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我国有解决瓶颈问题的深厚基础

尽管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和难题,甚至有些问题解决难度较大,但我们仍有解决关键制约问题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一)党的坚强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0]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就辉煌,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可以说,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法宝。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总结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1]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也认为党的领导是现代化建设的制胜法宝,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12]实践证明,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 GDP 增长224倍,世界排名由1978年的第10位,一举跃升到如今的第2位,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不可否认是与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坚决执行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分不开的。党的领导这一有益经验和我国的独特优势应当继续发挥下去。

展望未来,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我国要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需要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坚强领导依然是关键制胜法宝。

(二)雄厚的物质、人力基础

经过60多年的建设改革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已经全面地构建了比较稳固的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级化的装备制造业,以及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第四次工业化[13]所涉及的电子信息、互联网、新能源等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部分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例如,航空航天制造、高铁、移动通信、核电等。从未来发展看,我国在先进制造业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上,在高技术制造、装备制造、服务型制造等领域,都有可能产生更多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良好的经济物质基础是下阶段我们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撑。

另外,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但随着国内对教育重视程度和投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力资本不断累积,劳动力质量快速提高。目前,我国各类知识和技能人才超过1.5亿人,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造出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从“日新之谓盛德”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伟大的创造精神让一个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始终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让一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曙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又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民创造了发展的奇迹。典型的如,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大生产。现在正推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农村多种产业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超过8.5%的增长速度大踏步前行,这是世界500余年来未曾有过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8.5%。

可以预见,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仍会让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四)国际支持和可借鉴的经验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开放的世界中,可以充分利用全人类的知识进步,充分获取全人类的科技成果,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在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在国际交往中,可以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等。同时,在开放的世界中,创新成果和创新产品可以更加广泛地供应全球市场,可以获得更大的创新收益,从而更大限度地激励创新。尽管目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对中国的技术防范力度增大,但是,经济全球化不会停步,仍将向纵深发展,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应用,大大推动新的贸易方式和平台经济迅猛发展,要素的跨国流动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将发生深刻调整。国际区域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从国内看,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完备的产业链,世界各国与我国经贸合作的意愿仍然存在,且将随着我国开放环境不断改善,我国与国外的经贸合作将不断扩大和深化。只要我们坚持扩大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仍然可以利用全球资源与市场为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14]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开放的世界中,一些发达先进国家和地区已经摸索出了现代经济体系的科学规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20世纪80年代比较多的借鉴日本制定产业政策的经验,之后又学习借鉴德国和美国宏观调控的经验,对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小国的经验,如韩国实施工业化的经验,爱尔兰实施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芬兰和以色列重视发展科技、教育的经验,荷兰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等等。借鉴这些国际经验,曾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帮助。未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仍需认真向各国学习有益经验,充分吸纳各国人民的智慧。


[1]燕玉:《中国制造业为何“大而不强”,如何突围》,《人民论坛》2017年第10期。

[2]胡志全等:《基于产业要素年代差距分析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7期。

[3]李勇:《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新华网 http://www.chla.com.cn/show.php?contentid=265753,2017年12月15日。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3月18日。

[5]张燕生:《转换增长动力是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一环》,《全球化》2018年第1期。

[6]张燕生:《转换增长动力是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一环》,《全球化》2018年第1期。

[7]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

[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1页。

[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11]《〈共产党人〉 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6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13]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三次工业化,正在迈向智能化,即第四次工业化。

[1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未来15年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3月18日。