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律动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律动的分类

常见的律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律动的内容进行分类、按照律动的动作特点进行分类和按照律动的形式进行分类。

一、按律动的内容分类

(一)无意义、纯节奏型律动

无意义、纯节奏型律动是指组合中的动作没有象征的意义和表现内容,主要的动作均为简单的击打、顿踏动作,并且这些动作常能发出声音,如捻指、击掌、拍击身体的某个部位、用不同的方法踏脚等。但无意义、纯节奏型律动也是比较注意动作和音色变化的组织结构,常运用身体的各部位做有规律的节奏性动作,或由走、跑、跳等简单的步伐组成。

(二)模仿型律动

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喜欢的对象,幼儿律动按其表现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植物类

植物类律动主要是表现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在幼儿世界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根草都是有生命的。花开花落、春华秋实,四季不同景色、不同变化让孩子们感到好奇,进而激发孩子们求知、探索的渴望,也是他们乐于模仿表现的对象。

2. 动物类

动物的不同外形、动作、颜色、习性等让孩子们着迷,因此孩子们对于动物有着天然的喜爱。动物类律动非常丰富,包括天空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走的;食草的、食肉的、山上的、草原的等。动物类律动教学通过清晰可见的动态形象模仿动物的外形、动作与叫声,关于动物的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内容。动物类律动题材的作品有蹦蹦兔、小鱼游、小鸭走、小燕子等。

3. 自然类

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认知能力较低,常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较感兴趣,常会发问“天为什么会下雨?”“月亮为什么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天空为什么会有闪电”“星星为什么晚上才出来?”等自然现象。幼儿律动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自然类律动中让幼儿了解基本的自然现象;掌握科学知识。自然类律动题材的作品有《小星星》《下雨了》《天黑黑》《太阳公公》等。

4. 社会类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会分辨善恶,建立正确是非观念,使孩子健康成长。社会类律动通过其内容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社会规则,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良好个性。社会类律动题材的作品有《洗手歌》《小娃娃跌倒了》《打电话》《小小解放军》等。

二、按律动的动作特点分类

(一)欢快、活泼

欢快、活泼的律动是幼儿律动的主要形式。幼儿天性活泼,喜爱蹦蹦跳跳,幼儿音乐也以活泼居多,因此幼儿律动动作较夸张、活泼、干净、利落。欢快、活泼类幼儿律动有《小松树》《打电话》《蹦蹦兔》《剪羊毛》等。

(二)抒情优美

抒情优美的音乐能使幼儿安静、平和,放松心境,对于活泼好动的幼儿具有很好的安抚作用。抒情优美的律动能使幼儿更好地舒展身体、把握节奏感,训练身体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美的感受。抒情优美类幼儿律动有《小白船》《三拍舞步》等。

(三)民族与地方特点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歌谣与儿歌,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幼儿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幼儿律动教学也应考虑地域与民族特点,在律动中加入一定的民族元素和地方特色,使幼儿能更好地把握和传承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传统。

(四)流行风格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艺术取向和艺术审美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儿童音乐和幼儿律动的创作也应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类似的幼儿律动有《我的身体最神气》《健康操》《水果拳》等,较好地反映了现代幼儿的风貌。

三、按律动的形式分类

(一)原地律动

原地律动可以坐着进行,也可以站立进行。一般来说,小班的孩子身体比较柔嫩,协调性、平衡性都较弱,不适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同时,此阶段孩子大脑和肢体平衡能力发育还不完全,认知能力有限,对音乐的感知力较低,因此单一的上肢活动或单一的下肢活动更适合他们。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当活动空间有限时,可以选择针对性强的原地律动,使孩子的律动活动更有训练价值。

(二)行进律动

随着幼儿年龄和心智的发展,动作的平衡感有所加强,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有了提高,此时可以选择有部分大动作和一定步伐的行进律动。行进律动能增加动作变化的多样性,提高孩子上下肢的协调性,加强孩子对身体的控制力。与小班的孩子相比,大班的孩子肌肉比较发达,骨骼骨化程度较高,大脑和身体机能相对完善,对身体的控制力有明显提高,能较为协调、灵活地掌握一些复杂、细致的动作。因此,在幼儿律动中可以加强行进的速度、方向、步伐的变化,增加跳跃等动作,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

(三)自由律动

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幼儿进行自由律动,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兴趣、个性、性别的差异来引导幼儿开展自由律动活动。在自由律动中,一般情况下女孩的自由律动兴趣与水平比男孩高,其次是女孩在律动时手部动作频率较高,二度空间的动作出现较多;同时小班的自由律动水平较低,而中大班的孩子则明显提高。由于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力不尽相同,因此自由律动的呈现必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与赞赏,使孩子更加自信、更乐于热情尝试各种创新活动。

(四)器械律动

利用简单的生活道具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体验。通过运用各种器械、道具进行律动锻炼,如浴巾、报纸、绳子、呼啦圈等常见的生活用品,有利于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增加了律动的趣味性。对于器械的运用,则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科学的尝试,并充分考虑安全性。

一般来说,原地律动更多的是活动上肢,对于孩子的上下肢协调性要求较低,活动的空间也较有限;而行进律动对孩子的上下肢协调性、身体的控制力、方向性要求较高;自由律动给孩子更多充分表达的机会,是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动作能力以及对音乐感知和理解的一种综合表现,也能很好地体现幼儿的个性与综合能力,是幼儿律动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