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这三大重要理论成果是几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在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不断改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理论结晶,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三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一、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历史起点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要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回答首先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作为逻辑起点,并贯穿于整个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制定相关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1979年3月,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全面分析我国国情,确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他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人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只能是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也一直受这种观念的严重束缚,把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作为判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邓小平拨云见日、点石成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的科学命题,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思想,研判中国发展形势,总结发展经验,以独特的视角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新学说。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五)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论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基于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把全面发展由一种长远的目标转变为现实的运动。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时期对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的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成果。
(一)论“三个代表”
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是因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21世纪,要保持党的先进性,首先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组织和领导作用。
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关键是发展。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我们长期的中心任务。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同时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江泽民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展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纲领、目标任务和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性质和纲领决定的。
在新时期,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社会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
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标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所以,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二)论与时俱进
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宏伟艰巨的发展任务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使我们面临新的考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前提,是指引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与时俱进体现的时代性与现实性的结合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潮流;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不可脱离时代要求、发展实际;要求以创新性的思维,结合飞速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与时俱进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思想结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彼此贯通,既继承了邓小平强调“中国特色”的理论特点,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实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阐明了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它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党的先进性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以坚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着力于不断强化先进性意识,把握先进性标准,践行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切实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中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去。
我们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地研究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牢牢把握“三个代表”,自觉贯彻“三个代表”,才能不断开辟理论的新境界,不断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三)关于执政党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集中地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这一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21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四)法治思想
江泽民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思想。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知道,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而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偏废。在21世纪之初,江泽民提出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将我国古代德治传统赋予了时代精神的法治新理念、新内涵。
加强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要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党执政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既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领导者、推进者,也要把自己置于法治之中,和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平等地承担守法的义务和责任。江泽民告诫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懂得依法行政,学会依法执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曾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推向前进。针对21世纪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科学发展观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破解了发展难题,创新了发展理念,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规律、动力、目的和标准等问题的基本看法,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直接影响到发展的模式、途径、目标和发展政策的选择,对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吸收了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一次深刻转变、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飞跃与创新。
(一)发展思想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以解放斗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方式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要素之间要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平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因此,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加强执政党建设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胡锦涛强调,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目的就是要指导实践。
执政党建设面临四个考验、四个危险。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异常复杂的环境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然而,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还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围绕这一总要求,报告还提出了八项重要任务。治国必先治好党。只要把握我们党的伟大历史使命,清醒面对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我们党就一定能勇立潮头、引领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该建议在提出“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时,强调指出“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好”字呼之欲出。中共十七大响亮地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由“又快又好发展”转向了“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这些变化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性基础条件、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利的国际经济条件和新的发展动力。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条措施。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六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七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八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由此,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五)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胡锦涛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
(六)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恩格斯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一个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荣辱观体现了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为当代中国确立了一个评判是非荣辱的标准,为塑造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形象、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导向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主导价值观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否则一些人因受市场经济追求最大利益的价值导向影响,唯利是从,而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荣辱底线判断。科学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操守,社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内在秩序来保证。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道德支撑,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
(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引来国外对“中国崛起”的种种说法。胡锦涛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国际形势、中国国情和历史经验,在十七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虽然我国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距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我国和平发展与世界的和平发展密切相关,世界环境严峻、复杂,当前,我国还面临世界霸权主义威胁、国际竞争压力和全球化的负面效应等三大挑战。因此,必须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身,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来维护世界和平,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胡锦涛“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辩证结合,即和平是发展之基,发展是和平之本。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依存度更高,只有创造和平环境,各国才能具备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更是基于21世纪对世情和国情的深深思考而做出的现实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潮流的宏观把握。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理论,是对我国外交战略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