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与扩散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基于SWOT分析方法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一 影响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因素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具有风险投资的特性:投资多、风险大、创新成功率不高,创新成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企业在决定进行自主创新之后,必然谋求成功。但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取决于诸多因素[8][9][10],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分为三种:领先型战略、跟随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实施领先型战略的企业,是同类企业的领跑者,其核心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这种企业对技术创新程度要求非常高,对它来说,在该地区或该行业没有可引进或模仿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通过原始创新达到目的。实施跟随型战略的企业,一般采取模仿创新方式,如果实施自主创新,也是集成创新或者引进创新。实施紧缩型战略的企业,为了缩小与别的企业的差距,在经历一段时间模仿创新后,必然走自主创新道路,主要还是进行必要的原始创新,更多的是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

2.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最为关键的因素。该能力包括创新资本投入能力、项目研究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原始创新对创新资本投入和项目研究开发能力要求最高,这两项能力强的企业适合于采取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企业适合于集成创新。三项能力都一般的企业适宜于采取引进创新。

3.企业的激励机制

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成败的企业内部因素除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之外,还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意识,没有创新意识,不可能有创新。企业的创新意识,首先是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其次是普通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来源于企业的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动力。企业的激励机制对各种创新模式都必不可少,尤其是开发时间长、难度大的原始创新。

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最终必须商品化以达到实现预期经济收益或社会效应的目的。故除上述几个因素外,创新得到的技术或产品是不是独一无二或比现存的技术或产品优越、创新主体对市场发展的预测准确性以及企业生产制造能力等也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的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1.市场结构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专门术语来描述市场竞争状态,即市场结构。根据竞争程度的不同,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类型。理论上这四种类型存在,但实际上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少见。故本书仅考虑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处于相对垄断地位的企业由于其拥有相对的垄断优势,一般采取原始创新;其他企业则倾向于采取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

2.相关市场体系

相关市场体系涉及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如果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体系发达,企业能够引进技术、寻找合作伙伴,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企业将选择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模式。否则,只有原始创新。企业自主创新需要创新资金,并且投资的风险很大。企业有的无力支付全部投资或不愿意承担全部风险,如果资本市场发达(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发达),有利于企业选择原始创新模式。

3.政府政策与法律制度

政府政策对于自主创新是很具影响力的。我国政府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其中更倡导原始创新,实现完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方面最直接相关的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各种形式的自主创新。

从长远来看,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不仅仅与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结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与法规息息相关,而且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这些因素有关;不仅与社会经济体制有关,而且与教育制度等有关,因为自主创新需要创新人才,人才依靠教育来培养与选拔。

二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一)基本假设条件

在本节研究过程中,为研究方便,作以下基本假设:①企业经过一段技术引进发展阶段之后,都必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②企业由于资源的约束,对某一项目的自主创新,只能选择自主创新模式中的某一种。③自主创新模式难易程度不同,由易到难依次为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④企业愿意选择更高级的自主创新模式。

(二)指标选择与量化

基于自主技术创新战略的创新模式的选择,不能仅仅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而主观判断,而应该根据企业内外具体情况来决定。这些具体情况也就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各种因素。我们将上述因素视为评价的指标。通过量化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确定评价指标。根据Delphi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这些指标至少包括上述内外6个主要因素。

第二,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设置指标的权重,以区分不同指标对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影响程度。为此,每个专家对前面确定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按下面规则分别对各个评价指标给1—5分:

如果AiAj重要得多,Ai得5分且Aj得1分;如果AiAj重要,Ai得4分且Aj得2分;如果AiAj同等重要,Ai得3分且Aj得3分;如果Ai不如Aj重要,Ai得2分且Aj得4分;如果Ai远不如Aj重要,Ai得1分且Aj得5分。

这样可以确定各个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其中,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fik为第i个指标第k个得分;n为参与打分的专家数目;m为指标个数。

第三,依据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三种创新模式,对每个指标打分。具体方法是根据SWOT分析方法,分析企业各个指标实际情况以及对具体某个创新模式所具有的机会/优势和威胁/劣势的程度,分别给0—10分:非常重大机会/优势者给10分;重大机会/优势者给8分;一般机会/优势者给6分;一般威胁/劣势者给4分;重大威胁/劣势者给2分;非常重大威胁/劣势者给0分。

第四,计算各个指标的加权得分。设Cl表示第l模式(l=1,2,3)的综合得分,则:

其中,ai是专家分析企业各个指标实际情况以及对具体某个创新模式所具有的机会/优势和威胁/劣势的程度,分别给的分值,{ai}={0,2,4,6,8,10}。

(三)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准则

根据上述方法,显然Cl的值域为[0,10]。从创新难易程度分析,依据基本假设,原始创新难度最大,引进创新难度次之,集成创新相对容易一点。因此,如果,企业可以选择原始创新;如果,企业可以选择引进创新;如果,企业只能选择集成创新。

在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下,假定企业都试图进行自主创新。企业怎样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创新模式是一个关键问题。选择正确,创新成功,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自然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否则,数目不小的创新投资无法回收将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债,轻则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重则导致企业破产。传统决策方法是决策者凭自己主观判断选择创新模式,难以保证其选择的正确性。本书采用德尔菲法和SWOT分析法等科学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决策得出的结论应该更为可靠,可为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