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告别死亡焦虑,你会活得更尽兴

一名网络歌手在微博上公开了自己患癌症的消息。他在博文中回顾了自己确诊的经历,言辞朴实恳切,同时也流露出太多不舍,希望能够获得网友的支持、专家的帮助。他这封情真意切的“求助信”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网友们纷纷献计献策,为他加油鼓劲。

他的博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自问善良务实,勤奋认真,从未做过坏事,为何会遭遇这些?我没有癌症家族史,作息健康,每日健身又注意养生,癌症为何还会选择我?”

是啊,这么年轻、自律的人,怎么会得癌症?

这一刻,大家惊觉:原来癌症是不挑人的,死亡可能是随机的,活着是要靠一定运气的。

下一个会是我吗?这么一想,后背不由得一阵发凉,恐惧和焦虑弥漫开来。

01 避而不谈的“死亡”

施琪嘉老师曾说:“我们活下来是基于一系列虚幻的信念,可称之为神话,比如坏的、不幸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离死亡还远着呢,等等。这些‘神话’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防住的是我们的死亡焦虑。”

死亡这个话题历来讳莫如深,但死亡焦虑却像四溢的毒气一样,令人防不胜防,无所遁形。表现较明显的,是对死亡的避讳。

比如在中国,光是“死”这个字,就能引起人的剧烈不适,还波及无辜的阿拉伯数字“4”,这些不吉利的代表被无情地驱逐出日常生活。买保险,不敢买以“死亡”为标志的人寿保险,总觉得买了寿险,就等于预订了死亡,受到了诅咒……

有段时间,“90后开始怀疑自己得绝症”的话题上了热搜:体检完出结果的时候,年轻人怂了,战战兢兢像在接受一场审判——我的肝功能指标怎么都偏高了?这是要得肝癌了吗?胸这么小,怎么还会乳腺增生?白细胞这么高,怕不是得白血病了吧……忧心忡忡地在搜索引擎上一顿操作之后,顿感自己身患绝症,行将就木,内心开始上演生死离别的大戏。这也太煎熬了,于是暗暗发誓,下次不看体检报告了。

我们把内心无力接纳的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一股脑儿地投射给了文字、数字、保险、体检报告,仿佛屏蔽它们,就能屏蔽死亡。

还有一些更隐晦的表现。

一个在体制内工作的朋友,常常抱怨人生无趣,称自己有时候会被噩梦惊醒,觉得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如他这种深度的工作倦怠,其实也是一种死亡焦虑:生命被波澜不惊地浪费着,而死亡的尽头逐渐逼近,潜意识嗅到了恐慌、焦虑和无助,开始频频表现。

与此类似的还有七年之痒、欲罢不能的熬夜习惯等。前者是出现亲密关系的倦怠,开始蠢蠢欲动;后者是害怕睡眠耽误了生命。其本质都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出点儿花样来,以此来对抗死亡。我们畏惧、逃避死亡,反手却又被死亡焦虑扼住脖颈,挣不脱、逃不掉,直至死亡真正来临。

多别扭啊,是时候好好来聊聊这件事了。

02 当提及死亡时,我们在害怕什么?

首先,害怕个体的消亡。

听过一个临终关怀的案例,一位肝癌晚期病人,32岁,癌细胞扩散至全身,生命垂危,后来,他和咨询师有这样一番对话:

病人:“我时间不多了,但是心态也平和了很多,能够接受身体的迅速衰落。”

咨询师:“嗯,身体确实是无常的。”

病人:“我以前不这么认为,当身体不受控制地变差,一点点地腐坏时,我内心很恐惧,还很愤怒。”

咨询师:“我能理解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病人:“现在我偶尔还会有这些情绪,但是转瞬即逝,我觉得身体像一个熟透的香蕉,每天都在变黑,这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一周后,病人安静地去世了,可这个“香蕉比喻”,却给咨询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死亡,直面着一场巨大的丧失,包括肉身的衰败、腐烂,以及所有财富、声名、成就、关系、情感的归零。这与人的自我保存机制是冲突的,生本能企图对抗更为深刻的死本能,孕育出永生不死的渴望,人人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在精神分析里,这叫以自恋对抗死亡实相。若不能主动接纳和顺应规律,终会产生被规律支配的恐惧。

其次,害怕失去联结。

告别时刻,我们将与熟悉的世界、亲爱的人们诀别。内心的不舍、牵挂,独自面对死亡的孤独、痛苦,以及对未知旅途的猜测、恐惧,一股脑儿卷成浓稠的分离焦虑,黏在心头,无计可消。于是,我们渴望抓住点儿什么,不让自己与这个世界彻底失去联结。

