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白话解(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卷 疑问解答

释生物养人之疑(六辨)

问:天地养育了万物,而人是万物之灵。飞禽走兽,本来就是供人食用的,现在禁止宰杀,要人吃素,这不是违背天意吗?

答:既然你知道天地生育了万物,是万物的父母,那么万物就是天地的赤子,不应该互相残害,持强凌弱。自以为高贵而欺侮卑下,会使父母伤心不愉快。如果你因为吃了众生肉,就说天地是用这些生命来养育我,那么以此推论,老虎、豹子吃人,蚊子、水蛭叮吸人血,就应该说天地之所以生人,是为了喂养蚊虫水蛭虎豹了。

问:既然如此,上天为何不禁止人杀生呢?

答:上天本来就是不让人杀生的,因此我们才经常看到世人杀生所受的恶报,这就是上天有意让人见到并摧人警醒的。至于不可能禁止所有的人杀生,就像无法禁止老虎豹子吃人,蚊子水蛭叮吸人血一样。

问:既如此,飞禽走兽及水中鱼鳖之类就都可以不出生,为什么它们偏偏又充满了这个世界呢?

答:它们是因为本身业力的关系才生为异类的。如果将原因归之于天,那天就极不公平了。如果说它们是得了天地的戾气才生为异类,请问为什么它们单单只得戾气呢?

问:世上飞禽走兽的种类很多,如果人人戒杀,它们就繁殖越来越多,将来岂不成了一个禽兽世界?

答:蚯蚓虫蛇,人是不吃的,但是并未见满世界都是蚯蚓虫蛇。世界上畜生多,正是因为杀害畜生的人多,冤冤相报。今生杀畜生,来世变畜生还债,这个世界就真成了禽兽世界了!如果能人人戒杀,则人人不受来世变畜生的果报,那么将来生人天界的就多,而沦为畜生的就少。楚国人不捕食青蛙,青蛙反而少了,蜀国人不吃螃蟹,螃蟹反而难得见到,这不就是证明吗?你今天还没有戒杀,就先担心畜生会多起来,这不是与田里还没下种就担心天下人吃胀肚子一样荒唐吗!

问:上天既然痛恨杀生,就应该使畜生的血肉恶臭难闻,这样人们不自然就戒杀了吗?

答:畜生的血肉本就恶臭难闻,但人们吃起来觉得味美,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这些畜生的业报所致,业报未尽,所以血肉自然变为美味,引诱人们宰割;第二是人类自身的业报,所以舌头贪爱美味,使业债越积越多,如果业习除尽,自然不会再贪吃众生血肉,以为是美味了。正像有人,过去世为猫,念念都是捕鼠,过去世为鹤,时时都想吞蛇,而一旦转生为人,就不再想捕鼠吞蛇了。可见有某种形体就有某种嗜好,嗜好不同,是由于形体不同,形体不同,是由于业力因缘不同,业缘不同,是由于用心不同,或善或恶。上天尚且不能改变用心的善恶,又怎能改变血肉的恶臭难闻呢!

问:屠夫猎户等以杀生为业,靠此养家糊口,你劝他们不杀生,不是断了他们的生路吗?爱物不爱人,我以为是不可取的。

答:以杀生为业,虽然暂时得到了衣食,但却千万劫遭受业报,无有出期。我正是因为爱护他们,才劝他们另谋生计,而你反说我断了他们的生路,这真是小人之见。

释俗见断杀之疑(八辨)

问:牛能耕田,狗能守夜,是应当加以爱护的,但猪羊等一无所能,如不作为食物,还有什么价值?

答:我们戒杀放生,只是为了保存我们的慈悲心,并不是因为那些畜生有用或无用。如果只是因它对人有用才不杀不食,这还是出于人类的自私心,就不是慈悲了。请问,蝙幅、蝎子、蟑螂之类,人们认为是无用的,可人又为什么不吃。可见无用并不是人吃肉的正当理由。

问:鸡犬牛羊都哀鸣怕死,杀它们心中有所不忍,但水中鱼虾则无声无泪,我们总不能连鱼虾都不吃了吧!

答:物类的形体有大小之分,但贪生怕死的本性并没有大小之分。因此杀一纠纠武夫与杀一襁褓婴儿的罪是一样的。如果说形体小就可恣意杀害,人比牛小,杀牛就不如杀人了。如果说不会出声的就没有痛苦,试问哑巴被杀害时就没有痛苦恐怖吗?

问:自己动手杀生是损害了慈悲心,如果我拿到外面,请别人宰杀之后再拿回家,也不失孟子的君子远庖厨之义,这样总可以吧?

答:这不过是掩耳盗铃。你请他人代你屠宰,杀生的罪过还是要你来承担的。你想,那些受冤枉挨棍棒的人会只怨行刑的差役而不恨官老爷吗?如果换一个地方杀生就能迁怒于别处,那被冤枉判刑而遭流放的人就只应该恨他所去的边地而不再恨判刑的官员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请不要自欺欺人了。

问:我买放的那些生命又被别人捕捉去了,怎么办?

答:他捕他的,你放你的。正如良医给人治病,并不保证病人将来不死;又如灾年施饭,并不保证这些灾民以后就不再挨饿;又好比修建高楼大厦,也不保证它永远不倒。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对放生就顾虑重重呢?今天的人争名夺利毫无顾虑,唯独做善事就左右畏缩,总觉得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也不好,裹足不前,要知道,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因此而来的。

问:那些畜生在遭捕捉时已有损伤,即使买来放生,也不见得能活命,又何必白白浪费钱财呢?

答:既受了伤,就更加可怜了。如果因你买放而得以活命,这是大功德,万一死了,也得一善终,不至受汤烹油炸之苦。正如牢中囚犯,知是无辜就要释放,哪能因他形容枯瘦、一身病痛就反而置之死地呢!

问:行善以培养善心为根本,只要心善,又何必戒杀呢?

答:你所谓的这种善心人,为一己的口腹之欲,不惜让其它生灵蒙受巨大痛苦,而从口中吃下的这些“美味”,很快就变成粪便脓血,天下还有什么比这更残忍的吗?请问这有丝毫善良之心吗?只怕三恶道中尽是这类所谓善心人呢!

问:畜类众生多于恒河沙数,今天你所救有限,只怕无济于事。

答:上天有好生之德,能救助保全一条生命也是合乎天意的,何况是保全许多生命呢!好比贫穷的人,你不能送他铜山金矿,但是一斗粟米也能救他一命。

释业重难逃之疑(六辨)

问:畜生遭屠宰烹煮是势所必然,逃不了的,我不杀它,别人也会宰它,我戒杀又有什么意义呢?

