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阈下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及人与自然关系呈现出的矛盾,提出“美丽中国”需要全面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其制度建设需要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它是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导思想。对为什么转向、怎样转向的问题从理论依据、具体原则、伦理维度、文化向度等多视角进行阐述,提出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的价值理念和需要尊崇的伦理原则并指出在实践中遵从的路径和方案。

一 基本框架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想和崇高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转变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界定,以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改善为目的,科学合理地认识自然价值、人的价值及二者价值关系的互动,避免陷入各种“中心”与“主义”之争,从中西方的环境思想中汲取科学成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和生态理念重新审视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与作用,确立科学而合理的生态价值理念与伦理原则,将其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阐释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关系,以自然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运用及对自然价值的动态理解、说明人与自然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范畴。

(一)说明“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理想就是“美丽中国”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内涵蕴含着多层寓意。“美丽”是美丽之人、美丽之自然、美丽之社会的统称,其核心是和谐,方式是共同进步与发展,内容是“五位一体”的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文明形态也是区别于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涉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二者在目标方面既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方面。

(二)阐述价值观生态化转向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性。作为生态文明的深层目标,“美丽中国”的实现需要解决人—社会、人—自然、人—自身的和谐问题,生态文明的全面实施将把人与自然处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两种关系之中,解决冲突与矛盾,理顺人类发展与自然恢复之间的复杂关系。树立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决定各种关系协调的效果。价值观中生态要素的渗入使其由人类主宰自然向人与自然互助关系转变,即实现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需也是必然,是“美丽中国”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三)阐发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理论依据和逻辑。以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为理论背景,对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加以提炼和审视,论证价值观生态转向的理论依据,从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的理论中解读人性与自然性的关系、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自然与社会的互动机理、人类理性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证明人类在自然界中真正的地位与作用、自然在人类存在与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以此确立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即科学的价值观。

(四)阐发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要从价值理念、生态伦理和道德文化三个维度来体现,价值理念是人与自然间的共同体意识,确立人与自然的互助、互利与互惠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生态伦理是以人类整体主义利益为基点,确立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环境伦理;道德文化上树立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人与自然间的“友谊”关系的文化倾向。以生态标准,确立发展基本的底线,这是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进化之间矛盾的平衡棒。

二 主体内容

(一)阐发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本书以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为理论背景,对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生态价值观加以提炼和审视,论证了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理论依据,从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生态学与社会学的融合、科学的哲学升华证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真正地位与作用、自然在人类存在与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本书认为人性的生态转向可以实现自然与社会的高度统一;从复杂系统脆弱性理论中找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分离与融合的依据;耗散结构理论中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互动关系;对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人的价值从生命和理性的哲学高度来理解。这都实现了理论创新,尤其实现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从自然科学的物质实在性中反思哲学社会科学中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这一思维方式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关系确立科学依据。

(二)阐发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转向要从价值理念、生态伦理和道德文化三个维度来体现并渗透,价值理念应该是对世界自然主体与世界人类主体进行认同,人与自然之间是主体间际关系,因此应该确立互惠互利的价值理念,在价值观上既要有人“在场”,也要有自然“在场”,人与自然之间需要“互助”与“共赢”。渗透到伦理与文化上,要求改变传统的伦理关系,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向自然扩展,形成“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新型伦理理念,并实现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伦理目标。道德文化上确立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和对人类主体的新认同,人与自然间形成“友谊文化”的新文化关系。“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关系、“协同共进”的伦理目标、人与自然间“友谊文化”的新文化关系都是将传统价值观加入自然要素,将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生态转向,并将新型价值关系渗透到伦理与文化上的表现,这些理念都是对传统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创新。

(三)梳理出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理论上的价值与价值观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二者在内涵与外延上也有本质区别。由于生活中人们对价值概念的泛化导致了理解上的混乱,有必要对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进行澄清,这对价值观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价值是理解价值观的钥匙。价值的概念与本质是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价值概念的科学性决定着价值评价的客观性,价值的本质是价值观研究的基础;将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进行区分,价值判断不是价值评价,这也是科学界定价值观的关键,如果不将二者进行区分就会出现价值泛化的现象,另外,对价值判断标准和价值评价标准进行区分,这是价值与价值观联系与区别的关键,也是正确理解价值观及其发生机制的钥匙。

(四)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实践路径。从现实生活的视角践行生态价值观,从政治生态化、经济生态化、技术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多重视角阐述价值观生态化转向的方式和现实路径。价值观会渗透到各个领域,单一领域的践行不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从理论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去,在不同领域其践行方式不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方位、多领域地展现价值观生态化的政治决策路径、经济发展路径、教育疏导路径、技术导向和产业功能路径。


[1]《自然辩证法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

[2]张进蒙:《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15页。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

[4]赵欢:《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历史演化及其现实意义》,《南方论刊》2014 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