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1944.1—1944.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章 瓦图京的攻击

“今天,天气是我们的朋友。”

——米哈伊尔·普里霍季科少尉[1]

冯·曼施泰因元帅最担心的事情发生在1月26日(星期三)拂晓,苏军攻势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乌克兰第1方面军发起他们的进攻。就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注意力被第8集团军防区内的战事所吸引、第1装甲集团军忙于1月第二周在乌曼西北方取得部分成功的反突击的收尾工作时,瓦图京方面军辖内3个集团军在塔拉夏镇(Tarashcha)与扎日科夫镇(Zhazhkov)之间沿一条70千米长的战线投入进攻。

与东线同一时期从事的进攻准备一样,德军情报部门早在1月23日,也就是瓦图京发起进攻三天前,便已发现他的准备工作。这场大规模攻势的先兆是那天早上,苏军以至少两个团的压倒性兵力冲击科沙瓦托耶村译注:原文为Koshavatoye,疑为科舍瓦托耶(Koshevatoye)的错误拼写。,据守该村的是德军第88步兵师的一个营。经过数小时激战,守军被逐出村庄,获胜的苏军士兵忙着挖掘阵地。当日晚些时候,B军级支队一个营展开反冲击,但未能驱离苏军,迫使第42军代理军长利布中将把他支离破碎的防线向东后撤数千米。[2]

为何要对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目标发起一场全面进攻呢?相关分析清楚地表明,科沙瓦托耶村为后续进攻提供了出色的出发阵地。第1装甲集团军参谋长瓦尔特·文克少将在1944年1月23日作战日志中的说法也许会让利布将军得到些许安慰,文克称:“集团军非常清楚,在该地区以有限手段遂行战斗行动非常困难……尽管如此,该军在这场危机中必须坚守。”[3]实际上,利布第42军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次日(1月24日),无线电拦截和对俘虏的审讯证实,苏军近卫坦克第5军和机械化第5军约有70辆坦克,已确认在特诺夫卡镇以西地带,红军很可能在那里为即将发起的进攻建立主要努力点。[4]利布要求获得更多反坦克力量增援时,整个第1装甲集团军只为他提供了一个配备“铁拳”反坦克榴弹发射器的反坦克营,这股力量很难抗击敌坦克在开阔地的果断冲击,但这已是第1装甲集团军所能腾出的全部力量了。

由于德国人尚未发现克拉夫琴科新组建的坦克第6集团军的存在,所以他们没想到对方会在战线这片地段发起主要突击。第1装甲集团军得出的结论是,苏军坦克部队集结在特诺夫卡附近,目的是向季乔诺夫卡(Tichonovka)发起一场救援进攻,他们的一个军一周前被包围在那里。1月初,德国人对威胁乌曼的苏军第38和第40集团军发起反突击,包括近卫步兵第13、步兵第167师和摩托化步兵第6旅在内的部分苏军部队被德军切断。从那时起,他们一直在抵抗德军第82步兵师消灭他们的企图。因此,胡贝和他的参谋人员认为,苏军一切后续进攻在规模和持续时间方面都将是有限的,肯定不会是一场大规模突击。当然,对投身这些代价高昂的战斗的苏军和德军士兵来说,死于一场小冲突还是一场大攻势,没什么不同之处。在他们看来,重要的是,尽量多活一天,不要让自己的战友失望。

1944年1月底,一名在最初的战斗中负伤的德军士兵。这名“维京”师装甲掷弹兵团的党卫队小队长缠着绷带,在斯塔罗谢利耶北面的树林里等待疏散。注意他钢盔上的白色涂装,没有白色钢盔伪装布时,将钢盔涂成白色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

苏军对卡涅夫突出部西部发起行动的前一天,第1装甲集团军更为关注的是西面100千米外的作战行动,在那里,德国第3装甲军仍竭力歼灭瓦图京麾下另一些部队的残部,这些苏军是在两周前的战斗中被困的。西面的坦克战仍在肆虐之际,利布第42军对面之敌的动向可概括为“旨在牵制和转移德军注意力的局部进攻”,而对方从特诺夫卡方向直奔30千米外被困在季乔诺夫卡的苏军部队则被认为是一场救援行动。[5]尽管相关报告提到,发现3辆T-34和另一个苏军师进入该地区,但第1装甲集团军似乎对此不太担心。胡贝和他的参谋人员显然认为,集团军左翼的问题得以解决后,他们可以应对右翼发生的任何情况。待第3装甲军完成当前任务后,集团军将把他们直接调至受影响地域。