答:畜生被杀固然是业报,罪不可逃,难道你就不能逃脱罪责吗?如果因它们罪不可逃就加以杀害,那你将来就会与它们一样,遭受不可逃之罪了。你不想想今天遭果报的这些畜生,前世或许正与你一样造了“罪不可逃就杀它”的业,因此今世它才逃也逃不了的。想想这个,你怎不考虑早早从制造杀因中逃脱呢!

问:我是无可无不可,不起心念,非戒杀,非不戒杀。

答:以这种无心态度戒杀,功德当然不少,但以无心态度杀生,罪也不轻。如果强盗抢劫邻家财物时,误伤了你,你能原谅他的无心吗?

问:畜类众生很多是因为过去世欠了债,今世成为盘中食物还债的,杀它们有什么罪呢?

答:变畜生还债是理所当然,但你宰杀它们,则有对受果报和非对受果报的区别。所谓对受果报,就是前世他曾杀我,欠我一命,今生仇家相逢,我便杀它,这是它应受的果报。所谓非对受果报,就是前世他杀了别人,今天该受报应,但他并非欠我一命,而是欠别人的,如果我杀了它,它受的就是非对受果报。世人天天杀生吃肉,往往一盘肉食就要牺牲许多生命,你哪能保证你杀的尽是对受的呢?实际上该还你命债的不过占其中千分之一、二,而本不欠你命的,因你而死,就是你反欠它的了。这些债未来世你都要一一偿还的。想到这里真令人毛骨悚然,太可怕了。

问:如果杀生对象并非欠我一命,我杀了它将来固然是要受报的,但如果是欠我一命的,欠命还命,理所应当,这样就不会再有杀报了,又有什么不妥的呢?

答:你没有见过人在街上斗殴吗,你一棍打过来,我一棍打过去,两人拳脚相加,落在对方身上,几时见过你打我一下,我再还你一下就心平气和住手的呢?冤冤相报,哪有终止的时候?菩萨正是因为对未来世的因缘果报洞若观火,所以遇到怨仇一律不报,就是为了避免生生世世互为仇人。

问:佛说畜类众生多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眷属,这话有根据吗?

答:众生从无量劫来就在六道中轮回,若以一劫而论,我们就有无数父母眷属,无量劫的父母眷属那就真是多于恒河沙了,又怎能知道眼前这些畜生在过去的生生世世中与你不是眷属呢?想到过去世的父母眷属今天沦为畜生,心中就不忍。如果今天你因认不出他们而加以杀害,或见他们被杀害而不营救,就能忍心吗?

问:既然过去世的六亲多,其中堕入畜生道的也就多,但既然都是六亲,与我就有缘,纵然为畜生,也未必会死在我手中。

答:你不知道六亲也是从怨家对头中来的吗?受了我恩惠的,就要来还我的债;施了恩惠给我的,我就要还债给他。即使至亲骨肉也是因过去世的善缘才聚在一起的,也可能因爱得太深而期望过高,要求过严。一旦失望,自然产生意见与不满,以至生了怨怒。这一世稍有怨怒不满,就种下了下一世怨恨的因,到下一世就成了对头。这样就又种下第三世互相仇杀的因,以至持强凌弱,以大吞小,无所不至。仇怨是由亲而起,人如无亲,就不会生怨,无怨也就无亲,怨不离亲,亲不离怨,因为有亲有怨,人就有了轮回的根本了。因此如来教导我们怨亲平等,不生分别心,就是为了让我们不再无休止地轮回于六道。

问: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答:可在一旁默持任何一种神咒或念菩萨名号,或代它们发忏悔心,出世心,这样被杀的众生就能受益。

释宴请违俗之疑(四辨)

问:招待亲朋好友吃饭,如果只有蔬菜,气氛就不太欢快,要有好酒好肉才算尽了主人的责任。如果为了不杀生而牺牲宴会享乐,这就不符合待客的规矩了。

答:如果亲朋好友心地善良,就一定高兴我能戒杀,不会认为餐桌上没有肉就是轻慢客人。如果认为我这样做是待人不礼貌不热情,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贪图口腹之欲的小人,即使是轻慢了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冒着杀生的重罪而去满足别人的口腹之欲,这样的蠢事我是不会做的。

问:盛情待客,这是礼节,如果菜肴过于简单,在礼上是讲不过去的。

答:待客之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摆了一大桌菜,鱼山肉海,这也是仁义之人所不愿意的。做人缺少仁义,在礼上也是讲不过去的。

问:现在社会风气以奢侈为荣,宴会越来越讲排场、规格,我即使想挽回这一风气也孤掌难鸣,怎么办?

答:没有能力挽回风气,难道就不能独善其身,先从自己做起?“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才是大丈夫。如果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什么区别?

问:为待客而杀生是不对的,但如果亲朋不期而至,来不及上市场买菜,又怎么办?

答:既然戒杀食素,待客的食物平常就应有储备,以免客至而失礼,怕失礼而又杀生,这就是不注意爱护生命了。愿云禅师有一首偈:“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经常宴请宾客的人应将它作为座右铭。

释荤血祷神之疑(六疑)

问:祈求神灵保佑生子,或求功名富贵,不献上祭品,又如何能表达自己对神灵的敬意呢?

答:天地神明,好生恶杀,你屠宰畜类的子息以求得子,减损畜类寿命以求长寿,牺牲畜类以求名利,不但天理难容,自己良心也应有所不忍。这样做,不但得不到你所求的,还可能适得其反。命中本来有子,说不定反因杀生而绝了后,本可长寿,反因杀生而短命,命中本来有名利,反因杀生而折了福。这还只是今生的报应,更可怕的是因杀生而堕三恶道,与今世结的这些仇家冤冤相报,那就没有出头之日了。因一时顺应世俗人情而将来遭此万劫难出的恶报,真正令人叹惜。

问:如果父母重病,求医问药都没有效果,不算卦求神,难道就眼看着父母病死吗?

答:如果是人寿已尽,老天也救不了,何况鬼神!你杀生祈祷鬼神,这不又增了业债了?如果亲情难舍,又不知是否还有救,可适当地用些蔬菜水果敬献神灵,不要听那些愚昧无知者的话而牺牲猪羊鸡犬的生命。

问:如果你家里本来是食素的,用素菜祭鬼神是可以的,但如果自己吃肉,用素菜祭鬼神就不恭敬了。

答:当喜鹊吞食一只老鼠腐烂的尸体时,凤凰是决不会与它争夺的。

问:享用血肉祭品的鬼神,将来会堕地狱,这是真的吗?

