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三分法辩证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对立面统一是存在的本原”的深刻阐释

在“存在如何存在”这个存在的本原性问题上,康德的看法与哲学史上历来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在哲学史上,古希腊毕达戈拉斯学派最早提出命题“对立是存在的本原”。这是从数学家角度上考察存在的结果。这个学派通过对数学的研究,列出了“十对对立表”,提出“一”是由奇数与偶数构成的,但对此并没有进一步的阐释。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中,既确认对立是存在的本原,也确认统一是存在的本原;既强调斗争的重要意义,也突现统一的重要性。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则唯一地确认“一”是存在的本原,竭力排斥“多”,抹杀感性现象的存在,不承认对立是存在的本原。柏拉图承袭巴门尼德的意见,把“一”理念化,公开主张“神”(实即“一”的理念)是最原始的存在者,存在是由神创造的,神是存在唯一的终极本原,反复申诉事物不可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二元论者。在思维存在方面,确认概念不可能同时既是又不是,而在事物存在方面,却又确认事物可以同时存在又不存在,对事物的辩证运动作过诸多方面的深入分析。

康德对上述不同看法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辨析研究,特别根据他自己对客观现象的考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认为事物在其内部是由相互对立的存在物相结合而构成的。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具有同一性,具有同一性的两个对立事物才结合形成统一体。所以,对立与同一,对立、同一与统一是不可分离的,具有同一性的对立面的统一才是存在的本原。康德这种哲学智慧是在赫拉克利特等人的成就基础上确立的。

对此,康德做出了论证。

首先,是对“神是存在的本原”这种看法进行了批判,否认神的存在,更否认神是存在的本原。

康德自己申明,他的著作《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是根据牛顿原理,来论述“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力学起源”的,也就是去探求存在的本原与本真状态,他明确地指出:

“如果秩序井然且美好的世界结构只是服从普遍运动规律的物质的一种结果,如果各种自然力的盲目机械性能从混沌中如此美妙地发展出来,并主动地达到如此的完善性,那么人们在观察世界大厦之美时所得出的神性创造者的证明就完全失效了。”1

物质及其普遍运动的规律是独立存在与起作用的。物质的本原本性表明,大自然中的和谐、美、目的以及手段与目的的完善关系同神明天意无关。这一切都是普遍的自然规律产生出的尽善尽美的结果。康德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这里阐释了他的无神论的坚定的理论信念。

1763年,康德在其著作《证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证据》中,从逻辑上否认了“上帝存在”这个命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

“存在根本不是一个事物的谓语或者规定性”。

用以作为一个极为有力的论据,来论证他的特殊无神论的主张。

第一,“存在是对一个事物的绝对肯定,并由此也同任何一个自身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与另一事物相关才被设定的谓词区别开来。”前面我们多少讨论过,从哲学本原性意义上说来,“存在”虽然包含“有”与“是”的含义,但却另有其宏大崇高的含义。这指“自然”本身,也就是“世界”“宇宙”。它包含二重意义。在第一重意义上,它指一切存在物的总体、整体;在第二重含义上,用来表述一切普通存在物的存在形态及其具体地在场、出场,但并不包含某物的产生或创造。古代哲学家用它来表述“一切存在的存在”,就着眼于第一重意义上,具有至高至大、无所不包的概括性。在这重意义上,“存在”暗示绝对必然“主体”自身,“主体”是其本身所是,与被用为“谓词”的任何一个词有严格区别。它的功能不是用以去阐明,去规定,而是用来表述自身独立所是。因而在逻辑上只能用来充当主词,而不可能用作谓词。

第二,当着“存在”被用作谓词时,那是在第二重意义上来使用的,用以对某物做出规定,述说某物的在场。所以,康德指出,“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把存在这一表述当作谓词使用,而且只要人们不打算要证明绝对必然的实存时习惯做的那样,想从仅仅可能的概念中推演出存在,也可以放心大胆这样做而不致于造成令人忧虑的失误。”2在一般人那里,“存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字眼,用以描述非常普通的事物的有与无,是与否。但是当着某些哲学家用“存在”来表示上帝的有与无时,并没有从逻辑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第一重意义上,说“上帝存在”,并不表明任何含义。两个主词放在一起,怎么能够构成一个逻辑命题?在第二重意义上,说“上帝存在”,那就表示“上帝”是一个极为普普通通的事物,就像阿猫阿狗在场或出场。这样一种使用法,把上帝的庄严神圣地位在逻辑格位上极端贬低了;“上帝”也就不成其为上帝,它也就不可能是世界的创造者,支配者了。这在逻辑上等同于对上帝的否定。

