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社会分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依归

作为中国社会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这一群体步入社会之后,其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对于其他的同龄群体具有极大的辐射作用。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水平、政治社会化水平既关系到这一群体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同时也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水平,甚至关系着中国社会的公民队伍整合与政治素质提升以及社会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维护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在社会阶层结构复杂化的今天,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的意识,对于提升这一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增强中国社会政治体系的政治合法性、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理论研究有余、实证研究不足,立足于社会阶层结构复杂化的社会现实来做一些具体的实证研究工作既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撑,又可能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和规律,进而深化、拓展理论研究工作的内容和视角,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与公民队伍整合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群体,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既是大学生积极、有效地介入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前提,又是社会道德生活、政治生活的重要环节。因此,从个体的角度看,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社会的角度看,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又是社会政治体系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手段,是社会道德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其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制观念的培育与强化中的使命与任务;也决定了在社会阶层结构复杂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肩负着消解、弱化阶层分化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效应的重任,在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弥合阶层冲突、整合公民队伍,这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阶层结构的复杂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强调:“政治解放当然是一大进步;尽管它不是普遍的人的解放的最后形式。”[5]相应地,政治发展尽管不是人的发展的全部内容,但它却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也是如此。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则是以个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的普遍提升和高度自觉的法制观念的树立为前提的。如果某一或某些要求的实现能够帮助或促进其他要求的实现,那么前者是后者的手段性要求,即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工具或手段;后者相对于前者来说是目的性要求,即后者是前者的目标或目的。大学生群体通过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以及法制观念的养成建构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并使自身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和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维护自身权益、获得更好的发展的能力,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精神需求。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以及法制观念的树立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手段性要求,同时也是这一群体发展的目的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最终形成、发展以及法制观念的养成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任务,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从发展的手段性要求的角度看,还是从其发展的目的性要求的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帮助其达到这些要求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6]包括国家、政府、政治社团、社会组织、大众传媒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均是现实的、能动的个人活动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外化和异化的结果。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作为整体而言的社会及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组织机构被人创造出来,又影响、制约和决定着现实的个人。社会本身由现实的人构成和创造,但社会在本质上又不是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其终极关怀的目标指向也只能是现实的个人,而不是社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其终极目标是并且也只能是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对于主导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主体——中国共产党及政府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手段,其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职能和任务是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并最终为大学生的发展、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服务为逻辑起点和终极目标的。对于大学生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使其具备维护自身权益、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帮助其更好地实现个人物质利益的辅助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发展自身的文化之性的重要手段。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公民队伍整合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化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总任务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定的发展目标,它的实现要在以往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民族归属;中国也是一个社会结构复杂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又归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归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直接决定了党的领导力度和成效,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当前中国社会政治体系的认同程度是决定中国共产党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人民群众的政治情感、态度、政治信仰的形成是在其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只有通过有效地推进政治社会化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支群众队伍塑造成政治素质合格的建设大军,才能促进群众队伍的内部整合并将其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由于大学生群体步入社会之后对其他社会群体特别是同龄群体的潜在辐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群体自身的整合,更关系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公民队伍整合。如前所述,大学生原生家庭阶层归属的复杂性源于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复杂性。从大学生原生家庭阶层归属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出发,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人格建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促进这一群体政治素质的整体提升也就必然成为当前中国公民队伍整合的客观要求。客观上,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身发展及其家庭的阶层归属与其他社会阶层的相互关系、通过阶层意识的整合来促进家庭阶层归属不同的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整合、使其能够在整个社会关系整合中发挥积极的辐射作用进而提升公民内部的凝聚力是社会阶层结构复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方面来看,对大学生阶层意识的整合主要通过两个渠道实现。一是通过物质和制度的渠道。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主体,作为社会政治体系的核心,执政党和政府能够通过社会政治体系的政治输出调配社会资源、进行社会制度安排。基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阶层意识的整合还要以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在社会经济结构当中的地位的调整和社会结构本身的优化为根本。社会政治体系的政治输出直接影响社会的资源分配和制度安排,决定着社会成员的意识包括阶层意识的生成,也影响着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从个体的角度看,大学生成长的家庭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其政治社会化的基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此,社会政治体系要通过政策上的输出来调整社会不同群体或阶层在由劳动分工、制度分割、权威等级、生产关系这四种分化机制形成的主要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优化当前社会结构,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社会化,使他们能够在社会政治领域达成广泛的共识,以政治意识的整合拉动阶层意识的全面整合。毋庸置疑,这样的阶层意识的代际传递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较高的起点。同时,家庭生存状况的改善将使大学生特别是那些出身于社会基础阶层的大学生感受到阶层流动的希望,进而激发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性,进一步促进其政治认同。