答:不但享用血肉祭品的鬼神将来会堕地狱,就是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福报享尽之后,也还要再受报的。昔日摩耶夫人问地藏菩萨,什么是无间地狱,菩萨回答说,不论男女,或龙或神,或天或鬼,都在此地狱中受报,因此称为无间地狱。(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神的福报尽了,根据业债轮回三恶道,这是理所当然的。

问:都是神,有的享用血食,有的不享用血食,这是为什么呢?

答:过去世为人正直,因此现世为神。虽然正直,但有的嗔心重,因此今世虽为神而嗜好血食。也有的是因过去世好布施,做善事,因此现世为神,但如果过去世没有接触佛法,不知道三宝,只修世间善法,那么就福多而慧少,必定堕入嗜血食一类。如果原来就深信因果,亲近佛法,并做佛事回向布施,那就慧多于福,也就一定不堕血食类了。

问:人的寿命长短,如果鬼神做不了主,祈祷就不会应验。但是世上有些生病的人,百药无效,一去问卜求神,病马上就好了,这就证明人的寿命长短掌握在鬼神手中。人们怎么不纷纷敬奉鬼神呢?

答:求鬼神而病愈,这就说明这个病是鬼神引起的。但病好之后享有的寿命,就不是鬼神所给予的了。如果人寿未尽,即使不求鬼神,病也会好;如果人寿已尽,就是求鬼神,病也好不了。病由鬼神而起,不过是那些嗜血食的邪鬼们见机而行,乘机赚些食物罢了。愚昧无知的人却因为一祭鬼神病就好了,便深信这是鬼神的功劳。见祈祷后不久病人死了,又说没有及早求神,以至病死。这种人,我相信他们将来会世世为畜生。《譬喻经》说,鬼神能知晓人的寿命长短及罪业福报,但鬼神并不能增长也不能减省人的寿命,不能主宰人的富贵贫贱,但却能令人作恶杀生。鬼神在人身体衰弱、精神萎顿时扰乱人,不过是为了赚取些血食祭祀罢了。

释孝亲祭祖之疑(六辨)

问:为祀神而杀生,现在知道是不可以的,但为奉养亲人而杀生,看不出有什么罪错。

答:这样做罪过更重。为儿女的,应该将善行归于父母,将过错归于自己。现在你不为自己杀生,单单为父母杀生,这就是将罪过归于父母了。譬如国家法律,自己不敢触犯,难道就可让父母去触犯?鬼神在享尽福报后还要堕入轮回,难道你父母的福就享不尽吗?如果父母不能持素,可供给他们三净肉,或者买熟食也行。如果一定要自己屠宰,就真是用鸩酒为双亲解渴了。

问:听了这番话,有人会生气地说,杀物奉养父母,天经地义,名正言顺,上天一定不会以杀生之罪加于孝养父母的人。至于被杀的畜生,谅它们也不可能以细小的怨恨而于未来世进行报复。

答:以你一个人的眼光看,应当奉养的不过是父母二人,若以天下人的眼光看,应当受奉养的人就多得数不清了。如果人人都为奉养父母而杀生,就会积骨如山,流血成海,难道这不是罪过?况且杀这样无量的众生,能保证其中就没有过去世的父母眷属吗?杀过去世的眷属奉养今世的父母,就已经是颠倒了;如果杀过去世的父母来供养今世的父母,不更是颠倒吗?如果说,为了奉养父母,上天一定会谅解,请问在这件事情上是单单体谅你一个人的感情,还是对世上所有因孝亲而杀生害命的人都予以谅解呢?看来只有糊里糊涂不去想它了。

问:祭祀去世的父母,是儿女的本份,父母在世时不吃素,今天以素食祭礼他们,就不随顺亲情了。

答:如果祖先要靠你的祭祀才饱,则一年之中,祭祖不过几次,其余三百五十天,不会饿吗?如果其余三百五十天并不饿,就说明祭祀祖先不过是尽子孙的一点心意罢了,尽心意并不一定要杀生造业。做儿女的。让父母一辈子操心劳累,生前不能尽孝,而死后又以这些虚名虚利,害父母欠下多生业债,这就真不配做儿女了,孝顺的儿女总是怀着一颗仁爱之心来奉养父母的,在父母过世之后,杀生害命,将众生血肉呈献于父母灵前,这就太缺乏仁爱之心了。

问:子孙设祭,祖先会不会来享用呢?

答:先人如果投生鬼道,子孙态度十分诚敬,就会来享用。如果祖先生了天道,在天上享受种种快乐,就不肯来了。如果祖先堕入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因正在受苦,也不能来。如果生在人道,另有亲眷,也不会来享用。子孙如果极为恭敬,自己会得到孝亲的福报。这是《中阿含经》所说的。

问:如果祭祀时祖先不来,是否有别的神灵来享用呢?

答:《长阿含经》说,一切人所居住的房舍都有鬼神,没有哪里是空的。《优婆塞戒经》说,如果祭祀的地点靠近树林,树神会来受祭,如靠近江河泉井,江河泉井的神灵会来受祭。

问:历史上梁武帝萧衍信佛,祭祀时,用麦面做成牛羊猪的形状作为祭品,这大概是中国人以非血食祭祀的开始。后来梁武帝亡国,就是他祭祀祈祷缺乏诚敬的结果。

答:梁武帝曾杀皇亲国戚,水淹寿阳城,这都是他的不仁道处。但以麦面作为祭品,就开了好的风气,至今祭祀祖先的人还从中受益。如果没有这个办法,又不知道要牺牲多少生命,耗费多少财物了。武帝因一念慈悲,于无形之中,令天下人消除无数杀业,这功劳不可谓不大。至于武帝后来亡国,这是国运如此。如果说是不用血食的缘故,那么陈与隋都是用牛猪羊来祭祀的,为什么国家亡得那么快呢!可见国家安危并不寄托在祭祀用的牺牲品上。

按:梁武帝即位后,断酒禁肉,节俭爱民,即使在暗室中也衣冠整齐,夏天不敢赤膊,执行死刑的那一年必定先斋戒一个月,为判死刑的犯人流泪。不兴兵打仗,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天下为公,从晋至隋这段时期中少有的小康社会。武帝治国四十九年,享寿八十六岁,当时还没有哪位国君能比得上他。他的子孙在唐代为官,有八人当了宰相。写史书的人因他信奉佛法而有意加以贬低,使他的功劳及长处不为世人所知,这真是太缺乏公正心了。

释古圣教杀之疑(六辨)

问:伏羲氏教人织网,捕鱼打猎,那么伏羲做得不对吗?

