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不当好人也没关系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取悦者的性格,那肯定是“人好”。但是,如果你患有取悦症,那么“人好”就不仅仅是性格描述了。为人好其实代表着一个成熟的信念系统,这个系统规定了你应该怎样对待他人,以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做法不一定行得通。你可能早就知道了,好人有时也会碰上不愉快,会遭到他人的拒绝、抛弃、鄙视、讨厌或伤害,尽管他们可能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而且,好人还时常被看似自我强加的情感负担所困扰,比如担忧、焦虑、沮丧甚至恐慌等。

卡罗琳9岁那年,妈妈被诊断出了乳腺癌。她清楚地记得,爸爸和妈妈的医生告诉她,一定要让妈妈开心,别让她紧张生气,这样才有利于她的康复。卡罗琳非常害怕妈妈会永远离开自己;她相信,要是自己听话,当一个乖乖女,妈妈就不会死。

在妈妈的乳房发现肿块的几个星期之前,卡罗琳被老师严厉地训斥了一顿,因为她在学校的操场上嘲笑和戏弄一个有残疾的孩子。老师还给卡罗琳的爸妈写了封信,措辞严肃地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并且要求他们到学校来讨论女儿的行为。

收到这封信后,卡罗琳的父母非常生气。

“我们一直教你要心地善良,要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妈妈流着泪说。“可今天我发现,你对那个坐轮椅的小姑娘非常残忍、刻薄。你太让我和你爸爸丢脸了!”

父母惩罚了卡罗琳,一个星期不准她出去玩儿。她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反思自己的不友善给那个小姑娘造成了多大伤害。爸妈还吩咐她写三封道歉信:一封给那个残疾小姑娘,一封给小姑娘的父母,第三封给自己的父母,因为她太令他们失望了。

卡罗琳在信中说,自己不应该刻薄地伤害那个小姑娘,她为自己的“不友善”感到后悔和羞愧。她跟父母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对别人冷漠和刻薄了。卡罗琳记得,自己当时非常内疚和懊悔。

年幼的卡罗琳相信,就是自己在操场上惹的那次麻烦让父母生气了,并且害得妈妈生了病。不是连医生都说了吗,要想完全康复,妈妈需要心情平静,不能生气。卡罗琳觉得,如果说没有紧张和压力有助于妈妈的康复,那么自己惹妈妈生气和紧张,肯定就是害妈妈生病的罪魁祸首。

在妈妈生病的那几个月里,卡罗琳每天祈祷时都暗暗发誓说,只要妈妈不死,自己愿意永远做个乖乖女。她跟自己保证说,只要妈妈能活下来,自己以后就再也不会取笑或逗弄任何人,包括弟弟。

幸运的是,卡罗琳的妈妈没有死。但是,卡罗琳却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甚至长大以后,卡罗琳依旧相信当好人能帮她避免坏事发生。反过来,当她偶尔不小心说了不友好的话,或者跟家人、朋友或员工发了脾气时,她就会非常害怕那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尽管卡罗琳的反应有点儿极端,但实际上,每个取悦者都会固执地坚信当好人的概念。不管别人对他说什么或做什么,他们本质上都会禁止自己做出消极的回应。通常,好心的他甚至不会承认自己对别人有消极的想法或情绪。

但是,当好人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大到你恐怕不愿意再付出了。当你能够认可“不当好人也没关系”这一看似简单的陈述时,你就在摆脱取悦症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不过先别急,你得先完成下面的小测验,看看在你目前的思想中,你对当好人的承诺有多坚定。

测验:你的好人指数有多高?

阅读下面的每项陈述,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你的情况。如果陈述符合或基本符合,就选择“符合”;如果陈述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就选择“不符合”。

1.我为自己是个好人而骄傲。 符合/不符合

2.对我来说,即使该拒绝别人,我也非常难以启齿。 符合/不符合

3.我可能过于替别人着想了。 符合/不符合

4.对我来说,承认有关自己的消极感受要比表达对他人的消极情感容易多了。 符合/不符合

5.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通常会觉得那是我的错。 符合/不符合

6.我相信自己应该始终当好人。 符合/不符合

7.我可能为别人做得太多了,为人太好了,甚至任由自己被人利用,为的就是不让别人以其他理由拒绝我。 符合/不符合

8.我真的相信好人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喜爱和友情。 符合/不符合

9.我认为跟别人发火很不好。 符合/不符合

10.我不应该跟我所爱的人生气。 符合/不符合

11.我害怕要是我对别人不好,我就会受到忽视、拒绝甚至惩罚。符合/不符合

12.我相信自己应该始终当好人,即使那意味着任由别人利用我的敦厚。 符合/不符合

13.当好人,让别人高兴,这是我保护自己免遭拒绝、反对和抛弃的方式。 符合/不符合

14.如果我批评了别人,我就不会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了,即使他们就该遭到批评。 符合/不符合