数百门火炮实施半小时猛烈的炮火准备后,瓦图京的先遣力量——克拉夫琴科将军新组建的坦克第6集团军在第一梯队投入冲击。他的两个军立即陷入与德国第7军辖内第34和第198步兵师的正面交战。苏方记录称,敌人沿整条防线顽强战斗,导致红军在西面的进攻“远比预期进展慢”。[6]瓦图京将进攻力量主力投入一场正面突击的决定是个错误。苏军支援步兵被下定决心的德国守军成片扫倒,就连克拉夫琴科的坦克也没能取得太大进展。

第7军防区内的德方守军称,仅在前三天的战斗中他们就击毁82辆敌坦克。[7]冯·霍恩将军的师属炮兵由第235炮兵团组成,他们甚至以直瞄火力摧毁苏军坦克。M. V.沃尔科夫中将指挥的机械化第5军展开另一次尝试,德军第198步兵师第308掷弹兵团顽强抗击苏军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反复发起的冲击,步兵第58师夺取列普基镇(Repki)的企图以失败告终。但汉斯-约阿希姆·冯·霍恩中将第198步兵师的巴登-符腾堡人未能阻止邻近的巴甫洛夫卡镇(Pavlovka)陷落,经过数小时激烈的逐屋争夺,位于第198步兵师与第34步兵师结合部的巴甫洛夫卡镇失守,但霍恩的部下阻挡住了苏军步兵第359师的进一步突破。同样的事情正沿第7军的整条防线上演。译注:没能找到汉斯-约阿希姆·冯·霍恩中将的清晰图片甚为遗憾。战争结束后,霍恩被英国人关押了两年后获释。他后来加入联邦德国国防军,1956年军衔为少将,1958年再次被擢升为中将。霍恩于1994年1月去世,享年97岁。

红军在大多数地段只取得2—3千米的有限进展,尚未在第7军防区达成明确的突破。苏军第40集团军步兵第47军在冯·霍恩第198步兵师对面取得7—8千米进展,但没能突破德军第二道防线。德军步兵牢牢据守阵地,打得非常顽强。浓浓的晨雾为逼近中的苏军提供了隐蔽,但也给红军指挥员控制他们的部队造成麻烦。当日日终前,苏军对第7军的主要突击陷入停顿,迫使瓦图京不得不寻找更有利的前进路线。

对瓦图京来说,这个令人沮丧的日子里唯一的亮点发生在特罗菲缅科第40集团军译注:第40集团军司令员为日马琴科,特罗菲缅科是第27集团军司令员。作战地域,他们对冯·里特贝格中将第88步兵师左翼发起的攻击取得较大进展。在那里,获得30辆坦克支援的步兵第180和第337师在卢卡村(Luka)与季布尼济村(Dibnizy)之间的德军防线上撕开了个18千米宽的大口子,据守在此的是第88步兵师第417掷弹兵团,达成突破的苏军部队向东北方的大镇博古斯拉夫冲去。给该地区造成一种不确定的恐慌后,他们被德军第88步兵师仓促拼凑起来的部队暂时阻挡在镇南郊。苏军的另一场推进——可能是步兵第180师辖内部队所为——沿主要补给线奔向东南方的梅德温,将冯·里特贝格第88步兵师左翼与冯·霍恩第198步兵师右翼隔开。第326掷弹兵团部署在第198步兵师右翼,团长凯泽上校的记录描绘了所发生的事件:


