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列宁国家学说的形成发展过程
从19世纪80年代末从事革命活动开始至1924年年初列宁逝世,列宁的国家学说经历了一个产生、基本形成、系统化和丰富的过程。对列宁一生的国家思想作简单的阶段划分和整体梳理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列宁的国家学说是非常有益的。
一 列宁对国家问题的早期探索
国家是一个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理论问题,列宁从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革命活动的同时就在理论上对国家问题进行了研究。在1905年革命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列宁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专制制度国家问题、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和历史作用、国家与革命的关系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这个阶段,列宁并没有针对国家问题撰写专门的著作阐发观点,这些观点散见于列宁的著作中。
列宁在批判民粹派思想的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中就对国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列宁在这些著作中所论述的国家问题大多数都是针对民粹派关于国家的错误观点提出来的。
第一,针对民粹派错误的历史观念,列宁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俄国历史的真实情况,对国家的起源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列宁对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们取得生活资料异常困难的情况进行了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始社会不存在国家的观点。列宁对于国家最初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也进行了简略的论述,他指出:“国家完全不是建立在氏族的联合上,而是建立在地域的联合上。”[13]这就有力地批驳了民粹派关于国家产生的简单逻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理论。
第二,列宁对国家的阶级本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这个阶段,列宁已经认识到国家并非是凌驾于一切阶级之上的社会组织,“而是维护一个阶级来反对另一个阶级,维护有产阶级来反对穷人阶级,维护资本家来反对工人”[14]。俄国政权掌握在沙皇及其政府手中,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国家似乎是超越一切阶级的中立者,无论对资产阶级还是工人阶级都没有偏私。但列宁已经认识到,实际上国家并非是超阶级的事物,国家维护的是有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工人阶级,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质。
第三,列宁对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虽然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却保留着专制制度的残余。而且这个残余专制制度对国家的影响非常大,沙皇政府享有无限的权力,贵族和地主阶级依然处于俄国社会等级金字塔的顶端。列宁对沙俄专制制度残酷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情况做了大量研究,无情地揭露了这种制度的极端落后性和反动性。在《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一文中,列宁就对什么是专制制度、专制制度的特征、专制制度国家中社会各阶级的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列宁指出,专制制度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国家依然是发展得不充分的现代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推翻专制制度和争取政治自由是工人阶级的主要任务。列宁专门阐释了推翻专制制度的内涵,区分了推翻专制制度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这两种性质不同的革命。
第四,列宁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进行了探讨。现代国家就是“现代社会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并保护现代社会统治阶级利益的机关”[15]。在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的同时,列宁也辩证地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于专制制度的进步。他指出:“资本主义越发展,官僚管理机构和有产阶级本身利益即资产阶级利益之间的矛盾就越深刻。”[16]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反对专制制度的革命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二 列宁国家学说的基本形成
俄国1905年革命的爆发,使列宁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国家和革命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革命实践的发展促使列宁国家学说得到飞跃性发展,列宁关于国家问题的著作非常丰富,正是在这个时期列宁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国家学说,标志着列宁国家学说的初步形成。
(一)《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中的国家思想
《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是列宁在1905年革命爆发后,针对孟什维克在临时革命政府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而发表的一篇论战性文章,该文刊发在《前进报》的第13号和第14号上。《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是列宁在撰写《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之后紧接着撰写的一篇论战性文章。在这两篇文章中,列宁阐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引发的国家政权的相关问题。
第一,强调把推翻专制制度的革命进行到底。在1905年革命爆发之前,专制制度在俄国如日中天,让人们根本无法联想到在不久的将来专制制度就会被推翻。但是1905年革命疾风骤雨般地到来,让人们看到了推翻专制制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和临时革命政府》一文中就指出:“革命烈火燃遍了全国,连最不相信的人也都相信最近的将来专制制度必然会被推翻。”[17]列宁在革命爆发之前就通过大量的文章说明了推翻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而革命的爆发使得推翻专制制度不仅在理论上成立,而且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打倒专制制度”在1905年革命爆发之初成为资产阶级自由派、民主派、社会民主党人共同的口号,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应该义不容辞地参与这股顺应历史潮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浪潮。但是,孟什维克却对此有不同的态度,他们认为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不应该同资产阶级一起参加革命。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任务,工人阶级参与其中会对工人运动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他们主张社会民主党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革命上,而应该放在领导工人的罢工运动上。