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十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多元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我国台湾地区传统工艺发展的启示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手工艺产业历史研究”、山东省“泰山学者”艺术学岗位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赵屹 张传寿赵屹,女,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民艺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张传寿,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研究所讲师。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山东济南250014;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民艺研究所 山东济南250014)

内容摘要 我国台湾地区在传统工艺发展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现代社会要实现保护传统工艺的目的,不仅应注重对传统工艺资源的挖掘与抢救,保护好文化的根基与血脉,还需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理念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行业机构的有效引领作用,推动传统工艺产业转型文化创意产业,适当促进传统工艺转变固有存在形态,融入现代生活方式与审美诉求当中。

关键词 传统工艺资源保护 设计转化 文化创意产业

自2017年3月我国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三部委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呼吁全社会突破行业界域,立足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来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服务现代生活以来,社会各界皆进行了诸多有效探索与尝试。笔者认为开展传统工艺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机构与相关部门、传承人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艺术设计创新类企业、工艺行业组织、社会教育等层面的群策群力,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自己的路,还应该对当前海内外传统工艺振兴的成功案例进行借鉴和学习。《诗经·小雅·鹤鸣》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近年来曾多次考察过我国台湾地区的工艺产业发展情况,发现他们在传统工艺振兴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梳理学习他们在当代工艺发展的经验与做法,有利于我们拓展视野,加快推动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服务民生的步伐。

一、注重传统工艺资源的挖掘与发展本部分参见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传统艺术研讨会论文集(1987年):传承·交流·成长》,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1998年版。肖丰、陈晓娟:《民间美术与文化创意产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3—247页。陈夏生:《中国结的历史面貌》,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编:《当代中华艺术的多点透视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222页。

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看,传统工艺是传统民众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与创造。在当代社会加强传统工艺资源的保护与抢救工作是第一位的,因为传统工艺资源是手工艺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传统工艺资源具有时间性特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对传统工艺文化与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才能获得不断被开发与利用的可能性。由传统盘长结衍生而来的中国结的推广与传播就是挖掘发展传统工艺资源的成功案例。

(一)《ECHO》(《汉声》)是第一本报道“中国结”的杂志

中国结一词由《ECHO》(台湾《汉声》的英文名称)编辑部重新命名,它是对我国古代“结”和“绾”新的称呼。“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郑玄的《周易注》中就有“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记载。“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唐宋时期,“结”被大量地运用于服饰和器物装饰中。明清时期,“结”艺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在诸多日常生活用品上都能见到精美的花结装饰,其式样繁多、配色考究、名称巧妙令人赞叹。民国初期,由于战乱不断,加上国外文化大量涌入,“结”艺渐渐被人所淡忘。1976年,台湾英文汉声出版社社长姚孟嘉,连续寻访多位汇编中国传统绳结的老先生、老太太,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老技工王振楷,汇集整理出13种绳结样式,包括基本结及简易的变化结,详加图解说明,发表在英文《汉声》第6卷的第二、三期。这13种结,实际上已几乎包括当时中外应用的全部中国装饰结了。这本书的出版启发了一位有心人——台湾历史博物馆器物组编辑陈夏生学习编结的兴趣,自1976年开始,陈夏生开始从事绳结艺术研究与教学。

(二)“私立实践家专”是第一所将中国结列入教学课程的学校

1978年,“私立实践家专”(台湾实践大学前身)教务主任张清治,赴韩国做教学观摩考察时,发现中国传统的绳结工艺在韩国民间与学校盛行,回国后,随即正式在该校首开“中国装饰结”课程,聘请陈夏生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将中国结纳入教学课程,不仅加强了年轻人对中国结的理解和认识,也储备了中国结艺教学的丰富师资(后来从事中国结艺推广教学的教师均为该校学习中国结的优秀毕业生)。此外,台湾地区妇女兰艺社、狮子会、珠宝界、服装界等人士慕名纷纷邀请陈夏生传授、演讲或向陈夏生咨询中国结相关事宜,推动了中国结的社会传播。