答:捕鱼网鸟,村夫童子都会,何必伏羲来教呢?大概洪荒之世,鸟兽繁殖,不加以提防,人将无法生存。伏羲教民防御,或未可知。否则,或者捕鱼之事,兴于伏羲之世,也未可知。如果说他教人杀生,那么渔舟无赖,都是伏羲功臣。而解网放生,反开罪不浅了。

尸子说: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人以猎。

又作宓羲、包羲、庖牺、伏戏、牺皇、皇羲,中国传说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

尸佼,战国时晋国人,为秦相商鞅的宾客,鞅被杀,佼逃入蜀,著《尸子》,共二十卷,六万余字。

问:伏羲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但西伯养老,定母鸡母猪之数,又为什么呢?

答:古圣的政治,有的应当继承,有的应当革除。例如,结绳变书契,巢窟变宫室,正是人们希望改变的。从前以后辈为尸,使父兄叩拜倒下,何等颠倒?今只设虚位,何等相安?那么就知道不养鸡猪,是善于体会文王的心意。何况五鸡二猪的说法,不过是说岐周丰衣足食罢了。“笾豆之事,则有司存。”圣人难道还会去关心鸡猪的数目吗?文王“罔攸兼於庶言庶狱庶慎”,难道连鸟兽交配繁殖,也一定要去核准数目吗?动物多少不等,是常情,又哪能截然分为五、二呢?以理推断,一定没有这样的事。不然,文王的恩泽施及死人,死人已无知觉,无知觉恩泽尚且施及,有知觉的反要杀害,那么他的见识比小孩都不如了。故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商末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也称伯昌。曾被商纣囚禁于羑(yǒu)里(河南汤阴北),统治期间,国势强盛,调解虞与芮(ruì锐)两国纠纷,使两国归附。建立丰邑,定为国都。在位五十年。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以臣下或晚辈充任。后世改为神主、画像。《孟子》:“弟为尸则谁敬?”

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礼仪中的具体小事,有主管官吏去布置”,“笾豆”,指祭祀。

《尚书·立政》:“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亦惟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文王能够度知三宅的思想,就能设立这些官员,凭借这些官员能为老百姓大建功德。文王不兼管各种教令。各种狱讼案件各种敕戒的事,只由主管官员和牧民的人指示用否;对于各种狱讼案件和各种敕戒的事,他不敢过问这些。到了武王即帝位,完成了文王的事业后,不敢丢弃文王的善德,考虑顺从文王宽容的德行,因此,文王和武王共同接受了这伟大的王业。)

出自《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完全相信《书》,不如无《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不过取两三片竹简罢了。仁者无敌。以周武王这样极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极无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木杵都能漂流起来了呢?”文中所说的书是具体指《尚书》,后人引申为不要过于相信书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孟子在这里只是就《尚书》展开议论,所阐扬的是非暴力主义精神,当然是非常正确的。

问:孔子戒杀,不过“不纲不射宿”罢了,未曾废除钓和射,现在一并戒除,难道仲尼不足效法吗?

答:你知道孔子“钓”和“射”的深层意思吗?作“钓”的样子就是引导大家不要大肆捕鱼;作“射”的样子就是引导大家不要大肆打猎。后人说因养与祭而杀生,也太小看圣人了!试问,后世之所以尊敬夫子,是因为他擅长于钓弋吗?还是因为他的道德无以复加呢?若尊重他钓弋,则渔夫猎人,超过孔子的很多。若因他的道德高尚,请问您的道德已能赶上孔子吗?如果道德赶不上孔子,先以钓弋效法孔子,这就好像学颜子,只学他短命,学曾晢,只学他嗜羊枣。戴上头巾摹仿郭氏,改名换姓摹仿蔺氏,仍旧不是郭蔺。学习柳下惠的思想,才可以作鲁国的大丈夫。

《论语·述而第七》:“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用竹竿钓鱼,不用大绳做网上纲来横断水流拦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归巢歇宿的鸟。)

颜子(公元前521—490),名回,字子渊,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以德著称,后世称为复圣。

曾晢(xī),春秋鲁国南武城人,名蒧(diǎn),曾参之父,孔子弟子。

鲁国的贤者。《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孔子说:“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毫无责任感的人吧,他明明知道柳下惠贤能,却不给他职位。)

问:君子以人为贵,以畜为贱,以贵杀贱,理所当然,等而视之,是否太迂腐了?

答:圣贤大道都说,天地万物,与我本为一体。例如,人的手足,虽分贵贱,但不可以手断足。若只以眼前高下为贵,那么灶间奴婢,也知诃骂畜生,何待君子说贵说贱?

问:天地万物,与我本为一体,在什么地方说过呢?

答:没有看过子思的言论吗?子思说尽其性,则能尽人性,尽人性则能尽物性。细细体玩几个“则”字,道理自晓。不然,致中何以天地位,致和何以万物育呢?

子思(前483?—前402),孔子之孙,子鲤之子,名伋,曾为鲁缪公师,忧孔门法失传而作《中庸》。

补充:《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最高峰,天地便各安居其位,万物也依其本性而生长了。)中和就是平等心,有了这种平等心,众生就无差别,天人也就合一了。“尽其性”,就是生起了平等心,平等心生起来了,人的本性就出来了,人的本性出来了,物性就出来了,万物皆备于我,我在万物之中,万物即是一体,这就是如来境界了。古人说:参到山穷水尽处,山河大地是如来。

释仁民爱物之疑(五辨)

问:君子亲亲仁民,仁民爱物,实施起来有一定次序,提倡戒杀放生,不是先从最后做起吗?

答:孟子所言,是亲疏次序,不是先后次序。如果一定要按照此次序去做,那么从小失去父母,而利济苍生,未入仕途,而放生修善的人,反而得罪于您的父亲了!孟子哪里会有这样呆板的言论呢?又何况亲、仁、爱,意义本来是一样的,不宜分之为三。有子以孝弟为仁之本,这就是亲与仁不可分了。孟子说以羊换牛是为仁术,这是仁与爱不可分了。孔子说断树杀兽非孝,是亲与爱又不可分矣。譬如头与腿,虽有高下之分,但它们血脉贯通,相依为命,难道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吗?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对于禽兽草木万物,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它,却不亲爱它。君子由亲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惜万物。)

有子,鲁国人,名若,孔子弟子。《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但总喜欢触犯上级,这是不多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总是反叛作乱,这是没有的。君子致力于根本的工作,根本树立了,人生的大道理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孟子·梁惠王》:“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问:仁者爱人,爱物不是小仁吗?

