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云烟(郑逸梅美文类编:艺事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扬州的雕刻

雕刻为造型艺术之一,可施之于金石,又可施之于牙竹,书画皆宜。书则颜筋柳骨,画则吴带曹衣,无不栩栩如生,对之,那审美观念,不觉油然而起。妙擅这种技能的,要以扬州为最突出,那位于啸轩,便是在清末民初负一时盛名的。他名宗庆,一号啸仙,锐于目力,褚德彝和他相稔。某次,于来上海,褚和于一同品茗,于能看到隔街某酒楼所悬对联款识,及屏条的字,褚为之惊诧。曾为端午桥刻象牙小插屏,为《离骚》全部,午桥视为珍品。《竹人续录》载列其人,谓:“刻竹初学时,用寻常竹扇骨,每一面刻二三行,先不书样,以刀为笔,求其速不求其工。每行字数递增,行数亦递加,三年后,加至十余行,时以手为节制,不用目力也。”可见他循序而进,持之以恒,有这功力,不是偶然的。他又工书画,运之于刻竹上,书则笔致挺秀,波磔精严,画则章法井然,机趣活泼,真有鬼斧神工之妙。一扇的代价,相当于十石米,求者还是纷至沓来,应接不暇。其他吴南愚,在方寸牙牌上,刻《道德经》五千言,与于啸轩并驾齐驱。又方镐,字根石,擅刻扇骨,抚金石文,极饶古致,丁辅之珍藏一柄。又赵琮,字竹宾,善仿濮仲谦。又李效白,字啸北,铁笔师秦汉,金石竹木,无不奏刀,尤以治印著,载《广印人传》。又金鼎,字古香,尝于鼻烟壶上雕着重峦叠嶂,俨然麓台山水。有时浅刻扇骨,摹仿新罗笔法,居然得其神似,确是难能可贵的。

谈到浅刻,因为刻得不深,可以运用单刀中锋,和挥毫写字一般,艺术性更强,不但治印,且得施于竹刻。这种方法由来很久,到了吴让之把它扩大提高。吴名廷飏,一字熙载,又号晚学居士。他居住扬州石牌楼的观音庵,自署其居为晚学斋,并撰一联云:“有子有孙,鳏寡孤独;无家无室,柴米油盐。”处境很不好,所以他专意于艺事,藉以排遣一切。能诗,精金石考据之学,尤工篆隶刻印,著有印谱。他把浅刻之道,推广到其他雕刻方面去,成为一时风尚。解放以来,雕刻上都能从传统法加以发展,浅刻当然也不例外。称得起传人的,有黄汉侯,宫宜盦师生,黄年逾古稀,目力尚好,牙刻“扬州八怪”的人物,能从所谓正统派的旧窠臼中跳出来,创造新的生命。宫所刻毛主席的《沁园春》词,已列诸博物馆中,供人观赏。近年以来,人才辈出,有竹刻臂搁,以留青出之,枝叶纷披,柔曼尽致,尤为可喜。又有刻瓷、漆雕等等,发展面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