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斯曼对“中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阐释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在20世纪西方分析哲学史上,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始终是位有富有争议的人物。他既是实现当代哲学“语言转向”的第一人,也是完成这种“转向”的终结者。学界普遍认为,维特根斯坦在1930年代的哲学思想经历了激烈“过渡”,其间他与维也纳小组成员有过广泛深入的哲学互动,尤其是弗里德里希·魏斯曼(Friedrich Waismann)。维特根斯坦阐释者戈登·贝克(Gordon P.Baker)曾指出,除了“中期”维特根斯坦本人的文稿外,魏斯曼所记录的文本不仅是维特根斯坦在其“过渡”期哲学,还是维也纳小组和维特根斯坦互动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来源,且魏斯曼和维特根斯坦哲学存在互相影响。[1]但目前,他的这些贡献尚未得到国内学界的足够重视与研究。

基于维特根斯坦哲学存在根本转变的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阐释者把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 (简称 TLP)中的思想称为“早期”哲学,把他在《哲学研究》(简称PI)中的思想称为“后期”哲学。介于这两个时期之间的被称为“过渡期”或“中期”哲学。八十多年的阐释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前期”和“后期”哲学。相反,“中期”哲学并没有受到阐释者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在21世纪维特根斯坦研究中,越来越多阐释者意识到了传统三分法所存在的局限,他们呼吁将维特根斯坦哲学“整体”对待。“整体”视角的核心要点在于整体考察维特根斯坦哲学:不能武断地把他的哲学硬生生地分为三部分,笃定其每个阶段有不同哲学方法和视角,实际上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具有“连续性”。“整体”阐释视角核心论点就是维特根斯坦哲学发展具有“连续性”。然而,当前要实现和论证其哲学“延续性”,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理解“中期”哲学。

从历史角度出发,维特根斯坦在1930年代的哲学“过渡期”中,他和维也纳小组成员有过富有成效的哲学对话。这一互动主要发生在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小组“右翼”成员莫里兹·石里克(Moritz Schlick)及魏斯曼之间。根据历史文献,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的互动更多更深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魏斯曼哲学及其对维特根斯坦哲学传播、阐释和发展所做的工作,在分析哲学史中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与低估。

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小组研究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维也纳小组哲学复兴的研究,它所取得的成果逐步在国际学术界中受到关注。当代分析哲学研究学者逐渐开始反思维也纳小组的逻辑经验主义哲学,这一趋势体现在学者分别开展小组成员具体哲学思想的研究。作为小组重要成员,魏斯曼哲学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国际学界的关注,具体体现在维也纳研究中心于2011年和2016年举办的两次魏斯曼国际学术会议。分析哲学界对魏斯曼哲学的关注和“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回归被巧妙地联合在了一起。研究魏斯曼和维特根斯坦在1930年间的哲学互动,极为有助于维特根斯坦阐释者从整体视角出发,通过研究“中期”维特根斯坦,来论证其哲学的“延续性”。这样一来,本书有关维特根斯坦与魏斯曼哲学互动历史研究就应运而生了。在维特根斯坦哲学延续性视角中,探究“中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具体发展是该视角主要任务;在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回归中,尤其是对维也纳小组成员个体式研究的趋势下,研究魏斯曼的哲学思想顺理成章。本书拟研究维特根斯坦与魏斯曼的哲学互动,就是对上述两个方面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