1月25日/26日的夜晚过去了,没有发生任何值得报告的事情。过去几天我们已习惯坦克的噪音,它们现在已无法引起我们的关注。但5点40分左右,一阵密集的猛烈炮火在我们的前沿阵地爆发开来,特别是右侧与第88步兵师接壤的地段。我们30千米长的防线上,整个地面在颤抖。这意味着敌人的主要突击!6点后不久,炮击停止了。我们把头抬了起来,阵地外一片浓雾,能见度只有100米或更低……我决定带上副官亲自进行侦察……我们不时停下来倾听四周的动静,但一切都很平静。难道俄国人只是虚张声势?突然,5辆谢尔曼坦克从我们前方的浓雾中冲出,敌人肯定已达成突破!……现在该返回我的指挥所了……中午前后浓雾消散……我们看见一股强大的敌军向梅德温而去……我们右侧的友军……那里没有任何踪迹……敌军的突破把我们与他们隔开了。[8]


★ ★ ★


由于第88步兵师左翼已开始退却,冯·霍恩将军被迫延伸自己师的右翼,以便与北面的友军保持联系。该师从其他团抽调了几个连加强右翼,这就削弱了其他防御阵地,并给敌人达成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乌克兰第1方面军无疑会在次日对此加以利用。实际上,第1装甲集团军充分认识到危险性。文克当晚晚些时候在集团军作战日志中写道:


集团军右侧地带的兵力较为分散,占据的防线也很薄弱,预计到敌军的持续冲击,令人担心……危险的是,两个军的内翼将承受(敌人)的沉重压力,尽管已无情地削弱防线其他地段……集团军完全清楚他们无法坚持太久的事实。[9]


★ ★ ★


第1装甲集团军情报处当日有一个重大发现——确认了克拉夫琴科的坦克第6集团军。集团军作战日志中指出,这个发现“提高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敌人(通过这些攻击)所寻求的远非有限的局部目标”,这是个准确但有些保守的评估。[10]文克还预见到第7军和第42军防区内的态势会变得更加严重,因而建议集团军着手拟制计划,结束第3装甲军在集团军最左翼遂行的行动,并做好将快速部队迅速调至东面的准备,以恢复那里的态势。在这一点上,他很有预见性。

实际上,与特罗菲缅科相邻的第27集团军辖内部队战役首日结束前已取得12千米进展,这使坦克第6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的努力黯然失色。这场突破虽然发生在次要突击路线上,却给瓦图京和他的指挥员们提供了他们正在寻找的机会。为利用这个大有希望的发展,克拉夫琴科得到瓦图京批准后,1月27日清晨将集团军辖内V. M.阿列克谢耶夫中将指挥的坦克第5军从特诺夫卡附近(该军在此进展甚微)调往北面,步兵第47军正在那里遂行冲击。为实施更紧密的协同,步兵第47军转隶坦克第6集团军。沿布满车辙印的恶劣道路实施一场超过50千米的夜间行军后,坦克军与步兵第47军相配合,当日下午发起冲击,在博亚尔卡(Boyarka)北面迅速突破德军防御。

瓦图京的策略得到了回报(参见战斗示意图6)。德国人对苏军这场机动猝不及防,因为他们不相信苏军能做出如此快速的应对——过去,他们的对手总是动作迟缓,其行动总是可以预料的。第1装甲集团军估计苏军会继续从特诺夫卡地域遂行主要突击,已确认盘踞在那里的坦克集团军将攻往乌曼或者兹维尼戈罗德卡。虽然瓦图京麾下部队在其他地段受到阻碍,但坦克第5军1月27日(星期二)下午迅速穿过梅德温和雷相卡(Lysyanka)。这股力量轻而易举地推开了德国人为阻拦其前进而设置的薄弱路障,沿分隔德国第7军与第42军的结合部切下。

1944年1月底,武装党卫队第5装甲营第4连连长、党卫队三级突击队中队长汉斯·格奥尔格·耶森在斯塔罗谢利耶附近从一辆三号突击炮中探身查看战斗情况。

克拉夫琴科的坦克继续突破并在德军防区内发展胜利时,日马琴科第40集团军辖内部队与机械化第5军继续攻击步兵上将译注:炮兵上将。黑尔的第7军。尽管红军取得数千米进展,但未能冲出一个宽度足以投入机械化军主力的缺口,因为德国人在突破口肩部实施顽强抵抗,这个突破口位于重镇维诺格勒(Vinograd)西北面的巴甫洛夫卡村附近。

