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研究:以大理、临安及丽江地区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研究的对象为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的历史状况,内容主要涉及清代释奠礼乐体系中的直省释奠礼乐,并以释奠礼乐在云南大理、临安及丽江地区的传承历史状况为个案,探讨释奠礼乐对清代云南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本书研究的思路是在对清代释奠礼乐体系及清代云南地方志释奠礼乐相关文献史料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分别对清代释奠礼乐体系及云南清代释奠礼乐中的乐、舞、器、谱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进而以清代释奠礼乐在云南大理、临安、丽江地区与不同族群传统音乐文化间的融合与冲突为重点,对清代释奠礼乐在云南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影响及变迁等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对清代以前云南释奠礼乐进行梳理与探源。该部分主要以《后汉书》《新唐书》《元史》《明史》及天启《滇志》等文献中的相关史料为基础,梳理出清代以前释奠礼乐在云南的历史脉络,基本厘清清以前云南释奠礼乐的历史脉络。

二是在梳理出清代释奠礼乐体系及直省释奠礼乐内容的基础上,对清代云南释奠礼乐传承的内容等历史状况作进一步梳理,并关注清代庙学教育发展与释奠礼乐间的关系。首先,以《清史稿》《清会典则例》《国子监志》《阙里文献考》《直省释奠礼乐记》《文庙丁祭谱》等文献中相关史料为基础,以清代历朝帝王对释奠礼乐体系的建设入手,对清代释奠礼乐体系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对清代直省释奠礼乐的乐章、乐器、乐舞、仪注等问题进行探讨。其次,以康熙《云南通志》、道光《云南通志》、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等地方志中的释奠礼乐史料为基础,对清代释奠礼乐在云南传承的内容及变迁做梳理和研究,并对清代直省释奠礼乐、云南庙学教育与清代云南释奠礼乐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三是以大理、临安、丽江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为例,探讨清代释奠礼乐对当地社会文化及族群文化的不同影响,兼及不同族群文化对释奠礼乐所产生的影响。大理地区的研究,以地方志中释奠礼乐史料为基础,并以地方野史为引证材料,探讨奠礼乐与大理洞经音乐及“莲池会”“辅国坛”间的相互关系。临安地区的研究,则以地方志、民间流传的洞经经籍及遗存的《文庙丁祭谱》为基础,分析临安地区释奠礼乐传承中临安府学的核心地位,并分别探讨释奠礼乐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间接影响、对汉族洞经音乐的深层影响及其原因。丽江地区的研究,以地方志中释奠礼乐史料为基础,充分运用东巴文化中的东巴经、东巴舞谱等相关史料,首先关注释奠礼乐“乐”层面对包括音乐文化在内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正面影响,其次关注释奠礼乐“礼”层面与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冲突,并以丧葬文化及婚恋文化为主要切入点,探讨释奠礼乐“礼”层面与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冲突对释奠礼乐自身及对纳西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

四是对清代释奠礼乐在云南传承过程中的变迁及其对云南音乐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虽然对释奠礼乐文化的歌、舞、乐及相关的礼仪,历代都有严格规定,但云南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历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在释奠礼乐传承过程中,由于各地汉文化积累程度的差异,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传播历史状况亦体现出较大差异。因此,清代释奠礼乐对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族群而言具有不同的意义。本部分通过对释奠礼乐在大理、临安及丽江地区音乐文化中的变迁情况及特征的梳理,总结出释奠礼乐在云南的变迁对儒学礼乐发展的意义及对云南音乐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学方法

传统文献学的方法是实现对古文献理解和利用的有效途径。在充分占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其汇总、归类、分析,并将这些资料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和研究基础,是本书进行研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在本书的研究过程中,史料来源主要包括正史、地方志、部分地方文献及别史、野史等。其中正史主要有《旧唐书》《新唐书》《后汉书》《元史》《明史》《清史稿》等。地方志是本书另一个重要史料来源,本书涉及的地方志主要有:天启《滇志》、景泰《滇志》、康熙《云南通志》、道光《云南通志》、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等省通志及康熙《大理府志》、康熙《临安府志》、雍正《建水州志》、乾隆《丽江府志》、光绪《丽江府志》等。地方性区域文献主要有:《蛮书》《华阳国志》《云南志略》《滇略》。文人诗集与游记也为本书提供了部分历史依据,主要有《徐霞客游记》。云南遗存的相关石刻碑文也是本书研究的史料,其中主要包括大理剑川石宝山南诏时期石雕及丽江明代白沙壁画等,碑文则有《赛平章德政碑》《创大理文庙碑》《南诏德化碑》《丁祭整饬碑文》等。同时,《清会典则例》《国子监志》《阙里文献考》《直省释奠礼乐记》《文庙丁祭谱》等也是本书使用的重要史料,大理地区流传的《三迤随笔》《野史稗钞》等亦为本书提供了重要材料。少数民族文献也是本书的重要材料,东巴文及东巴画是研究丽江个案的重要史料。