二是通过意识层面的教育和引导的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主体,从主观意识层面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即对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所施加的影响相对于家庭成员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影响来说,往往更直接、更明确、更系统。传承、发展和创新政治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员和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使命,而传播主导政治文化、推动“主导”政治文化成为“主流”政治文化自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执政党和政府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社会各阶层的阶层意识的目的在高等教育中最为直接、最为集中的体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主观意识层面对大学生群体的阶层意识整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社会主导政治文化。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环节。在这五个基本环节中,政治认知是居于首要地位的环节,而政治认知结构的建立正是通过外界的灌输、传递以及个体能动地学习既有的政治文化来实现的。灌输、传递以及个体能动地学习使得主导政治文化在代际之间传递、在同一时代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传播,这就是主导政治文化的传承。

二是引导、控制、整合政治亚文化,使之与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趋同。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能。大学生原生家庭阶层归属的复杂性是各类亚文化在这个群体当中共生的内在根源。自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文化就具有了阶级性,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性特征最鲜明的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的阶层化特征日益显著。由于社会环境系统中诸如利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社会文化、政治事件、政治社会化媒介及其作用方式等因素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同,在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同的阶层基于其自身的利益诉求会选择、接受不同的政治文化,甚至创造出新的政治文化,进而形成具有阶层特色的政治文化。然而,这种基于社会结构分化而形成的政治亚文化并不是必然要与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保持趋同的,相反,二者之间还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通过化解、缓和或弱化政治亚文化与主导政治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来实现对政治亚文化的引导、控制和整合,从而实现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由“主导”向“主流”的转变也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政治体系得以持续的重要手段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治社会化对于社会政治体系的维持或改变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地表现为对于社会政治秩序的维持或改变。其作用的机理在于社会成员通过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对于政府统治和管理的合法性的认同的强弱,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府及领导者的权威状况。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所论述的,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强力并不构成权利,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7]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使政治秩序成为可能,政治合法性及权威则是社会政治秩序得以持久的基础,因为合法性及权威的存在使得政治权力具有了法定的要求人们服从的权力。

政治合法性的核心问题是政治权力在对社会进行政治统治或政治管理时是否能够得到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社会成员的理性认可的问题,它是权力主体和权力客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政治权力主体为获得和不断增强政治统治和管理的合法性而通过各种手段来对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进行引导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而成为重要的手段。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中形成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对于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合法性又具有直接影响。

政治权威的树立有赖于人们对于政府和领导者的“合法性”的认同和政治信任(政治信任既是政治社会化的逻辑起点,也是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和政府推动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同时还是政府和领导者合法性得以存在的心理前提)的确立。合法性越强,政府和领导者就越有权威,人们就会感到必须而且愿意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因此能够得以维持,政治体系因此能够得以持续。合法性弱,人们的政治信任弱化甚至缺位,政府和领导者的权威就弱,人们就会倾向于漠视现行的政策、规范和法令,社会秩序就会难以维持,政治体系因而变得岌岌可危、甚至发生变革。但无论是合法性还是权威都不是天然形成的,从政府和领导者的角度看是必须去赢得的,于是引导、教育社会成员,控制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方向就成为必要,而训练人们有意识地接受政府及领导者,使政治权力具备得以持久存在的社会心理基础——“合法性”及权威就成为政府及领导者推动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直接目标。

