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维吾尔族文化概述

勤劳智慧的维吾尔族人民,创造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在漫长的岁月里,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宗教典籍,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语言学家塔塔·统阿采用回鹘文字母创制的最早的蒙古文,著名文学家贯云石创作的散曲《海盐腔》,杰出的农学家鲁明善撰写的《农桑衣食撮要》,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库大库比里克》(汉译《福乐智慧》),穆罕默德·喀什喀尔的《突厥语大词典》等,都是研究古代维吾尔族历史、文化、语言的重要著作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维吾尔族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流传极广的“阿凡提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近代现代也有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1]

新疆广大农村的维吾尔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且家家都饲养牛羊,多数人都擅长植棉和瓜果栽培。维吾尔族的乡村住房,一般都用泥土建筑,用天窗采光,屋内设有壁炉,屋顶平坦,不盖瓦片,可以晾晒瓜果和粮食。农户庭院不仅干净、清新,环境雅静,而且都种植有花木和果树,春有花香,秋有果香。居住城镇的维吾尔人,住房同当地汉族一样,但屋内陈设更加豪华。他们不仅在地上铺地毯,还在墙上挂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的挂毯,把屋子收拾得十分干净、漂亮。在饮食方面,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最喜欢的饭食有抓饭、烤包子、烤羊肉、汤面、拉面等,日常的饭食主要是麦面烤馕(一种别有风味的烤饼)和用玉米面做的“乌马什”(粥)。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味食品烤羊肉串风靡全国,为各族人民所喜爱。

维吾尔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戴图案精美的花帽。绣花帽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作精致,不仅是维吾尔人的鲜明标志,也是姑娘表达爱情的信物。维吾尔族人常以花帽作为贵重礼品馈赠亲友和来访的中外客人。妇女喜爱穿色彩艳丽的爱得来丝绸长裙,头戴彩色或洁白纱巾,有耳环、项链、手镯、戒指装饰,富丽、典雅。男子爱穿西装或彩色袷袢,显得潇洒、悦目。少女头上梳着十几根小辫,舒展飘逸,十分可爱、动人。

维吾尔族在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祅教(拜火教)和佛教,11世纪以后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千百年来,宗教对维吾尔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维吾尔族居住的各地都有清真寺,寺内肃穆、清净,是穆斯林活动的重要场所。重要的宗教节日有“古尔邦节(宰牲节)”和“肉孜节”,“古尔邦节”是维吾尔人的重大节日。维吾尔族婚礼隆重、热烈,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以歌舞庆贺,热闹非凡。丧葬简朴,实行速葬、薄葬、土葬(不用棺材)。人死后七天、四十天和一周年,家属举行悼念活动,请阿訇念经,并请亲朋吃饭。在生活禁忌方面,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回族)一样,尤其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骆驼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在南疆禁食马肉、鸽子肉。特别讲究卫生和礼貌,尊重老人,待人热情。

维吾尔族是一个十分好客的民族。客人到来,不分贫富,热情的主人会一律邀请入室,视为贵宾。端上清香的奶茶,拿出碧绿的葡萄干、金黄的杏干和杏脯,以及哈密瓜、西瓜、无核白葡萄等盛情招待。还要做鲜嫩的手抓羊肉、别有风味的抓饭、香味浓郁的烤羊肉串、烤包子等,让客人品尝他们独特的民族风味。如果来了贵客,还要烤制最名贵的烤全羊,盛情款待,动情起舞,引吭高歌,使人沉醉在欢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