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前言”的释读和评价
第一节 对“前言”的释读
通看吴芳思的著作《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中的前言,发现吴芳思主要探讨了世人及吴芳思自身对马可·波罗的认识,描述了吴芳思对《马可·波罗游记》产生怀疑的经过,并探讨撰写一本有关马可·波罗有没有到过中国的书的可能性。最后由于种种原因,吴芳思自己撰写了这本书。在前言中,对于吴芳思使用的材料,既有可信度高的,也有可信度低的。
一、对“前言”的释读
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是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本书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情况、编著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等,由吴芳思撰写。在前言中,吴芳思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世人对马可·波罗的认识,二是吴芳思自身对马可·波罗的认识及她撰写此书的原因。
(一)世人对马可·波罗的认识
马可·波罗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多数人知道他有过一次中国之旅,还有不少人可能知道这位衣衫褴褛的旅行家还乡的故事,在大众的头脑里,他的地位有点接近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起着先驱作用的伟大航海家。在这个方面,作者通过大众、儿童读物及蒙元史学家的角度来展开论述。
1.在大众的角度上
吴芳思通过记叙世人对马可·波罗归国情景的描述来体现:“700年前的一天,有三个男子汉从一艘不很大的带桨帆船上走了下来,在威尼斯的石铺码头登岸。他们刚度过许多星期的海上生活,两腿还不适应坚硬的地面,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没有人到码头迎接,要不是他们衣着褴褛引人注目,这次归国可能湮灭无闻。他们‘从神态到口音都说不出来地带有鞑靼味儿,他们几乎把自己的威尼斯方言忘光了。’他们脚穿高至膝盖的脏皮靴,身穿绸面皮袍,另有缎带紧系腰间;绸面的质地很考究,但已露出一些碗大裂口,从里面露出了粗裘毛衬料。这些破烂不堪的大袍是蒙古式的,下摆只长及膝,前胸用一排圆形纽扣扣住。”“他们到家后一下子脱去破烂不堪的皮袍,换上长可拖地的绯红色威尼斯式绸面大袍。接着他们拾起又脏又破的蒙古袍,撕开衬里,那些原先藏放在衣缝里的翡翠、红宝石、石榴石和钻石纷纷掉落地上。”从这些描述上,可以看到大众对马可·波罗是持一种向往、崇敬的态度的。
2.在儿童读物的角度上
吴芳思认为马可·波罗在儿童读物中扮演着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当今那些文字频发但画面丰富的儿童读物几乎总是设法利用以马可·波罗为代表的中古时代中国和欧洲的关系这个题材,似乎那些把欧洲和北京分隔开来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山重水复、苍茫大漠和文化变异,都可以通过马可·波罗这个人物轻而易举地加以超越,而且传说马可·波罗还把中国的面条引进意大利,而且创制了意大利冰淇淋。在这个角度上,可以看到人们对马可·波罗的认识是夸张化了的,不符合现实情况。
3.在德国蒙元史学家的角度上
吴芳思提出德国一位最杰出的蒙元史学家福赫伯撰写的《蒙古帝国时期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一文,已经对马可·波罗的声望提出了非常严肃的挑战,然而他们提出的那些疑团并没有影响到马可·波罗的声望,人们还是不停地讲述他的那些传奇故事。从这三个角度而言,可以得出,世人对马可·波罗的评价是很高的,即使专家已经对他是否到过中国提出质疑,但仍没有影响到普通大众对他的痴迷。
(二)吴芳思自身对马可·波罗的认识及她撰写此书的原因
吴芳思刚开始接触到马可·波罗这位人物时,是因为她在剑桥大学攻修汉语时在一些论文中引用马可·波罗描写北京城的几段文字,由此开始关注他。吴芳思对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于1981年在《泰晤士报》的一期贸易增刊上发表了一篇论述早期到中国去的旅行家的短文,在短文的结尾不经意地提出一个看法:尽管马可·波罗具有广受欢迎的形象,他或许不该算作是在古代到过中国的人。而作者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惊世骇俗的程度远远超出她的想象。由此,她萌发了就这一问题来写一本书的想法,也希望能得到一位懂波斯文或阿拉伯文的中古史专家的帮助,但由于他们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所以吴芳思就独自写了这本书。在这个方面,即吴芳思自身对马可·波罗的认识及她撰写此书的原因上,吴芳思是采用时间顺序,记录了作者接触马可·波罗这位人物的经过,并记录了吴芳思逐渐对《马可·波罗游记》产生怀疑的过程。