(三)《中国结》丛书是一套传授中国结的工具书籍

陈夏生在教学之余,继续研究中国结艺。1981年她编写的《中国结》由英文汉声出版社出版,主要教授基本绳结编法和绳结源流。该书自问世至1986年已连续发行至第9版,深受人们的喜爱。1981年陈夏生受邀赴美展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中国结》英文版、德文版相继刊印发行。在《汉声》杂志社帮助下,1983年陈夏生的《中国结2》出版,该书主要汇集了古代雕刻与书画文物中古人应用绳结的方式和现代人适合采用绳结的方向,同时讲授一些复杂绳结的编法及原理。1997年《中国结3》出版,陈夏生用科学的方法将所有“中国结”归纳成四大系统,帮助人们更便捷地学会编结;将绳结所有的变化技巧与每种基本绳结可能有的变化清晰列出;还附带一些中国结延展变化的公式,方便读者了解编结过程。陈夏生的《中国结》系列丛书的出版,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带动了人们编织中国结的热潮。

(四)成立“中国结艺推广中心”

1982年,陈夏生幼弟成立艺术学科补习班,开设中国结等课程。同年,补习班又成立“中国结艺推广中心”,成为我国台湾地区民间第一家专业研究、教授中国结的机构。推广中心有师资3人,陈夏生担任艺术指导,负责协助规划中国结艺教学课程,评鉴学生结业作品。推广中心业务包括研究、教授编制中国结的技巧,不定期延聘美学相关学者演讲;协助学校及各类机关制订中国结艺课程规划,策划与筹办结艺展览活动,提供师资与代训;成立“元夏企业有限公司”,从世界各地搜集线材样品,由中心与多家丝线厂共同研发,生产适合编制中国结的质优价廉的线材;平价销售编结工具及其他编结材料;免费为台湾地区中小学美工教师提供学习中国结的机会;配合政府机构举办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协助政府有关单位拍摄中国结教学的影片;在台湾地区不定期举办大小展览;与日本、韩国编结人士举办东亚结艺展;等等。“中国结艺推广中心”的业务开展为中国结艺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广中心整理、规划出的一套系统教学课程,分初级、中级、高级、研究创作等层次,至今仍是培训编制中国结技术人才的范本;推广中心发行的《工艺家》杂志曾将中国结作为专刊,汇集、剖析当时台湾所有关于中国结的书籍,客观分析台湾中国结市场与发展潜力;介绍台湾各地可以购买中国结线材工具的商店及其特色,满足中国结学习者的需求。“中国结艺推广中心”鼎盛时期学员人数多达3000人,目前我国台湾地区所有从事中国结教学的教师,均直接或间接受教于“中国结艺推广中心”;国外的中国结教师也曾不断地来该中心进行再学习,采购国产原料与工具;有的国外留学生也曾在该推广中心学习中国结编织艺术。

(五)成功举办展览

陈夏生在开展中国结教学与研究之余,亦通过举办展览10余次进行中国结推广。1983年元旦,在台湾历史博物馆的鼎力支持下,陈夏生中国编结艺术展顺利开展。结艺作品主要为陈夏生师生与收藏家作品联展展品,分为4类,包括绳结的源流(展示中国古代文物上的绳结图片)、先民结艺(展示清代及民国初年绳结文物)、陈夏生作品(诠释绳结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全民参与(参展单位包括“中国国结艺推广中心”师生、英文汉声出版社编辑同仁、台湾地区妇女兰艺社社员、台北故宫博物院同仁、台湾地区外事主管部门中国结社团等)。整个中国结作品占据博物馆3个展室,展期18天。这次中国结展览取得巨大成功,不仅是因为主办方提供好档期、好展地和好的文化宣传,使展览规划有序、内容充实,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参观人潮络绎不绝,而且参观人士社会地位高,带动媒体竞相报道。媒体报道引起人们对绳结艺术的注意及学习热情,由此大大提升了中国结的艺术层次,中国结不再被认为只是女红手艺,而是可以在艺术馆展出的优秀传统艺术品。

(六)政府单位的参与和协助

中国结的挖掘推广成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1982年10月,我国台湾当局举办第一届“传统与创新”民间剧场活动,向“中国结艺推广中心”寄送函件,适时认同中国结及“中国结艺推广中心”的存在。1983年母亲节这一天,台北市举办了“儿女手中巧,报答慈母心”活动,相关单位委托陈夏生设计了一枚“母亲结”,希望所有做子女的人能亲手编一个“母亲结”送给自己的母亲佩戴,意义深远而温馨。这在当时带给喜欢编中国结者莫大的鼓舞。此外,中国结教学,被列入台湾公务员训练中心、台湾当局官员夫人开会期间的活动。自1992年开始,台北每年的民俗月艺术活动都要举办中国结技艺竞赛,参赛作品来自小学、中学及社会各界。台湾历史博物馆提供展览场地。这些活动都是台湾当局扶持中国结发展的举措。

