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西出玉门关

瓜州隶属凉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重镇,自古以来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另外,瓜州也是大唐和西域的分界线,以西是大唐的边境,边境之外,就是披着神秘面纱的西域。

瓜州在历史上因生产的蜜瓜独具特色,在春秋时期就谓之瓜州。屹立在大漠腹部的瓜州城遗址上,经久不衰的石窟艺术、众多的古城遗址、水天一色的水库塘坝、鬼斧神工的风蚀地貌、脍炙人口的名人逸事,纷纷闪烁着丝路艺术的光芒。

距瓜州不远,就是绵延千古的丝绸之路。当公元前138年张骞“凿空”西域以来,随着向西移走的人口剧增,导致西域沙漠中的绿洲内的水源和绿地严重失衡。古道一侧,戈壁古鄯国的故地静默地暴露在冬日的阳光下;另一侧,大唐的烽火台冷眼对峙。但这一切的一切,最终都会被流沙淹没,不复存焉。

暮秋的河西,天气已渐渐转凉,瑟瑟吹拂的秋风中,身上裹着单薄僧衣的玄奘已抵挡不住飕飕的寒意。一路的风餐露宿及提心吊胆的行程,使玄奘本就羸弱的身体显得更加疲惫不堪。

至此,暂且不必担心被大唐官府重新遣返。他们三人刚到达瓜州,就被笃信佛法的瓜州刺史独孤达设素宴热情款待,并恳请玄奘讲经。据说,现在锁阳城遗址中,还存有当年玄奘讲经说法的寺院。

于是,玄奘在瓜州暂住下来,顺便打听西行路上的情况,当下有人告诉他说:“从这里向北五十里,有条瓠芦河(系疏勒河的支流),上宽下窄,水流湍急,深不可测。河的上游设有玉门关,西行必经此关,是大唐西境的咽喉要隘。关外西北还有五座烽火台,均有重兵把守,专防出境之人,各烽之间相距百里,其间绝无水草,五烽之外,便是莫贺延沙碛,伊吾国境。”

玄奘闻言,十分沮丧,加上所乘的坐骑又死于途中,心中默默打算怎样克服即将面对的一切困难,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在瓜州滞留了一月有余。就在将发未发之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凉州缉拿的文书又至此地,说有一个名叫玄奘的和尚,无视朝廷律令,私自出境,命沿途州县,严加缉拿。

这时,一个名叫李昌的州吏,心疑玄奘是案中之人,便到瓜州刺史独孤达处找到玄奘,暗中将牒文呈上,悄声问道:“法师是不是牒文中所说的玄奘和尚?”

见玄奘沉默不语,面露难色,李昌接着劝道:“法师请直言无妨,如果确是此僧,弟子一定为你出谋划策。”

玄奘见李昌语气诚恳,绝无戏言的成分,只好直面现实,把西行求法之志如实告知李昌:“贫僧此次西行是为了求法,绝无弃国求荣之心。”同时,玄奘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倘若求取不到真经,宁死也绝不返回长安。

李昌听后,对玄奘非常人所及的举动甚感敬佩,当场将牒文撕毁,连声赞道:“难得难得,法师果真如此,但此处不可久留,恐怕夜长梦多,请法师立即动身,一切后果均由弟子担当。”

人必自助,然后天助之,玄奘又一次化险为夷。李昌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这个州吏不仅没有逮捕玄奘,反而当场撕毁牒文。玄奘虽然躲过一劫,但越发没有了主意,在附近的寺院里暂住下来,寻找时机尽快出境,以免节外生枝。

从行的两位小和尚道整和慧琳,到瓜州完成护送任务后便被玄奘打发回凉州了。玄奘在瓜州买了一匹马,准备出关西行,但苦于无人牵引,一时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

无奈之下,他只好通过礼佛来汲取信心和力量。翌日清晨,他在暂住的塔尔寺中礼佛,祈求万能的佛祖赐予他一个西行的向导。

塔尔寺位于锁阳城遗址一公里处,寺院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曾经叫开元寺,也曾经有过阿育王寺的名字,玄奘路经此地时叫塔尔寺,现在这座寺院和锁阳城一样只剩下一片遗址了。

这时转机出现了,一个名叫石磐陀的胡人,恰巧也前来礼佛,通过简单交流,被玄奘渊博的佛论所惊呆,愿意拜玄奘为师,并恳求受戒。玄奘见他言辞诚恳,便为其授具五戒。受戒之后,石磐陀就正式成为一名僧伽,成为玄奘的徒弟。

石磐陀受戒后欢喜辞去,工夫不大,便奉上素斋、果饼等食物前来见玄奘,算是拜师的礼物。玄奘见其刚过而立之年,体魄健壮,秉性开朗,便把西行路上缺乏向导的困惑告知于他。作为收徒回报,石磐陀爽快地答应护送师傅玄奘西过五烽,帮助他偷渡出境。