由于本书涉及的族群较多,历史来源较为丰富,对以上不同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运用了文献学中的目录、版本、校勘等方法。在整理、翻译释奠乐章的过程中,在版本选择、乐谱校勘等方面,传统文献学也是本书主要的方法。

2.比较法

作为认识事物本质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比较法为本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本书首先对云南不同时期释奠礼乐的历史渊源作纵向比较,并对大理地区、临安地区及丽江地区释奠礼乐的历史状况作纵向比较;其次,对清代云南释奠礼乐与清代释奠礼乐体系进行比较,并对释奠礼乐在清代大理地区、临安地区及丽江地区的传承及影响作横向的比较,并通过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等步骤,归纳出清代释奠礼乐在云南传承过程中的共性特征,并揭示出释奠礼乐与云南不同地域音乐文化间的相互关系。

3.田野调查法

对于云南清代释奠礼乐的研究而言,现今遗存或重建的儒学礼乐是理解其真实面貌的重要途径和依据。本书对云南建水、大理及丽江的遗存的释奠礼乐及相关洞经音乐进行实地调查,并充分运用学界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笔者收集到的一手资料,与目前学界对以上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了解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分析其变迁过程和原因,从而为深入认识云南清代释奠礼乐的真实面貌提供多种依据与线索。

4.多学科综合的方法

本书涉及音乐史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因而多学科综合研究也是本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本书在研究过程中,在注重传统文献资料收集的同时,也注重民间口传材料及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所获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并努力将史学研究的方法与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方法相结合,因此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方法论的综合使用也有一定意义。


[1]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卷二十《礼记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05—1406页。

[2] [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十九,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424页。

[3] [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二十三,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版,第521页。

[4]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八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2册,第578页。

[5] 张文咎:民国《建水州志》卷三《建置》,国家图书馆地方志数字版,第1—5页。

[6] [清]吴自肃、丁炜纂,范承勋等修:康熙《云南通志》卷四《建置》,《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云南》第1册,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7] 李洋:《祭孔音乐在大理地区的传播与衍变》,《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第6期。

[8] 杨育民:《康熙大理府志载〈大成乐〉简介》,《民族音乐》1986年第1期。

[9] 汪致敏:《建水明清祭孔乐舞考略》,《民族艺术研究》1996年第5期。

[10] 周凯模:《云南民族宗教乐舞与礼法乐教》,《民族艺术》1990年第6期。

[11] 滕祯:《商乐同荣 修身齐家——当代大理洞经音乐的深层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12] 杨育民:《康熙大理府志载〈大成乐〉简介》,《民族音乐》1986年第1期。

[13] 周凯模:《云南民族宗教乐舞与礼法乐教》,《民族艺术》1990年第4期。

[14] 滕祯:《商乐同荣 修身齐家——当代大理洞经音乐的深层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15] 和云峰:《纳西族音乐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6] 江帆、艾春华:《中国历代孔庙雅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

[17] 孔德平、彭庆涛、孟继新:《祭孔礼乐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18] 陈彤:《天津文庙祭孔乐舞刍议》,《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9] 项阳:《一把解读雅乐本体的钥匙——关于邱之稑的〈丁祭礼备考〉》,《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3期。

[20] 杨荫浏:《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所编印:《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之二》,1958年油印本。

[21] 喻意志、章瑜:《浏阳祭孔音乐初探》,《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2] 孙豪:《清代平阳府实施国家礼乐祀典考述——以文庙祀典为乐》,《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2期。

[23] 孙茜:《祭孔乐舞舞蹈的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4] 聂丛竹:《中国雅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流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1年。

[25] 迟凤芝:《朝鲜半岛对中国雅乐的接受、传承与变衍》,硕士学位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6] 董喜宁:《孔庙祭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2011年。

[27] 常想贵:《清代前期祭祀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8] 杨荫浏:《仪式音乐——孔庙丁祭音乐》,载民族音乐研究所编印:《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之二》,1958年油印本。

[29] 杨荫浏:《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所编印:《湖南音乐普查报告附录之二》,1958年油印本。

[30] 项阳:《一把解读雅乐本体的钥匙——关于邱之稑的〈丁祭礼备考〉》,《中国音乐学》2010年第3期。

[31] 喻意志、章瑜:《浏阳祭孔音乐初探》,《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32] 陈彤:《天津文庙祭孔乐舞刍议》,《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3] 孙豪:《清代平阳府实施国家礼乐祀典考述——以文庙祀典为乐》,《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2期。

[34] 聂丛竹:《中国雅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流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1年。

[35] 文启明:《祭孔乐舞历史价值的再认识》,《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

[36] 常想贵:《清代前期祭祀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