(七)社会热心人士或团体的推广

为了扩大中国结的宣传,台湾著名影视艺人胡因梦、服装模特沈曼光等免费参与中国结艺的拍摄宣传,使中国结推广效果增色不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进行,民众对传统工艺的共同执念与天然情感使得中国结在中国大陆迅速传播,甚至发展成了规模不小的产业。许多市民自发开展中国结艺传播与学习,通过网络平台免费传播编结技艺视频,逢年过节以中国结为吉祥挂饰装点居家环境。以山东临沂郯城红花乡为代表的中国结艺生产企业,他们开发的结艺新花样已达上千种之多,为中国结的现代转型与民生传播贡献力量,满足民众装点现代生活的美好诉求。可以说,正是当初对中国传统编结技艺资源的系统整理与传播造就了今天中国结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流行。

二、发挥行业组织机构的引领作用

传统工艺要转型发展不仅需要管理部门,更需要平台,需要引领与扶持,看清如何转型前进的方向。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作为我国台湾地区文化管理相关部门的下辖机构,由20世纪50年代台湾地区南投县的工艺研究班发展而来,最初是根据台湾地区“以农业培养工业”的建设策略,推广台湾当地的工艺文化而创立的。后来鉴于台湾工艺品外销市场扩大,为弥补台湾工艺缺乏研究与创新,停留于代工生产状态的缺憾,1973年改制为“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承担起协助从业者改进工艺品质、提升产业产销能力的任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台湾手工业出口减缓,逐步调整业务内容,主要职责放在加强工艺文化研究、保存传统工艺技术、开展工艺教育、培育工艺人才以及举办工艺竞赛与展览等方面,致力于推动台湾工艺创意产业发展与工艺文化推广。它在管理服务、平台搭建、专业引领等方面取得一些经验。

(一)开展“台湾工艺之家”评选

“台湾工艺之家”评选于2004年发起,主要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旨在选拔优秀工艺人才,建立工艺发展机制,达到增强工艺家荣誉感,凝聚工艺家的社会责任与共识,带动民众认识台湾工艺创作环境,了解台湾工艺文化发展及脉络,让工艺更生活化,推动工艺国际交流,保证工艺绵延之目的。评选要求极为严格,从工艺家成就、作品特色(是否具备文化资产保存价值和创新性)、工艺创作环境、工艺之家是否具有带动社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潜力、工艺之家所在位置的交通便利性、周围环境整洁度及景观特色等方面全面考虑。在这里,评选的标准不单单只看工艺家的个人艺术成就,还要从带动区域文创产业、振兴工艺文化等视角进行考核,可见其工艺之家评选的全面性。目前台湾工艺之家历经5届评选,入选者达145位,涉及陶瓷、木器、玻璃、石工、金工、竹藤、漆器、纸、竹器、染织、综合、其他12大工艺类别。部分材料由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提供。《第五届台湾工艺之家荣耀授证 生活美学品质保证》,亚洲商讯:http://www.abcs.com.tw/newsDetail.asp?id=1244,2012-12-27。刘立文:《彰显工艺:彰化县台湾工艺之家联展开幕》,新浪网:http://easy.sina.com.tw/news/article_newsid-1936355.html,2015-08-24。

(二)启动“台湾工艺之家展陈空间改善暨服务品质提升计划”

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对入选“台湾工艺之家”的工艺大师,开展“台湾工艺之家展陈空间改善暨服务品质提升计划”,提升工艺之家的服务形象与品质,强化地方工艺的竞争力。该计划实施过程由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联合相关专业机构(如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城乡发展暨环境规划中心、墨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推动实施。对选定的“工艺之家”进行一一访谈拍照记录、展陈空间测量、空间状况分析、营运模式分析等基本资料收集后,经过专业制作团队的详细规划和设计,保证每个工艺家的展陈空间形成不同的特色;使每个工艺家的作品包装、文化宣传等产生新形象,让原本精湛的工艺品在优质空间和视觉设计的烘托下,展现出不同工艺家的独特风格与作品形象。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走进工艺之家——空间·设计与工艺的对话》,2009年。