列宁对这样的主张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第二,民主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革命民主专政。革命胜利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权和政府,是当时俄国各政党各政治派别争论得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解放同盟和地方自治机关的资产阶级左翼分子一直致力于推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立宪运动,他们主张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来代替专制制度。而孟什维克走上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道路,他们基于俄国此时爆发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认为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应该由资产阶级来掌管政权。无产阶级不应该在民主革命之后立即参与政权,而应该成为资产阶级的反对派,促使资产阶级推动彻底的社会改革,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急于参与政权,就容易出现工人阶级政党堕落为资产阶级政党的危险。列宁在这个问题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他根据俄国革命的形势和各阶级的力量对比,提出了用工人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代替专制制度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纲领的时候把实现民主革命的胜利作为最低目标,但推翻了专制制度并不意味着民主革命的结束和胜利。无产阶级还需要在推翻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民主的共和国和人民的自由,以及完成一系列的经济改造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民主革命胜利后若是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要资产阶级来帮助无产阶级完成这些任务是不现实的,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就是实现资产阶级的专政和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实现普遍利益。因此,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无助于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唯一的出路就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通过建立革命民主专政来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第三,正确区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这两篇文章中分析了孟什维克之所以会在民主革命专政和革命临时政府问题上犯机会主义错误的原因。他指出:社会民主党不能同资产阶级民主派一起参加临时政府这种观点的基础“就是把民主主义变革同社会主义变革混为一谈,——把争取共和国的斗争(这里也包括我们的全部最低纲领)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混为一谈”[18]。孟什维克盲目崇拜革命的自发性,不能正确区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社会民主党的最低纲领就是要推翻专制制度,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民主共和国这一斗争平台。俄国的无产阶级的数量并不占优势,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了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如果不同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联盟,建立起革命民主专政,就不能实现最低纲领的目标。
(二)列宁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中的国家思想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1905年4月召开于伦敦的一次会议,该会议是由列宁领导的多数派委员会常务局筹备组织的。孟什维克不承认此次会议的合法性,并拒绝参加会议,这次会议就变成了纯粹的布尔什维克的大会。在会议召开过程中,列宁草拟的决议草案、发表的讲话和报告等文献进一步阐释了国家学说的相关问题。
《关于社会民主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报告》针对普列汉诺夫的错误观点,指出他们把俄国的革命步骤严格地限定为:首先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然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典型。列宁在此报告中详细阐释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总结对于俄国正在进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意义。在《关于社会民主党参加临时革命政府的决议草案》《关于临时革命政府的决议草案》两篇决议草案中,列宁进一步指明了俄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要用革命民主专政代替沙皇专政,用临时革命政府代替专制政府,并且表示社会民主党要在保持党的独立的前提下参加临时革命政府。
《就武装起义问题所作的发言》 《关于武装起义的补充决议草案》《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等文献论述了组织无产阶级发动武装起义对于推翻专制制度的重要意义。列宁指出:“组织无产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来直接同专制制度斗争是党在目前革命时期最主要最迫切的任务之一。”[19]为此,党要做好宣传工作向工人阶级说明武装起义对于推翻专制制度的革命的重要意义,根据形势的发展制订出武装起义的计划并积极地领导这些计划的实施。
(三)《革命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任务》《三种宪法或三种国家制度》的国家思想
列宁在《革命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任务》一文中分析了自由派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进一步阐发了彻底推翻专制制度和重新建立人民专制国家的主张。自由派资产阶级在推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是1905年革命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自由派资产阶级积极推动并参加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出于阶级利益的需要。俄国强大的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们与沙皇专制政府之间存在深刻的矛盾。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自由派资产阶级对待革命表现出了不彻底性。他们虽然与专制制度有根本的矛盾,但他们与沙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不得不依靠沙皇专制政府来保证自身的利益。同时,自由派资产阶级也害怕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导致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增强,进而爆发针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所以,自由派资产阶级在沙皇专制政府和工人阶级之间充当着中间人的角色,他们希望通过召开立宪会议并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来结束这场革命。列宁指出,这种政治主张的实质就是实行君主制、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三权分立的政体。这样的结果就是:沙皇专制制度得以保留,大地主和资本家占据着参议院,而只有众议院吸纳少量劳动者的代表。在这样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权力依然掌握在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手中。列宁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主张,他认为必须彻底推翻专制制度,建立人民专制的国家,用民主共和制来代替被推翻的沙皇专制,把国家的最高权力交给由人民组成的代表人民的一院制立法会议手中。
