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八一五”——延安狂欢夜
刘东社 刘全娥
整整八年,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无不日夜企盼,早一天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1945年8月15日上午,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向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震撼世界、振奋人心的喜讯传到了大西洋两岸,也传到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延安,新华社的译电员和部分外国友人最先得知这一消息,立刻奔走相告。未等消息播完,新华社的工作人员便已拥抱在一起,欢呼起来。接着,有人冲出门去……霎时,这消息就像旋风一样,传遍了延安城。虽然在8月10日的那天夜晚,延安人已得知日本政府向盟国发出了乞降照会,就毫不犹豫地敲响了锣鼓,扭起了秧歌,刚刚入梦的延安城曾被惊喜得颤动了起来。可今天,抗战胜利的消息正式传来,更像是熊熊烈火似的,把人们的心都燃烧了起来。
已经几天几夜未合眼的毛泽东,一听到胜利的喜讯,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心情,立刻大步走出窑洞,拉上兴致勃勃的周恩来,一同来到了延园舞场。此刻,舞场上人如潮涌,万众狂欢。伴奏的乐队里,朱德总司令挥动小木槌,兴奋地敲着木琴,瞧那欢快劲儿,就像个小伙子一样。
城内大街小巷,早已成了五彩缤纷的海洋,欢声笑语热闹异常。兴高采烈的人们,竞相拥抱,以此作为表达自己喜悦心情的见面礼。各处的黑板报、墙报上,都用大字报道着日本投降的消息。欢乐的人群就像有一种默契似的,不约而同地在一处处庭院、机关的门口,甚至当街上,扎起了彩楼,挂起了彩灯,拉起了彩带,升起了国旗。昔日宁静的山城,此刻被装扮一新,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当天晚上,延安市举行盛大的火炬游行,无数火把映红了山巅河畔。夜空被灯火镀上了一层金辉,延河的水闪耀着粼粼红光,宝塔山更显得雄伟壮丽,风采多姿。星星点点的火光从每一个角落里跳跃而出,渐渐汇聚成一股股火红的巨流,从四面八方向市区流动。
几乎所有机关与群众团体及民间的乐队、秧歌队都纷纷上街,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欢乐的人群跳着、舞着、唱着、笑着。欢呼声、口号声、锣鼓声、燃炸声飞上九霄,奏成了欢快激昂的胜利乐章。实验工厂、联政宣传队、大众剧院、延大、完小等十余支秧歌队在繁华的新市场十字街口汇合了,人们载歌载舞,越跳越兴奋,队伍越跳越大,最后成了一片舞动的人海了。鲁艺的花篮舞、西工团的伞舞、民众剧团的高跷队、延大的龙灯舞、北关的狮子舞、杜甫川的旱船队等,都在万头攒动的人群空地上,拉开架子表演了起来。美军观察组闻讯后乘汽车赶来,情不自禁地扭起了秧歌。人们唱啊、跳啊、拥抱啊,仿佛任何言辞都无法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在蜂拥的人群中,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荣誉军人被人群簇拥着,他热泪盈眶,激动得颤声说:“八年啦,我的血没有白流,我们终于胜利了!”这位在平型关大战中光荣负伤的八路军老战士,今天亲眼看到了胜利。一位卖瓜果的小贩欢喜得跳了起来,把筐子里的桃呀梨呀一枚枚抛向空中,高喊着:“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新市场的店铺彻夜灯火通明,店主人把所有能吃的东西,水果、香茶、糕点、肉食,还有红皮鸡蛋等,统统摆了出来,请每一个过往的人吃呀、喝呀。谁要是稍有推辞,主人就会动起“武”来,一个拉着你,另一个就强行往你的衣兜里装,往你的嘴里塞……
在欢呼声中,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赶到了新市场。当他一出现,人潮如波浪一样向他涌去,一双双手里捧着大海碗,向这位抗战的功臣敬酒。彭大将军频频向群众招手致意,他接过一碗酒,满含深情地说:“我接受大家的酒,让我们一起为那些死难的抗日壮士和为中国独立自由贡献出宝贵生命的国际友人献上这碗酒吧!”说完,他双手托碗,庄重地将酒轻轻洒在了黄土地上。同一天晚上,在王家坪八路军总部里,朱德总司令举行鸡尾酒会,宴请驻延安的盟国友人,共同庆贺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夜深了,狂欢的延安城却无倦意,欢呼声、爆竹声、锣鼓声仍连绵不断,响彻云霄。著名诗人艾青经历了这个狂欢之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后来以《人民的狂欢节》为诗题,生动地描绘了这个值得永久纪念的夜晚。
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消息像闪电
划过黑夜的天空,
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向街上奔走,
向广场奔走。
日本投降了!
没有话比这
更动人,更美丽!有人在点燃火把,
有人在传递火把。……
没有人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人人的心都像火把一样燃烧,地壳在群众的脚步下震动了!……
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
这是中国人民,
用血泪换来的欢乐!用血汗栽培的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