答:真正实行仁政,必然先劝人爱物。您以满足百姓口腹为爱人,这是小仁小爱;我以爱心遍及一切生命为爱人,这是大仁大爱。

问:儒门戒杀,不过说到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佛教必定要一虫不伤,与墨子兼爱还有什么差别呢?

答:墨子在世时,何曾讲过戒杀之说?考证古书,都没有发现。何况他的学术错谬的地方,在薄亲,不在兼爱。若认为兼爱不对,则孔子说泛爱众,孟子说仁者无不爱,那么请问“泛”与“无不”异于“兼”吗?至于摩顶放踵之说,是好仁不好学所致。与从井救人,道理相同。自己虽死却无补于救人,其结果反而会归咎于仁。孟子看到了其中的流弊,所以予以斥责。这些话不可向无智慧人说。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间),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久居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说,力主“兼相爱,交相利”。其本人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生活的抗议。他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还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企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说服当时的王公大人,以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基本材料。

《论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年轻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人诚实,博爱大众,亲近仁者。此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学习文艺了。”)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sī)、小功之察;放饭流歠(chuò),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智者没有不知道的事,但总是以当前的重要工作为急迫。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自己的亲人和贤者。尧舜的智慧不可能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急于先办理首要事务。尧舜的仁德不能普遍地爱一切人,因为他急于先爱自己的亲人和贤者。如果不能实行三年的丧礼,却仔细讲求缌麻三月、小功五月的丧礼;在尊长面前用餐,大口吃饭,大口喝汤,粗鲁无礼,却讲究不用牙齿啃断干肉,这就叫作不识大体。)

从头顶到脚跟都摩伤。《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子为推行兼爱,损伤身体,亦所不顾。)

《论语》: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据朱熹《四书集注》“井有仁焉”中的“仁”当作“人”解释,那么这段话就可译为:宰我问孔子说:“有仁德的人,突然听人告诉他:‘有人落井了。’他就马上跳进井里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救人奋不顾身,但不能作无谓的牺牲,险入井中,同归于尽,于人于己都无好处。君子虽然可以被人欺骗,但也不应当如此愚蠢啊!”朱熹注:“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从之于井,则不复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所以仁者必须智勇双全,既要敢于救人,又要善于救人。

问:孟子说人疼爱自己兄长的孩子,与疼爱邻家的孩子,本来是有差别的,而佛氏有平等的说法,因此说佛家与墨家学说相近。

答:孟子这段话是从世情来说的,不是从道的本质来说的。没有看过孔子的言论吗?孔子说大道实行,天下为公。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现在大道已经渐渐隐没,天下划分成为一个个小家庭,各以自己的亲人为亲,各以自己的儿子为子。孔子又说,大道实行,我没有看到,但有志去实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孟子所微言抨击的,正是孔子所概叹仰慕的,所立志向要实现的。把孔子的言论进一步发挥,那么就如上天无私地覆盖大地,土地无私地容纳万物,日月无私地照耀一切。把孟子的言论进一步发挥,那么疼爱自己兄长的孩子,又不如疼爱自己的孩子了。因此,孔子一念,可扩充,而孟子一念,就不可扩充了。何况名教之所以被破坏,都是因为人人争名夺利,过于自私,并非需要担心此心太公。那么孔子所言,正是我儒救时良药,而孟子所言,不过以水济水罢了!论道者应当以孔子为正。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如下: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於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睨而不视。夫□也,非为人□,中心达於面目。盖归,反□□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译文:

墨家的信徒夷之借着徐辟(孟子弟子)的关系要求拜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接见,不过我现在还在生病,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他不必来!”

过了一些时候,他又要求来见孟子。孟子说:“现在可以相见了。不过,不说直话,真理就表现不出来,我姑且说说直话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办理丧葬,以薄葬为合理,夷子也想用薄葬来改革天下风尚,难道认为不薄葬就是不尊贵吗?但是他们埋葬自己的父母却相当丰厚,那便是拿他所轻贱所否定的事情来对待父母了。”

徐子把这话告诉了夷子。

夷子说:“儒家的学说认为,古代的君王爱护百姓好像爱护婴儿一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并没有亲疏厚薄的区别,只是实行起来从父母亲开始。(那么,墨家的兼爱之说很有道理,而我的厚葬父母,也有着解说了。)

徐子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夷子真以为人们爱他的侄儿,和爱他邻人的婴儿是一样的吗?夷子不过抓住了这一点:婴儿在地上爬行,快要跌到井里去了,这自然不是婴儿自己的罪过。(这时候,不管是谁家的孩子,无论谁看见了,都会去救的。夷子以为这就是爱无等次,其实,这是人的恻隐之心。)况且天生万物,只有一个根源,(就人来说,只有父母,所以儒家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夷子却说有两个根源,(因此认为我的父母和人家的父母,没有分别,主张爱无等次,)道理就在这里。大概上古曾经有不埋葬父母的人,父母死了,抬了他抛弃在山沟中。过了一些时候,经过那里,狐狸在咬吃着他,苍蝇蚊子在咀吮着他,那个人额头上不禁流着悔恨的汗,斜着眼睛望望,不敢正视。这种流汗,不是流给别人看的,实是由于内心悔恨而表达在面貌上的,大概他回家也去取了锄头畚箕把尸体埋葬了。埋葬尸体诚然是对的,那么,孝子仁人埋葬他的父母,也一定有他的道理了。”

徐子把这话告诉了夷子。夷子茫然地停了一会,说道:“我懂得了。”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说:大道推行的时候,夏商周三代的盛况,我没有看到,但我有志去实现。大道实行,天下为公。选拔贤才,荐举能人,互相信任,和睦共处。因此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亲人为亲,而是以自己之亲推及别人之亲;人们不单单是以自己的儿子为子,而是以自己之子推及别人之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的人,都有所养。男婚女嫁,各得其所。人们都不会随意把财物丢弃在地上,也不会私藏而独自享受。竭尽自己的全力办事,并不是为自己。因此人们不用锁门想法防备别人,从来不会有盗贼出现。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社会,就是大同世界。)

问:夷子并没有反对孟子的说法啊?

答:燕雀怎能与鸿鹄相比?疼爱邻居的孩子像兄长的孩子,是孟子的反问。认为是夷子所做的实事,就错误了。

释因果差别之疑(七辨)

问:护生救生的人得长寿,杀生的人命短,这是定理,但为什么有的人护生戒杀却命短,杀生的人反而命长呢?