电影《寻梦环游记》传递了这么一个观念:死亡并不是终点,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比如,被家族除名的已故乐手埃克托,由于不允许被在世的家人提及,亡灵世界中的他成了一个即将彻底消失的亡魂。只有年近古稀、神志模糊的太奶奶(埃克托的女儿)若有若无的思念,让他得以存在于亡灵世界。而这一丝游离的惦记,也算是一种联结。

活着通过建立各种关系,发生着联结;死后通过不被遗忘,保持着联结。联结的本质依然是渴望存在,与肉身不同的是,精神确实可以永垂不朽。但是,怕就怕没有什么值得永垂不朽。

这就关联出最后一点:害怕没有真正活过。

日本一位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在亲身见闻了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了一本《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排在前列的是:

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没有实现梦想;

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而没及时忏悔;

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

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

这些,都是人们没有活出自己的证明。

在生命的尽头,回望浑浑噩噩的一生,违心地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中,从未热烈而充分地展现本真的自我。貌似功成名就、人生圆满,却终究是白活一场、愧对自己,而眼下再没有机会重来一次。深刻的遗憾和后悔,与恐惧一同泥沙俱下,令人不得安乐。

03 死,能指导生

既然死亡是必然的终点,那么为何不能放下恐惧,更优雅体面地靠近它?来看看存在—人本主义视角的建议。

①关注觉醒体验

我有一个很久没联系的大学同学,再次见到她时,她已经成了豆瓣红人、畅销书作者,运营着自己的新媒体工作室。刚生完孩子的她尚有些圆润,可爽朗的笑声和明亮的眼眸,透着“老娘天下最美”的自信,浑身上下散发着强大的气场。从前她也爱笑,但腼腆、黏人,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一不小心就红了脸,成绩一般,也从未展露过过人的天赋,毕业后循规蹈矩地生活、工作。

提及人生转折,她似乎完全忘记了病痛带来的折磨和痛苦,而是流露出满满的感恩:“若不是当年乳腺癌的一记重锤,我还在过着别人期待的生活。在与死亡亲密接触之时,我才明白只有内在的真实体验能让人感觉不虚此行。”

这是多么宝贵的觉醒体验啊,生命的意义开始重新被定义。

她变得热爱生活,尤其喜欢烹饪美食;变得大胆乐观,积极探索一切,且不惧犯错;待人更加亲和友好,建立了很多高质量的关系;她还决心将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分享出来,以帮到更多人,没想到潜能爆发,一写成名,顺路还收获了一枚志同道合的亲密爱人,以及一个美满的家庭。

什么是觉醒体验?

从关注日常琐碎、转瞬即逝的身外之物,回归到内在真实的自我,即从非本真存在状态切换至本真存在状态。本真状态能让人遵从内心,活出真实的意愿,充分燃烧过的生命就不再那么惧怕死亡。

②受到波动影响

欧文·亚隆认为,人虽死亡,但激起的涟漪还在一圈一圈荡漾,对周围产生影响:给他人留下的如沐春风的感觉;为他人在黑暗中点亮的灯;一些言行、观念、智慧的传递;等等。

比如李文亮医生,他的离开让无数人心痛不已,大家回忆起他,依然会被他的英雄事迹所打动。他的微博下面,每天都有网友留言,成了一面“缅怀墙”。网友们纷纷表达:李医生是吹哨人,为生命吹响了口哨。

传递给他人的美好和意义将被铭记,并持续发生着“联结”。这样的存在令人欣慰、心安,让人对死亡的恐惧又少了几分。

③接纳自然规律

花开花落都有时,人也不例外,和熟透的香蕉一样,人终将衰败、腐烂。

在承认人生的限制性之后,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利用有限的能力,在局限中挖掘更多的可能性,潇洒走上一回。并且,更专注亲密关系的经营、高质量的陪伴会驱散孤独,在临近终点时才不那么凄凉、落寞。如同我那位得过癌症的朋友所说:“死过一次,我知道怎么更好地活着了。”

理解死,方可生。

来自死亡的讯息,带来了最贵重的加持,助我们打通任督二脉,以全新的自我重生。如此,关于死亡的思考未必是件坏事,它让人保持清醒和敬畏,有机会一日三省吾身:今天,我活得可还尽兴?

向死而生的态度,将带来最终的圆满,令我们不再畏惧,勇敢地抬头,直视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