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弃旧图新
80年代中后期,上海曾以“壮士断腕”的魄力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工业结构升级调整,逐步培育起六大支柱产业和三大高新技术产业。这次具有先见之明的结构调整,使上海的工业连续七年以年均14%的增幅快速增长。到1997年,工业总产值已达5606.27亿元,比1990年增长两倍半。十年过去了,上海在增长的峰巅敏感到面临的新挑战。他们又一次以其先见之明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业结构调整,弃旧图新,以求牢牢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忧患长存——在快速发展的峰巅,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忧患,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词语。只有长存忧患意识,才能随时洞见不足,才能常思进取。在保持了七年两位数增长的当口,根据市领导的要求,上海市经济领导部门的20多位局级干部,于1997年下半年沉到基层,调查研究,找差距,找问题,找办法。这种在顺利的时候洞见可能到来的危机并预为之计的部署,让人不能不佩服他们的高明。
他们发现了什么?领悟了什么?
首先,他们发现第一轮调整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其先发性效应已在下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在减弱;经过前一轮调整的传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前景并不乐观。在市场上,96%以上的工业品供大于求,工业产品结构相似率在93%以上,而上海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快,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据原内贸部统计,已下降到6%。
其次,他们看到,上海近年来培育和发展的一批拳头产品,总体规模都不大,在竞争中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上海“金星”、“飞跃”、“凯歌”三家彩电产量的总和比不上四川“长虹”一家;沪产空调机厂家很多,但加起来规模不敌江苏的“春兰”;沪产洗衣机也敌不过“威力”、“小天鹅”。虽然有的质量不低,但限于规模,难成气候。
第三,上海在90年代中期就确定要重点发展的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个高新技术产业,至今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产值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有些产业的制高点已落他人之手,有些则进展不快,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第四,上海工业要持续高速增长,必须要有新的市场支撑面,但这新的市场支撑面至今尚未大面积形成。而全国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又诱发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这无疑给上海的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大困难。
这些现实情况,加之上海在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方面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上海的领导认识到未雨绸缪的紧迫。上海工业如果再不抓紧三五年时间进行升级换代的改造,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把生产力的提高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有利的情况就可能丧失,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就会陷入困境。
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形成了冷静的决策。必须立即启动新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力求三年后形成上海工业发展的新格局,五年后显示工业发展的新辉煌。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先见,是获取主动权的关键。一着之先,满盘皆活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要紧的是是否有此明见,有此明见之后是否有正确的决断。
勇舍“鸡肋”——在“危机”到来之前,采取化解的对策
中国人把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称为“鸡肋”——上海话叫“鸡壳子”。舍不得那些已经丧失或正在丧失优势的产品或产业,以一种怀旧的或短视的眼光看待它们,当断不断,结果往往坐失时机。
上海已经有过经验。还在90年代初,上海的传统产业——纺织业——便处在“老外”(合资企业),和“老乡”(乡镇企业)的夹击之中。原料紧缺,效益滑坡,虽然每年仍有7亿元税金,7亿元利润,200多亿元产值,但已露出下世的光景。14亿元的利税并非毫无诱人之处,但上海仍旧断然决定以六大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对纺织业进行大规模调整:压缩规模,压缩人员,企业退出中心城区,保留的生产能力向“高档次、新技术、多元化、外向型”升级,30万纺织工人岗位大转移,350万纱锭减到100万锭。先见之明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新的支柱产业填补了传统产业的空间,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上海工业的改革和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今天,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5600亿元,要保持在今后的三年中继续以10%的增幅发展,不调整那些已经落后或很少竞争力的行业、产品、技术,代之以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难以为继的。