(三)举办工艺人才育成班

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一方面独立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卓越工艺人才育成研习班,目的在于培养具备专业素养的工艺人才,为地方工艺传承发展提供“种子教师”。另一方面与地方文化中心、高校合作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实施工艺育成计划。例如,2013年台湾工艺研发中心联合台湾地区的地方高校举办的“一校一工艺”计划,就是以初中、高中师生为对象,培训期限为4个月,主要通过启发兴趣、在地观察、动手实作等方式进行参与,期望工艺的种子扎根校园,以发掘具备工艺潜质的学生。该计划以塑造台湾当地工艺为特色,分北、中、南、东四个片区,北区由台湾师范大学负责,以陶艺、玻璃、蓝染工艺展示台湾北部工艺文化;中区则是由亚洲大学统筹,以竹艺、漆艺、植物染等传统工艺展现台湾中部的工艺创意;南区由东方设计学院负责,以金工、木工、交趾陶等传统工艺展现台湾南部的工艺活力;东区由台东专科学校负责,以原住民工艺、石雕、木雕与刺绣为主,展现台湾东部的传统工艺之美。参见《亚洲大学 深植工艺种子》, http://www.chinatimes.com/cn/newspapers/20130630000112-260207,2013-06-30; 《台湾工艺中心在亚大举办“校园工艺列车”启动典礼》, http://www.asia.edu.tw/Main_pages/hot_news/news_13_06_20_5_simp.htm,2013-06-20。此外,“工艺新趣”计划则是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针对大专院校学生团队工艺创造而设立的。该计划2008年开始实施,旨在辅助大专院校学生团队激发工艺创意,鼓励原创,利用新生代探索生活工艺的新貌。截至2015年已辅助来自台湾地区25所大专院校的77组学生团队,研发创新工艺产品358件(组),在我国台湾地区新一代设计竞赛、红点设计竞赛、IF设计竞赛等国内外工艺竞赛中获得不错的成绩。参见《工艺中心主任许耿修 擦亮MIT招牌》, http://ctee.com.tw/News/View.aspx? newsid=28138&cat=2,2015-07-09;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工艺新趣——2009年轻人才投入工艺研发设计专辑》,2010年。

(四)实施社区工艺扶植计划

台湾工艺研发中心定期开展社区工艺扶植计划,传递保存传统工艺文化资产的正确理念,提高社区居民的工艺学习兴趣和工艺审美意识,对促进营造社区的凝聚力,推动社区工艺产业发展也可发挥一定作用。黄世辉、高宜淓、刘秋雪等:《透过工艺推动社区营造之研究》,王本壮等:《落地生根——台湾社区营造的理论与实践》,唐山出版社2014年版,第129—143页。

(五)建立台湾“良品美器”评鉴制度

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为了建立工艺产品品质的认证机制,以鼓励工艺创新,提高工艺产业经济效益,协助工艺从业者重启续航动力,推动台湾工艺产业永续发展,自2003年以来开展台湾优良工艺品评鉴(Taiwan Good Crafts,简称C-Mark),宗旨是从市场出发,借助专业机构打造优秀工艺产品推介平台。在产品评选上主要从造型创意、设计机能、材质技艺表现、时代市场性四个基本基准来衡量,奖项分美质奖、时尚奖、机能奖、造型奖四类,可分别获得“台湾优良工艺品”殊荣,拥有台湾地区最高级品质保证,以此促进台湾工艺产品的多元创新,同时认定作品由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实现收藏,并由台湾当局出资派驻各大高端商场进行宣传展销,提升台湾工艺产品的知名度与竞争优势。萧敏慧:《良品美器》, 《中华手工》2013年第8期,第66—70页。

