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6年3月9日,由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从此,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类游戏——围棋,与世界上最新的科技——AI,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转眼四年多过去了,这四年间,人工智能给围棋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AI改变了职业棋手们的训练模式。现在职业棋手在探讨棋局时,AI的建议已经成为他们必不可少的参考及学习对象。几乎每一位棋手的身后都有一台装有围棋AI单机版的高性能电脑。比完赛后,两位对局者会各自掏出手机,让手机中的AI参与复盘。
其次,AI改变了职业围棋比赛的规则。以往职业比赛是有中午封盘暂停时间的,但现在为了防止棋手在独处时利用AI来作弊,已经实行几十年的中午封盘规则不得不被取消了。比如中国国内最重要的甲级联赛的规则已改为上午11点开始比赛,棋手们将从11点直接下到比赛结束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棋手的手机需要上交给裁判长。
另外,AI还削弱了围棋职业棋手的权威性。AI出现以后,即时胜率已经成为人们评判职业棋手着法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围棋爱好者们可以通过胜率来衡量职业棋手在比赛时的表现。而且,赛后发表棋评原本是职业棋手的特权,但AI让不少业余爱好者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棋评了。虽然这些棋评的内容主要以AI提供的胜率为主线,但起码人们已经有了一个评判对错的标准。
以上这些改变,既令人猝不及防,又令人忧虑重重。
令人猝不及防的是,谁能想到短短四年间,AI居然让围棋界产生了如此巨变。令人忧虑重重的是,当AlphaGo如少林寺扫地僧般横扫世界围棋顶尖高手时,职业棋手头上的神秘光环渐渐消失了。竞技围棋的魅力将何去何从?围棋对弈的意义又将如何诠释?围棋的文化是否需要重新定义?这些问题悬在围棋人的心中,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2017年3月,我创办了“耀宇围棋”公众号。很多人问我:“马上AI的胜率就可以成为判断对局者着法质量的标准了,到时候大家只看胜率即可,你写棋评还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AI的胜率只能作为一种数据上的支持和辅助,因为围棋是两个有血有肉的人在进行博弈。人类的围棋对弈,基于以下几个前提:
1. 对弈双方由利益最大化所驱动。
2. 对弈双方彼此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3.对弈双方的计算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对局者是在未知和非理性的状态之下对决的。
既然如此,那么决定棋局胜负的条件就绝不仅仅是两位对局者的技术。有多种因素决定和影响着职业棋手在对局中的决策,比如这位棋手的心胸格局、性格、风险偏好、阅读比赛的能力以及对手带给他的压力等等。
由于棋局的不确定性,对局者往往会在对局中感到迷茫。而这一点,越到重要大赛的时候,更会显现。受到体力、用时以及计算力的限制,在比赛进行到最后的关键处时,两位对局者可能都已经拼得筋疲力尽了。这时候胜负往往由我们所说的“运气”来左右。我们总会说“强者运强”,但是,我们进入对局者在当时实战的内心深处后会发现:能获得“好运”的棋手,都是那些能坚持到最后一刻而不轻言放弃的人。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他们能得到天命的眷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尽了人事。
所以,在围棋世界的白刃战中,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棋手,除了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外,还需要洞察人性,拥有面对未知的勇气和坦然。
我写棋评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分析职业顶尖棋手在棋盘上的着法,带领大家沿着他们的逻辑痕迹,一点点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这盘棋博弈的关键之处,并将以上这些肉眼无法看到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文字展现出来。
对于人类而言,围棋依旧是一门犯错的艺术,这使得围棋对弈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戏剧性。而这正是人们喜爱下围棋和观赏围棋的原因。当技艺与人性结合,当两位对局者的内心冲突左右着棋局的胜负时,围棋竞技的艺术才彰显出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和价值。
胡耀宇
2020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