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绍兴,春秋时为越国都城,有越州、古越、越郡别称,古代绍兴医家亦因之被称为越医。越医起自春秋,兴于唐宋,鼎盛明清,代代相传。有关越医的记述,早见诸史书、方志、各类文集笔记。《吴越春秋》卷十记载,越王勾践称,“士有疾病,不能随军从兵者,吾予其医药,给其糜粥,与之同食”。妇女分娩时,“令医守之”,以接生;并规定“壮者无娶老妻,老者无娶壮妇”,提倡优生优育。越城区亭山出土的唐代青瓷脉枕,是绍兴发现较早诊疗用具。自古以来,众多越医名扬一方,有张景岳、陈士铎、章楠、俞根初、王馥原、周岩、赵晴初、何廉臣、傅嬾园、邵兰荪、杨则民、裘吉生、胡宝书、曹炳章、王邈达、祝味菊、张若霞、杨则民、王慎轩、潘国贤、徐荣斋、金寿山等。许多越医成为御医,有宋徽宗时修订《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太医令裴宗元、陈师文,元末明初三朝御医、风雨免朝的戴思恭,明代编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马莳,开展对朝鲜医学交流第一人的傅懋光,有三代御医外科名家祁坤,三代御医脉学大家赵文魁,等等。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记载的107名人物中,越医有10位。
越医撰写医籍数量多、学术观点鲜明,是越医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明证。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民国名医精华,有13位著名医家21种著作入选,越医撰写的医籍占7种,包括何廉臣的《增订通俗伤寒论》《感症宝筏》《全国名医验案》《重订广温热论》,曹炳章的《辨舌指南》《增订伪药条辨》,祝味菊的《伤寒质难》,这是对越医医籍的肯定。越医医籍在《内经》、本草、方剂研究方面对中医发展颇有建树。在《内经》研究方面,明马莳所撰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是《素问》《灵枢》最早合注本。明张景岳编撰的《类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条目井然,易于寻览”。民国时期杨则民撰写的《内经之哲学的检讨》,提出“《内经》之最高理论维何?曰辩证法观察是也”,为中医界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内经》的第一人。在本草研究方面,明徐彦纯撰《本草发挥》四卷,论述药物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之属性,以及药物君、臣、佐、使、脏腑补泻应用。张景岳著《本草正》二卷,突出药物功用论述,结合临床实践予以发挥。清姚澜编《本草分经》,书中收录药物以经络为纲,药品为目,每纲分列补、和、攻、散、寒、热六项,以对同一纲不同功用药物详加区分。在方剂研究上,宋陈师文、裴宗元等人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进行校正、增订,改名《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王璆撰《是斋百一选方》,共选成方、单方一千余首。清王馥原撰《医方简义》,采集各家论方书,结合临证经验分类编撰;王子芗辑《经验奇方》,收方123首,所治病种多为常见病及急救。越医医籍许多还成为中医教科书、普及类读物,民国傅嬾园的《运气学讲义》《外科要旨讲义》,王慎轩的《新中国药物学》,杨则民的《内经讲义》《内科学讲义》,徐究仁的《医学通论讲义》,傅炳然的《药物学》,王治华的《药物学讲义》,邢钟翰的《种痘讲义》等成为教科书,何廉臣等人编撰的《绍兴医学会课艺》《绍兴县警察所考取医生试艺选刊》,张若霞的《食物治病新书》《中西合纂实验万病治疗法》,王景贤的《家庭实用良方》,曹炳章的《家庭卫生饮食常识》《痰症膏丸说明书》《鸦片瘾戒除法》等书,是中医普及读物。而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裘吉生《珍本医书集成》《三三医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邵兰荪等六种医案,则成为中医全书、丛书、医话、医案类医籍中代表作。
越医专科世家源渊人众,世代传承。钱氏女科,亦称石门槛女科,世居山阴石门槛(现越城区仓弄)。嘉庆《山阴县志》记载,“钱象垧,字承怀,以医名。钱氏自南宋以来,代有名家,至象垧而荟萃先世精蕴,声远播焉。”钱象垧为钱氏女科第十四代世医,迄今已廿二代。钱氏女科不但盛誉民间,且为南宋著名御用女科,高宗赵构在绍兴行宫暂留期间,后、妃、嫔染疾,每延钱氏女科诊治。钱氏女科有《大生秘旨》《胎产要诀》《钱氏产科验方》等书存世。明时,“钱氏产科之生化汤亦盛行,甚至妇人皆知,药肆备为通行官方,不必就医诊治,即向药肆购服矣”,钱氏生化汤可谓中国最早非处方药的滥觞。“三六九”伤科,原名下方寺(里)西房伤科,其鼻祖为稽幼域,原籍河南开封府,自宋始,相传数十代,历八百余年,仍有传承人,有《下方寺里西房方药集》在世。“三六九”伤科是浙江著名伤科,其名可谓家喻户晓。民谚称,“清明时节雨潇潇,路上行人跌一跤,借问伤科何处有,牧童遥指下方桥”。越医科目齐全,专科世家中有钱氏女科、嵊县竹氏女科,“三六九”伤科、顾氏伤科、新昌张氏伤科、诸暨枫桥陈氏伤科,徐氏儿科、骆氏儿科、汪氏儿科、螺丝桥疳科,寿明斋眼科、明明斋眼科、董氏眼科,菖蒲楼胡氏伤寒专科、湖塘傅氏伤寒专科、傅氏伤寒专科(傅再扬),王氏外科、丁氏外科,下放桥祝氏草科,等等。历史上,“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百姓特别信任传承有序的中医世家。