15.我努力做个好人,就是为了让别人喜欢我。 符合/不符合

16.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需要讨好别人来“换取”爱和友情。符合/不符合

17.当好人常会阻止我对别人的消极情感的表达。 符合/不符合

18.我相信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彬彬有礼、和蔼可爱的人。 符合/不符合

19.我认为我的朋友应该喜欢我,因为我为他们做了很多。 符合/不符合

20.我想让每个人都认为我是个好人。 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数数你选择了多少个“符合”,那就是你的总分。参照下面的分数范围来解释你的得分:

·总分在14~20分:你已经“好”过头了。实际上,你的好心好意很可能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你正在为当好人付出太高的代价。如果你把对自己不那么有害的品质放进自我概念的核心,取代当好人,你的改变速度就会加快。

·总分在8~13分:你的取悦症状跟你“宁可亏待自己也要对别人好”的极端需求强烈相关。放开你当好人的自我概念,这会让你的改善加速。

·总分在5~7分:你仍然很在乎别人是否认为你是好人,尽管不像大多数取悦者那么严重。你要发扬自己的很多优点,但是请记住,当好人不在其中。你离危险的心理地带仍然很近,所以你还是应该对宁肯亏待自己也要当好人的倾向保持警惕。

·总分在0~4分:你不怎么在乎当个好人。但是请检查一下,确定你没有掉进否认的陷阱。如果你真的已经克服了当好人的心理需求,那么你就已经在康复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讨人喜欢=好

作为一位做了25年临床心理的学者,我可以向你保证,性格通常有趣得多也复杂得多,远不是某个词语或描述(比如“好”)能够概括的。尽管如此,我的确知道,如果你的某种个性品质是在早年形成的,并且已经成为了自我概念的核心要素,那么这个标签就会对你一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强烈影响。

“好”就是一个这样的标签,家长、老师以及其他大人常把它贴在听话的孩子身上。“你可真是个好姑娘啊!”或者“那真是个好孩子!”,这些是我们时常能听到的赞美之词。或许,你自己也常常这么说。

“好”还约定俗成地被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所使用,比如说“你应该当好人”,因为它意味着有教养、有礼貌并且最终能被社会所接受。它还常常被用来区分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描述禁止性规定,尤其是用在少女身上,比如说“好女孩不去酒吧”或者“好女孩不跟男生鬼混”。

然而有趣的是,在用到成年人身上时,“好”这种品质经常会打折扣,甚至被贬低。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听到“她人很好,但是……”或者“他是个好人,但是……”之类的话。让“好”打折扣的“但是”通常会引出某种消极的个性品质。

词典把“好”定义为讨人喜欢或令人愉快。一般来说,好人往往被看成是平面的、二维的,而不是立体的、三维的,缺乏深度和清晰度。他们确实不会讨人厌,但他们的性格没有清晰的棱角或轮廓。在群体或组织中,好人绝对不会兴风作浪。他们不会触怒别人,但也很少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女儿小时候曾经说过,她更喜欢迪士尼动画中的“坏蛋”,而不是“好人”,因为那些坏蛋“更有趣”。)

事实上,有些“好”人甚至恰恰因为顺从、逢迎和讨人喜欢而受到指责,而这些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好”的代名词。体现在一个女性人物身上,简·奥斯丁的描述准确地刻画了这种针对“好”的微妙但消极的反应:

她不过是个好脾气、热心肠的年轻女人;我们很难讨厌她,因为我们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既然“好”原本就有“讨人喜欢”的含义,那它成为取悦者自我概念的核心就很好理解了。然而在另一方面,既然“好”作为性格特征和自尊来源似乎最多只有模糊的价值,那取悦者为什么会觉得它是如此不可抗拒的行为准则呢?为什么与“好”相悖的行为会引起这么大的焦虑和苦恼呢?