持续一整日的战斗使双方在人员和物资方面都遭受了严重损失。黑尔将军第7军宣称,他们当日摧毁34辆敌坦克。[11]横跨德军主要补给路线的维诺格勒镇易手数次,当晚晚些时候落入苏军步兵第104军手中。德军第34步兵师报告,敌军投入师级兵力,在40辆坦克支援下,沿该师与友邻第198步兵师的结合部展开冲击。这支坦克部队很可能是配属机械化第5军的独立坦克第233旅,他们向维诺格勒东南方推进,然后转身向北,赶去救援两周前被困在季乔诺夫卡周围的红军部队。

战斗示意图6

获救部队加入坦克第233旅先遣部队,为该旅增添了他们严重短缺的步兵力量。但到当晚晚些时候,苏军在各处的进攻几乎都停顿下来,经过激烈战斗,德国第7军两个师之间的联系最终得以恢复,正如第198步兵师一份记录中的描述:


敌军犹如洪水般涌过其炮兵(在我方防线上)打开的突破口。师里的个别营和连坚守他们设在筑垒村庄里的支撑点,并死守了整整一上午……尽管(付出这些努力),但敌坦克从一开始就突破了这些支撑点之间的薄弱防线,并借助雾色迅速突破我方炮兵阵地……今天,敌人针对我们师投入3个得到充分休整并获得坦克支援的步兵师。尽管在兵力和物资方面占有压倒性优势,并给防御方造成严重损失,但敌人没能在我们师防区达成突破。[12]


★ ★ ★


更糟糕的情况发生在第7军最右翼,昨晚他们在那里失去了与友邻第42军的联系。霍恩第198步兵师报告,当日白天,苏军20辆坦克和30辆卡车搭载着步兵(可能是近卫坦克第5军的先遣部队),从梅德温第88步兵师的防区迅速向南而去,但第198步兵师无法采取任何行动阻拦对方。德国空军本来可以拖缓敌人的推进,但却不见踪影。黑尔将军认为他的右翼正在被敌军迅速绕过,因而请求第1装甲集团军批准他把右翼沿主要补给路线从梅德温撤至雷相卡,集团军予以批准,这就使他得以暂时堵住苏军的接敌途径,并阻止苏军坦克突破到雷相卡镇。

该镇之所以重要,有几个原因:它不仅是德军第198和第88步兵师的主要补给基地,第42军的主要补给路线也穿过该镇,向东通往兹维尼戈罗德卡镇的道路也穿过雷相卡。据守该镇的仅仅是两个师的补给部队,以及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的“交通线守备部队”——由邮差、军法官、兽医和来自Feldkommandantur译注:Feldkommandantur是德军部署在被占领地区的一种武装力量,类似于警备司令部。的部队组成,他们并不适合抵挡敌坦克和步兵协同一致的冲击。第1装甲集团军正确地指出,苏军向兹维尼戈罗德卡推进,加之科涅夫乌克兰第2方面军从东面而来,意味着突出部内的两个德国军将陷入包围。用瓦尔特·文克的话说,“现在是做出决定(撤离突出部)的最后时刻了!”[13]