1.吴芳思接触马可·波罗的过程
刚开始,吴芳思引用了马可·波罗《寰宇记》中描写北京城的几段文字,后来吴芳思在写一篇关于北京的住宅建筑的博士论文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马可·波罗身上。等到吴芳思于1975—1976年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一年时,她经常骑车经过环绕元代北京的一段高高的长满灌木的土城墙,除了旧城墙的一部分外,吴芳思还接触到一些传统住宅建筑,由此对马可·波罗在十三世纪末首次向欧洲人描绘的那座城市的棋盘式格局更感兴趣了。之后,吴芳思回到了伦敦,在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图书馆中国部重操旧业,这时,她对马可·波罗的兴趣又不免油然而生。在这个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吴芳思对这位大人物的兴趣越来越浓。
2.吴芳思对《马可·波罗游记》产生怀疑的过程及撰写此书的原因
先是她的好友克雷格·克鲁纳斯在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写了一篇关于《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的博士论文,并告诉吴芳思德国的蒙元史学家怀疑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再次,吴芳思发表的一篇短文中涉及马可·波罗或许不该算作在古代到过中国的人,这引起了公众强烈的反响,于是,吴芳思思考能否就这个问题来写一本书,和普通民众、专业学者等广大群众一起探讨“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没”这一问题。吴芳思本想和克雷格以及一些中古史专家一起撰写此书,但由于大家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探讨,所以吴芳思就独自写了此书。在这里,了解了作者对马可·波罗的认识过程及疑问产生的经过,便明白了吴芳思想要撰写此书的原因。
二、“前言”中使用的史料分析
1.可信度低的史料
在前言中,吴芳思首先借用的材料是乔瓦尼·巴普蒂斯托·赖麦锡对马可·波罗归国情景的追述,赖麦锡是意大利地理学者,生于特雷维佐,纂有《游记丛书》,其中所收《马可·波罗游记》为此游记主要传本之一。那么,这段史料是否可信呢?为此,查阅了张跃铭的《马可·波罗游记》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一文,其中提到,《马可·波罗游记》有很多个版本,现今流行的有五种,分别是法国地理学会版(又称老法文版)、改定的五种法文写本、庇庇诺拉丁文译本、赖麦锡意大利文版及“Z写本”,其中,赖麦锡意大利文的这种版本,与前面的三种版本完全不同,其来由至今尚未明了。书中地名多经更改,被删除多章,而又新增入阿合马一章及其他版本所无之事。全书章卷分段,亦与其他版本不同。该版本刊于1559年。[1]另外,本人的《马可·波罗独享盛名之原因分析》一文,其中提到,莱瑟姆也认为赖麦锡的版本收进了用最动人的天方夜谭式的风格叙述有关马可·波罗本人的故事,包括他的言过其实的谈话以及关于他怎样回到威尼斯的传奇故事。在威尼斯,马可·波罗的家人居然辨认不出那几位衣衫褴褛的不知道为什么浑身有鞑靼味儿的至亲。赖麦锡所收的许多段落都没有在其他保存至今的版本中出现,如大不里士圣巴尔萨摩寺院修道士的可以治病的腰带,对杭州的描写,还有阿合马事件等。赖麦锡译本是在马可·波罗去世二百多年后出版的,但他的本子竟然比保存至今较早时期的写本有更多有趣的内容。这就不得不令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质疑。而现代的许多《马可·波罗游记》的译本如莱瑟姆、摩勒、伯希和译本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赖麦锡和托莱多抄本。这些译本和抄本的作者把自己掌握的较多的有关中国的材料收进他们所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或许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其所编的《马可·波罗游记》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但这些都无疑对神化和夸大马可·波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所以,可以看到吴芳思所引用的由赖麦锡追述马可·波罗归国场景的史料是欠缺真实性的,有严重的夸大成分,所以,这个史料可信度比较低。