调整的对象,将是以下四类行业或产品:一是不适宜在上海发展的高能耗、高物耗、重污染的行业和产品;二是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成本较高、附加值较低的行业和产品;三是生产装备不先进、工业技术能级低的行业、产品和技术;四是其他省市有优势、上海优势不足或无优势的行业和产品。
调整,从被调整的行业与产品看,无疑是一种战略的退却。但从总体发展的态势来看,却是一种战略的进攻,特别当调整是在主动地、有预见地进行时,更是这样。因为不是被动的、无奈的选择,所以调整可以进行得非常有序,可以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获。
上海市正采取五种不同的方式对不同情况的行业、产品进行调整:
第一种是“转”。把那些不适宜在上海发展,却能充分利用外省市资源与劳动力优势求得发展并有市场与效益的行业、产品,逐步转移扩散到外地生产。实行“销地产”。此地已成“鸡肋”的,换个适宜的地方,可能大有前景。白猫牌洗衣粉从1995年便已率先转移到四川的万县投资生产,市场扩大到西南各地,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上海铁合金厂是耗电大户。上海的高电价,使它的产品虽有市场却难盈利;而贵州的电价不足上海的一半,又有生产基础。因此上海决定把这一产品转移到贵州生产,这样的转移是“两头乐”的事情。目前,上海轻工、冶金、化工、医药、机电等行业已排出242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40亿元—50亿元。分别采取跨省市联合;转移产地、实行“销地产”;优势互补、转移给外省市生产或利用外省市原料进行生产等不同方式实施转移。
第二种是“退”。一方面是根据上海城市整体规划,市中心区的工业“退二进三”,郊区工业“退低进高”;另一方面是与其他省市相比没有优势的行业或产品主动退出竞争。“退”并不是消极的。退的目的是进,但不是在原先的方位和层面上的“进”。
最近,上海家用电器发展战略的变化,体现了这种“以退为进”的思路。
向来是上海“门面”产品的家用电器整机,过去一直是咬住不肯放的。但实际情况却表明,其他省市的一批名牌产品,已在市场上形成优势。上海相当一部分整机产品的质量,充其量不过能打个平手,而产量和市场占有量许多还远远敌不过外省市的名牌。既然如此,何必在同水平上去拼个两败俱伤?根据上海的优势,上海决定压缩甚至让出一般整机产品的生产,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如无氟绿色现代化冰箱压缩机、变频空调压缩机、涡旋式空调压缩机、大屏幕彩电玻壳、大屏幕彩电显像管等家用电器紧缺的关键零部件,为全国著名品牌服务,同时积极增加出口。该退则退,绝不犹豫;该进则进,当仁不让。不困守一城一地,而能从大局着眼,运筹决策,这样的调整,已经为上海的家电业拓展出一片广阔市场。
第三种是“引”。把中央所属和其他省市所属的大企业引入上海,对上海同行企业实施参股、控股、收购、兼并,通过进一步对内开放,引入外力改造劣势企业。上海市已初步拟订了20多条新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地企业进入上海提供便利条件,支持和推动他们参加竞争。目前,已有外地企业兼并上海企业的消息,虽然被兼并的企业规模较小,但在上海企业中已引起很大震动。
第四是“外”。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向海外输出设备、设点办厂,实现上海产业向海外市场的梯度转移。国内产业结构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一部分设备、技术和高级技术管理人才闲置。把这些闲置的生产力转移到需要这些产品与技术的国家或地区,不仅能扩大市场,而且能实现资产增值。上海已在世界各地投资建设了264家工业企业,全部正常运行,效益良好。1998年,上海将继续扩大这方面的成果。
第五是“灭”。对市场滞销、污染严重、技术能级低、高能耗、高物耗的行业和产品,对已经落后的生产技术,下决心逐年限制、淘汰。目前已初步决定对仪电、化工、有色等七大行业的23项技术采取强制措施,逐步“消灭”,如氟利昂清洁技术、铁粉还原技术、低档溶剂型涂料生产技术、纸胎油毛毡生产技术等。上海还列出了一批强制淘汰的产品目录,其中包括老式车用发电机、老式马达、石棉制品、普通二极管三极管等。
上海工业调整的总体目标已经确定。在今后三年中,上海通过上述五种方式,平均每年将主动调整下马100亿元产值,以腾出空间和财力,重点扶植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21世纪的经济发展抢占制高点。
构筑新高地——培植实力,才能再创辉煌
调整是为了发展,有所不为是为了有所为。上海市高层领导指导这次新的调整,着眼点正是上海的未来。从上海总体财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上海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出发,只有舍弃那些“鸡肋”,才能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高科技产业化。
面向21世纪,上海工业的新高地究竟在哪里?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论证,上海已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扩张、支柱产业高科技化、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这三方面排列出16大类必须发展的项目。迄今已经确定的项目都具有高、新、广、大、优的特点,即水平高、技术新、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规模大,能够进一步发挥上海的原有优势。