1944年1月底,武装党卫队第5装甲营第4连的一辆突击炮在斯塔罗谢利耶北面展开的反冲击中不慎碾上反坦克地雷。车组成员正冒着敌人的炮火抢修履带。

同一部队的另一辆三号突击炮停了下来,为误中地雷的同伴提供一些必要的协助。

“维京”师装甲掷弹兵走在武装党卫队第5装甲营第4连的三号突击炮前方,正用探针搜寻埋在雪地里的反坦克地雷。这条道路从斯塔罗谢利耶通往拜布济。

发现地雷后,“维京”师的掷弹兵扒开积雪排除地雷。

“维京”师装甲营的三号突击炮搭载着支援步兵,在斯塔罗谢利耶附近继续遂行反冲击。

实现第一个目标后,这群武装党卫队掷弹兵将缴获的苏制45毫米反坦克炮挂在三号突击炮后带走。

在斯塔罗谢利耶北面发起的反冲击中,武装党卫队掷弹兵占据了一处浅浅的洼地。

武装党卫队第5装甲营第4连的一辆三号突击炮继续在斯塔罗谢利耶北面的森林遂行反冲击。注意他们灰色作战短大衣外套着的雪地伪装服。

第1装甲集团军参谋长瓦尔特·文克少将。国内军迷最为熟悉的可能是第三帝国即将崩溃时,希特勒念念不忘的“救兵”——文克集团军。

如上所述,苏军1月27日对第1装甲集团军最大的威胁出现在第42军防区。在那里,克拉夫琴科的坦克先遣部队穿过第88步兵师与第198步兵师之间的缺口,向南面、东面和东北面冲去,遭遇的抵抗非常轻微。B军级支队当日也遭到攻击,敌人对第332师级战斗群设在亚诺夫卡(Yanovka)附近的阵地发起冲击。遂行这场进攻的很可能是苏军第159筑垒地域,其目的是为分散德国人的注意力,并牵制可用于加强里特贝格师摇摇欲坠的左翼的部队。第323师级战斗群的“克瑙斯”连调至卢卡,并对据守季布尼济的苏军步兵第337师辖内部队遂行反冲击,里特贝格下令展开这场行动是为重新建立与第7军的联系。[14]但面对苏军强有力的抵御,德国人这番尝试以失败告终。

面对这种情况,第42军军长利布当日联系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部,请求批准他把军左翼撤至东起博古斯拉夫、东南方至斯捷布列夫镇(Steblev)的罗西河一线。他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面对苏军持续冲击时保持前线的完整。[15]更好的办法是批准他把全军撤至罗西河南面,此举至少能让他腾出足够的力量封闭防线上的缺口。但第1装甲集团军告诉利布,他们会考虑这项建议,可他们无法下达这种命令,除非“南方”集团军群授权他们这样做。

希特勒的命令再度阻止了未经他明确许可便放弃领土的做法,战场上迫切需要快速决定时,他的命令严重延误了战术行动。冯·曼施泰因元帅和他决策能力的缺席给第1装甲集团军造成影响,就像在东面苦战的第8集团军一样。两个集团军不得不在“南方”集团军群许可范围内尽力而为,直到他们的指挥官次日(1月28日)从拉斯滕堡的元首大本营返回。利布没有消极等待相关决定,而是命令麾下部队做好后撤准备。

利布忙于将他的左翼撤至罗西河的安全处时,苏军坦克第6集团军的先遣支队(坦克第233旅)轻而易举地冲破了德国人封锁道路的努力,沿主要补给线路前出到雷相卡西南郊。该旅奔向东北方时,近卫坦克第5军主力开始从梅德温方向攻往东南方,该镇当日早些时候已落入红军手中。天气寒冷,路况较好,尽管下午下起了小雨。

当日中午,苏军坦克第233旅的坦克第1营在尼古拉·马修科夫上尉率领下,搭载着步兵到达雷相卡郊外。当时的一份资料将雷相卡描述为一个较小的区级镇,德国人将其作为补给基地,该镇沿一道宽阔的河谷延伸,穿过一条浅浅的河流——格尼洛伊季基奇河。镇内的房屋只能在相对较近的距离内看见。两条主要道路在镇内相交——南北向道路从兹维尼戈罗德卡通往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而东西向道路则从塔利诺耶(Talnoye)通往塔拉夏。坦克第1营正是沿后一条道路向东而去。

马修科夫上尉配备M4谢尔曼(苏军士兵称之为“埃姆恰”)的坦克营迅速冲过德军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支营级规模部队组织的防御。利用地形优势,苏军坦克兵从南北两面包围该镇。德国人对敌坦克进攻的速度和冲击猝不及防,他们的防御迅速崩溃。镇子西部边缘的一个德军警戒前哨被坦克隆隆行进的声响所惊动,但很快又沉寂下来——领头的谢尔曼坦克碾过哨所,来个原地转向,活埋了哨所里的守卫。傍晚时,该镇连同数千吨食物、弹药和衣物,悉数落入苏军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坦克营使用车灯和尖啸的汽笛实施的“心理战”。战争结束后,一名“埃姆恰”组员写道:


坦克车灯刺眼的光束将道路和两旁的田野、房屋、树木照得雪亮。敌步兵什么也看不清……汽笛刺耳的尖啸撕裂夜空。它冲击着耳膜,给大脑造成沉重负担。敌人密集的火力开始减弱。“心理战”取得了效果……[16]


