜知……应作证”。
[9] 有漏触:指能生烦恼之触。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有漏有取之触”。
[10] 不恶露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不正思惟”。恶露观,指观不净。
[11] 恶露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正思惟”。
[12] 无间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无间心定”。无间,指无有间断。
[13] 有漏解脱: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不动之智”。
[14] 无碍心解脱:又作不移动心解脱、不动意解脱、不动解脱、不动心解脱,指利根者得不动法之阿罗汉。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不动心解脱”。
[15] 止与观:止,音译作奢摩他、舍摩他,指令心平静安住。观,音译作毗婆舍那、毗钵舍那,指用心观察简择。
[16] 名与色:名,指精神因素,如五阴中的受、想、行、识等四无色阴。色,指物质因素,如五阴中的色阴。
[17] 毁戒、破见: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恶言与恶友”。
[18] 戒具、见具: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善言与善友”。
[19] 尽智、无生智:尽智,指已断苦乃至已修道之解脱智。无生智,指知已断不复更断乃至已修不复更修之解脱智。
[20] 是处、非处: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有为界与无为界”。
[21] 法法成就:又作法次法向、向法次法、顺法次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法随法行”。
[22] 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空三昧,观修无我而趣入空之三昧。无相三昧,观修无常而趣入无相之三昧。无作三昧,又作无愿三昧,观修苦而趣入无愿无作之三昧。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宋、元、明三种藏经作“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
[23] 贤圣难解、闻法难解、如来难解: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出离欲界、出离色界、出离无色界”,宋、元、明三种藏经作“三摩提相难解、三摩提住相难解、三摩提起相难解”。
[24] 三相:息止相、精进相、舍离相: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三智,即过去智、未来智、现在智”,宋、元、明三种藏经作“空、无相、无作”。“息止相、精进相、舍离相”,《长阿含·九·众集经》译作“止息相、精勤相、舍相”,《中阿含·一·善法经》作“下相”、“高相”、“舍相”。《杂阿含·一二四七经》作“止相”、“举相”、“舍相”,其中,止,即令心寂止;举,即举心策励;舍,即中舍,非止非举,无作为地安住。
[25] 三出要界:欲出要至色界,色界出要至无色界;舍离一切诸有为法,彼名为尽: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宋、元、明三种藏经作“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26] 宿命智、天眼智、漏尽智:《长阿含·九·众集经》译作“自识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宿命智,又作宿住智证明,能知有情过去世。天眼智,又作死生智证明,能知有情将来世。漏尽智,又作漏尽智证明,能知自他漏尽解脱。
[27] 一者住中国,二者近善友,三者宿曾发精愿,四者宿植善本: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即住于中国、亲近善士、有自正愿,及于宿有所作福”。中国,佛典所称之中国,指古印度以摩揭陀、憍萨罗为中心的佛教流行的区域。“宿曾发精愿”,高丽藏原作“自谨慎”,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28] 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四瀑流,即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受,此处新译作“取”。欲受,即欲取,指执取五欲境界。我受,即我语取,又作我取,指色及无色界诸余烦恼;论说有我,名为我语。戒受,即戒禁取,指执取非戒等种种非解脱因为解脱正因。见受,即见取,指执取种种不正见。
[29] 四圣谛:苦谛、集谛、尽谛、道谛: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四定,即舍分定、止分定、胜分定、决择分定”。尽谛,即灭谛,又作苦灭谛、苦集灭谛。
[30] 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心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法智,指欲界关于四圣谛之无漏智。类智,指色界、无色界关于四圣谛之无漏智。他心智,能知欲色界和合现前他心、心所之无漏智。世俗智,诸有漏之慧。
[31] 四辩才:法辩、义辩、辞辩、应辩: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四圣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趣苦灭道圣谛”,宋、元、明三种藏经作“知小、知大、知无量、知无边法”。四辩才,又作四无碍解、四无碍辩、四无碍智、四无碍、四解、四辩。法辩,即法无碍。义辩,即义无碍。辞辩,又作词辩,即词无碍。应辩,即辩无碍。
[32] 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宋、元、明三种藏经作“有法须身证、有法须念证、有法须眼证、有法须慧证”。
[33] 五灭尽枝: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五勤支”。灭尽,乃“勤”之误译。枝,应作“支”。
[34] 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五正定支:喜偏满、乐偏满、心偏满、光明偏满、相观察”。
[35] 睡眠盖、掉戏盖: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
