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的延安:战争和贫穷相伴而行
延安在中国的西北部,陕北黄土高原的中部。这里是华夏民族文明发祥地,也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这里孕育了炎黄子孙,造就了革命英雄,汇聚了璀璨文化。三山相围,二水环绕的延安是一座享誉中外的名城。
1.延安故土上的芸芸众生
延安,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当人类在蒙昧时期艰难摸索时,延安这方故土就有了灵长的“人”向这片神奇的土地发起挑战。他们在树枝攀缘采摘中练就了直立行走的特性,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启了人类生命的第一次有意识的实践。在这一片见证人类文明发祥、延续人类文明精神的黄土地上,流传起轩辕黄帝南征北讨立国兴邦的史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杜甫流离转徙的赋诗吟诵,范仲淹延州御敌的英雄气概,更孕育了共产党人延安时期的奋发图强。延安这片热土煌煌千万年,走过的是历史,留下的是文化。这片故土继往开来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后世,映现着延安昔日的灿烂,昭示着延安未来的辉煌。
2.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延安地处交通要塞,扼据“秦地锁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延安联通了边郡与内地之间的关系,促进着民族间的交往,是金戈铁马驰骋的要地。自殷商时期直至明清时期,延安一直被作为西北的军事重镇,统治者在此屯兵驻防,兴学修堂,扶稼农桑。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的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辗转落脚陕北,之后又奠都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全国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人民养育了十几万红色的军队,数万名延安子弟血洒疆场。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不仅使延安饱经锤炼,造就了一批批革命英雄,同时也给延安的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延安的发展。
3.曾经苍凉贫穷的延安
“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嚎,四月柳絮抽,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延安地区志》记载,古代延安地区干旱洪涝频发,当地人民疾苦难耐。近代以来更是由于国家衰落、社会动荡、官员腐败,导致延安苍凉、贫困、落后。尽管延安石油资源丰富,在汉代已被发现并利用,但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在1905年进行开采后,每月的出油量也仅有3锅,从事石油工业生产的人至多仅有百余人。
1936年,埃德加·斯诺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美国新闻记者,怀着无数的疑惑专程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4个月。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陕北是我在中国见到的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即使包括云南西部在内也是如此。……在陕西,一个农民有地可以多达一百亩,可仍是一贫如洗。”[1]延安的贫穷使斯诺大为惊叹:居民个个面黄肌瘦,店门紧闭,货架空空,市面萧条,食物很少,价格高昂。
当时的延安乃至整个陕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十分贫瘠,人民生活仍旧困苦。除此之外,延安地处黄土高原,沟壑难平,植被稀少,黄沙漫天。斯诺看到后写道:“陕西的农田可以说是倾斜的,有许多也可以说是滑溜溜的,因为经常发生山崩。……很少有真正的山脉,只有无穷无尽的断山孤丘,连绵不断,好像詹姆斯·乔伊斯的长句,甚至更加乏味。然而其效果却常常像毕加索一样触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