加快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上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现代生物和医药以及新材料等三个方面的产业。涵盖的行业就更多了,以新材料为例,就有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有机材料、新型无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现代生物与医药则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现代发酵工程为主体,它的发展与产业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健康、资源与能源、食品与营养等重大问题提供全新的概念与手段。这些,都是上海在科研、开发和人才方面具备综合优势的行业。
促进上海六大支柱产业的高科技化,在选择产品目标时,强调高起点、前瞻性,提高技术含量。比如,汽车制造的重点,在发展高档轿车、新型空调公交大客车和轻型客车;机电行业重点发展智能化机器人、数控机床、城市轨道设备、环保设备;通信信息制造业重点发展通信信息设备、应用软件、网络同步光纤传输数据库、多媒体等。
对原来工业的技术结构进行调整,除了强制淘汰和更新落后的工艺技术,已决定将信息、现代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绿色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五大领域。这五大领域共涉及94项重点技术,其中共性技术33项,关键技术44项,前沿技术17项。通过这样的调整升级,要使上海工业的重点产品达到国际9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
上海预期,这三个层面齐头并进,到2000年,在工业新增产值中,高科技产业占45%,支柱产业占35%,传统产业占20%。实现这样的工业结构,便为上海工业经济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也为上海工业在新的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调整计划,如果没有相当力度的资金投入,是不可想象的。上海提出,加大投入,不能只把眼睛盯在银行和财政上,要用改革的方式开拓多方位的筹资渠道。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紧密结合,与改革、改组和行业的战略重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既能为建设新高地拓展项目,又能为其积聚资金。
目前的进展,已呈现出这样四条轨迹:
一是与国际巨人同行。加强对跨国公司和大工业项目的招商,积极争取科技含量高、产业规模大、市场前景广、代表新兴产业方向的大项目落户上海。上海构筑工业新高地的项目,绝大部分是利用外资的大项目。如已经确定的新型轿车、微电子、高清晰度彩电等都是合资的大项目。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资的别克中高级轿车项目,总投资达113亿元。位于浦东金桥开发区的集成电路建设项目,总投资也达84.4亿元。上海产业要升级,必须与国际巨人同行。上海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改善投资环境。1998年利用合同外资有可能达到35亿美元,增长40%。
二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发掘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上海有50多万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每年取得1000多项科研成果,拥有一批具有领先性、独创性的核心技术,但转化为产品的并不多,形成规模经济的更少。去年年底,冶金行业的上海梅山集团与中科院上海细胞研究所联合建立了一家生物研究公司,把可以定向捕捉、杀灭肝癌细胞的“生物导弹”成果推向产业化。国际上尚未有同类药物上市。目前,设施一流的中试车间已经建成,成果也已通过新药鉴定并取得了七个国家的专利。这样的产学研结合,不但开发了一个高科技优势产品,也培育了新的“生财之道”。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联合,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是上海构筑“新高地”的又一条重要渠道。
三是盘活资产存量是求得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以资产重组为手段,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集中优质资产和人才,生产升级换代产品,是上海工业在构筑“新高地”中大量采用的有效方式。比如,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把原来产品结构趋同,同室操戈、无序竞争的40家国有企业、7家集体企业和45家合资企业,逐步归并组合成7个分工明确、优势明显的专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集中生产技术在国内领先、市场占有率和毛利率均大于30%的主导产品,还实施科技兴药战略,集中财力建设了基因工程、制剂、化学制药、海洋资源药物四个研究中心。到20世纪末,资产重组将使上海医药业的销售额达到370亿元,年均递增30%;总资产从138亿扩张到250亿。
四是把传统产业改造成“都市型工业”。对传统产业中技术能级较低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方向是发展无环境污染,耗能少、运量少、能够吸纳较多劳动力的“都市型工业”。这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轻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有着很大的作用。这些都市型工业,如服装服饰、室内装潢、钻石加工、计算机软件、小型电子产品装配以及工艺美术、旅游产品等等,也将成为上海构筑工业新高地的重要内容,投入不会很大,效益未必就小。
发展经济,取得一时的胜利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要使经济的发展能够持续下去,长盛不衰。上海在工业连续七年两位数发展的形势下,头脑清醒,目光远大,主动地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正是为了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在下一个世纪再创新的辉煌。
1998年6月8日
合作者吴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