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是未来:跨期选择的心理机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心理连接性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时间中性的观点,即不因时间点早晚而进行效用折扣。比如当代的哲学家帕菲特(Parfit,1971)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持续的、不可缩减的实体可以被付之于未来效用,他不认为未来不同时间点的个体是同样的组成部分。相反,他认为一个人由一系列重叠的自我组成,这些自我在情感和身体的连续性以及性格和兴趣的相似性方面是不同的。根据这个观点,折扣一个人的自己的未来效用可能就是理性的。因为如果个体折扣他人的效用是理性的,那么折扣与现在不同的未来的自己的效用似乎也可以被认为是理性的。

一个人对未来是否关注以及关注的程度取决于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之间的联系程度。越久远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的关系必然较弱,所以一个人较少关心自己的未来(相对于现在)可以说是理性的。因而选择现在享有较少的效用而非将来更多的效用也是理性的。虽然未来自我时空上与现在的自我具有连续性,但是毕竟未来的我不是完全的我。即使是极端的时间偏好行为,比如吸毒行为,也可被认为是理性的。如果该吸毒者认为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连接性很小,他为现在的欢愉而付出的未来的代价就会很小。

帕菲特的观点在哲学家中引起了很大争议。一些批评者认为连接性并不是关注未来的必要条件;另一些批评者认为连接性并不是关注未来的充分条件;还有些批评者认为身份是我们构建的东西,我们不仅仅经历了我们的品格、价值观、目标和信仰的变化,而且主动构建这些东西,并且这种主体的连续性将我们的存在与时间融为一体。

1.3.1 心理连接性并不是关注未来的必要条件

一些哲学家通过思想实验攻击帕菲特的观点。比如让个体想象未来的痛苦,首先,个体的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后个体会经历一种可怕的痛苦。这些哲学家认为,尽管现在的个体和未来的个体可能出现的心理联系减少了,但是依然是个体本人而非其他人感受到未来的痛苦(Williams,1970)。

1.3.2 心理连接性并不是关注未来的充分条件

一些哲学家认为连接性并不是关注未来的充分条件。他们认为完全的连接性并不导致完全的关注,个体的同一性必须由连接性以外的东西组成(Robinson,1988)。这些批评者认为,如果连接性最为重要,我们对未来自己的关心程度应该与对心理上和我们有足够联系的人的关心程度并无区别,这其中包括我们自己的复制品。然而,这个结论明显是不可接受性的。比如,斯通(Stone,1988)编写了如下的思想实验:

假设火星上的科学家正在大规模制造生物程序人以填充其他星球。他们能够在这些生物的大脑中印上各种信息,包括个性、记忆,兴趣等。他们将某人凑巧编程为具有和你一样的个性、记忆、技能、兴趣等,也就是无意中创造出一个巧合的复制品。但是这个复制品并不是以你为模版仿照,也就是即使你并未出生过,他也会是如此。你即将死去。如果同一性不重要,这个巧合复制品存在的事实应该与你能够继续生存一样好……但是这显然是错误的。

1.3.3 心理连接性是主动构建而非被动体验

另一些哲学家批评帕菲特的观点将人们视为被经验塑造和改变的被动物体,而不是作为有主动性的人。个体的选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塑造他们的身份。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帕菲特不恰当地将心理连接视为外生决定(Elster,1986)。

1.3.4 对于心理连接性和时间偏好的心理学实验检验

不同于哲学家应用思想实验的方法现在也有实验哲学的分支,应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心理学家则应用实证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心理连接性和时间偏好的关系。直接的证据似乎支持了心理连接性影响时间偏好的观点,然而亦有一些证据并不支持这个观点。

最初对这个观点的检验来自弗雷德里克(Frederick,2003),然而他的研究并不支持这个观点。他测量了被试(实验的参与者)在未来不同时间点(1年后、5年后、10年后、20年后、30年后和40年后)的折扣率,并且测量了他们感知到的现在和未来不同时间点(1年后、5年后、10年后、20年后、30年后和40年后)的心理连接性,发现这两者之间的相关并不显著。