第三,某物实存着的东西要比借助于一个单纯可能的东西设定了更多的东西。首先康德指出,“因为这也涉及对事物自身的绝对肯定,更有甚者,在单纯的可能性中并没有设定事物本身,而是设定了某物与某物按照(不)矛盾律的单纯关系;存在本来就根本不是某一事物的谓词,这是确定不移的。”3举例来说,如果有一个三角形,那就有三条边,一个封闭的空间,三个角等等;这些规定性与一个像三角形这样的某物的关系纯粹是设定的。但是,如果这个三角形实存,那事情就有了变化,所有这一切也就被绝对地设定,相对地实存着,即事情自身连同这些关系都被设定了,都是实存着,因而也就设定了更多的东西,而可能性事物的设定仅仅建立在逻辑关系上,只不过是一种单纯的形式的标志而已。它只表示这个事物不过是一个单纯可能的事物,有可能在场也有可能不在场,同现实性事物比较,少了一层现实实存的关系。

康德在讨论上帝存在时,是与对立面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联系起来考虑的。他领悟到,如果让“上帝存在论”得到确认,那就会对追问“存在如何存在”这个本原性大问题是一个巨大的思想障碍。因为有人会认为,上帝至高无上,绝对纯净统一,决不可能包含任何的矛盾分裂。这就是对辩证法的否定。而如果确认辩证法是一切存在的本原,那就会推论到上帝也会分裂,也存在矛盾;这样,上帝本身的绝对神圣性就不再存在。

其次,康德在理论上深刻地阐明了“对立面统一”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成为存在的本原的。“对立”与“统一”在构成存在的本原上不是一般的联系关系,而是有着密切不可分离的关系。在对立面之间同一的基础上,才有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才谈得到对立面的对立与同一。但是,有人却仅仅把对立、斗争看作是存在的本原,康德对此表现出很大的不以为然。下面一般话语中就显出这种看法:

“因此如果我说:在空间上世界要么是无限的,要么它不是无限的,那么,当前一个命题是假的时,它的矛盾对立面‘世界不是无限的’就是真的。这样一来我就只取消了一个无限的世界而并没有设定另一个世界即有限的世界。但如果我说的是:世界要么是无限的,要么是有限的(是非无限的),那么这两者都可能是假的。因为这样一来我就把世界看作自在地本身在它的量上规定了的,因为我在这种对立中不仅仅取消了无限性、并与无限性一道也许取消了世界的整个被分离开来的实存……请允许把这一类的对立称之为辩证的对立……所以具有两个相互辩证对立的判断的双方全部都可能是假的。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并不只是相矛盾的,而是比矛盾所需要的说出了更多的东西。”4

康德这里提出的批评是肯定的,旧形而上学唯理论与经验论双方都坚执片面化思维方式,不是只肯定有限,就只是肯定无限,而不仅把“有限”与“无限”这对对立面之间的同一关系丢开了,更否定了它们之间作为统一整体而存在的统一关系。只要一方被否定,另一方也跟着被否定了。这样,所谓的“对立”实际上是不存在了,被取消了。康德把这种对立关系称为“辩证的对立”,也就是虚假的对立。他所要求考察的是经验中存在的对立,不仅是在概念上的“对立”,更是现实中存在的实际的“对立”,是既有对立的关系,又还有同一的关系、统一的关系这种全面性完整性的辩证关系。显然,康德对对立面统一辩证法的理解,要比一般的看法更深入一层。这也是近代辩证法一种智慧的澄明显现。

再次,康德用一系列普遍广泛性、根本性客观基本事实来论证“对立面统一”是存在的本原。

1755年康德撰写《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一书,就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去追问存在的本原。他已经了解到,存在本身是物质的,物质的本性就是对立面统一的。他要深入去探索,为什么物质恰恰具有这种本性、恰恰能够达到合理而有秩序的整体性规律?在以后几十年的探求中,他达到了他的目的,提供了具有一大批自然科学事实依据、包含众多自然科学原理的各种解说。

“现在我放心大胆地转向我目前的冒险了。我假定所有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种普遍的分散状态,并用这些物质构成一种完全的混沌。我看到材料按照已揭示的引力规律形成,又看到斥力改变着他们的运动。看到不需要借助任意的虚构。”5