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同时也是社会主体与环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结果可能是政府和领导人所期望的,也可能与政府和领导人的期望不一致。当政治社会化使社会成员对现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具有强烈的认同、产生足够的政治信任时,它就会成为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器,社会政治体系就会因具有坚实的合法性基础而稳定地持续和运行。当政治社会化使社会成员和政府及领导者之间产生巨大的排斥力时,就会使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成员甚至会要求改变乃至推翻现有政治体系而代之以新的政治体系,这是社会政治体系政治合法性丧失的最为突出的表现。而当政治社会化弱化社会成员对于政府和领导者合法性及权威的认同或不能强化这种认同时,它是在客观上削弱现有政治体系的政治功能,意味着政治体系合法性基础中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及各类成人教育学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见表1.2[8]、表1.3[9]),民办大学也日益兴起,大学生群体的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政治社会化的整体水平对于社会政治体系政治合法性的巩固和加强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统计数据,仅2014年一年,中国的研究生招生、普通本专科招生及成人本专科的招生总数就达到1049.135万人(根据表1.2数据计算),同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达到2547.6999万人(见表1.3),而2010—2014年五年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为3106.4万人。[10]鉴于这一群体的规模及其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使命、地位、对社会同龄群体的重要影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于维系社会政治体系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成长的家庭阶层归属复杂,他们的人生经历、生活状况(特别是经济生活状况)、父母的职业及文化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所共同决定的阶层意识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相同的社会政治问题或现象具有不同的态度、看法和评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干预就更为重要。

表1.2 2011—2014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的招生规模(单位:万人)

表1.3 2008—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单位:万人)

立足于社会阶层分化的视角来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背后有一个阶层关系问题,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的社会背景。阶层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基础结构,如前所述,当前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再宏观一点来看,这十大阶层又分为基础阶层、中间位置阶层和优势地位阶层,那么阶层关系则在宏观上体现为这三大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现实的阶层关系特别是阶层经济关系对于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的政治人格又通过大学生的行为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当下与未来。从目前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家还是让私有财产、文化程度、职业以它们固有的方式,即作为私有财产、作为文化程度、作为职业来发挥作用并表现出它们的特殊本质”[11],这些实际差别仍然是国家存在的前提。在同一个国度中,一部分人相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如果长期地、明显地居于劣势,就可能产生被置于制度体系的框架之外的被边缘化意识,并且这种被边缘化意识会越来越强烈;而优势地位阶层也有可能将自身的优势地位视为理所当然,将基础阶层的弱势归因于所谓的“贫困文化”。于是,对于当前的社会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政治体系的不满情绪与被边缘化意识相伴而生,阶层矛盾将日益激烈。鉴于政治情感和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当前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对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来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扭转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可能出现的偏离正轨的倾向。

20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的概念。解放政治的关注点在于对剥削、压迫等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克服,关注的是权力与资源的差异性分配现象。生活政治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关注的重点在于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政治问题。[12]由当前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所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解放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双重问题。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层的客观存在,虽然在法律上我国公民具有平等的公民身份,但在实践中其公民权益却没有得到同等的保障和维护,而由于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与政治能力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另一方面,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也对这一群体提出了面临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条件和形势如何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问题。就总体而言,家庭阶层归属不同的大学生在如何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关注家庭阶层归属不同的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及带有阶层特性的群体特征,及时答疑解惑、对学生的成长施加积极有效的引导,弥合、化解大学校园中的阶层矛盾和阶层冲突,消除当前的社会分层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必须完成的任务。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创造条件

民主政治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由于政治统治对民主政治的前提意义,政治统治的性质也就决定了民主政治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形态,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1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了其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的必然性,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更好的主体条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政治权利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各阶层政治参与不均衡的现象会给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大学生身上所体现出的阶层特征日益鲜明,增强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积极干预和引导的针对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职能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弱化、消除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中的阶层分化特征,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较高的政治参与能力的社会公民的主渠道,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意味着参与渠道的扩充和参与形式的丰富,更意味着参与主体规模的扩大和参与程度的加深。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政治人的培养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导和推动,促进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政治人格发展和政治素养提升的均衡化,提高大学生整体的政治参与技能和政治参与效能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培养合格的政治人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始终是执政党和政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又为党和政府推动人民群众(包括大学生)的政治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创造了实践条件。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多元化的政治权利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有效参与是相互促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影响着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愿和效能,进而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自治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条件下大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社会自治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含义就是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社会自治的过程就是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过程。社会自治的前提性基础是公民及其社会组织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概言之,这个基础就是自治性。这里,自治性既包括自治意识,也包括自治能力,而首要的是积极的自治意识。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七大之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确立为广大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制度支持和实践平台。这既是上层建筑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主动自我调整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也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广大基层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自治意识的提升。大学生走入社会之后积极参与社会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逻辑必然。作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群体如何看待社会自治、自治能力如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由于不同阶层的家庭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参与度不同、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感受不同,成长在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对待社会自治的看法和评价也必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纠正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社会自治认识上的偏差,培育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管理意识,是社会分层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