“好”是情感盔甲

要想找到答案,你得理解当好人在取悦者的信念系统中所起的保护作用。“好”作为人际关系保护层的价值,要比它作为性格特征的价值大多了。

确切地说,取悦者相信当好人能帮他们避免令人不快的经历,比如被别人拒绝、孤立、抛弃、反对和激怒。毕竟,如果你不兴风作浪或者不晃船,其他的乘客就不应该想要把你扔下船去。

但是,好人们通常会更进一步,以确保他们在别人眼中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好。为此,他们往往会过分努力地表现出他们的体贴和关心。在极端的“好”中存在着感知保护:毕竟,如果你对别人那么好,谁会想要伤害你呢?

想想你对本章前面的小测验的回答,尤其是第7、8、11、13、15、16和19项。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其中的某些陈述,那么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你就是在把“好”作为一种人际保护。如果你符合所有这7项陈述,那么你显然期望对别人好能帮你赢得他们的感激、喜爱和认可。接着,你相信(并且希望)你的好和友善能保护你,让你免遭拒绝、抛弃、反对或者其他的情感伤害。

表面上看,这种信念系统似乎很合理。实际上,作为现代紧张及紧张诱发疾病概念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汉斯·塞尔耶博士有保留地认可了这种信念。塞尔耶认为,人类要想避免人际压力的困扰,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人友好和付出。他相信,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存之道,因为他对人造成的压力是致命的。 H.Selye,The Stress of Life(New York:McGraw-Hill,1978)and H.Selye,Personal interview,Psychology Today11(10)(March 1978):60-70.(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名为《致命的爱人与恶毒的人们》, H.Braiker,Lethal Lovers and Poisonous People(New York:Pocketbooks,Hardcover,1991).其中就探讨了这些有毒的人际关系。)

塞尔耶把自己的压力管理哲学称为“利他的利己主义”。这个有点儿拗口的名词,意在传达这样的含义:利用慷慨来赢得他人的友善,这其实是为了你自身的利益。塞尔耶认为,如果你对他人友好和付出,那么他人就会倾向于对你友好,因此就不大可能给你造成压力和紧张。

那么,用作保护层的“好”,跟塞尔耶博士利他的利己主义的明智建议有什么区别呢?塞尔耶博士明白,当好人不能时刻保护你免受每个人的伤害。他坚信,肯定有人能够并且将会在情感上伤害你——不管你对他们好不好。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对方本质上就可恶、有偏见或者心胸狭窄,也可能是因为他对你怀有积怨故而报复,或者只是因为他情感上不够健康或不够成熟,不懂得怎样爱与被爱。

相比之下,把当好人奉为信条,深信当好人具有一种魔力,可以帮你避免来自他人的刻薄或伤害,按照这样的逻辑,要是对别人好没能帮你避免别人的冷落或伤害,那一定是你对别人还不够好,你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还记得你的“魔幻”思维吗

深信当好人会保护你免受他人的伤害,这种不可抗拒但终归有缺陷的信念,根植于儿时的魔幻思维。“魔幻思维”是指思想和行为难以区分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此一来,思想将跟行为一样有力。

当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将会赋予几乎任何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以魔力。在孩子令人兴奋而又幼稚的思维中,一个简单的愿望就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孩子常常用天生的魔幻思维来击退恐惧。在孩子的头脑中,想象出有条件的协议是为了维持控制幻觉。例如,孩子可能会跟壁橱中想象出来的怪物达成协议:“如果我上床睡觉并让所有的灯都开着,你们就不能跑出来或伤害我。”

同样,为了逃避父母将要离婚的真实可能,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谈条件:“如果我很乖,什么都听爸妈的话,那他们就不会分开。”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做好孩子”会成为孩子赖以保护自己的魔幻条件之一。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到了大约七八岁时,孩子会认识到想与做、愿望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到了青春期,大多数魔幻思维已经变成了基于现实的计划和行动,或者是文化上可接受的形式,包括宗教信仰和祈祷。

然而,有些天真的思维方式(魔幻思维)直到你长大成人依旧可能存在。尤其是当这样的思想能帮你减轻恐惧和焦虑时,它们就更是有可能存在好几十年。当你用逻辑和成年人的现实来严格地检查它们时,你可能会发现它们并不占支配地位。然而,你仍旧坚信它们的保护承诺。

因此,相信当好人能给自己提供保护,这是儿时魔幻思维的延续。害怕遭到拒绝、抛弃、孤立或反对,害怕这样的经历可能造成沮丧和情感痛苦,这些恐惧就是你现在需要遏制的“怪物”。但是,跟孩子想象出来的衣橱中的怪物不同,对拒绝、疏远以及孤独的恐惧是基于现实的,而不是基于幻想的。