《三种宪法或三种国家制度》阐述了1905年革命中俄国社会几大主要派别在国家问题上的主张。沙皇专制政府、官吏、警察等代表着极端落后和保守的势力,解放派和立宪民主党代表着自由派资产阶级的利益,社会民主党代表的是广大工人阶级。这三大派别在国家问题上的主张是完全不同的,警察、官吏及沙皇的贵族地主们主张保持专制君主制,解放派和立宪派主张建立立宪君主制,社会民主党主张彻底抛弃君主制实行民主共和制。列宁分别解释了这几种制度的实质,不同制度下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利,以及这几种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列宁在这篇文章中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三种政体的阐述,解决了国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社会主义和农民》的国家思想
随着1905年革命形势的高涨,革命群众急需正确的理论和策略作指导,列宁在1905年6—7月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一书来阐释社会民主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策略和思想,更加全面、深入地批判了孟什维克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策略和路线等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列宁在写完此书之后不久又写了《社会主义和农民》来阐述在民主革命之后立即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参加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意义。1905年革命是一次公认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革命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民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观点都认为民主革命是一场仅对资产阶级有利的革命,列宁批判了这种观点,并指出民主革命不仅对资产阶级有利,同时对无产阶级也是有利的。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就指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与无产阶级是有紧密联系的。一般来说,资本主义发展得更迅速、广泛的国家,无产阶级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会更好,无产阶级的民主目标也更能够实现,“消灭一切妨碍资本主义广泛、自由和迅速发展的旧时代的残余,对工人阶级是绝对有利的”[20]。资产阶级革命要扫除的最主要障碍就是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而对专制制度和君主制度扫除得越彻底就对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越有利。而事实上,资产阶级因其软弱性、不彻底性往往会采取改良的方法对待这些封建制的残余。因此,无产阶级要积极参加民主革命,推动民主革命的彻底进行。
第二,详细阐述了工人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理论。列宁把建立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看作彻底战胜沙皇专制制度的标志,因为如果不建立这个专政,沙皇专制政府、贵族、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就可以向革命反扑,再次建立起专制制度和君主制,最终导致民主革命的失败。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中,根据梅林整理出版的马克思1848年在《新莱茵报》所发表文章,阐述了马克思的专政观,并把这种理论同俄国民主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列宁论述了建立革命民主专政的原因,以及这个专政的实质和任务。在俄国,工人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有着推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的共同愿望,这几个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建立的新国家自然要以这种阶级关系为基础,国家政权转到这几个阶级手中实现革命民主专政才意味着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同时,列宁也强调革命民主专政不是社会主义专政,革命民主专政不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它只是为无产阶级下一步建立社会主义专政奠定基础。
第三,阐述了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民主专政转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列宁在《社会主义和农民》一文中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经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革命:“一种是全体人民争取自由(争取资产阶级社会的自由)、争取民主,即争取人民专制的斗争,另一种则是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而同资产阶级进行的阶级斗争。”[21]列宁辩证地分析了这两种革命及其所建立的两种专政的辩证关系。只有经过彻底的民主革命,工人阶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建立起民主革命专政,建立起民主共和制的政体,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无产阶级才能受到教育,也只有在民主共和的政体中,无产阶级才能更彻底地进行社会主义的斗争。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可以为将来的社会主义专政打好基础,这两个专政是一个链条上的两个环节,是不能割裂的。
(五)《我们的任务和工人代表苏维埃》《提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的策略纲领》的国家思想
在1905年革命中,出现了苏维埃这种领导工人罢工运动的新组织。列宁在《我们的任务和工人代表苏维埃》和《提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统一代表大会的策略纲领》等文章中研究了苏维埃这种新的机构,对苏维埃产生的根源、它的目的及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列宁在《我们的任务和工人代表苏维埃》中第一次指出工人代表苏维埃是民主革命所需建立的临时革命政府的萌芽。列宁提出:“苏维埃应当尽快地宣布自己是全俄国的临时革命政府。”[22]俄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亟须一个政治上能够联合一切革命力量、具有广泛号召力的政治中心。苏维埃是在群众性政治罢工运动中自发产生的代表工人和劳动群众的组织,就是这个政治中心的萌芽。列宁建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参加工人代表苏维埃,在苏维埃中建立强有力的党组,扩大自身影响。
列宁认为苏维埃应该宣布自己的临时革命政府,组织起最广泛的革命力量推动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民主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工人阶级、农民以及革命的资产阶级组成联盟。苏维埃不是只有社会民主党人的组织,这一点恰恰可以成为它吸收最广泛的革命力量的优势。苏维埃不仅要从工人中吸收代表,还要从农民、士兵和资产阶级民主派中吸收新的代表。同时,列宁也强调要确保苏维埃中无产阶级的地位,他指出:“必须使临时革命政府中有一个坚强的纯粹无产阶级的基本核心。”[23]列宁还指出,把苏维埃发展成临时革命政府同样需要坚持革命中各阶级共同提出的纲领,这个纲领的核心就是实现政治自由和民族自由,取消专制制度对言论、出版、结社、罢工等自由的限制,召开依靠全体人民的真正的全民立宪会议,把国家政权转移到人民手中。