答:一个人为善或为恶,是一定有报应的,但报有迟早,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这一辈子所做的善事、恶事,有今生就受报的,也有下一世再受报的,还有多生多劫之后受报的。护生戒杀的人短命,这是过去世的业债所决定的,如果他不护生,命一定更短。残忍好杀的人长寿,这是他过去世做了好事的善报,如果今生不是这般好杀,命还会更长。

问:某人也曾戒杀放生,诵经持咒,但不见有福报,这是为什么?

答:果报有迟早,要看条件是否成熟。条件还没有成熟就求马上有报,就好像刚下了稻种就要收获庄稼,当然不可能。何况是非官司、水火、盗贼、疾病这些人们经常遭遇的祸患,某某人今天统统没有遇到,这就有福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他戒杀放生、诵经持咒而在冥冥中获得的福佑呢!

问:只有今世作恶今世受报,人才知道畏惧,如果今世作恶后世才报,人们就以为渺茫不可信了。上天为什么不让作恶的人马上受报呢?

答:报应的或迟或早,这是自身业力决定的。善人虽今生为善,但过去世作恶所结的果今生已经成熟了,那就只能先受恶报;恶人虽今生为恶,但过去世所作善行之果今生已经成熟,也就会先受善报。这就好比果园里先种桃后栽李,桃已成林,李不过盈尺,虽精心浇灌,也一定先结桃后结李。所以一定要现世报应才肯信因果,这是太愚蠢了。

问:某人未修福时一切顺利,行善之后反而事事不如意,这是因为过去世作恶的业报碰巧现前吗?

答:如果不是过去世作业的恶报碰巧现前,就是过去为恶,应受重报,因为他现在行善,所以转重报而为轻报。正像判了死刑的囚犯,要到秋冬才执行,刑期虽没有到,但因有得力的贵人相助,改判几十棍棒,执行之后便获释放。

问:布施的人将来一定富贵,吝啬贪心的人将来一定贫穷,这是当然之理。但今天乐善好施之人大多贫穷,豪富又多半吝啬,这是为什么呢?

答:人处逆境则勤于思考,思考就能增长善心。人处顺境则快乐,快乐多了,自然就忘了善。忘了善就会起恶心,这是自然之理。何况轮回之事,互为因果,贫苦而吝啬,后世更贫苦,有钱而好施舍,后世更有钱,这样贫富就更为悬殊了。《业报差别经》说,如有人经常布施,但布施之后又后悔,来生先富后贫,如有人劝人布施,但布施之后心中欢喜,来生先贫后富。有人过去虽曾布施,但未遇福田,所施不如法,因此果报微小,随得随尽,但由于有布施的习惯,虽处贫穷仍好布施。有人吝啬,但遇善知识开导,偶然布施一次,因布施得法,种了福田,因此来生富有,但因为并没有布施的习惯,虽然富有却很吝啬。

问:杀生的人,使畜类不能保存其子,应得到绝后的果报,渔民杀业最重,为什么偏偏子女多呢?

答:世间人的子女,有因福报而来,也有因孽报而来的。渔民为自己的衣食而广造杀业,因业力所感,就有恶眷属来讨债。吃他的,穿他的,使他昼夜辛劳而入不敷出。子女越多,负担越重。你不见猪狗羊这些畜生,一胎就生一窝,而天仙则永不生育,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其中的道理。

问:人生在世,应学古圣先贤,上效忠于国家,下造福于百姓,这样自然能得到富贵。至于因果报应之说,与世道人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因果的道理就是圣贤之道。儒书上说,“作善降祥,作恶降殃”,为善为恶是因,降福降祸是果。《易经》说:“吉凶消长”。佛经中说因果。其实讲的是一回事,道理一样,说法不同。未法时代,人心败坏,为非作歹,目无法纪,不顾廉耻,但夜深人静时能息下心来想一想,心中不安,因此不敢再继续为恶的,都是相信点因果,怕来生受报的人。如果说人死如灯灭,为善为恶没有果报,世人就无所顾忌,以为圣人贤人自讨苦吃,而违法乱纪无恶不作的则自以为得计,那么天下人都将效法恶人了。现在的人谈圣谈贤,总以不讲因果为高明独到,这种人与圣贤之道相距不知几千万里了!历史上晋永嘉四年,天竺国佛图澄来到洛阳,见石勒性格残忍喜好杀人,便想感化他。石勒问佛法有什么灵验,佛图澄知石勒不明佛理,只能先以神通令他信服,于是取一钵净水,焚香念咒,钵中长出一朵青莲花,使石勒敬服不已。以后每当石勒要杀人,佛图澄便对他讲因果报应,从刀下救人无数(出晋书)。又有南宋周颙(yónɡ),见明帝杀人用刑非常残忍,又不敢当面劝阻,于是读诵经中因果故事,明帝听了因害怕果报而有所改悔(出南史)。因果学说就具有这种威慑力量,不用奖赏就能劝化世人,不用惩罚就能使人畏惧。因为相信因果,渐渐走上正道,却还不知因果学说出自何处,不知道这正是佛祖对世人的教诲。

释恶道有无之疑(四辨)

问:人为万物之灵,却常常恩怨颠倒,畜生愚昧,反而恩怨分明,这是为什么呢?

答:报恩报怨,有想得到的,也有想不到的。知恩知怨而报,这是想得到的。不知有恩,但过去世与自己有善缘,今生见了自然觉得欢喜,与他不会生怨隙。而过去世与自己有恶缘的,今生遇到会自然生起怨怒不满。这都是料想不到的。所造杀业的果报有迟有早,一旦业缘成熟,不论天仙人鬼,谁也逃脱不了。假使到了来生,造杀的为人,被杀的为畜生,就有蛇伤狗咬虎吞等事。如果造杀的为人,所杀的为鬼,就有瘟疫、僵尸、意外之伤等事。如果造杀的生为人,被杀的生为神,就有灾殃、疾病、暴死等发生。如果造杀的生为良民,被杀的成为官吏,就有牢狱、冤案在死等事发生。造杀者生为士兵,被杀者为将军,就有刀伤阵亡等事。如果造杀者生天界,被杀者生为修罗或造杀者生为修罗而被杀者生天界,就有地动山摇海陆战争。世人一遇患难就怨天尤人,而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问:地狱之说,不过是劝人向善,哪里就真的有呢?