你是否仍有“魔幻”思想

对孩子来说,做好孩子与逃避坏结果之间的联系不仅是魔幻的,而且还有牢固的现实基础。大多数孩子会通过直接体验认识到,如果他们服从父母的规则和偏好,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是“好”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得到表扬或者免受惩罚。在另一方面,大人也会一再地向孩子们证明,如果他们“不好”,如果他们违反规则或者质疑父母或学校的命令,那么他们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因此,做好孩子至少可以防止某些坏事的发生,这是非常真实的。

小孩往往会在“好”的现实基础之上增加魔幻思维的无限能力,从而使“好”的保护力量变得复杂。这意味着做“好”孩子可能被赋予了虚幻的力量,孩子们认为,这样的力量能帮他们避免那些不受他们控制的坏结果。例如,为了阻止父母离婚,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许诺说,自己一定会做个好孩子。

正如我们前面在卡罗琳的案例中看到的,如果特别有破坏性或特别痛苦的早年经历,跟个体对“好”的保护力量深信不疑的信念联系起来,那么这样的经历就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在孩子的头脑里,“好”跟实际防止或改善痛苦经历联系在一起,或者反过来,“不好”的做法或想法跟痛苦经历的发生联系在一起,那么痛苦经历的影响就会更加持久。

在我接待过的来访者当中,有很多人都能把他们渴望当好人的心理需求,追溯到他们儿时的特定痛苦经历。在有些案例中(比如卡罗琳),这样的经历是严重的病痛折磨着家庭成员,或者就发生在孩子身上。在另一些案例中,痛苦的经历可能是致死或致残的事故,也可能是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早亡。

试图恢复没有失控的外表,这是对严重精神压力的正常心理反应,尤其是在关系重大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影响疾病或事故带来的后果,孩子可能会跟更高的神灵讨价还价,承诺自己会“做个好孩子”。

在咨询过程中,卡罗琳发现了做好孩子跟挽救妈妈生命之间的联系。而且她渐渐明白了,当她对别人不好时,儿时的“魔幻思维”就会立刻引发恐惧,使她担心坏事将因此发生。

卡罗琳的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当好人的心理保护作用。在卡罗琳幼小的心里,她用自己永远做好孩子的承诺换来了妈妈的生存。因此,她一直坚信当好人是必要的手段,但最终却弄巧成拙。

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好人,卡罗琳几乎没有能力建设性地表达消极情感。她知道别人利用了她善良的天性,但她无法保护自己。当她在医生指点下来找我时,取悦症已经让她精疲力竭了,但她还是害怕说“不”,也不敢设定任何界限,因为这样做“不是好人”。

卡罗琳对当好人的依附连接着一个好结果:她妈妈的生存。但是在其他的案例中,痛苦经历的坏结果更为普遍。父母可能过早去世,一个兄弟姐妹可能因意外事故而永久残疾。父母可能离婚了,孩子们为此非常自责,他们的愿望和努力付诸东流。

尽管如此,很多取悦者保持了当好人的强迫冲动,即使他们儿时的痛苦经历结局很不幸。有些人能把自己的冲动追溯到这样的想法:当好人会防止更坏的事情发生。或者更可悲的是,有些取悦者把儿时的内疚发扬光大了:假如当初他们“更好”、更乖,那些坏事也许根本不会发生。

长期、慢性的取悦症患者在忙于讨好别人时,往往意识不到自身的取悦症病毒是在儿时开始发展和扩散的。

从本质上说,迷信或魔幻的思维是不准确的。相信当好人应该或能够保护你,让你免受拒绝、孤立或其他消极生活经历的伤害,这会给你的情绪和行为强加沉重的负担。一直当好人,这种负担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的,而且也是不恰当的。

不总是当好人也没关系。

当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

表面上看来“相信当好人”的保护力量是无害的,但是实际上,这种信念是一个认知雷区。

坚信当好人具有无上的保护力量,这种想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根本行不通。你可能是世上最好的人,但世上也一定会有人不喜欢你——也许恰恰是因为你太好了。

事实是,不管你为人多好,都不能保证你免遭他人的拒绝、冒犯、排斥、反对甚至抛弃。一个人可能因为你的种族、民族、性别或性取向而对你有偏见,进而很可能会荒谬、可恶地拒绝你。你的友好不会改变他的态度。或者,如果另一个人嫉妒你,那么她可能会故意反对你,不管你为她做了多少好事。这很不公平,但生活本就如此。