[36] 众:音译作僧伽,即僧团,简称为僧。
[37] 害:高丽藏原作“向”,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38] 五喜本:一悦、二念、三猗、四乐、五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另参见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五正定支”。
[39] 五解脱入:《长阿含·九·众集经》译作“五喜解脱入”,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五出离界”(即本经之“五出要界”)。
[40] 贤圣五智定:一者修三昧现乐后乐,生内外智……生内外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五正定智,即‘彼定于现乐而于当来亦复有乐异熟’智之自生,‘彼定是圣、是出世’智之自生,‘彼定是唯贤善士夫所随行’智之自生,‘彼定是清凉殊妙、获寂静、轃心一趣而非有行、非违戾、非有碍’智之自生,‘我正是以正念入此定’、‘我正念而出此定’智之自生”。五智定,应作“五定智”。
[41] 五出要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五解脱处”(即本经之“五解脱入”)。
[42] 嫉妒: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皆译作“害”。
[43] 五无学聚:又作无漏五蕴、无等等五蕴、五分法身。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五法蕴”。
[44] 六重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六和敬法”。
[45] 圣所行戒:意谓持圣者所行之戒。
[46] 比丘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正见及诸梵行:意谓比丘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之正见及诸梵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于此有比丘之此见,神圣、导引、能善诱此等所有之正尽苦,于如是之诸见,与同梵行者,相随于正于负,平等修学而住”。
[47] 六内入:又作内六入、内六处、六内处、六根、六情。
[48] 爱: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大正藏补上。
[49] 不敬定、不敬父母: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不恭敬、不随顺于不放逸而住;不恭敬、不随顺于交友而住”。
[50] 敬定、敬父母: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恭敬、随顺于不放逸而住;恭敬、随顺于交友而住”。
[51] 六无上: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六出离界”(即本经之“六出要界”)。
[52] 恭敬: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行”。
[53] 六等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六恒住”。
[54] 六出要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六无上支”(即本经之“六无上”)。
[55] 憎嫉心: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害心”。
[56] 憎爱心: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欲贪”。
[57] 无我行:《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决定行”。
[58] 行无想行,生众乱想:依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应作“行无相行,生众乱相”。
[59] 七财:又作七德财、七法财、七圣财,指七种出世间之法财。
[60] 是: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61] 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择法”。
[62] 猗:又作息、猗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轻安”。
[63] 天及人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犹如诸人及一类天、一类险难处者”,《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即欲界人天”。
[64] 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意谓如光音天初始生梵天时。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犹如梵众天之最初生时”,《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谓初禅天”。
[65] 空处……识处……不用处:《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
[66] 七使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七随眠”。使,烦恼之异名。
[67] 谓:高丽藏原作“是”,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68] 不懈堕、强记: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勤精进、念现前”。
[69] 七正善法:于是,比丘好义、好法、好知时、好知足、好自摄、好集众、好分别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七善士法,即:友!于此有比丘知法、知义、知自己、知量、知时、知众、知人”。
[70] 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无常想、无我想、不净想、过患想、断想、离贪想、灭想”。
[71] 七勤:勤于戒行、勤灭贪欲、勤破邪见、勤于多闻、勤于精进、勤于正念、勤于禅定: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七殊妙事:友!于此有比丘,于热求受持学处,于当来勿离渴望受持学处;于观察法……[乃至]于调伏欲望……[乃至]于闲居……[乃至]于勤精进……[乃至]于具念明察……[乃至]于热求有见解,于当来渴望勿离见解”。