20世纪初,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知识界批评中医愚昧落后之声日渐高涨。以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傅嬾园、王慎轩为代表的越医,开展了大量传承发展中医活动。何廉臣在对西医与中医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中医则古胜于今,弊在守旧;西医则今胜于古,功在维新。”赵逸仙提出,“如欲维持医界也,第一宜中西并参,新编医学教科书;第二宜广筹经费,大则立医学堂,小则办医学补习班;第三宜要求政府考验,合格者给予出身,或为医官,或为教员,或准其悬牌营业,考不及格者,必须入堂补习,仍旧考取。似此整顿,则欲以医为业者,不得不振奋精神,力图进化,相驰骋于竞争剧烈之场”。绍兴医家还身体力行,通过办学、办报、整理医籍,传承发展中医。《中国医学通史》收录介绍的13家近代有影响的中医学校中,越医创办的占2家。1917年创办的浙江中医专门学校,首任校长为傅嬾园,至1937年停办,共招学生425人。1926年,王慎轩创办的苏州妇科医社,1934年改组为苏州国医学校,至抗战停办,培养学生千余名。一些绍籍名医还创办中医杂志,宣传中医。何廉臣、裘吉生等人发起,成立绍郡医药学研究社,创办《绍兴医药学报》,从1908年到1928年,前后延续20年,聘海中医名流章太炎、时逸人、恽铁樵、张汝伟、周小农、傅嬾园等人为名誉编辑,发表大量中西医学文章,尤其是中医学理和临证心得文章,发行遍及海内外。1923年,裘吉生在杭州创办《三三医报》。1934年,王慎轩在苏州创办《苏州国医杂志》。1935年,郭若定在北平创办《明日医药》。期间,何廉臣等人还进行大规模的医籍文献整理工作。何廉臣先后出版《医药丛书》《国医百家》,校订刊刻古医书110种,名曰《绍兴医药丛书》。1924年他征集全国名医经验医案,编纂成《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裘吉生搜集中医孤本、抄本、善本、珍本等医药书籍4000余种,出版《三三医书》99种、《珍本医书集成》99种。曹炳章搜集医书3500余种,1935年由上海大东书局编辑成《中国医学大成》。
这一时期,裘吉生等人还开始中西医汇通实践。1914年,裘吉生在绍兴创办裘氏医院,中西医兼有。1921年,裘氏迁杭后,筹建三三医院,设病床数十张,聘请中西医师十数人。1934年6月24日,杜同甲举办中西医联欢会,邀请绍兴城内的八位中西医名家,探讨中西医理论,并确定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为会日,经常进行。绍兴医家的这些工作,为中医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各级政府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1956年,根据卫生部“系统学习,全面接受,然后加以整理提高”的中医发展方针,全地区各大医院均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绍兴第一医院成立学习中医领导小组,由该院老中医讲授中医学基础、针灸等课程。同时,在住院病人中实行中医会诊,并采用西医检查、中医中药治疗或中西药结合治疗,使一些疑难病症得以治愈或好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各地贯彻毛泽东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指示精神,发掘中医资源,培训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骨干,许多乡村采用“三土”(土医、土药、土办法)“四自”(自采、自种、自制、自用中草药)方法,为群众防治疾病。1970年,绍兴县革委会卫生办公室在全县开展收集中草药防治疾病单方运动,收集单验方400余首,先后编辑出版《绍兴县中草药单方、验方汇编》两辑。1976年12月,绍兴境内第一所中医医院——绍兴县城关镇中医院(后改为绍兴市中医院)建立。至1983年,各县均成立中医院。各中医院在保持发扬中医中药传统优势的同时,多层次、多方位进行中西医结合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始,绍兴一些中医团体、中医名家加强对代表性越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的挖掘整理,1983年,绍兴市中医学会组织召开绍派伤寒专题学术研讨会。中医名家编著出版许多中医著述,有柴中元的《景岳新方辨》,陈天祥、施仁潮、蔡定芳主编的《张景岳医案集》,陈天祥等编的《景岳学说研究》(第一、二集),郑淳理、陆晓东、周明道编辑的《景岳新方歌括》,张松耕选按、韩承鹤评的《裘宗华、张思潜医案选编》,张松耕、董汉良、周明道校释的《竹氏女科问答》等。徐荣斋、陈天祥、柴中元等人还对绍派伤寒的源流、形成因素、学术思想、对仲景学说、温病学说的贡献及代表性医家的临床经验诸方面作了深入研究,撰写了《重订通俗伤寒论》《“绍派伤寒”略述》《“绍派伤寒”学术思想略窥》等著述,董汉良、方春阳、季明昌、陆晓东、沈钦荣、沈元良、叶新苗等也发表了相关论文。
