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然而贫困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羁绊着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面对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成本高等现实难题,中国的贫困治理任务极为繁重。但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贫困治理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根据贫困人口分布、贫困成因、贫困特征等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扶贫策略和帮扶方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消除贫困而不懈奋斗。
1.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形成历程
1949—1978年,是小规模救济式扶贫阶段,主要以政府扶贫资金和物资投入为主,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
1978—1985年,是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以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为主要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
1986—2000年,是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扶贫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因地制宜开发调动贫困地区的优势资源,来推动实现自我发展,就地解决贫困问题。
2001—2013年,是整村推进式扶贫阶段,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贫困村为重点扶贫对象,扶贫资金、扶贫政策以及扶贫项目直接向贫困村倾斜,提高贫困村的收入水平。
2013年至今,是精准式扶贫阶段,在总结以往扶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方略,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聚焦精准帮扶,让贫困群众切实摆脱贫困。
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中国的扶贫策略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带动、“大水漫灌”式扶贫向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精准滴灌”式扶贫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资投入的“输血式”扶贫向产业扶贫、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扶贫转变。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而70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
2017年,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曾指出:“过去五年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世界极端贫困人口从40%下降至10%,主要贡献来自中国。”[1]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2.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宝贵经验
概括地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就是秉持共享全面小康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精准扶贫的方略,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促进真抓实干、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全体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推动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减贫之路。
共享全面小康是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的脱贫工作坚决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强化组织领导是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加强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等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列出时间表,立下军令状,各市、县、乡、村层层压实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精准扶贫是方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上下一番“绣花”功夫。瞄准特困地区、特困群众、特困家庭,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起贫困群众的美好生活。
加大资金支持是保障。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
动员社会力量是依靠。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动员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促进真抓实干是要求。“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扶贫工作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获得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不搞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用破冰之功凿开贫困之冰,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激发内生动力是根本。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共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愿景。中国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人民始终密切关注和无私帮助仍然生活在战火、动荡、饥饿、贫困中的有关国家的人民,呼吁各国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3.延安脱贫是中国减贫与发展的缩影
延安这片革命圣地,曾经黄沙漫天、荒凉贫瘠,多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指引下,在延安精神的照耀下,延安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建立“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实施扶贫资金“三变改革”,推进“八个一批”工程,依托优势资源打造苹果产业,走生态扶贫之路,深化“3+X”帮扶活动,坚持志智双扶,彻底摆脱了困扰延安人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2018年年底,延安市693个贫困村,19.52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脱贫摘帽,延安实现整体脱贫。
延安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成功付诸实践,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奋力向上的脱贫攻坚伟大奇迹。20世纪以来,延安的减贫,经历了1935—1949年、1949—1978年、1978—2012年,以及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延安的减贫,在解决区域贫困、增强经济实力、改善基础设施、提升脱贫能力、实现整体蜕变、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六个方面,交上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延安成功脱贫的背后,七个方面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即扶贫组织工作有力、精准扶贫扎实推进、扶贫资金有效融合、产业扶贫全面开花、生态扶贫绿山富民、社会扶贫凝聚合力、精神扶贫拔掉穷根。延安在成功脱贫的过程中,2区1市10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脱贫妙招。
总之,延安的脱贫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精准脱贫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绿色脱贫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革命老区可持续脱贫的一个缩影。延安有辉煌的过去,更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在这里,黄河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在这里,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辉煌;在这里,山川大地由黄变绿;在这里,人民告别贫困走向幸福。在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个红色延安、人文延安、生态延安、魅力延安正在以美丽迷人的形象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