玄奘闻言大喜,为他置衣买马,相约在瓜州城外会合,择日西行。

次日傍晚时分,玄奘藏匿在草丛中静静等候,石磐陀如约而至,同行的还有一位西域老翁,骑着一匹枣红色的老马。玄奘见此马又老且瘦,猜测西行不远肯定会倒毙在灼热的荒漠之中,心里疑窦滋生,面色略微不悦,心里埋怨石磐陀办事不牢。

见玄奘面露失望之色,石磐陀便解释说:“这位老人来往伊吾国(今新疆哈密)三十多次,对西行之路的状况了如指掌,所以约他来商量此事,别无他意。”

老翁甩镫下马,与玄奘相见,接着说:“西天环境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遇无一免。成群结队的客商还常常迷失路途,冻死在路上,况且法师形单影只,何必拿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冒险呢?我奉劝法师就此打消西行的念头吧!”

让矢志求法的玄奘打消西行之念,是万万不可能的。玄奘听后,发誓说:“贫僧为求大法,发誓西天取经,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决不后悔。”

老翁见玄奘铁了心要去西行求法,难改初衷,便向其建议道:“既然法师决然西行,可换乘我的马。别看它其貌不扬,但已经来往伊吾国十五次,不但脚健识途,还可供代步。”

玄奘闻听,谢过老翁的美意,用自己新买的白马和枣红色老马做了交换,礼敬而别。此后证明,这匹貌不惊人的枣红老马,在玄奘西行旅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玄奘连日滴水未进时,竟顺着水汽的方向找到水源,挽救了他的性命。

望着两人渐渐西去的背影,老翁驻足良久,慢慢双手合十,心里默默祈祷玄奘西行求法成功。

玄奘和石磐陀星夜向北出发。三更时分到达瓠芦河边,远远望见玉门关黑黝黝的城楼。当时,玉门关是建筑在瓠芦河上面,只见地势十分险峻,高高的城楼耸立在浩渺的大漠之中,控制着沙漠中弥足珍贵的水源。

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玉门关在汉朝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旧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至公元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随之设立。这里截山横卧,山势险峻,碧水中流,形成天然隘口。东临绿洲,西接荒漠,俨然铁关雄视。当年的玉门关,戒备森严,插翅难过。

自唐朝玉门关设置以来,这里成为将士出征的誓师之地,亲人送别的离散之所。说起玉门关,马上会想起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为偷渡者,两人肯定不敢从玉门关正面光明正大地渡河。所幸新收的徒弟石磐陀对此处地理环境十分熟稔,便带他绕道至关北十几里的水浅河窄处,旁有胡桐树林,玄奘和石磐陀砍树搭桥,铺草垫沙,驱马而过。

见渡河成功,玄奘心情大悦。此时,夜已很深,遂找一个地方解鞍休息,两人相距五十米远,彼此打开铺盖睡下。

偷渡的序幕刚刚开启,曾经信誓旦旦地伴随玄奘西天取经的石磐陀就开始动摇了。渡过瓠芦河后,他躺在地上左思右想,很后悔答应做玄奘向导的差事,尤其害怕偷渡失败后被大唐官府处死。为了保全自己,遂滋生了杀死玄奘灭口的歹心。

于是,石磐陀手持匕首慢慢向沉睡的玄奘走去,刚走出十多步,徘徊无主,复又折回。玄奘趁着瓠芦河水反射的微光,见石磐陀拔刀而立,明知他已有异心,便警觉地坐起来,默念佛经。这一瞬长如百年。

石磐陀见自己图异之举被玄奘识破,遂收敛杀戮之心,悄悄退去躺下。石磐陀最终没有下手,要不然,玄奘西行求法的故事就要提前结束在玉门关附近的荒漠中了。

天近拂晓,玄奘唤醒石磐陀打水盥洗,吃过干粮,便要催促登程。石磐陀迟疑道:“弟子想来前面路途险恶遥远,又无水草,仅在第五座烽火台下面的几片绿洲有水。你我都没有过所,必须夜间偷水而过;倘若一处被守军发觉,便被乱箭射死。弟子劝师傅一句,不若返回瓜州,免得白白送掉性命。”

面对石磐陀诚挚的规劝,玄奘决然不为所动,执意西行。石磐陀无奈,只好跟随玄奘,露刃张弓,勉强前行数里。石磐陀跳下马来,又恳请玄奘道:“师傅,弟子实在不能前行,家累太重,加上王法又不可触犯,请师傅谅解,放弟子回去吧。”

玄奘知道石磐陀去意已决,不再挽留,只好放他回去。

但石磐陀还是不肯径直离开,心有不甘地问道:“师傅此行不一定能到达,万一被官府捉去,供出弟子的名字,那将怎么办?”

玄奘指天发誓:“即使自己不幸被捉,纵使贫僧被切割为千万微埃,也决不会出卖石磐陀。”

石磐陀才拜别而去,临行前,玄奘毕竟菩萨心肠,遂将一路伴随自己的马匹相送与他,以作酬谢。从此,玄奘开始了单身西行求法的艰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