进入21世纪,各级政府重视中医事业的发展,加大中医传承工作。2001年,绍兴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医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贯彻实施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绍兴市中医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的通知》,提出中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中医学术技术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具体目标任务,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2005年,全市有公立中医医院6所、民营中医专科医院1所、中医床位1950张,27所县以上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全部建立中医科、中药房;117所乡镇卫生院有106所开展中医药服务,其中95所设立中医科、中药房;1500家村卫生室中,有50%配备中药饮片,75%的乡村医生能运用中西医法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2006年6月,钱氏妇科、顾氏伤科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绍兴市启动越医经典再造工程,建立扶持越医发展专项基金,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所。同年,绍兴市成为全省首批“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各县(市)均创建成“浙江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2009年,全市启动中医“三名工程”(知名中医药专家、知名中医专科、中医名院)建设。4月,越医文化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月1日,绍兴市政府、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在绍兴主办全国首届越医文化论坛暨张景岳学说研讨会。
2010年,绍兴市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把弘扬越医文化工作融入新医改实践中去。在病人中倡导“治未病”理念,用越医专科世家的秘方妙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发挥中医治未病,简便廉验特色。同时,开展中医名院、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绍兴市中医院、诸暨市中医院被列入全省第一批中医名院建设项目,绍兴市中医院中医骨伤科被列入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绍兴市中医院的关节病、肝胆病、肾病,诸暨市中医院的肿瘤科、耳鼻咽喉科,上虞市中医院的骨伤科,嵊州市中医院的神经内科,新昌县中医院的推拿科等被列入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第二医院、上虞市人民医院、嵊州市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中医科被列入省级示范中医科建设项目。在创建过程中,各级积极发挥越医传承作用。绍兴市中医院是浙江省中医名院创建单位,其中医骨伤科是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医院结合越医中“三六九”伤科、顾氏伤科、陈氏伤科的特色专科优势,将传统中医正骨技术及文献研究作为学科的主攻方向之一,与科研结合,《顾氏伤科文献整理研究》《绍兴“三六九”伤科文献研究》《近代绍兴医家撰写的医籍研究》《压端牵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分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奖、绍兴市科技奖二、三等奖。一批优秀中医师被授予各级名中医称号:郑淳理、常青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郑淳理、范中明、黄孝明、李钧烈、常青、严仲庆为省级名中医,施大木、周礼萍为全国农村基层优秀名中医,余水园等10人为第一批省级基层名中医,王仁灿、毛水泉等人为绍兴市名中医,王连芳等数十人为市级青年名中医。
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越医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至2015年,越医文化、“三六九”伤科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钱氏妇科、顾氏伤科、车家弄马氏喉科、震元堂传统中医药文化、石门槛徐氏儿科、祝氏草科、新昌郑氏肝胆科中医药疗法、嵊州裘氏接骨伤膏制作技艺、傅氏绍派伤寒疗法、骆氏化脓灸等10项先后入选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医文化》(初集)和《越医千年》《张景岳俞根初医方书法》《越医薪传》《顾氏伤科经验与特色》《浙医薪传》《餐桌上的本草》等研究成果陆续出版,越医文化将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作者为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