★ ★ ★


由于没有反坦克武器,德国人对此无能为力。为避免被俘,守军要么向北撤退,他们在那里很快与卡涅夫突出部内的其他部队一同陷入包围;要么逃向南面,他们在那里很快被纳入临时组建的应急部队(Alarmeinheiten),在各个不同的单位中死于苏军的进攻。后一类包括第88步兵师后勤机构的1800多人。[17]第88步兵师很快陷入包围圈,这些人员的缺席给该师的后勤保障造成严重的困难。夺得雷相卡后,坦克第233旅留下一些步兵和几辆坦克守卫该镇,尔后继续冲向兹维尼戈罗德卡,希望在那里同罗特米斯特罗夫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先遣部队会合。

雷相卡失守导致德军第198步兵师的阵地难以为继。该师右翼后方某处至少存在一个苏军坦克军,冯·霍恩将军被迫后撤部署在最右侧的团并重新调整全师,以便让防线正面朝北,而不再像前两天那样正面朝西。师右翼现在倚靠切斯诺夫卡镇(Chessnovka),左翼位于维诺格勒郊外,冯·霍恩麾下部队已在黄昏前重新夺回维诺格勒,并恢复与第34步兵师的联系。[18]该师右侧除了近100千米的空地外一无所有,很容易招致苏军的后续攻击。冯·霍恩师的情况很糟糕,而里特贝格第88步兵师的情况甚至更加严重。汉斯·梅内德特中尉的记述描绘了该师第188炮兵团经历的行动,为支援在奥利沙尼察(Olshanitza)与萨瓦尔卡(Savarka)之间陷入困境的该师步兵,第188炮兵团卷入当日的激战:


从普通炮手到团长,现在是每个军人全力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刻,这也对我们的驮马和装备提出最高的要求。在没有既设阵地的情况下,各炮兵连向不断增加的敌人猛烈射击,直到炮管打得滚烫,以此协助阻止敌人两个集团军的大举冲击。[19]


★ ★ ★


里特贝格师不仅与南面的友邻部队失去联系,另据报告,苏军步兵第337师一部企图迂回到该师左翼后方,甚至有传言说对方正奔向博古斯拉夫,那是里特贝格师罗西河防线上的关键所在,1月27日夜间,该镇仍在德军部队控制下。

但至少B军级支队防区内的态势平静下来,自苏军当日早些时候对亚诺夫卡的冲击被击退后,几乎没出现什么情况。第42军军长利布当晚与第1装甲集团军作训处处长通过无线电进行交谈,后者告诉利布,应“无情地削弱”福凯特上校B军级支队据守的北部防线,派该支队增援利布军左翼。黄昏前,利布已安排部队按照这道命令行事,因为他们昨日便已为此做好准备。实际上,有证据表明利布在接到命令前就已着手后撤部队,当前情况下这是个明智之举,尽管直接违背了元首的命令。

喜忧参半的一天就此结束。虽然黑尔将军的第7军牢牢守住阵地,但他们丢失了右侧的地盘,第198步兵师在那里被迫后撤其右翼,以防遭到迂回。利布将军的第42军与友邻军相互隔绝,其补给线现在不得不取道科尔孙镇,而不是雷相卡。里特贝格的第88步兵师虽然遭到削弱,但正井然有序地撤往罗西河防线。东面的态势尚不明确,韦勒第8集团军正与科涅夫乌克兰第2方面军激战。第1装甲集团军已接到令人不安的报告,称苏军坦克正逼近列别金镇,离兹维尼戈罗德卡仅剩60千米,距离坦克第6集团军先遣部队也只有100千米,据报,后者位于雷相卡。

在第1装甲集团军看来,敌人的意图昭然若揭。他们的所有行动似乎表明其目标是兹维尼戈罗德卡,并包围卡涅夫突出部内的德军部队。红军完成这项任务后,接下来会如何行事?看上去他们可能会继续向南,设法突破“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纵深,但目前无法确定这一点。言归正传,胡贝和他的参谋人员预见到有必要组织一股救援力量,与即将陷入包围的两个军恢复联系,这个包围圈后来举世皆知,被称作“切尔卡瑟包围圈”(Kessel von Tscherkassy),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应以科尔孙镇命名,因为一个月前一场较小的包围战涉及霍恩上校第72步兵师时,切尔卡瑟镇便已被放弃。

