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 血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症状。
贫血在中医学中属“血虚”的范畴,多由于失血过多、饮食失衡以及慢性消耗(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由于心主血,肝藏血,所以中医临床上血虚主要与心、肝二脏联系密切。
中医分型
①心血虚型:养血宁心。
症状: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淡白无华,唇甲色淡,肌肤枯槁无光泽,舌色淡、苔少,脉细。
宜:人参、当归、酸枣仁、茯苓、猪心、红枣、桂圆肉、葡萄、荔枝、木耳等。
忌:生冷食物、燥热性食物。
②肝血虚型:补血养肝。
症状:头晕目眩,胁肋疼痛, 肢体麻木,筋脉拘急,妇女月经不调甚至闭经,面色无华,指甲苍白,两目干涩,舌质淡、苔少,脉细。
宜:熟地、当归、阿胶、白芍、川芎、猪肝、鸡肝、菠菜、黑米等。
忌:寒凉生冷食物、燥热性食物。
③气血两虚型:益气补血。
症状: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少气懒言,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宜: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猪肚、乌鸡、土鸡、鸽肉、甲鱼、红枣、桂圆肉、红腰豆等。
忌:寒凉生冷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注意
√ 食物多样,主食以谷类为主。保证足够的营养,特别是铁元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要足够,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红枣、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 多食蔬菜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提高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 婴幼儿期贫血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造血必要的物质引起,主要类型为缺铁性贫血。因此要多给婴幼儿喂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
√ 青春期少女营养性贫血的发病率是10%~20%,饮食上需要多摄入含铁和蛋白的食物,肉类含铁量高,也比较容易吸收,如动物肝脏、瘦肉等,其次就是多吃一些黑色的芝麻和木耳、菠菜,以及含铁量高的蛋类、豆类和红枣等。
√ 女性本来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由于在孕期各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这种症状就会更容易出现。这个时候就要多注意选择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动物血制品,以及大豆类等。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
√ 老年性贫血的发病率是17%~26%,老年人宜多食用富含高蛋白的饮食,可提供充足的制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原料,如动物肝肾、瘦肉、大豆制品、木耳、乳品等。
× 忌嗜饮咖啡与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与铁元素结合,抑制铁质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
× 不要过分节制饮食,及时纠正偏食的习惯,要平衡膳食,严禁暴饮暴食。
× 忌食辛辣刺激、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生活保健
√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加食欲。
√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消化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各种可引起贫血的病症。
√ 患者在口服铁剂治疗期间,因铁与大肠内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使大便颜色变为褐黑色(如柏油样大便),类似消化道出血,对此不必紧张,停用铁剂后即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