然而,巴特尔斯等(Bartels et al.,2010)在某一研究里应用了与弗雷德里克相似的程序和方法,却得到了时间偏好和心理连接性相关的结论。巴特尔斯等认为之所以得出与弗雷德里克不一样的结论,主要原因在于统计方法上的差别。弗雷德里克采用了同一时间点内不同被试相关的方法,而巴特尔斯等人则采用了同一被试不同时间点相关的方法。比如,弗雷德里克对不同被试1年后的折扣率和心理连接性做相关:如果一个被试认为1年后心理连接性和现在的相似性高,那么根据心理连接性的理论,他1年后的折扣率就低;另一被试认为1年后心理连接性和现在的相似性低,那么他1年后的折扣率就高。而巴特尔斯等人的统计方法则对一个被试1年后、5年后、10年后、20年后、30年后和40年后的心理连接相似性判断和其对应的折扣率做相关。巴特尔斯等人认为尽管弗雷德里克的方法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率的因素,但是由于被试判断相似性的标准不一,有可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而导致变异很大。比如被试甲可能给高相似性以95的评分,但是被试乙可能对类似的相似性以80的评分。巴特尔斯等人的相关方法保证了被试内的一致性。巴特尔斯等人应用他们的方法对弗雷德里克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得到了一样的结论。但是这种相关分析的方法,仅仅为心理连接性对时间偏好的影响提供了支持的证据,并没有验证这种因果关系。

因而巴特尔斯等人进一步操纵了心理连接性,以检验对时间偏好的影响。他们让被试阅读了一些脚本,这些脚本描写的角色在生命不同时刻经历了或严重或轻微的人生改变事件(连接或弱或强),被试需要替这些角色做出与时间偏好有关的决策。巴特尔斯等人发现,被试为经历严重人生改变的角色(相对于轻微人生改变的角色)所做的决策的时间偏好更强。因而巴特尔斯等人认为他们提供了因果关系的证据。

虽然巴特尔斯等人为心理连接性影响时间偏好的论点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但是他们的研究存在一些方法上的局限。首先,他们的相关性研究(研究1和2)同时测量了被试的折扣因子和心理连接性,有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即被试认为心理连接性越大应该折扣越小,从而混淆研究结论;其次,他们的因果性研究(研究3、4和5)虽然操纵了心理连接性,但是实验要求可能存在某种暗示性:应该给前后变化较大的角色在变化时间点前后赋予不同的差异较大的效用权重。并且,被试的决策任务是替代性决策,即不是为自己决策,也给巴特尔斯等人结论的有效性造成了疑问。

同时,弗雷德里克并没有得到心理连接性和时间偏好相关的结论。虽然巴特尔斯等人认为有可能主要是被试持有的不同的相似性判断标准造成的,但是如果应用弗雷德里克的相关分析方法,只要样本足够大,不同被试的判断标准即使差异较大,也可以互相抵消。因而,弗雷德里克的相关分析方法相比于巴特尔斯等人的方法更为可靠。

另外,无论是弗雷德里克还是巴特尔斯等人的研究,跨期价值匹配的判断和心理相似性的判断延迟的时间至少是一年。而跨期选择研究中的即刻效应,即刻的定义在时点单位上可以是天也可以是年等。如果以天为延迟单位,根据即刻效应,一个结果从现在推迟到明天,那么折扣最大。我们很难想象,现在的“我”和明天的“我”会有什么不同,因而,用心理连接性显然不能解释某些即刻效应。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心理连接性不能解释跨期选择,因为一个现象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在一些关键现象上不能解释至少给心理连接性的理论提出了疑问。

总之,不论在哲学命题上,还是在跨期选择的研究上,心理连接性是一个很有趣的理论。仅就跨期选择而言,现在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理连接性对时间偏好影响的论点,需要未来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或者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