“维京”师遂行反冲击期间,几名苏军俘虏(包括一名伤员)在“维京”师掷弹兵的监视下走出森林。

1944年1月底,斯塔罗谢利耶北面,“维京”师的三号突击炮搭载着装甲掷弹兵继续遂行反冲击。

第1装甲集团军请求集团军群批准他们围绕第3装甲军组建这样一支救援力量,但被集团军群参谋长布塞“以最尖锐的言辞”拒绝了。[20]为绕开这个障碍,集团军参谋长文克通知相关军(第3装甲军和第7、第42军)军长,他们将根据他亲自下达的口头指示着手为救援行动做准备。他被迫采取此举是为防止“南方”集团军群通过书面命令、电话或无线电通信获知他的意图,布塞随后会撤销这些指示。[21]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军高级参谋人员之间的信任度从未下降到如此地步!

红军已不再存在这种问题。战争爆发后,政治委员对军事人员效率的恶性影响大为减弱,这使较高指挥层级参谋人员之间更加信任。这些参谋人员获得信心和经验后,信任度也在增加。希特勒越来越多地对他的集团军群、集团军、军、师指挥官施加限制性控制时,斯大林却变得越来越愿意授权给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元帅这样的将领。

“南方”集团军群的决策权因其司令官缺席而不能正常行使时,瓦图京和科涅夫麾下部队仅用3天便取得重大进展。就在德军指挥官需要行动自由以便采取他们认为合适的作战行动时,却只能无助地看着苏军两个坦克集团军深深楔入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后方地域,逐渐实现对卡涅夫突出部内德军部队的包围。即使英勇奋战的德国步兵、炮兵、装甲兵和战斗工兵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济于事,除非他们获得更明智的领导。第二天,苏军在东面的突破战斗达到高潮时,他们还能做些什么的迹象便显现了出来。

注释

[1] Loza in Armor, p. 22.

[2] 1.Pz.Armee KTB entry dated 23 January 1944, p.1.

[3] Ibid., p. 1.

[4] 1.Pz.Armee KTB entry dated 24 January 1944, p.1.

[5] 1.Pz.Armee KTB entry dated 25 January 1944, p.1.

[6] Sbornik, p.314.

[7] 1.Pz.Armee KTB entry dated 26 January 1944, p.3.

[8] Gerhard Graser, Zwischen Kattegat und Kaukasus:Weg und Kampfe der 198.Infanterie-Division, 1939-1945. (Tubingen, Germany:Kameradhilfswerk und Traditionverband der ehemaligen 198. Infanterie-Division, 1961), p. 284.

[9] 1.Pz.Armee KTB entry dated 26 January 1944, p.1.

[10] Ibid.

[11] 1.Pz.Armee KTB entry 27 January 1944, p.2.

[12] Graser, p. 285.

[13] Ibid, p. 1.

[14] Dr.Andreas Schwarz, Datentafel 323.Infanterie-Division. (Furth, Germany:Traditionsverband der 88.Infantrie-Division, e.V, 1966), p. 41.

[15] 1.Pz.Armee KTB entry dated 27 January 1944, p.1.

[16] Loza, pp. 22-23.顺便提一下,这份记录中称德国人在雷相卡镇部署了5辆“虎”式坦克。这种说法显然有误,因为第7军或第42军都没有这种坦克,实际上,直到一周后第3装甲师的“贝克”重装甲团赶至,“虎”式坦克才出现在这里。“虎”式坦克之所以会“提前”出现,是因为许多苏联老兵在战后夸大了自己的功绩。

[17] Chief of Staff Files, Abteilung 1a, Nicht in Kampfraum XI.und XXXXII. Armee Korps befindliche Teile, Headquarters, 8.Armee, 18 February 1944, p.3.

[18] Graser, p. 285.

[19] Menedetter, Chronik der Artillerie-Regiment 188, pp.66-67.

[20] 1.Pz.Armee KTB entry dated 27 January 1944, p.1.

[21] Ibid, 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