[72] 七漏尽力:指漏尽圣者所具有之七种力。
[73] 遮道无益杂论: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二·瞿尼师经》译作“不应具饶舌、杂语”,另《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鸟论”,《长阿含·八·散陀那经》译作“遮道浊乱之言”,《中阿含·一七九·五支物主经》译作“畜生之论”。
[74] 贤圣默然:又作圣默然,意谓如圣人般寂默而住。参见《杂阿含·五〇一经》。
[75] 贤圣八道:又作八正道、八圣道、八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指求趣涅槃的八正法。
[76] 志:高丽藏原作“思”,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77] 设少执事: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已作事业”。
[78] 设少行来: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已行道路”。
[79] 瘥:高丽藏原作“差”,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本经下文同。
[80] 八不怠:即本经下文之“八精进”,相对于本经上文之“八懈怠”。
[81] 八不闲:又作八难、八难处、八无暇、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指闻修佛法之八种障碍。
[82] 边地无识: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生于边地,于此蛮族、无智者之间”。
[83] 八大人觉:又作大人八念、八大人念、八生法,指佛教圣者(大人)应觉知忆念之八种教法。
[84] 八除入:指生起圣知见之八种禅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与《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八胜处”。
[85] 波罗㮈衣:产自波罗㮈之衣。
[86] 内有色想,观外色:高丽藏原作“色观色”,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7] 无:高丽藏原作“有”,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88] 嗔恚:乃“有对”之误译。有对,即有障碍。
[89] 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想知灭: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想知灭,又作想知灭定、灭尽正受、灭尽定、想受灭定、灭正受,因此定中想、受等心所法不会生起,故名,为九次第定中之最高定。
[90] 九净灭支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九正思惟根法”(相当于本经之“九喜本”)。灭,乃“勤”之误译。支,高丽藏原作“枝”,今依元、明两种藏经改,本经下文同。
[91] 戒净灭支、心净灭支……解脱净灭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戒清净清净勤支,心清净清净勤支,见清净清净勤支,度疑清净清净勤支,道非道知见清净清净勤支,行道知见清净清净勤支,知见清净清净勤支,慧清净清净勤支,解脱清净清净勤支”。
[92] 九喜本: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九清净勤支”(相当于本经之“九净灭支法”)。
[93] 一喜,二爱,三悦……九解脱: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正思惟者欣生,有欣者喜生,有喜心者身寂静,身寂静者乐生,有乐者心定,心定者知见如实,知见如实已而[起]厌,厌已而离欲,由离欲而解脱”。
[94] 无想天:因厌想而修无想定、死后所生之天,不起诸心法、心所法,属色界第四禅天。
[95] 九爱本: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九爱根法,即缘爱而有求,缘求而有得,缘得而有分别,缘分别而有欲贪,缘欲贪而有取著,缘取著而有执持,缘执持而有悭,缘悭而有守护,缘守护而生起执杖、执兵器、诤讼、争论、相违、离间语、虚诳语等无量罪、不善法”。
[96] 九: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97] 有: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98] 游行:又作成就游,意为具足住、安住。
[99] 若:高丽藏原作“有”,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00] 心解脱、智慧解脱:又作心解脱、慧解脱。《杂阿含·一〇二七经》中佛陀说“于欲离欲,心解脱;离无明故,慧解脱”。
[101] 九梵行……则梵行具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九种种,即缘种种界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而生种种受,缘种种受而生种种想,缘种种想而生种种思,缘种种思而生种种欲,缘种种欲而生种种热,缘种种热而生种种求,缘种种求而生种种得。此等九法是难解”。
[102] 不净:高丽藏原无此二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103] 九异法……生烦恼异、因烦恼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九次第住:于此有比丘,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静虑而住……[乃至]……第二静虑……第三静虑……成就第四静虑而住;超一切想,灭诸有对想,无作意种种想,‘虚空定无边!’成就空无边处而住;超一切空无边处,‘识是无边也!’成就识无边处而住;超一切识无边处,‘成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而住;超一切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住;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
[104] 九尽: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九次第灭”。