三、推动传统工艺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

传统的工艺产业以往主要卖的是技艺、资源及单一的产品。而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卖的是理念、设计、文化享受、增值服务等组成的创意文化链(或者称之为文化综合体)。传统工艺产业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不是字面上的改变或经营规模上的变化,而是更加注重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依靠文化推动工艺的创造性再生产。依靠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的推动,通过文化推广、创意策划,涵养文化消费人群、创造市场机遇、激发市场需求,引领文化消费时尚。在此笔者分享一下水里蛇窑陶艺文化园区的建设案例。水里蛇窑陶艺文化园区是台湾艺人依靠传统烧窑技艺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园区代表。园区原为台湾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柴烧窑,位于台湾南投县水里乡顶崁村,1927年建立,后历经陶业没落而濒临破产。目前窑主林国隆自1983年大学陶瓷琉璃科毕业便接手经营窑场。在参加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台湾工艺研发中心前身)第一届文化创意班学习后,林国隆深深意识到水里柴烧窑的独特之处——台湾现存唯一的“柴烧窑”,于是他大胆提出“保护柴烧窑、柴烧技艺,发掘柴烧之美”的设想,以台湾现存唯一的“柴烧文化”作为核心文化概念,以传统“蛇窑”窑场为基础,打造具有当地窑业聚落风格的文化创意学习基地,全面展现水里陶窑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该园区历经10年完成,于1993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台湾最早转型文创的园区。在园区建设方面,林国隆的做法值得学习。①保留传统蛇窑。他重新整修传统蛇窑,邀请台湾艺术家利用传统蛇窑柴烧作品,借此保留传统柴烧窑技艺。②以蛇窑原址为基础建造蛇窑文物馆,展示蛇窑传统产品,讲述与蛇窑有关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③成立陶艺工作室,开展传统技艺研究,创新陶艺产品,曾为迪拜帆船饭店及台湾多所知名酒店进行陶瓷用品设计与制造,与设计师合作设计创意瓷器。④建立蛇窑小剧场,放映蛇窑文化影片,展示蛇窑传统陶瓷从采料、砍柴到器物烧制的全过程。⑤成立陶艺作坊,展示蛇窑传统工艺流程,也可供游客参与制作。⑥建立陶艺博物馆,展示蛇窑烧制的现代陶艺作品。⑦成立陶艺商店,销售陶艺产品。⑧组织成立水里文化基金会,采用多种方式振兴蛇窑文化。例如利用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纪念日、学生成年礼等时机在陶窑举办心理重建、文化巡礼活动等,激发当地人的陶艺情结,活化传统陶艺资源,服务现代休闲生活。由此,水里蛇窑不再是单纯的柴烧窑场,而是变成了引领人们欣赏柴烧之美,与现代节庆及多重文化需要相结合的文化园区。相关资料来源于调查组统计。

四、促进传统工艺向当代艺术转化

伴随着现代社会艺术概念边界的不断模糊,多样化的传统工艺资源与材料反而为艺术家提供了诸多创作灵感与创新素材。许多艺术家、工艺家借助自身的专业背景重新审视传统工艺的资源宝库(如传统工艺材料质地纹理色泽、工艺技法、成型手段、装饰技巧、工艺文化与信仰等),并大胆探索,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运用实验性艺术观念、艺术方法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艺术家的大胆艺术构思呈现新型艺术美感,推动传统工艺实现现代转型与变化。例如台湾竹艺家邱锦缎刻意追求竹编技艺的精致化,化竹为丝、为线,实现了对传统竹编技艺的成功突破,走出了现代竹艺的发展之路。台湾竹艺家叶基祥则善于追求竹材自身的艺术化表现,因材施艺、返璞归真,将普通竹工艺塑造成简约质朴的艺术品。

五、探索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相融合的新方式

传统手工艺是几千年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晶,属于传统范畴。时代在发展,工业文明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淡忘远离传统是正常现象。但是,台湾工艺研发中心所做的是如何让被人遗忘的传统手工艺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通过借力当代设计转化传统工艺,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生命,将精致工艺作品带进现代日常生活。台湾工艺设计“Yii品牌”就是由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与台湾创意设计中心通力合作,将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相结合的例子。“Yii品牌”聘请国际著名设计师荷兰设计团队楚格设计(Droog Design)的创始人海斯·贝克(Gijs Bakker)担任创意总监,挑选国际知名设计师、台湾新一代设计师与工艺家跨界密切合作,共同创作高端工艺作品,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多次斩获大奖,赢得国际设计界的广泛认可,实现了由“台湾制造”向“台湾设计”转型的成功探索。例如,竹制鸟笼包设计《“遛”》是对传统文人生活形态的当代诠释。将古代文人的遛鸟雅趣转化为社交名媛的派对行头。精巧的竹编手艺勾勒出笼中鸟形体,既延续表现古今社交生活的联结,又强调两种时代精神的对比。鸟笼包配件,采用带有传统色彩的矿石珠宝,金属的鸟笼把手钩挂在手腕,烘托出东方意象中的特殊女性。再如,“竹光”手电筒设计,在接续台湾早期居民制作竹火把夜间照明的行为的基础上,运用竹材制作手电筒,实现材料的历史延续。此外还有诸多工艺作品皆为工艺师与设计师合力制作,凝聚着独到的东方意趣与现代感。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在“Yii品牌”产品研创、计划运营与推广方面亦发挥了有效的组织作用。该中心通过组织“Yii品牌”参加国内外展览竞赛,一方面使国际精英消费者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价值,提升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通过精英人士的认可带动形成崇尚中国传统工艺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