请再审视一下你有关生活是否公平或者是否应该公平的假定。相信当好人应该能保护你免受他人的伤害,这种信念深深地根植于“生活是公平的”这一基本期望。

因此,像你这样的好人面对的难题是,当世界不像你想的那样运转时,当别人不管你对他们多好也要伤害你时,你就很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沮丧。你的反应还可能包括愤怒,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你相信如果你对别人好,他们就应该善待你,而现在你的这种期望也破碎了。当然,你为人太好了,不会把怒气发到对你不公平的人身上。相反,你多半会把怒气向内发泄,怪罪自己为人还不够好,或者是出于别的原因而理应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在你的心里,生活就仍然是公平的。然而,你会为自责付出代价,代价就是沮丧。

请思考片刻。在公平的世界里,好人身上只会发生好事,因为他们理应过得幸福快乐。如果生活是公平的,坏事就只会发生在坏人身上,因为他们理应受到麻烦和不幸的惩罚。

可现实的问题是,坏事的确会发生在好人身上,哪怕是像你这样的好人。

如果你相信生活是公平的,当好人应该能帮你避免坏事,那么你就是在陷害自己,当坏事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你身上时,你就会受到自责和沮丧的打击。

在认为当好人应该能保护你免受他人伤害的信念背后,暗藏着某些危险,如诱人的三段论或者错误的逻辑。这种错误推理会得出令人沮丧和内疚的结论:

如果生活是公平的,人们就会得其所应得。

一件坏事(比如拒绝、抛弃)发生在了我身上。

因此,我就应该遭到这种对待。

或者

如果我为人很好,那么谁都不会拒绝或伤害我。

我刚刚遭到了拒绝和伤害。

因此,我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好,或者我还不够好。

这种情绪和思想上的螺旋下降会让你陷入消极和混乱中。此外,这种错误的逻辑会促使你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取悦和讨好别人,从而推动取悦症的恶性循环。

修改你认为生活公平的最初假定,这会让你在纠正错误思维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但是,如果你固执地坚信当好人能保护你,那么当生活让你受到痛苦的打击时,你就很可能会陷入自责、内疚和沮丧。请记住,只要纠正取悦症三角形中的一个边,你就能破坏恶性循环,最终让自己踏上康复之路。

不要奖励虐待

你可能还把当好人作为奖牌,以为它能克服别人的冷遇和亏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好人其实是最弱的花色。

向一个正在从情感上伤害你的人示好,这是不恰当的回应。正相反,这只会奖励他对你的虐待。实际上,你对他的好就是容许甚至鼓励他的虐待。

总是当好人,不计代价地避免冲突或对抗,屈从于挑剔和强势的伙伴或上司的意志,这种倾向很有可能让你陷入不良的人际关系当中,使你的情感受到伤害和蹂躏。

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即使攻击是单方面的,讨好对方也等同于单方面的心理缴械。在受到攻击时还向对方示好,这等于是放弃防御,会让你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荒谬的是,如果你是言语和情感虐待的对象,那么你的示好不仅不能保护你,而且还会让伤害或虐待你的对方更加肆无忌惮。

这并不是说取悦最先促使别人虐待你。促使他们虐待你的那些原因,深藏在虐待者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中。例如研究表明,受到虐待的儿童长大后会成为虐待者。

但是,尽管你受到的虐待不是由你引起的,可你的讨好和取悦肯定会纵容虐待者,让他变得更放肆。你可能会以为,你更努力地讨好某个对你不友好的人,这是在遏制和消减对方的虐待。但实际上,你这恰恰是在怂恿他变本加厉。

你可能满心希望你的好、你的爱和友善最终会占上风,会改变对方对你的态度和行为。然而不幸的是,尽管你好心好意,可这种做法几乎永远不会奏效。相反,你对虐待行为持续的参与和无心的奖励,只会让虐待者更加大胆地侵蚀你的自尊。最终,你甚至会渐渐地相信,不管怎样,别人的刻薄、敌视和侮辱就是你应该得到的对待。

当然,当你受到不友好和不恭敬的对待时,你必须学会恰当地捍卫自己的权利。然而首先,你必须改变错误的信念,别再相信讨好可以保护你,可以克服侮辱或刻薄的对待。

讨好与“肥妞儿”