[105] 声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欲想”。
[106] 十救法:指十种自救、自依止之善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十依因法”。
[107] 比丘二百五十戒:此处乃依汉传《四分律》。另依《十诵律》,比丘有二五七戒;依《五分律》,比丘有二五一戒;依《摩诃僧祇律》,比丘只有二一八戒;依南传巴利戒本,比丘总有二二七戒。
[108] 斜:高丽藏原作“邪”,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09] 分布不吝: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于喜谈、胜法、胜律有大欢喜”。
[110] 调戏:应作“掉戏”,指掉举。
[111] 十正行……正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十遍处:有人想地遍,上、下、横无二无量也;有人想水遍……有人想火遍……有人想风遍……有人想青遍……有人想黄遍……有人想赤遍……有人想白遍……有人想空遍……有人想识遍,而上、下、横无二无量”。志,高丽藏原作“思”,今依碛砂藏改,本经下文同。智,高丽藏原作“知”,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12] 十色入:指前五根与前五尘。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十处”。
[113] 十不善行迹: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十不善业道”。
[114] 淫: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欲邪行”。
[115] 嫉妒: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嗔恚”。
[116] 十善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十善业道”。
[117] 一者比丘除灭五枝,二者成就六枝……八者身行已立:五枝,应作“五支”,指五盖。六枝,应作“六支”,指本经前文所说的六等法,又作六善住处、六常行、六恒住。舍一,应译作“护一”,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一护”,并解释说“具足念[善]所护之心,友!此是比丘之一护”。依四,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四依”,并解释说“熟思而追求一法,熟思而忍受一法,熟思而遣除一法,熟思而远避一法,友!此是比丘之有四依”。灭异谛,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舍自谛”,并解释说“诸沙门、婆罗门杂于自各有谛,彼舍、弃、除、吐遣、放舍、断、远离其一切,友!此是比丘之舍自谛”。胜妙求,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求断尽”,并解释说“断欲求,断有求,寂止梵行求,友!此是比丘之求断尽”。无浊想,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于思无浊”,并解释说“断欲思,断恚思,断害思,友!此是比丘于思无浊”。身行已立,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身行寂静”,并解释说“断乐断苦,灭于前所有之喜忧而无苦无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友!此是比丘之身行寂静”。
[118] 十称誉处……亦复称叹得智慧者: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不净想,死想,食厌忌想,一切世间不乐想,无常想,无常者苦想,苦者非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
[119] 十灭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十尽事”。
[120] 增一经:高丽藏原作“佛说长阿含第二分增一经第七”等十三字。
[121] 祇树给孤独园:位于北憍萨罗国舍卫城之南,是佛教僧团较早的精舍。给孤独长者先以重金购得祇陀太子私家园林的大部份而建造,祇陀太子则将园林其余部份献给僧团,因为是此二人共同成就的,故称此园为祇树给孤独园。
[122] 无碍心解脱:又作不移动心解脱、不动意解脱、不动解脱、不动心解脱,指利根者得不动法之阿罗汉。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不动心解脱”。
[123] 者:高丽藏原无此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124] 法法成就:又作法次法向、向法次法、顺法次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法随法行”。
[125] 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相,高丽藏原作“想”,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26] 一者住中国,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谨慎,四者宿植善本: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即住于中国、亲近善士、有自正愿,及于宿有所作福”。中国,佛典所称之中国,指古印度以摩揭陀、憍萨罗为中心的佛教流行的区域。“植”,高丽藏原作“殖”,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27] 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四瀑流,即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受,此处新译作“取”。
[128] 五灭尽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五勤支”。灭尽,乃“勤”之误译。
[129] 直:高丽藏原作“真”,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30] 睡眠盖、掉戏盖: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
[131] 六重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六和敬法”。