答:阳世间既然有牢狱,阴间为什么就没有?佛虽劝人为善,但绝不撒谎骗人。王龙舒说,世人撒谎,大概不为图利就为避害,佛陀将玉帝之位视为敝屣,金玉等宝贝看成瓦砾,又图什么利呢?佛陀将刀剑切割身体看成割划虚空,猛火烧身看成烈焰影子,又避什么害呢?佛陀不撒谎,也用不着撒谎。世尊于无量劫前,曾于我们这个世界做忉利天王,名善日月光,这个世界名珊瑚池,全世界的人都好杀。世尊就变化为一个夜叉向人讨吃的,世人惊问吃什么,回答说吃好杀生的人。于是他次次于杀生的场所取佛力变化的人来吞吃,人们十分恐怖,纷纷戒杀。佛说,我这么做教化了无数人,但还是因为撒谎骗人而受到报应。(见《大悲莲华经》)由此看来,佛哪会乱说地狱的事呢!

敝屣(bì xǐ):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问:如果说有地狱,那么世间乞丐饥肠辘辘,衣不蔽体,就是饿鬼,囚犯枷锁在身就是陷于地狱,畜生被宰割,便是上刀山剑树,畜生被煎熬,便是入锅汤炉炭,哪里真有地狱、饿鬼、刀山、剑树、锅汤、炉炭呢!

答:这种说法似是而非。说人世就有地狱,这是对的。但如果说舍此之外别无地狱,那就错了。譬如愚昧下流之人被喻为畜生,难道说这人就是畜生,此外就没有戴角披毛的畜生吗?昔日司马温作解禅偈,以君子坦荡荡为天堂,小人常寂寂为地狱,莲池大师嘲笑这种说法,认为它错在破坏了因果。如果你所讲的是对的,那佛教经典不就都是骗人之谈吗!

问:地狱虽有,但儒书上没有记载,因此读书人不应经常宣讲地狱。

答:与其避而不谈,不如在行为上避免种地狱恶报之因,这就真正获得避开地狱的正道了。这样,劝人不谈地狱,也是可以的。否则闭口不谈,于人于己有什么益处呢?

释持斋断肉之疑(八辨)

问:杀生害命,罪过很大,但食肉应该是无罪的。经中说,吃肉一定得恶报,那阴间的法规就太苛刻了。

答:并非只有阴间法苛刻,世间法也同样苛刻。如果以盗窃比喻杀生,窝赃比喻食肉,窝赃与盗窃有多少差别呢?世尊对大慧菩萨说,有无数的理由不应吃肉。一切众生在六道中轮回,互为眷属,将众生作亲人想,不应吃肉。肉食腥臭肮脏,吃肉的人天神厌弃,因此缘故不应吃肉。吃肉的人口中浊臭,常做恶梦,因此缘故不应吃肉。吃肉的人气味浓,在山林中虎狼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因此缘故不应吃肉。(详见《楞伽经》)

问:衣食等生活享用都是前世注定的,福多享用就多。持斋的人是自己福薄。

答:吃肉是你的禄,不吃肉是你的福。戒杀持素正是因为福厚。如果说只要能入口就是有福,那么鸡吞蜈蚣,鹊啄蚯蚓,人就反而不如鸡和鹊有福了。

问:相信这些话,必定要持斋才可以。试问,孔子持斋吗?

答:持斋。《书》说,斋戒必定改变饮食,这是孔子非常谨慎的事。《礼》说,致斋于内,散斋于外。班班可考。必定要斋戒,然后才可以与神明感应,那么食肉是昏浊之法就可知了。今人事事不如孔子,却不持长斋,一定想要从孔子那里去找借口,是不是要以食肉为入圣之门呢?

《论语》说:“斋必变食,居必迁坐。”’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

问:有学识明道理的人处世,应有大目标,干大事业,如果拘泥于不饮酒不吃肉,与愚夫蠢妇就没有差别了。

答:愚夫蠢妇中能持斋的十人里难得有一、两个,吃肉的却遍地皆是。难道只有持斋的人愚昧,吃肉的人就不愚昧吗?请问从古至今那些大好大恶的人有持斋的吗?没有。又请问,刽子手和屠夫以及流氓无赖有持斋的吗?也没有。由此可知持斋的是什么人了。

问:持斋的好处,我已经知道了。但营养不良,身体憔悴,怎么办?

答:真身为重,假身为轻。

问:五种辛菜是土里长出来的,为什么也要戒呢?

答:因为它们有辛臭,能障碍修行。人吃了五辛,天神唯恐避之不及。五种辛菜熟吃助长淫欲,生吃易生恼怒。此外,邪魔饿鬼闻到气味夜间舔人的嘴唇。

问:有人说我虽不持斋,但胜于持斋而破的人。有人说我虽持斋而破,但还是胜过不持的人。请问优劣如何?

答:譬如仕途当官,那些不持斋的人,就是未入仕途的人。持斋又破了的,就是已经走入仕途但又被罢免的人。暂持而破,如才入朝为官,马上就遭放逐。久持而破,如先前大权在握,忽然赋闲归田。

问:我很想持斋,但面前摆着美味佳肴,总忍不住要吃,怎么办?

答:作五种不净观,就能持斋了。第一,观种子不净,肉食都是畜生的精血变来的。第二,观所食不净,猪羊所吃的无非糟糠粪秽。第三,观住处不净,圈内栏内粪便堆积。第四,观腹中不净,腹中腥臭,屎尿充塞。第五,观死后不净,腐烂时与死人没有什么不同。

释佛理难信之疑(五辨)

问:您论述戒杀之道,动不动就引用佛经,那么佛理似乎可信了。但楚王英最先奉沙门法,为何反而遇祸呢?

答:楚王遇祸,正因为不奉法的原故。人既然归心佛门,就当敬顺佛语。佛对为子的教以孝,为臣的教以忠。煌煌圣训,遍载大藏。楚王既敬佛法,反谋不轨之事,就是佛门的罪人了,怎能获得佛的保佑呢?不合正道的言论,君子尚且不说,何况天中天、圣中圣的佛陀,反因私党而背叛自己的法吗?浅陋的人借以谤佛,恰恰可以看出他的见识短浅。

华译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诸烦恼的意思,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问:楚王遇祸,已经听说了。但梁武帝奉佛,最后饿死台城,为什么呢?

答:饿死台城是迂儒的说法。考证史籍,侯景攻陷台城,见武帝在太极东宫,神色不变,侯景不敢仰视,退告王僧贵,说有天威难犯,不敢再见。后来武帝每有所求,多不如意,饮食也被侯景所裁减,王纶奉上鸡蛋数百枚,武帝口苦求蜜,不得,很生气地说:“荷荷!”就去世了。帝说口苦,则非饥饿可知,帝要吃蜜,则非疗饥可知,饮食仅说裁节,则非全无可知。帝王之家,虽残羹余粒,也足以供数人之饱。哪能像灶间奴婢,一旦裁节就饿肚子呢?鸡蛋至数百枚,其他食物也必定于此相称。哪有数百枚鸡蛋在旁,可称为饿死呢?唉!天下古今须眉丈夫,自以为是的很多。但是,只此一段史文,却以道听途说代替自己的眼睛,不去看看原文,何况其他深经奥义的大藏呢?

