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形篇第四

本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己,取得完全的胜利。孙武认为,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得战争的胜利。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因此,会用兵的人善于使自己处于不可战胜、必胜无疑的地位,擅长创造战胜敌人的机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因为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要失败的敌人。而上述足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物质之“形”,便是由国土的大小所产生的物产、军资、士卒的多少,以及军事实力对比的强弱。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译文】

孙子说:过去那些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条件,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耐心等待机会,观察敌人何时有可乘之机。这样,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便掌握了主动权,之后能否战胜敌人,便看敌人是否有可乘之机了。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可以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却无法做到一定战胜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胜利是可以预测的,但不可强为,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即使是善战的高手,也一样无法打败敌人。

【解析】

作为开篇第一段,孙子重在阐明一个深刻的用兵之道:胜利虽然可以预测,却不能强求。

战争的胜负,不是简单的孰强孰弱而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战争双方信息的不透明,我们其实很难了解敌方的真实情况,再加上天时、地利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战争的成败其实往往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善于用兵作战的将领,要想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一方的准备工作,确保自己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端未启就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用兵作战的最高境界。

可以说,孙子在此既强调了战争的客观现实性,又肯定了人的主观努力对战争成败的重要影响。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1]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2]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注释】

[1]藏于九地:意思是说隐藏得深,使敌人不可预知。古人常用“九”来表示数的极致,这里的九地就是极为隐蔽的意思。

[2]九天:意为高不可及。

【译文】

如果遇到的是不可战胜的敌人,那么就应该采取防守的战术;当发现敌人有可乘之机时,就要果断采取进攻的战术了。之所以采取防守,是因为我方实力不足,不具备战胜对手的条件;所以采取进攻是因为我方实力有余,具备取胜的条件。一个善于防守的人,能够做到把自己的兵力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地方,使敌人无法发现;一个善于进攻的人,可以让部队产生从天而降的效果,突然出现从而有效地打击敌人,因此能做到既保全自己又获得全面胜利。

【解析】

这一段,孙子讲的是“自保而全胜”的方法,也是如何权衡进攻、防守二者的问题。

孙子认为,进攻与防守自有其权衡得失之处,究竟是进攻还是防守,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来决定。如果我方实力不足,不具备战胜敌方的条件,那最好选择防守;而如果我方实力有余,具备战胜敌方的条件,则可以选择进攻。

在孙子看来,如果选择了防守,那就要做到最好的防守,即让自己像深藏在地底一样,使人无法窥探到自己的虚实;如果选择了进攻,那也要做到最好的进攻,即像飞跃于高空一样,使人无从防备。而如果进攻时可以做到最好的进攻,防守时又能做到最好的防守,那自然就能“自保而全胜”——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又获得全面的胜利。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1]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2],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3],无勇功[4],故其战胜不忒[5]。不忒者,其所措[6]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7]。

【注释】

[1]秋毫:本指秋天时鸟兽的细毛。此处比喻非常轻微的东西。

[2]明目:眼睛明亮。

[3]智名:有智慧的名声。

[4]勇功:勇敢杀敌的名声。

[5]不忒:没有差错。

[6]措:指作战措施。

[7]政:这里指主宰战争的胜负。

【译文】

能够预见胜利,但预测没有超过大家的见识,就不能算是最好的;打了胜仗又受到天下人的称赞,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就好像举得起秋毫差不多重量的东西不能称之为大力士,能看见日月算不上是眼睛异常明亮,以及听见雷鸣算不上是耳朵灵便一样。古代人们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不过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而已。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也没有勇武杀敌的战功,只是因为他们在打胜仗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没有差错也就没有所谓转折,因此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人之所以不出现任何差错,就在于他们所采取的战术是能确保胜利的,因此,可以说他们所战胜的是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打仗的人,是能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的,而且,他们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导致敌人失败的时机。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先创造完取胜的条件之后才去交战,而那些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去交战之后在战争中企图侥幸获胜。真正会用兵的人,善于修明政治并且遵循制胜的规律,所以他们是能够主宰战争胜败的王者。

【解析】

这一段,孙子借着“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对比,阐明了猛将远不如谋士的道理。

对于孙子这样以“谋伐”为最高战争追求的兵家来说,他永远都在阐述一个道理:猛将终将无法胜过谋士。因为在孙子看来,猛将在战争中取胜的方式就是进攻,就是现场的拼杀;而谋士在战争中取胜的方式则是通过事情的准备和计划,使得整个战争都按照其先前制订的计划进行,并最终获得其先前谋划的战果。猛将只看到眼前的敌人,而谋士看到的却是整个战争的态势,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势制订切合时宜的作战方案,甚至在战前就对战争的胜负有了充分的预见性。

而自古以来,在战前对战争走势的预见性,就是判断一个将领指挥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因此,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先创造胜利的条件才去交战;而不善于用兵的人,总是先与对方交战,企图在战争中侥幸获胜。那些百战不殆的人,就是因为知晓并遵循这个制胜的规律,才成了主宰战争胜败的王者。

【原文】

兵法:一曰度[1],二曰量[2],三曰数[3],四曰称[4],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5],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6]之谿者,形[7]也。

【注释】

[1]度:长度。此处指国土面积的大小。

[2]量:容量。此处指国家物产是否丰富。

[3]数:数量。此处指军队数量的多少。

[4]称:权衡轻重。此处指力量的对比。

[5]以镒称铢:比喻力量相差很大。

[6]千仞:比喻非常高。仞,古代的长度单位,古人有“七尺一仞”“八尺一仞”等不同说法。

[7]形:此处有“势”的意思,主要指军事实力。

【译文】

兵法上说:一是要估算自己国土的面积,二是要推算本国物产数量的多寡,三是要统计军队的规模,四是要对双方军事实力进行细致的比较,五是要得出胜负的判断。有了土地也就有了土地面积,有了土地面积也就能推算出物产数量的多少,知道了物产数量的多少就能决定可以供养多少兵员,有了兵员数目就能比较双方的军事实力,了解了双方的军事实力也就能得出胜负的判断了。所以,获胜的军队打失败的军队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打获胜的军队就如同用“铢”来称“镒”,没有任何优势。胜利者指挥军队打仗,就像从千仞高的山涧中往下放水,其势猛不可当,简直无坚不摧,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外在表现。

【解析】

这一段,孙子还是延续了上一段所讲内容,重点阐明了战前运筹的重要性。

孙子认为,战前的运筹,是赢得战争的一个重要前提。两军交战,对敌方直接的信息有所匮乏在所难免,但敌方的一些客观条件仍然能够为我方的战前运筹提供基础,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效果。

在此,孙子建议用兵作战的将帅应通过对“度”(估量敌国的土地面积,这决定了敌国物产资源的多少)、“量”(测算敌国物产资源的数量,可借此推断出兵员数量)、“数”(统计敌国的人口、兵员,可预估双方实力的大小)、“称”(比较双方的实力并加以权衡,这直接影响着战争的结果)和“胜”(判断双方交战能否制胜)这五个方面之间的制约关系的综合运筹,来进行双方军力的大致判断。可以说,在战争中,谁对双方的形势有更清醒的认识,谁就能制订出更符合形势的作战方案,谁获胜的概率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