[132] 圣所行戒:意谓持圣者所行之戒。
[133] 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正见及诸梵行:意谓比丘成就贤圣出要、平等尽苦之正见及诸梵行。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于此有比丘之此见,神圣、导引、能善诱此等所有之正尽苦,于如是之诸见,与同梵行者,相随于正于负,平等修学而住”。
[134] 六内入:又作内六入、内六处、六内处、六根、六情。
[135] 七财:又作七德财、七法财、七圣财,指七种出世间之法财。
[136] 慧:高丽藏原作“惠”,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137] 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择法”。
[138] 猗:又作息、猗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轻安”。
[139] 天及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犹如诸人及一类天、一类险难处者”,《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即欲界人天”。
[140] 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意谓如光音天初始生梵天时。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犹如梵众天之最初生时”,《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谓初禅天”。
[141] 空处……识处……不用处:《佛说大集法门经》译作“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
[142] 七使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七随眠”。使,烦恼之异名。
[143] 七漏尽力:指漏尽圣者所具有之七种力。
[144] 遮道无益杂论: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二·瞿尼师经》译作“不应具饶舌、杂语”,另《中阿含·一〇四·优昙婆逻经》译作“鸟论”,《长阿含·八·散陀那经》译作“遮道浊乱之言”,《中阿含·一七九·五支物主经》译作“畜生之论”。
[145] 贤圣默然:又作圣默然,意谓如圣人般寂默而住。参见《杂阿含·五〇一经》。
[146] 贤圣八道:又作八正道、八圣道、八道、八圣道分、八道行、八直行,指求趣涅槃的八正法。
[147] 嗔恚:乃“有对”之误译。有对,即有障碍。
[148] 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想知灭: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想受灭”。想知灭,又作想知灭定、灭尽正受、灭尽定、想受灭定、灭正受,因此定中想、受等心所法不会生起,故名,为九次第定中之最高定。
[149] 九净灭支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九正思惟根法”(即本经之“九喜本”)。灭,乃“勤”之误译。支,高丽藏原作“枝”,今依元、明两种藏经改,本经下文同。
[150] 戒净灭支、心净灭支……解脱净灭支: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戒清净清净勤支,心清净清净勤支,见清净清净勤支,度疑清净清净勤支,道非道知见清净清净勤支,行道知见清净清净勤支,知见清净清净勤支,慧清净清净勤支,解脱清净清净勤支”。
[151] 九喜本: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九清净勤支”(即本经之“九净灭支法”)。
[152] 一喜,二爱,三悦……九解脱: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正思惟者欣生,有欣者喜生,有喜心者身寂静,身寂静者乐生,有乐者心定,心定者知见如实,知见如实已而[起]厌,厌已而离欲,由离欲而解脱”。
[153] 或有众生:高丽藏原无此四字,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补上。
[154] 无想天:因厌想而修无想定、死后所生之天,不起诸心法、心所法,属色界第四禅天。
[155] 九爱本:因爱有求,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护: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九爱根法,即缘爱而有求,缘求而有得,缘得而有分别,缘分别而有欲贪,缘欲贪而有取著,缘取著而有执持,缘执持而有悭,缘悭而有守护,缘守护而生起执杖、执兵器、诤讼、争论、相违、离间语、虚诳语等无量罪、不善法”。
[156] 九尽: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九次第灭”。
[157] 声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欲想”。
[158] 十救法:指十种自救、自依止之善法。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十依因法”。
[159] 比丘二百五十戒:此处乃依汉传《四分律》。另依《十诵律》,比丘有二五七戒;依《五分律》,比丘有二五一戒;依《摩诃僧祇律》,比丘只有二一八戒;依南传巴利戒本,比丘总有二二七戒。
[160] 邪:应作“斜”。
[161] 分布不吝: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等诵经》译作“于喜谈、胜法、胜律有大欢喜”。
[162] 掉戏:即掉举。掉,高丽藏原作“调”,今依元藏改。
[163] 十正行……正智: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另作“十遍处:有人想地遍,上、下、横无二无量也;有人想水遍……有人想火遍……有人想风遍……有人想青遍……有人想黄遍……有人想赤遍……有人想白遍……有人想空遍……有人想识遍,而上、下、横无二无量”。
[164] 十色入:指前五根与前五尘。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三·十上经》译作“十处”。
[165] 行:此字后高丽藏原有“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九”等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