“我在前文中曾经说明。在世界上的事物中间,就他们给予相似、类似、平行以及随便怎么称谓的东西的理由而言,必然存在着的重大的对立关系,理应不被完全轻率地予以忽视。我不再纠缠于这种东西在幽默游戏方面的,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仅是想象出来的应用,我觉得,即便是对于哲学家来说,这里也蕴藏着重要的反思对象,即在某一个齐一性的共同根据中,非常不同的事物的这种协调一致怎能如此之大,如此详尽,同时却又如此之精确。”

“非常自然的是,既然各种微粒必然如此之久地相互阻碍或者相互加速,一言以蔽之,相互碰撞或者相互推动,直到一个微粒根本不能够干扰另一个的运动,那么,这一切的最终结果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只有恰恰拥有它们在与太阳的距离中同引力保持平衡,以便每一个微粒都在自由运动中沿着同心圆旋转所要求的侧向运动程度的那些微粒保持着漂浮。”6

康德认为,不用虚构任何特别的力量,在对天体体系的实际观察中,就可以看到,在像太阳系的行星中,“大自然自身就提供了某种能够说明众行星无一例外地朝向同一天域离心运动的东西,因为另一种运动已经由向心力在作为大自然持久纽带的引力中提供。”康德认为,他的学说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根本上却又有完全不同之点,它深入到了物质基本微粒内部,用斥力与引力的对立面统一辩证结构来作解释。这种结构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真实的自然规律,正是这种本原结构必然地把大自然导向秩序,保持一致。

1786年康德出版《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在这部著作中,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康德“完成了物质的理论,因为他认为物质是斥力和引力的统一”。康德进行了更为精细的研究,深入到基本物质微粒内部,剖析引力与斥力作为物质的两种基本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从哲学上科学的阐明了物质概念。康德认为,引力与斥力之所以是两种“基本力”,原因在于它们是本原性而非派生性的能力。

“想要去理解基本力的可能性,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要求;因为它正由于不能从另外的力派生出来,即正由于完全不能理解,才称之为基本力。但本原性的吸引力一点也不比本能的排斥力更不可理解。它只是不像不可入性那样直接地呈现给感官,使我们得到空间中确定的客体的概念而已。因而,它是不可感到、只可推断的,只有在它仿佛只不过是排斥的动力的隐藏活动时,它才只有一个派生的力的假象。在进一步考察中,我们看到:它根本不可能再由其他任何东西中派生出来,至少不能从物质不可入性而来的活力中派生出来,因为他的作用与不可入性的动力正好对立。”7

斥力具有不可入性、抗拒性,引力具有透入性、聚合性;它们是正相反对、相互冲突的力。黑格尔指斥康德对引力和斥力的论述“正充满着混乱”,“他的两种力在物质中却仍然是外在的,各自独立的”,缺乏统一的关系。黑格尔这种指责显然十分粗率肤浅,而且毫无根据。他原本就有一种固定的成见藏在内心深处,自然不可能心怀坦荡地去分析研究康德科学客观地论述的东西。事实是:康德一方面确认引力与斥力之间存在矛盾对立的关系,彼此相互限制、相互否定;另一方面,又确认它们之间彼此相互联系,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因为一物的排斥性对于他物来说正是透入性、聚合性。康德非常确定地认定它们之间的同一性:

“因为这两种动力具有完全不同的类型,并且,使一方依赖于另一方,否认一方不借助于另一方而有可能性,这都缺乏起码的根据。”

“因此,物质没有排斥力而仅凭吸引力是不可能存在。”而“没有了吸引力甚至连物质都不是(定理5)。”8

康德清晰地认识到一个本原的吸引力只有在与本原的排斥力相互冲突、相互接触中,才能造成空间一定程度的充实,才能形成物质,得以构成物体。物质本身是由引力与斥力的对立面统一构成的。物体之所以有气态、液态、固态的分别,正是“根据斥力与引力所处的比例关系而定的”。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一书中,对斥力与引力之间对立、同一与统一辩证关系的细致分析,更为确定地表明了对立面统一是存在的本原。

以上的三个方面对存在本原的分析与论证,是充足的、确凿的、为真正辩证法的确立奠定了理论与事实的雄厚与深广的根基,构建了不可移易的根本立足点。谁如果要否定或讥诮这种科学学说,那就必须去否定天体与天体体系形成与运行的科学学说,必须去否定物质内在构成的这种最普遍最基本的客观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