2.可信度较高的史料
在前言中,吴芳思提到德国一位最杰出的蒙元史学家已经对马可·波罗的声望提出了非常严肃的挑战。这位史学家就是赫伯特·福兰克,1914年生于德国科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先后获法学博士和汉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重点是宋元史和蒙古史,著述丰富。他所提出的挑战就是《蒙古帝国时期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一文,此文载于《(英国)皇家亚洲学会香港分会会刊》第6期,但是没有找到原文,在查阅杨志玖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傅氏认为,马可·波罗一家是否到过中国,还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他举出马可·波罗书中一些可疑之点,如在扬州做官、献投石机攻陷襄阳等虚夸之词以及书中未提中国的茶叶和汉字书法等问题。他说:“这些事倒使人们对波罗一家长期住在中国一说发生怀疑。”傅氏在举出前面疑点后接着说:“但是,不管怎样,在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波罗的书(只)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其中有关中国的几章是取自其他的、也许是波斯的资料(他用了一些波斯词汇)以前,只好作善意解释,假定(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的。”[3]在这里,可以看到,赫伯特·福兰克博士对于学术研究是非常认真谨慎的,在没有完全确凿的证据之前,他没有下定论。由此,吴芳思在前言中引用的这个蒙元史学家对马可·波罗声望提出挑战的材料是可信的。
3.可信度高的史料
在前言中,作者对马可·波罗这位人物加以关注的原因是因为吴芳思自身要写一篇关于北京的住宅建筑的博士论文,马可·波罗在书中描写了如今已从地面消失的蒙元时代的京城。而马可·波罗对北京建筑的描写是否符合实际呢?查阅了李希光的《马可·波罗到过北京吗?》一文,其中提道:马可·波罗对当时中国的两大都市的细致描绘也不可能完全靠道听途说得来,如他对蒙古人建的北京元大都的描写,对忽必烈夏都上都的描写,他不仅描写得细腻,而且这些细腻的描写后来都为考古和历史学家从中国、波斯和蒙古的古文献发掘研究所证实。一个没有来到中国的人是无法靠想象做出这样的描绘的。他还描述了驿站、蒙古人的宴席。……《游记》还提到北京观象台,蒙古人认为波斯人在天文学方面比中国人先进,所以蒙古人从波斯招募了一批天文学家来北京建了这座天文台,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用了好几页的篇幅描绘北京观象台,其描述与中国文献的记述相符,也说明马可·波罗到过中国。[4]由此,可以看到,吴芳思所记述的关于马可·波罗对北京城的认识是确实有根据而言的,可信度高。
通观前言,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吴芳思认为世人对于马可·波罗的认识较为表面,而且带有盲目崇拜的倾向。而且,世人所接触的有关《马可·波罗游记》的资料,其真实度也有待考证。吴芳思希望能通过撰写此书,与学者们和大众人群一起探讨关于“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这一问题。对于吴芳思在前言使用到的材料,就其可信度而言,既有可信度高的,也有可信度低的。当然,具体情况如何,还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跃铭.《马可·波罗游记》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J].江淮论坛.1981,(3).
[2] 申友良.马可·波罗独享盛名之原因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4).
[3] 杨志玖.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的回答 [J].历史研究.1997,(3).
[4] 李希光.马可·波罗到过北京吗?[J].科技潮.19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