三 列宁国家学说的系统化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沙皇专制制度在汹涌澎湃的革命运动中土崩瓦解了。同年10月,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在这个阶段,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国家政权几经转换,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国家、政权和革命的问题已经是俄国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列宁在这个时期写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来回答、论述这些问题,进而形成了系统的国家学说。
(一)《远方来信》《四月提纲》《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纲领草案)》的国家思想
《远方来信》是列宁在1917年3—4月为瑞士《真理报》写的5篇文章的总标题。此时,身在瑞士的列宁,在了解到俄国革命爆发及两个政权并立的情况后,为了指导国内革命而写了这组文章。首先,列宁论述了沙皇君主制土崩瓦解以及资产阶级能够取得政权的原因。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唤醒了社会各阶层的革命群众,使他们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沙皇专制政府在第一次民主革命后的反动时期越发暴露出了自己的全部实质。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爆发激化了俄国社会各阶级间的矛盾,加速了国内革命的进程。其次,列宁分析了俄国社会的三种政治力量,这三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决定着俄国革命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再次,列宁指出了建立无产阶级国家的必要性。在国家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最大区别就是,无产阶级需要革命政权、需要国家。同时列宁在这里也批判了考茨基机会主义分子对这个问题的歪曲,表明无产阶级需要的国家并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国家。这种国家的显著特点就是取消旧官吏和警察,建立人民的民兵,民兵“把人民军队的职能同警察的职能、同维持国家秩序和进行国家管理的主要的和基本的机关的职能集于一身”[24]。最后,第五封信《革命的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任务》对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进行了规定,这些任务包括:促使民主革命向下一阶段转变;把政权从资本家手中转移到工人和农民手中;以工农代表苏维埃的组织形式组织起政府;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等等。
《四月提纲》是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会议上所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在这篇报告中,列宁进一步解答了国家的相关问题。列宁认为,俄国革命正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政权的转移,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必须争取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在国家政体方面,列宁反对议会共和制,主张实行由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代表组成的苏维埃共和国。列宁还提出了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经济纲领,主张没收地主的土地,把银行收归国有,利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在《四月提纲》之后,列宁紧接着写了《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一文来详细阐述《四月提纲》的思想。列宁首先分析了二月革命之后,俄国出现的罕见的两种专政交织存在的局面,但这种局面并不具有稳定性,它只是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时期。资产阶级专政及其临时政府由资产阶级把持,临时政府对内欺骗人民,对外继续帝国主义战争,引发了普遍不满。之后,列宁详细论述了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这种新型的国家形式,苏维埃国家和巴黎公社的国家是同一种类型的国家。列宁指出,工兵农等代表苏维埃共和国“是由于千百万人民的主动,是由于人民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动地创立民主制度”[25]。在这里,列宁还初步分析了巴黎公社和苏维埃类型的国家和旧的国家的区别:一是苏维埃国家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以全体人民的武装来代替警察、军队;二是苏维埃国家将给人民充分的政治自由,允许人民参加国家生活、参与国家管理。列宁指出,俄国人民自己创立的新国家虽然还处于萌芽之中,还很薄弱,但是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是比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更加进步的国家。
(二)《国家与革命》的国家思想
《国家与革命》全名是《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列宁从1916年下半年就开始准备国家与革命问题的相关材料,1917年2月写完《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的读书笔记,1917年8—9月最终完成了此书。《国家与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系统阐述,同时又在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第一,科学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对各种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错误思想进行批判。在革命和国家政权过渡之际,关于是否通过革命实现国家政权的转换,是否保留原有国家性质和政体,到底建立什么性质的国家以及新生国家实行怎样的组织形式等,这些问题显然成为这个时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贵族、地主、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他们都从自身阶级利益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同时,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理论家也对国家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在工人阶级内部,不仅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影响着革命运动,伯恩斯坦、考茨基等人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篡改而形成的机会主义的国家学说也在运动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国家问题因而成为这个时代被搅得最混乱的理论问题,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亟须一种科学的国家学说来指导革命运动。《国家与革命》通篇充斥着对这些非马克思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的国家观点的批判。