怒恨声。《南史》梁武帝纪太清三年:“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

问:后来的史论,都说武帝舍身,连带他的天下也一并舍,我认为不可取?

答:古往今来,不管圣愚,从未有不舍身的人。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后人虽笑武帝舍身,不知自己的身体,也早已舍了。只如自己今日健在,就以武帝舍身为非,不知将来自己也必有一天舍身于六道。毁谤佛者,舍身于地狱道;毁谤法者,舍身于饿鬼道;毁谤僧者,舍身于旁生道。此时,恐怕要想舍身于同泰寺已经不可能了。

按:旧鉴、僧史、金汤编等书,都记载大通元年,雄伟的同泰寺建成,帝入寺,舍身三日,群臣都布施财帛赎回。中大通元年,帝再入同泰寺,讲《涅槃经》题,并非再舍身。世传三次舍身,错了。又加“为奴”二字,又说群臣用金帛赎出,未免夸张过分,矫揉造作,蓄意诋毁。可叹啊!孔子之世,作史的人已无直笔,怎能希望末世史官,不随俗为毁誉呢?

问:梁武帝饿死的错谬,已经清楚。但诸佛菩萨,救苦寻声。武帝如此舍身奉佛,为何不救呢?

答:舍在于心,不在于身。武帝身虽舍,但心未舍。若一心出世,则弃天下如敝屣。为何还在垂暮之年,招纳侯景,企图夺取中原?如此看来,就知道三日舍身,未免求福之念,并非一心出世。尽管如此,可他写经造寺,种种功德,已不可磨灭。所以虽遇叛逆,还能以高寿辞世,不可以说不是福力所致。春秋时,最恨孔子的,莫如盗跖(zhí)、桓魋(huán tuí)。但他二人,一个寿终正寝,一个做了司马。敬信孔子的,莫若颜渊、冉伯牛、子路,但此三人,或短命、恶疾,或遇难、菹醢(zū hǎi),这又怎么说呢?定业难转,佛典中已经说得很详细。台城之变,无容置疑。

志公禅师将要辞世,到内殿告别武帝。帝大惊,就问今后国运长短。禅师不答,只指着他的喉和颈暗示,实际就是指侯景。帝不悟,又问。禅师说:“老僧塔坏,则陛下天下也坏。”禅师圆寂,帝在钟山建塔。工程已经完毕,帝忽然想到:“木塔怎能长久呢?”命令重建,改以石头,希望久远不坏。拆塔未完,侯景的兵已经打进来了。(见《护法论》、《金汤编》及旧通鉴)命数所定,难以逃脱。

敝屣(bì xǐ):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古代刑罚,将人剁成肉酱。

问:我们读书人既然效法孔子,当以排斥异端为己任,您反而袒护,为什么呢?

答:您并未知道什么叫作异端。异端的大方向是与圣人背道而驰的。例如,恻隐为仁之端,无恻隐就是异端了;羞恶为义之端,无羞恶就是异端了。圣心无意必固我,有就是异端了。吾道一以贯之,不一贯,就是异端了。宋孝宗曰:“佛家五戒就是儒家五常。”仲尼之道,离我们很近啊!今人不加辨别,一听慈悲之说,出于佛氏,就一定要反对。而我儒之仁,就在此丧失了;一听盗淫之戒,出于佛氏,就一定要反对,而我儒之义,就在此消亡了;一听妄言之禁,出于佛氏,就一定要反对,而我儒之忠信,就在此而灭亡了。难道不是想要卫道反而害道吗?何况圣贤之道,大公无私,尧则允恭克让,舜则舍己从人,夏禹不矜不伐,文王望道未见,何曾互相排挤?孟子屏除批驳杨墨,出于万不得已。譬如大黄巴豆,良医偶然用它,不是天天必需之物。如果说孟子的功劳,全在屏除批驳杨墨,那么当年若无杨墨,孟子就没有功劳了,孟子也就不会流芳百世了。如此来看,孟氏薪火相传,孟氏家庙历代香火旺盛,永不衰落,不正是杨墨的福荫吗?宋儒比不上孟子,可他们愤愤之气,反而超过孟子。今人又比不上宋儒,今人愤愤之气,又超过宋儒。自今以后,不知还将怎样堕落下去?我为此而恐惧,不觉说到这里,了解我厌恶我,我又怎能计较呢!

《论语·子罕第九》:“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没有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论语·里仁第四》: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曾参啊!我的道有一根线贯串。”曾子说:“是!”孔子出来,别的学生就问曾子:“夫子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仁义礼智信。

《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查考往事,帝尧名叫放勋,他处理政务敬慎节俭,明察四方,善于治理天下,思虑通达,宽容温和,他确实对人恭敬,能够让贤,他的光辉普照四方,至于上下。)允:的确。恭:恭谨。克:能够。让:让贤。

《尚书·大禹谟》: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舜帝说:“是啊!如果真是这样,好的意见就不致被埋没,贤德的人也不会隐居在民间,万国都会太平。参考众人的意见,抛弃自己的错误部分,采纳别人的正确部分,不虐待鳏寡孤独没有依靠的人,不抛弃困苦贫穷的人,只有尧帝能够这样做。)舍己从人:抛弃自己的错误部分,采纳别人的正确部分。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舜帝说:“来吧,禹啊!洪水警告我们,你言行一致,完成了治水大业,这是你的贤能。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不自满、不浮夸,也是你的贤能。你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能,你不夸耀自己的功绩,因此,天下的人没有谁与你争功。我认为你有大德,赞美你的大功,帝王相继的次序应在你身上,你终当登上大君之位。现在人心动荡不安,道心幽昧难明,只有精诚专一,实实在在地实行中正之道。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百姓所爱戴的不是君王吗?君王所畏惧的不是百姓吗?百姓没有君王,还拥戴什么人?君王没有百姓,就没有谁来保卫国家。君王同百姓的关系这密切,你要谨慎啊!谨慎行使你的职守,恭敬地施行你希望做的事,如果天下的百姓困苦贫穷,你的禄位就会永远终结,至于口能赞扬善良言行,也能引起兵争,您很清楚,我就不再重复了。”)

即杨朱和墨翟。战国时期杨墨两派学说都很盛行,《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