苏珊是取悦于人的行家。她今年38岁,是3个孩子的母亲。作为家中的独女,她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她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五年级,她自己的孩子也在那里就读。她还是家长教师协会的骨干。

另外,苏珊还为丈夫的小咨询公司记账。有时,她要自己下厨,准备丰盛的晚宴来招待丈夫的客户。苏珊还是一个活跃的志愿者,在一个慈善组织中负责募款委员会的大部分工作。

苏珊承认,她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对别人说“不”是什么时候了。她意识到自己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能不应该再这么劳碌了。她知道,自己的很多人际关系非常不平衡,她所付出的努力远远大于回报。

从儿时起,体重就一直是让苏珊头疼的问题。她带着哭腔开玩笑说,她那多余的50磅体重,减掉后又长了回来,反反复复大概有100次了。她理解自己取悦于人的行为模式跟体重问题之间的联系。

“我一向觉得我必须对别人格外好,尽可能地让别人高兴,不然他们就会因为我太胖而不喜欢我。看起来好像是,从我见到别人那一刻起,我就在努力地说服他们不要嫌弃我。我真的害怕如果我受到了嫌弃,有人就会叫我‘肥妞儿’。”

“从儿时起,我的情感就时常受到伤害。其他的孩子都取笑我,管我叫‘矮胖子’或‘肥妞儿’之类的。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让他们因为别的喜欢我。”

“作为一个小姑娘,我乐意为别的孩子做任何事情,只望他们不会因为我胖而嫌弃我。我真的任由别人利用我。我替他们做家庭作业,帮他们伪造家长给老师的便条,让他们照抄我的答卷——不管谁对我有任何要求,我都会照做。”

“当我长成少女时,我的情感关系很混乱。我几乎乐意跟任何男孩发生性行为,就是为了避免遭人嫌弃。”

“不用说,我还是经常遭到嫌弃和拒绝。但是长大以后,我仍然像小时候一样,对每个人都好得很过分。到了现在,我甚至等不及别人要求我做什么了。我会弄清楚他们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们。”

有很多人跟苏珊一样,因为害怕会遭到嫌弃而饱受取悦症的折磨。他们的外貌或性格有某个方面让他们感到不光彩,会伤害他们的自尊。

这种意识中的“缺陷”可以是生理上的,比如肥胖、明显的残疾或畸形、丑陋的相貌、枯黄的头发或者矮小的身材,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比如感到自己愚蠢、没知识或者没钱。

你可能也像苏珊一样,担心别人会因你真实存在或想象中的“缺陷”嫌弃你,于是你觉得自己不得不讨好别人。用心理学的话说,你在把有关自我的消极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你还可能在用讨好进行防御,以补偿你所认为的自己外表或性格上存在的严重缺陷。

真正的缺陷在于这种策略,而不在于你的外表或性格。这种策略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因为它会不断地侵蚀你的自尊,从而让你进一步陷入取悦症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即使别人真的认可你,你的自尊仍会受到削弱,因为你会把他们的认可归功于你为他们做的那些事,而不是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她之所以喜欢我,仅仅是因为我对她好,为她做了很多事)。与此同时,在你的其他取悦习惯的强化之下,你会更加坚信讨好既是有效的保护伞,又能补偿你意识中的“缺陷”。

另一方面,如果别人嫌弃你,你的错误信念就会得到印证,使你更加坚定地以为你根本就不配别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自尊伤口会加深。此外,你会觉得,为了避免再受到痛苦的拒绝和嫌弃,你以后必须更加努力地讨好别人。

解决之道在于你要认识到,你最需要得到你自己的认可。当你着手处理让你感到羞耻的实际问题,并把你作为人的本质价值跟你的外表或背景特征区分开来时,你的自尊伤口就会开始愈合,取悦症就会放松对你的控制。

态度调整:不当好人也没关系

你可以用下面的修正思维替换“你必须不计代价地当好人”的错误思想。仅仅用修正陈述代替一种错误思想,你就可以启动治愈取悦综合症的过程。

·当好人不是总能保护你免受他人的亏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幻想,那么当你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你就很可能会感到内疚和自责。

·如果有人对你刻薄或不友好,不要讨好他们或者假装没事儿,那会纵容他们。

·如果你不得不损害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价值、需求或身份认同,那么当好人的代价就太高了。

·对你来说,与其心口不一地讨好别人,进而让自己变得沮丧、焦虑或不舒服,还不如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更好。

·不当好人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