列宁大量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学说著作中的原文,并把这些观点还原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写作的时代背景,对这些思想进行了科学的解读,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阐释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第二,详细论述了国家的起源、特征、本质及作用等问题。列宁通过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系统研究,阐述了国家产生的原因和目的:国家产生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用于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镇压。国家产生的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国家拥有完全脱离人民大众的而只为一部分人享有的公共权力和武装力量。而在国家产生之前,这种公共权力是属于人民的、属于整个社会的。正是从国家产生及其作用的角度,列宁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国家就是统治阶级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同时,列宁也探讨了为什么统治阶级可以掌握国家这个工具,从而使自己脱离人民而居于全社会之上的问题。要解决上层建筑的疑问就需要从社会经济基础中寻找:在国家政治中享有统治地位的阶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占有统治地位,财富的私有才是他们得以长期掌握国家这个工具进行统治的根本原因。而资本主义为这个模式创造了最好的环境,在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下,无论政府怎么更换,掌握财富的阶级都可以一直掌握国家这个工具。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列宁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解读,阐释了丰富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列宁从《共产党宣言》中挖掘出一个被人忽略的概念,“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26]。列宁以此引出无产阶级同样需要国家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为了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而不得不在一定时期内借助国家这个工具,这个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是,因为镇压的对象和数量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国家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1851年革命的研究、对1871年巴黎公社的考察,以及恩格斯在巴黎公社之后对马克思关于国家思想的捍卫,都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列宁详细分析了这些著作,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必要性、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及通过什么形式来组织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等问题。列宁在此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也确定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地位。他指出:“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27]列宁还指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全面理解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是非常重要的,无产阶级专政也是专政的一种,只要阶级还存在,专政就存在。因此,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阶级还没有被消灭,剥削还没有完全消除,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就没有完成,无产阶级必须作为过渡手段而继续存在,“只有懂得这一点的人,才算掌握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28]。
第四,国家消亡的理论。列宁对国家问题的研究是按照国家本身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规律进行的,列宁不仅研究了国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一般规律,而且还系统研究了国家消亡的各个阶段,以及国家消亡的社会经济基础。列宁依据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观点,详细分析了“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指出,自行消亡的国家只能是资产阶级国家被消灭之后所建立的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残余。在《国家与革命》的第五章中,列宁通过阐释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详细论述了国家消亡的阶段及经济基础。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是很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国家职能和形式不断发展。最初,无产阶级需要国家发挥强有力的镇压职能来保卫国家和抵抗剥削阶级的反抗。在无产阶级专政巩固之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逐渐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过渡,国家的镇压职能不断减少,经济和社会职能不断增强,直至剥削阶级完全消失,国家不需要再动用强制力量进行镇压。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这个时期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权利”依然存在,也就“还需要有国家在保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同时来保卫劳动的平等和产品分配的平等”[29]。国家的完全消亡要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这个时候生产力高度发达,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消失,人们已经可以完全依靠习惯来遵守社会运行规则,国家也就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国家消亡理论是列宁国家学说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理论,也是受到非议较多的一个理论。
(三)《布尔什维克能保持国家政权吗?》的国家思想
在十月革命前夕,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以及孟什维克都大肆宣扬国家政权不能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手里,因为布尔什维克不可能单独夺取政权,即便夺取了政权也不可能长久地掌握国家政权。列宁针对这个问题详细探讨了布尔什维克已经拥有夺取政权的政治条件,并且能够保持这个政权。列宁根据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的原理,再次论述了无产阶级应当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的理论。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之后,无产阶级要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来代替它,这个新的机器就是人民在革命中自己创造的苏维埃。列宁系统论述了苏维埃作为新型的国家机构,它同人民的联系、它所拥有的武装力量、它的民主程度、它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都优于资产阶级民主制,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它将吸引最广泛的劳动群众参与国家管理,这也是布尔什维克能够夺取政权并且保持政权的重要保证。
四 列宁国家学说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发展
十月革命以后,俄国建立起了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从保卫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继续对国家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个时期列宁国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有:《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论“民主”和专政》《俄共(布)党纲草案》《论国家》《论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青年团的任务》《十月革命四周年》等。
第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根据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论“民主”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等文章和著作中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特点、实质和形式,民主与专政辩证关系,领导力量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作用,等等。列宁对这些问题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二,无产阶级国家的职能。十月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国家的职能是列宁关于国家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俄国无产阶级虽然相对轻松地夺取了国家政权,但是夺取政权之后却为保卫和巩固政权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不管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还是国内反革命分子的反抗,都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造成极大威胁。正因为如此,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依然十分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镇压职能。虽然战乱不断,但是十月革命之后的苏维埃国家争取到好几个和平喘息的时机,列宁每次都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些机会,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发展经济,提高工农文化素质。《苏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就是列宁在1918年4月苏维埃俄国获得第一次和平喘息机会时所写的一篇纲领性文件。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要抓住难得的和平条件,把工作重心从剥夺剥削者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夺取国家政权以及完成对剥夺者的剥夺任务只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步,而在这之后直到共产主义来临以前,社会主义国家更重要的任务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列宁指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质,是政治任务对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30]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的虚伪性。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建立以后,无产阶级专政遭到了来自各个阵营的攻击。而无产阶级国家的专政性质遭到的攻击最多,这些攻击者往往撇开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性,用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来攻击无产阶级国家的专政。列宁就对这种抽象的、超阶级的“纯粹民主”进行了批判。列宁指出,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根本不可能有全体人民的或者全人类的民主,民主越是遍及所有人,民主就越接近消亡。而“纯粹民主”只不过是资产阶级及其学者打出来的骗人的幌子。资产阶级国家所谓的民主其实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列宁对这种民主所提供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逐一进行了批判,揭示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
[1]《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2]《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7页。
[3]《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
[4]《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5]《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6]《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7]《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5页。
[8]《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页。
[9]《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8页。
[10]《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
[11]《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6页。
[12]《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0页。
[13]《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4页。
[14]《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
[15]《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4页。
[16]《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1页。
[17]《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18]《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19]《列宁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20]《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页。
[21]《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4—285页。
[22]《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23]《列宁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24]《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25]《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26]《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27]《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28]《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